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止一種圖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章探討了這樣一種情形, 即兒童在活動中會表現(xiàn)出多種圖式,有時是兩種圖式, 有時是多種圖式。許多專家相信, 大多數(shù)兒童的圖式游戲都同時包含著多種圖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觀察到嬰幼兒在他們的游戲和探索活動中表現(xiàn)出不止一種圖式時,這些圖式通常被稱為“圖式群”。 關于圖式和圖式群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是由安妮·米德和帕姆·庫貝(PamCubey) 于1995年在新西蘭進行的一項研究。 在新西蘭教育研究委員會的資助下, 她們對3-5歲兒童的圖式和圖式群進行了研究, 并將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思考的兒童:學習圖式》(Thinking Children: Learning about Schemas )一書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們想探究圖式是否是 一個一個按照順序地發(fā)揮作用的, 她們的研究結果為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圖式發(fā)展的視角。在這項研究之前,人們認為兒童的每個發(fā)展階段是以某一種單一 的圖式為主導的, 而該研究揭示了圖式經(jīng)常是成對或成群地發(fā)揮作用, 從而形成一個圖式群網(wǎng)絡,并隨著嬰幼兒學習和興趣的變化, 不斷地此起彼落,組成圖式群,然后又重組新的圖式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式群有時看起來活躍,主導孩子的行為, 有時又似乎進入了冬眠狀態(tài)。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蒂娜·布魯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還揭示了兒童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人們的互動和社會文化似乎對圖式群的發(fā)展和協(xié)調(diào)有重大影響。 隨著兒童的發(fā)展,他們的圖式群開始一起發(fā)揮作用, 這使得兒童的思維和動作水平要遠高于只有一種圖式發(fā)揮作用時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如,當軌跡圖式成為 一個圖式群的一部分時,兒童的思維和動作會聚焦于直線上向上、向下或從一邊到另一邊、從一點到另一點。一旦孩子分別探索了水平線和垂直線, 那么他就經(jīng)常繼續(xù)使用這些線條形成交叉、網(wǎng)格、對角線或“之”字形。接著, 圖式群就出現(xiàn)了,兒童開始用線條勾畫圍合的形狀。 持續(xù)的活動和相關的思考促成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更多、更復雜的聯(lián)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時可以觀察到,幼兒關注一個特定的圖式, 而大一點的孩子的學習則會同時協(xié)調(diào)多個圖式。 圖式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和聯(lián)系的出現(xiàn),標志著學習的重要發(fā)展,在所有這樣的階段中, 圖式的組合和協(xié)調(diào)推動著更高水平概念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凱茜·納特布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兒童由中心向外把物體擺成放射狀, 或者畫出由中心點延伸出去的線條,這些行為通常被描述為“核心和放射”, 這種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兒童探索旋轉(zhuǎn)圖式并發(fā)現(xiàn) 了軌跡和圍合的聯(lián)系時。 在兒童的繪畫中經(jīng)??梢钥吹接芍行南蛩闹芊派涞膱D像,例如:</p><ul><li>長著頭發(fā)的頭</li><li>手指和腳趾</li><li>彩虹</li><li>有花瓣的花朵</li><li>有腿的蜘蛛</li><li>眼睫毛</li><li>太陽的光芒</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兒可能以上下亂畫和畫圈圈的涂鴉方式開始這一圖式。然后,他們開始探索小圓點、 直線,繼而開始圍合、連接和掩蓋涂畫的痕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實踐中理解這個圖式的表現(xiàn)方式及其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尤其在制訂針對一名或多名嬰幼兒的活動計劃時, 可以為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工具。通過討論兒童正在做的事情, 提供一系列的材料來鼓勵他們的操作,并記錄正在發(fā)生的學習,教師可以積極地參與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式是相關行為構成的模式, 兒童可以在各種情境中歸納并運用它們。最好把圖式看作由一組結合在一起的圖式構成的圖式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蒂娜·布魯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觀察到的圖式為具體的 活動制訂計劃和提供資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兒童的想法和思考促使大腦形成更豐富的聯(lián)結時,其他的圖式群將會出現(xiàn)。其中,包括軌跡和連接、 搬運和填充、轉(zhuǎn)換和圍合的組合等。下面是活動中出現(xiàn)的多個圖式組合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編輯丨張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朗讀丨王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期丨2023年7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