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疆鐵路的奎先隧道和天山勝利隧道均穿越天山山脈,但兩者的地理位置、功能和建設標準存在顯著差異。以下是兩者的相對位置及關鍵對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位于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是連接北疆和南疆的重要鐵路隧道,具體位置在天山奎先達坂附近,海拔約3200米,全長約6.2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車。</p> <p class="ql-block">這是南疆鐵路一期工程(吐魯番至庫爾勒)線路圖,黑色是一線,紅色是二線。一線修建于1974年至1984年,歷時十年。線路由吐魯番出發(fā),途徑托克遜、魚兒溝、阿拉溝、翻越天山、穿過奎先隧道、下行經(jīng)過勝利橋、巴倫臺,然后到達庫爾勒。</p> <p class="ql-block">天山勝利隧道:位于G0711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是天山中部的一條超級公路隧道,全長22.13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海拔超過3000米,緊鄰天山1號冰川和烏魯木齊水源保護地。</p> <p class="ql-block">這是烏魯木齊至尉犁縣的新建高速公里,從烏魯木齊出發(fā),直插阿拉溝,和南疆鐵路一線的線路有重疊,同樣經(jīng)過奎先大阪、勝利橋、巴倫臺,到達庫爾勒附近的尉犁縣。在勝利橋與巴倫臺之間修建了天山勝利隧道。</p> <p class="ql-block">2. 相對位置關系</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位于天山的東部,主要服務于鐵路運輸,是南疆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p><p class="ql-block"> 天山勝利隧道位于天山的中部,距離奎先隧道約200公里(直線距離),是公路交通的“咽喉”工程,直接連接烏魯木齊和尉犁(庫爾勒附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功能差異</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鐵路單線隧道,設計時速較低,主要用于貨運和客運列車通行。</p><p class="ql-block"> 天山勝利隧道:高速公路隧道,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通車后可使烏魯木齊至庫爾勒的駕車時間從7小時縮短至3.5小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建設難度對比</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建設時面臨高寒、缺氧、地質復雜等問題,但長度較短,采用傳統(tǒng)鉆爆法施工,犧牲比較大。</p><p class="ql-block"> 天山勝利隧道:采用“三洞+四豎井”創(chuàng)新方案,使用TBM硬巖掘進機,克服了16條斷裂帶、高地應力(22兆帕)、極寒(年均溫-5.4℃**)等極端條件,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紀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戰(zhàn)略意義</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是南疆鐵路的核心部分,促進了新疆鐵路網(wǎng)的完善。南疆鐵路一期一線是一條戰(zhàn)備鐵路,按照靠山、隱蔽、分散的原則,沿著穿越天山中段的阿拉溝在天山腹地修建了多個隧道,奎先隧道是其中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隧道。</p><p class="ql-block"> 天山勝利隧道:作為烏尉高速的關鍵節(jié)點,將極大提升南北疆公路運輸效率,對“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建設具有重大意義。</p> <p class="ql-block">6.奎先隧道與天山勝利隧道犧牲情況對比:</p><p class="ql-block">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在修建過程中,條件極為艱苦,尤其是全長6152米的奎先隧道(當時為全國最長的高原隧道),因地質復雜、高寒缺氧、設備落后等因素,施工期間犧牲了大量鐵道兵和工人。 </p><p class="ql-block">總體犧牲人數(shù):</p><p class="ql-block">根據(jù)官方記載和鐵道兵歷史資料,南疆鐵路一期工程(吐魯番至庫爾勒段,1974—1984年)修建期間,共有268名鐵道兵和施工人員犧牲。其中: </p><p class="ql-block">因塌方、涌水、瓦斯爆炸等事故犧牲 </p><p class="ql-block">因高原病、嚴寒、疾病等惡劣環(huán)境犧牲 </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的犧牲人數(shù)</p><p class="ql-block">奎先隧道(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天山山脈)是南疆鐵路最艱巨的工程之一,據(jù)《鐵道兵志在四方》等資料記載: </p><p class="ql-block"> 在修建奎先隧道期間,至少有56名官兵和工人犧牲(部分統(tǒng)計可能更高)。 </p><p class="ql-block"> 該隧道地質復雜,塌方、涌水頻發(fā),加上高寒缺氧,許多戰(zhàn)士因長期超負荷作業(yè)而病倒甚至犧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紀念情況</p><p class="ql-block"> 鐵道兵在南疆鐵路沿線(如和靜縣)設有烈士陵園,安葬犧牲的官兵。 </p><p class="ql-block"> 奎先隧道犧牲人數(shù)相當于每100米犧牲一人。</p><p class="ql-block"> 天山勝利隧道至今還沒有看到犧牲記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結</p><p class="ql-block">奎先隧道和天山勝利隧道均是天山交通要道,但前者服務于鐵路,后者服務于公路,兩者相距約200公里,分別位于天山東部和中段。天山勝利隧道因其超長距離、高技術難度和戰(zhàn)略價值,成為目前世界高速公路隧道的標桿工程。</p><p class="ql-block"> 中國筑路技術和設備的提高,是中國筑路人一代一代的拼搏努力的成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