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年孤獨》告訴人們,能一秒鐘看懂本質(zhì)的人與半輩子也看不懂的人,他們的人生不一樣。</p><p class="ql-block">維特根斯坦告訴人們,語言的邊界就是你自己世界的邊界。</p><p class="ql-block">“夜郎自大”的夜郎并不自大,是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讓他發(fā)問“漢孰與我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電影《燃燒》中,女主角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饑餓,一種是little hunger,是指生理上的饑餓;一種是great hunger,是指為生活意義上的饑餓。</p> <p class="ql-block">我欣賞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結(jié)尾的兩個短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直接翻譯就是“保持饑餓,保持愚蠢”。</p> <p class="ql-block">我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Great Hunger”。迷迷糊糊的撞南墻,懵懵懂懂的學覺察;等到明確的把它當成一件事兒,已是白發(fā)蒼蒼。</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自己觀察著曾經(jīng)的自己,我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是在“審美救贖”原來的那個自己;一次覺察一次認知,敞亮覺醒之日,世界再無那個曾經(jīng)的自己,以死觀生,生死相依。</p><p class="ql-block">到六盤水避暑,一個道路旁平平常常的“扳手長椅”,我依此寫了五篇隨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意義。世界本無純客觀的上帝視角,試著從不同層次做不同解釋。</p><p class="ql-block">我的隨筆,我的游記,不是流水,不是介紹,不是紀念,不是炫耀,我只是記錄我的自問自答,我的自言自語。</p><p class="ql-block">“Great Hunger”。我如饑似渴的在審美救贖的路上,朝圣般虔誠地惡補著自己!</p> <p class="ql-block">跋:</p><p class="ql-block">山西的“姬”友,想了解《公共長椅的“Great Hunger”:工具理性&詩性棲居》文中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Great Hunger”還有何深意?</span></p><p class="ql-block">故,贅述成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