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忠詩詞集》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初夕的前一天,我收到了永忠先生新詩詞集的樣書。和著大同古城濃濃的“年味兒”,我“重讀”這部四百多個頁碼厚厚的集子,心中感慨良多。我在這里使用“重讀”二字,是有故事的:早在2018年,我和永忠便有《微信》私授之盟,大約我們都是有早晨寫作習慣的人,每天凌晨的四五點鐘,我總能收到永忠的詩,一首或者兩首,日以永續(xù),從無間斷。每每,我嘗向家人稱道:“郭永忠是大同最勤勉的學人”,“郭永忠的作品愈發(fā)的講究了“,“舊體五七言,永忠堪為今日丘山”……所以,此時目下集子中的詩作,如翩然燕子,雖啄新泥,卻是舊時堂前曾見……油然間,即又想起去年秋天,我在海德印務遇到永忠,他說,正在謀籌出版一部新的詩詞集,詢請我能否為之作序,我未加思考,便欣然應允,似有舍我其誰?的感覺,而今讀過付梓清樣,猶覺榮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于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我既是“天才論者”,又是“量的崇拜者”。故而,昨天我特意向海德印務索要《郭永忠詩詞集》的容量統(tǒng)計,悉知全書共收詩詞2739首。其中,五絕103首;七絕1473首;五律115首;七律579首;詞369首。真洋洋大觀也!王國維先生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對于郭永忠而言,晏詞式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真不知其發(fā)生在詩人的哪個年齡段,而內(nèi)在又蘊薦著怎樣的追求與行為上的摸索?但是,柳詞式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可是實實在在見識過的:他是那種在退休之后真正下得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決心,并在行為上誠心要與自已過不去的人。至于辛詞《元夕》中“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的獲得,我的感受,詩人似乎是在2018年到2019年之交——突然有了梁啟超先生所謂的那種“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之“意匠”升華的感覺——有詩為證:“臘月寒窗常落雪,蹁躚疊綴媲梅花。爐壺煮酒邀誰賞?只等春風早入家(《春夢》2019、1)”這是一個泉涌般的詩的風信花期到來的時刻,詩人自然是迫不及待的,作為讀者,我也敏感地嗅到了屬于郭永忠的春的氣息。也因此故,我把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只等春風早入家”,作為本篇序言的題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在我看來,2018年底永忠先生的七律組詩(八首)《冬詠》,已是具有“完成”意義的作品了。這個套組格律嚴謹,擇句老道,以“大開合”與“致精微”相結合的筆法,把作者自己家鄉(xiāng)深冬寒塞的雄渾氣象和人的體覺心悟抒發(fā)的淋漓盡致。其間佳句多多:如其一:“輕呵齒吐皆花霧,哂笑便時結白淋”;這是寫寒的“相”;其三“薄簾萬丈包殘月,碎夢千回跌玉音”,這是寫寒的“我”。若流傳開去,又何得不為絕唱呢!更具完整評價意義的是第七首:“耆年愛雪喜攀巔,百尺元龍向宇宣。粥飯廉頗能負老?鼓弓漢叔肯馳前。歡聲四野西風勁,勝賞三冬落葉連。白絮皚叢舒瘦骨,旌旗獵處寄新天?!比缡侵蓞魏凸?jié)奏,如是之文野加跌宕,如是之意境與寄托,都可標識為上乘。尤其,輕拈連用戰(zhàn)國廉頗和三國陳登、黃蓋三個典故,把詩人老當益壯、慷慨激昂的情緒徹底點燃,以至燃燒出一片旌旗獵獵的新天地來。仿佛“吊書袋”,而見“真學養(yǎng)”,簡直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覽《郭永忠詩詞集》,有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是可資同行以及讀者珍視和鑒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作者向上且激越的人生觀,是他的作品之魂。從特色上講,郭永忠的詩作是最具備“詩記”性質的。他腦勤筆勤,但有所感,必有所吟,而且即時、即事、即景、即情、即心、即理,信手拈來,直吐胸憶。尤其彌足珍貴的是在這些林林總總、包羅萬象的“詩記”之中,我們總能看到詩人“沉吟”的影子,和他對于潮流大勢的認知與把握,還有對于社政輿情心靈感悟時那種同理衷和或共震脈動,而這一點恰恰是一個詩人最必須和最要緊的。譬如他2018年底的三首《讀書雜詠》(七絕)①“五彩繽紛紙醉金,時聽歧路放迷音。 誰能助我開天眼,變幻風云洞悉心?!雹凇澳罆r空有憫心,大千世界主浮沉。遙遙萬里長征路,望在明天走在今。”③“一世空空學問深,迷津未見指南針。時乖不是由天定,早逝長生必自尋?!