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3年南昌馬拉松,用文字寫下來,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跑步快10年,第一次連續(xù)三個周末跑了比賽:北京全馬、光明半馬、南昌全馬;二是此次南昌馬拉松,身邊很多跑友大幅PB,我pB了22秒,蚊子再小也是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事情不到最后,永遠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本來打算10月29日跑長沙半馬,適應一下比賽節(jié)奏,順順腿,兩周后,爭取南昌馬出成績。實際情況卻是,10月29日跑了北馬,路寬人更多,人擠人到終點,259沖線;11月5日跑光明半馬,驕陽似火,30度高溫,小徑蜿曲,127完賽。原本打算放棄南昌馬,后來,又被南昌的低溫誘惑,加上同學聚會,另外,自己是江西人,跑了許多場國內(nèi)國外馬拉松,還沒跑過江西境內(nèi)的馬拉松,實在說不過去,于是在最后一天訂了高鐵票,前往南昌,想法顛三倒四,體能儲備不充分,對南昌馬成績自然沒有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1月12日,8~13°,濕度80%,東北風3~4級,一直擔心的雨也沒下,直覺是個容易出成績的好天氣。早上6點20從潮漫酒店出來,就是八一大道上的安檢口,6點半就站在存包車旁邊,太順利了吧,寒風瑟瑟,穿短褲背心在八一廣場等了將近1個小時,第一次在賽場上時間這么富裕,看著八一廣場上熱場的舞龍和街舞表演,選手有序進場、存包、熱身(賽后離場,不到200米的地鐵站和免費乘車也值得點贊),憑心而論,南昌馬拉松的組織細致周到,氣氛熱情奔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7點半發(fā)槍,起跑后體感不錯,覺得今天可能有戲。按跑完全程42.55k來看配速,第一個5k平均配速@403,第二個5k@405,第三個5k@406,第四個5k@408,第五個5k@409,第六個5k@407,前面30k平均配速407,比較滿意。30~35k逆風,風大得很不正經(jīng),有跑友賽后戲說,這段路快被風刮到路邊的草地上了,我也是被吹得差點抽筋,停下來調(diào)整一下,平均配速降到422,折返后,看到300兔子大軍跟我也就相差幾百米,嚇得趕緊加速,35~40k平均配速414,一直保持到終點,沖線257.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跑步是修行,對大眾選手來說,跑完42.195公里,就好像度過了一生,這個修行過程,每個人的體會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如果追求完賽成績,那么,勝利真的不像山上的蒲公英一樣唾手可得。例如,在賽道35k,會戴上痛苦面具,覺得生活就是地獄,全身每塊肌肉和各個關節(jié)都在和意志對抗,為1公里又掉了幾秒沮喪得無能為力,熬過了至暗時刻,沖過終點,不代表就是勝利。達成完賽目標的,淚流滿面,親吻賽道,重回人間美好;跑崩了,成績不理想的,熬過幾天郁悶,時間總會治愈一切;像我這次,257.29完賽,小幅PB,沖線時心情還是美好的,幾分鐘后,聽到經(jīng)常一起訓練的老麥跑了247,我的勝利就像山上蒲公英的種子,風中凌亂。跑步真是修行,讓我們一路上,忍受血肉之軀達到體能極限的痛苦,感受情緒在希望和絕望中轉換的跌宕起伏,任何結果,都會在時間中歸于平靜,在平靜中孕育新的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