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倫敦塔橋,建于1894年,</p> <p class="ql-block">倫敦橋。</p> <p class="ql-block">1921年通車的南華克橋。</p> <p class="ql-block">2000年建成的千禧橋。</p> <p class="ql-block">黑衣修士橋。建于1869年。</p> <p class="ql-block"> 和幾位發(fā)小旅行到了英國倫敦,很想立刻就去泰晤士河,以圓小時候讀文學作品時的夢。但行程安排是從愛爾蘭回來后再去。除了故鄉(xiāng)的美麗長江、漢江,泰晤士河比塞納河、多瑙河、萊茵河、伏爾加河來得親切些。</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的一天,我們來到泰晤士河岸邊,見到心儀已久的泰晤士河。第一眼,我沒有抬頭欣賞龐然大物倫敦塔橋,而是低頭細瞅靜靜流淌的河水。不寬的河面,也就跟我們的小河(漢江,武漢人的俗稱)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泰晤士河是英國的母親河。它全長346公里。通航里程309公里。河水從英格蘭西部流向倫敦市區(qū),河的下游河面變寬,形成寬度為29公里的河口,最后經(jīng)諾爾島注入北海。</p><p class="ql-block"> 河流所經(jīng)之處都是英國文化精華所在。倫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河岸兩旁。其中不少有上百年的歷史,甚至有三四百年的建筑。如象征勝利意義的納爾遜海軍統(tǒng)帥的雕像,葬有眾多偉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圣保羅大教堂等等。每一幢建筑都稱得上是藝術(shù)杰作。雖歷經(jīng)滄桑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爭洗禮,但仍保持著固有的模樣,至今還在為人們所使用。</p><p class="ql-block"> 英國著名政治家約翰.伯恩斯說,“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河流。因為它是一部流動的歷史”。印象深刻的不是流水,而是泰晤士河上的橋。倫敦泰晤士河上有15座橋梁。整個泰晤士河上有214座橋梁。</p><p class="ql-block"> 乘坐游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著名的倫敦塔橋。它是從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征。有倫敦正門之稱。它分上下兩層,上層是人行通道,下層供車輛通行。據(jù)說,當有萬噸輪通過時,在鳴笛致意后,上升機械只需要一分鐘,便能使橋面升起??上覀儧]有看到這樣壯觀的場景。塔橋兩端由四座石塔連接。塔橋為花崗巖鋼鐵結(jié)構(gòu)的方形五層塔。兩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頂和小尖塔。遠看仿佛兩頂王冠。兩塔之間跨度60余米。塔基和兩岸用鋼纜吊橋連接。橋塔內(nèi)有樓梯上下,內(nèi)設博物館,展覽廳,商店等,是泰晤士河上出鏡率最高的一座橋。</p><p class="ql-block"> 塔橋的北面是被譽為英國故宮的倫敦塔。南面就是頗具現(xiàn)代藝術(shù)的碎片大廈。若在晴朗的天氣登上塔樓遠眺,可以輕松的看到沿岸十里風光。塔橋于1886年修建,1894年通車。緊接著看到的是倫敦橋。真正的倫敦大橋。它離倫敦塔橋并不遠,兩千年來,它一直有不同的橋。</p><p class="ql-block"> 先是木橋。羅馬人在公元50年左右搭建。它允許海船進入。羅馬人撤離以后,這座橋失修。后來又建成了石拱橋,直到18世紀50年代才進行重修成今天的橋。</p><p class="ql-block"> 南華克橋。沿泰晤士河繼續(xù)上溯,便是橋身為黃藍色的南華克橋。它始建于1814年至1819年。1912年至1921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千禧橋。專為行人修建,連接圣保羅大教堂與泰特美術(shù)館。是泰晤士河上造型最纖細的現(xiàn)代化橋梁。它開通三天,就因抗共振的設計缺陷而關閉。2002年在追加500萬英鎊的重修費和裝置了90個避震器后才重新開放。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里有這架橋的許多精彩鏡頭。</p><p class="ql-block"> 黑衣修士橋。是身為紅白色的橋,于1869年在維多利亞女王主持下通車。令這座橋成為焦點的是1982年。意大利最大的私人銀行前主席,被發(fā)現(xiàn)吊死在其中的拱門上。當時初步確定是自殺,但2002年的深入調(diào)查認為,是被黑手黨所謀殺。</p><p class="ql-block"> 滑鐵盧橋。1945年建成使用。得名于1815年英國取得勝利的滑鐵盧戰(zhàn)役。由于這座大橋位于河的轉(zhuǎn)彎處,所以普遍認為從這座橋上看到的倫敦風景,比任何一座大橋都要好。電影《魂斷藍橋》就是以這座大橋為背景的。</p><p class="ql-block"> 亨格福德和金禧橋到了。它有時也被稱為查令十字橋,1864年開始運行。不過這是一座只通火車的橋。</p><p class="ql-block"> 沒到威斯敏斯特橋,我們就上岸去觀賞和乘坐倫敦眼了。從135米高的摩天輪上放眼河的兩岸,倫敦市區(qū)并沒多少高層建筑。眼下的威斯敏斯特橋,幾乎是每一個前往倫敦的人必到之處。這座綠色的大橋,啟用于1862年,與威斯敏斯特宮旁下議院的顏色是一樣的。也正好與蘭貝斯橋紅色的橋身形成對比。由于大橋北岸是大本鐘和國會大廈,因此,這座橋也經(jīng)常在電影中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 蘭貝斯橋。1932年7月建成。由喬治五世主持開通。橋身是紅色。南岸距離英國安全局總部不遠,北岸是威斯敏斯特宮的西側(cè)。</p><p class="ql-block"> 沃克斯霍爾橋。1906年修建的沃克斯霍爾橋,取代了1809年一1816年修建的攝政橋。它是倫敦最早設立的有軌電車以及有兩條公路的橋梁。雖然100多年過去了。但這座橋仍然和100年前的樣子沒什么差別……</p><p class="ql-block"> 對于橋,文字絕沒有圖片直觀,但泰晤士河的橋讓人難以忘懷,它記錄著倫敦過往的繁華,是倫敦文化與歷史的積淀。</p><p class="ql-block"> 謝謝您的閱讀。</p> <p class="ql-block">建于1945年的滑鐵盧大橋。</p> <p class="ql-block">亨格福橋和金禧橋。1864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建于1862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橋。</p> <p class="ql-block">蘭貝斯橋。建于1932年。</p> <p class="ql-block">沃克斯霍爾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