- 全部文章
- 滕林作品
- 吳寶玉作品
-
【吳寶玉散文隨筆】(24)雪梅老師是兜兜的奶奶——寫給那個把藝術(shù)種進日常的奶奶
我和雪梅老師相識于五年前。法勝老師說他要組個局,請給他書作畫插圖的老師吃飯,讓我作陪一下。他提了雪梅老師的名字,問我熟悉
2025-08-16
8884 73 13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23)《戈壁石語
新結(jié)識的藏石人戈壁,大名時曉濱。是一位把山川折疊進抽屜的人。他的藏石契合他的名字,以“小”占位。盡管我已經(jīng)看過幾個藏石人
2025-08-14
11165 111 14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22)《邂逅湖詩箋》朗誦分享發(fā)言 《寫詩與做人》
參加今天的《邂逅湖詩箋》分享會,最強烈的念頭是:詩與人原來可以如此完整地疊合成一個影子。影子里,有法勝先生挺起的文學脊梁
2025-08-10
12923 130 19其它【吳寶玉散文筆】(21)《 巖壁上的萬神之舞》——柴河山水巖壁畫記
晨霧未散,柴河的河水先醒了。它從大興安嶺的肋骨間淌出,像一條剛被月光撫過的銀鱗蛇,貼著山腳蜿蜒。水聲潺潺,卻在巖壁前突然
2025-08-04
8488 61 11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20)《似心如牛的湖》
棧道像一條青灰色的絲帶,從山腳一直纏到云端。松針在腳下發(fā)出細微的碎裂聲,仿佛替我們數(shù)著心跳。等最后一級木階被甩在身后,天
2025-08-04
12335 93 13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19)《千鶴一別,歡聲入夢》——大慶五日同學自駕記行
酒過三巡,青瓷盞里晃著四張被歲月雕花的臉。他們喊我“小老弟”,我掰指一算,他們四個年齡之和是266加上我的65再除以5,恰好66
2025-08-03
11744 74 15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18)《79歲根雕藝人感受到的人文情懷》—記大慶民間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宋學牧
宋學牧在大慶市根雕界有個業(yè)界昵稱:宋老根。他的根雕技法起步于1973年,是大慶根雕界的元老。與雕刻藝術(shù)結(jié)緣,始于他13歲時第一次
2025-08-03
11000 110 14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17)《母親的守望》
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門,一股帶著塵土與陽光的暖風撲面而來。老屋前的草地仍蔥蘢如初,車前子貼地而生,灰灰菜舉著毛茸茸的翅,幾
2025-07-21
9399 60 13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16)《老根的趣園》
老根,大名阮超。是個玩家子。挖樹根,撿石頭,足跡遍布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阿榮旗的山,海倫的河,讓他的藏品有了山的厚重,水的婉
2025-07-09
11498 137 16其它【吳寶玉散文隨筆】(15)《漁歌唱響肇源情》
在松花江北岸,有一座因魚而興、因漁而名的城市——肇源。這里,是三江交匯的濱江港城,是魚的天堂,更是漁文化的發(fā)源地。肇源的
2025-05-11
7059 49 9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