痹谔斓琅c時局,世俗與人心中萌發(fā)的那種辯證的理性和胎藏的自信凝結于詩的字里行間,使詩平添哲學之義和生命之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堅定不移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和以手寫心的創(chuàng)作體驗。永忠詩的最大宗選題是直擊底層憂樂民生和世態(tài)萬象的。“蒼生相”與共“游子情”,這份難得的覺悟,首先來自于他對于祖國的熱愛、對于民族的忠摯、對于家鄉(xiāng)的眷戀、對于親人、朋友的顧念;其次來自他對中國古代從國風到樂府,從屈原到杜甫現(xiàn)實主義優(yōu)秀詩歌傳統(tǒng)的解讀和領悟;當然也和他樸素的出身、沉靜的性格相關。我相信他是熱愛杜甫的,在永忠大量的關注“民生”的詩作中,能夠看到杜詩對他的深刻影響。我選擇2019年秋天三首專寫“打工仔”的詩來表達我的贊賞。這一組題為《打工愁》的詩:①“天懸闕月照危樓,日近中秋獨犯愁。恰似孤云無寄處,歸鄉(xiāng)留守兩難頭?!雹凇靶聵俏雌鹋涡聵?,建了新樓索債愁。又見孩兒催學費,囊中羞澀自垂頭?!雹邸翱菽c翻酒慢登樓,悵望寒星對月愁。素節(jié)薪酬仍不見,厲言著墨指工頭。”這三首絕句,都是以“打工”者和“樓”為生發(fā),上聯(lián)以“愁”作結,下聯(lián)以“頭”煞尾,以冷幽默的筆調(diào),極寫底層民眾在現(xiàn)實生活中艱難與窘困,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這“愁”是現(xiàn)實社會矛盾糾結的產(chǎn)物,也是公權階層疏紆解困的著力點。但是,當我們把它放在現(xiàn)實主義文藝批評概念下的一個重要范疇之中時,我們就應該記下詩人對社會責任的一份“良心”和對文學責任的一筆“良知”。至于詩人本人,他也是有“愁”的。2021年他寫道:“①“少壯情懷老枉然,只將未盡寄詩箋。一瓶汁墨三分紙,筆底耕耘忽六年。”②“軒香書紙墨長流,點畫江山幾十秋。歲月無情人息影,胸前禿筆不言休。”③“避疫攸然自宅家,朝融曙色晚融霞。尋耕稼檣東籬下,閑逗長堤樹老鴉?!雹堋皽嫔5Z煉至天涯,勘破人生萬里沙。簪組癡心跟黨走,老猶檐下向陽花。”這四首不似“鄉(xiāng)愁,勝是“鄉(xiāng)愁”。但,愁歸愁,再愁,他也是一朵“向陽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精益求精的高尚文學品位之追求。中國古代格律詩詞是在詩歌由民眾化向貴族化過渡中形成的律化、樂化、雅化了的經(jīng)典形式,具有形式美、修辭美和意匠美等多維的標準和要求??芍^并非一個“難”字可了得的“國粹”。然而,永忠硬是把這一“象牙塔”中的文學形式給“把握”了,且已達到駕輕就熟之程度。他自言“耕耘六年”辛苦所得……若論成果,2024年的作品《詠針》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①“一端眨眼一端尖,爍爍冷光人不嫌??v使身輕形似小,鋒芒敢破萬層櫼。”②“里外翻飛增補丁,玲瓏瘦骨好穿行。莫看獨眼還生后,纖指絲棉辨得清?!雹邸拌F骨錚錚體锃明,劬勞晝夜寂無聲。萬條金線頭前引,只繡春花不繡名。”④“慣看更深燈照人,小兒衾暖夢甜新。每憐寂寞心猶痛,常與他娘陪在身?!币幻缎⌒〉匿撫?,在他的筆下變得那樣活幻與通靈,可謂匠心獨運。而這個“綿里藏針”的寓意,寄托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母親與妻子,多么厚重的善良與愛戀以及何等辛苦的操持與勞劬,又何其用心良苦。加之可歌可泣格律和娓娓道來的修辭,使這一組詩完成了一個超級意匠筆下內(nèi)容美與形式美的高度統(tǒng)一,這分明是孟效《游子吟》式的情感在古今時空切換中的延伸,著實讓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忠詩詞集》除了以上三條可視為大箴者外,我還想說的是,郭詩以“七絕”為長,而以“七絕”建組,又是長中之長。全書收詩詞共2739首,而僅七絕詩就有1473首,占半壁還多。而在這些絕句中,又多見組詩,一事一景,從八方觀照;揚揚灑灑,現(xiàn)玲瓏剔透;說真話,若有暇日,真值得下一次逐一研讀的功夫。另外,是關于郭永忠的詞。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詞好像起步較晚,我所見亦少;但這次看清樣兒,發(fā)現(xiàn)入集最早者也在2018年。這說明永忠先生是詩詞同修共進的。本集收詞369首,數(shù)量排七絕七律后第三位,確也應算是“大觀”了。由于過去涉獵極少,這次無論快詞慢詞一律細細讀過,依然感慨系之。尤喜調(diào)寄【望海潮】的《平城吟》一闋?!暗劬┬沃?,輝煌北魏,英雄拓拔開篇。陪殿兩朝,盤云雁塞,長城萬里綿延。有古寺鐘懸,最云岡石窟,千載香煙。城廓巍然,墻樓拱斗望經(jīng)年。瀛湖御水河蓮。雨傾波浪闊,風動姿仙。醪酒溢香,聲歌詠夜,一輪弄影嬋娟。神女怎高眠?醉臥陰綠處,側畔流泉。朔漠江南氣象,眷戀忘歸天。“(2020、8、14)好一個“醪酒溢香,聲歌詠夜,一輪弄影嬋娟。神女怎高眠?”我想一千五六百年的古都大同之中,總應該有一些“謫仙人”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認準了,郭永忠就是其中一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爾山(2025年2月4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