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讀了《長安十二時辰》,勢必要讀讀《長安的荔枝》。</h1><h1> 《長安的荔枝》是馬伯庸創(chuàng)作的一部歷史小說,通過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荔枝運輸任務(wù),展現(xiàn)了唐朝盛世背后的權(quán)力斗爭、人性復(fù)雜以及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與堅持。這本書不僅讓我們對唐代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開啟了我們對人生、責(zé)任與命運有了新的思考。</h1><h1><b>一日色變 二日香變 三日味變:</b></h1><h1> 小說的主人公李善德,是一個九品小官,原本過著平凡的生活。然而,命運的捉弄讓他接下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將嶺南的荔枝運送到長安,以滿足貴妃的口腹之欲。</h1><h1> 然而科技的進步讓而今的你我各個賽貴妃、人人超始皇,畢竟冷鏈技術(shù)的發(fā)展、空運鐵運(高鐵)的進步,把天寶年間南粵至長安使盡窮力的11天運輸,改變到了而今的次日達;射程達300米的秦弩,怎比得上隨便一個東風(fēng)快遞,東風(fēng)-41射程15000千米。</h1><h1><b>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b></h1><h1> 這一任務(wù)看似簡單,實則牽涉到無數(shù)人的命運與生死。李善德在面對重重困難時,沒有選擇退縮或抱怨,而是以一種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智慧,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危險的征途。他的故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即使在最艱難的處境中,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進的道路。</h1><h1> 李善德面對困難的精神及方法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h1><h1> <b>一、 路徑上做減法</b>:理論上選4條不同路徑,現(xiàn)實中實踐演練對比驗證,最終確定最快組合路線;</h1><h1> <b>二、 保存上做加法</b>:面對三日便壞,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上不斷探索,連枝栽培拖延掛果期;鹽水洗滌延長保鮮期;雙層甕隔離降溫保持新鮮度;冰塊冷凍降溫續(xù)命;</h1><h1> <b>三、 運輸上接力賽</b>:4500公里,153個驛站,提前部署荔枝到換馬換人不停息;發(fā)揮河運不分晝夜優(yōu)勢擇機加入水運方案等。</h1><h1> 除了對荔枝和人物的描繪,書中還涉及了賦稅制度、果農(nóng)壓榨、驛卒殘害等社會問題,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探尋與思考。這些內(nèi)容讓我對唐代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人際關(guān)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h1><h1> 《長安的荔枝》不僅是一部講述歷史的小說,更是一部關(guān)于人生哲理的啟示錄。它告訴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時,我們不應(yīng)該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應(yīng)該像李善德一樣,保持冷靜、積極應(yīng)對、勇于探索、不斷嘗試。這樣,我們才能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實現(xiàn)自我超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h1><h1><b>上邊一張嘴底下跑斷腿</b>:</h1><h1> 《長安的荔枝》是作者在歌頌不為人注意的,基層小人物的艱辛與無奈,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好書。</h1> <h1><b style="color:inherit;">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馬老再現(xiàn)盛唐事,世人感悟芝麻(官)愁。</b></h1> <h1>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4周年。<i><b>不忘初心、砥礪前行!</b></i><br> 努力是很難,但如果不努力,就會一直很難。那些我們暗自努力的時光,終會照亮前行的路!共勉。<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于長安</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7-1 夜</span></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