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海,一個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唯一不變的,是我永遠的故鄉(xiāng)!2017年的深秋時節(jié),我又飛越太平洋,回到了闊別五年多的黃埔江畔。</h3> <h3> 近年來,無論去哪里旅行或是出差,參觀當?shù)氐拿佬g館已經(jīng)成了我的保留節(jié)目,想必是我人生開始"成熟"的一個標志吧, 恰逢上海正處于秋雨綿綿的降溫時節(jié),無法街拍,我就忙里偷閑地用iPhone 7手機游走在上海的各大美術館中倒時差。</h3><h3> 先來看喜瑪拉雅美術館。</h3> <h3> 喜瑪拉雅美術館正在展示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巨頭的"奇跡"大師展,美術館位于象征著"心靈高度"的喜瑪拉雅中心內(nèi),它是一個帶有藝術創(chuàng)意的商務中心。圖片為房頂上的景色。</h3> <h3>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大師的作品漂洋過海來到上海,459件來自佛羅倫薩的藝術珍跡使得喜瑪拉雅美術館蓬蓽生輝,人頭攢動。</h3> <h3> 這位七歲的小女孩當天跟隨著老師從杭州特地趕到上海來觀展,因為她的專注和淡定,成就了我這張今年上海之行的得意之作!足足拍攝了她幾分種之后,她十分禮貌地笑著回頭告訴我:"我要走啦……"。好一個了不起的中國少年,至今仍令我難以忘懷。</h3> <h3> 小女孩輕聲地問帶隊的美術老師:“什么叫透視?”,只可惜當時我的愛瘋X新手機還未到手,如此弱光環(huán)境下,愛瘋7手機不太給力。</h3> <h3> 上海攝影圈人士一致推薦的“藝影書閣”位于上海市中心建國路八號橋藝術園區(qū)內(nèi),小巧雅致,里面擺放著許多經(jīng)典的國際攝影大師的畫冊。室內(nèi)雖是日本藝術家的創(chuàng)意設計,卻有著滿滿的上海小資情調(diào)。</h3> <h3> 八號橋藝術園區(qū)內(nèi)還有一個由原上汽集團的老廠房改建的藝術活動中心, 里面有我最愛的紐約Loft風格的工作室,再加上一個可以舉辦各種時尚發(fā)布會活動的水泥地大空間,這類建筑是目前世界各大城市內(nèi)的藝術園區(qū)標配。希望下次我能在這里拍攝一組黑白的舞蹈片。</h3> <h3> 上?!拔靼段幕呃取币呀?jīng)成為了滬上當代藝術的重鎮(zhèn),位于核心地帶的“龍美術館”是目前國內(nèi)最具規(guī)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高大上的展廳直逼國際水準,而三百元人民幣的全套門票價則早已妥妥地超越了巴黎的盧浮宮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h3><h3> 圖片為位于入口處的上世紀遺留下來的煤漏斗,美術館的整體設計沿用了這樣的清水混凝土風格,展廳墻面不用任何涂料。</h3> <h3> “龍美術館”西岸館展示面積達16000平方米!地上地下共有四層全空調(diào)的展廳,可常年同時舉辦七個以上的各類藝術展,館內(nèi)也有江景餐廳,如果你們家不差錢,可以考慮在這里辦個生日宴或是婚禮。</h3> <h3> 館中最近的重頭戲是以倫勃朗等大師為代表的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展,精美的照眀設備使大師們的作品展現(xiàn)出栩栩如生的舞臺效果,太震撼了!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些照明技術全部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國內(nèi)目前還無法生產(chǎn)。</h3> <h3> “龍美術館”的定位應該是國際化的,基本沒有融入什么海派文化,走在展廳內(nèi)感覺不到這是在上海。</h3> <h3> 西岸文化走廊上有一家“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這是一個只有500平方米展廳的特色建筑,這里沒有國內(nèi)常見的土豪式設計與裝修,展廳功能性極強,低調(diào)、接地氣。</h3> <h3> 目前展示的作品是香港著名攝影師夏永康的作品,他是一個會讓你感動的攝影大師,也足見策展人的深厚功力。</h3> <h3> 唯一夸張之處可能是展示廳的名字,或許稱其為“西岸攝影藝術中心”更貼切吧。</h3> <h3> “余德耀美術館”應該是西岸藝術走廊上比較異類的一個美術館,直接從原來上海龍華機場老的飛機庫改建成一個現(xiàn)代化的藝術館,在巨型鋼架結(jié)構(gòu)的房頂下,是一個超大超高的雕塑作品展廳,還有一個有吃有喝,什么都包括了的大堂。這是一個將歷史與現(xiàn)代建筑相結(jié)合的設計,但我個人感覺似乎有些不盡完美。</h3> <h3> 二樓的大展廳,大寫的豪氣!秦一峰的作品非常精致,也很前衛(wèi),只是現(xiàn)場少有人氣,留給后代人去評價吧。</h3> <h3> 館內(nèi)同時有三個展,創(chuàng)館人余德耀先生是印尼華人,一位了不起的企業(yè)家與藝術收藏家。</h3> <h3> 位于黃浦江畔的“上海外灘美術館”,舊上海十里洋場的腔調(diào)十足。</h3> <h3> 來這的大都是年輕人,更是前衛(wèi)時尚的一族,其余的基本就是老外了。</h3> <h3> 外灘美術館是上海市“洛克?外灘源”(ROCKBUND)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低調(diào)奢華。</h3> <h3> 我走進過許許多多的海外美術館,如今行走在超酷的上?,F(xiàn)代藝術館中,感覺好極啦!</h3> <h3> 無論是地理位置、展館的設計,還是展示的內(nèi)容和觀眾群體,這都是上海最洋氣、最具現(xiàn)代風格的一個美術館。</h3> <h3> 世界各地每一個現(xiàn)代藝術館內(nèi),大都會有這么一個大展廳,空空蕩蕩的感覺,里面僅有的幾件作品常常會讓我覺得有點兒莫名其妙,估計應該都是前衛(wèi)藝術的標配吧。</h3><h3> 至此,我這一次的上海部分美術館之旅暫時結(jié)束了,期待明年有機會繼續(xù)。</h3> <h3> 十一月的上海,來自美國的維密時尚秀刷爆朋友圈和新聞媒體。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期待,我終于靠近了本月世界時尚圈的中心。當然,這中間的路程很是艱苦,從圖中可見部分現(xiàn)場真相。</h3> <h3> 我有幸用徠卡全幅相機拍攝了演出現(xiàn)場,對維密表演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鏈接,去欣賞我的維密美篇專文。</h3><h3><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y5f9pbh"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維密上海時尚秀,魅力四射!》</a></h3> <h3> 上海地標建筑的夜景,和以上所有的美術館一樣,都是專供像我這樣的"外地游客"打卡的地方,大部分的上海本地人沒空兒去欣賞,因為他們平時忙工作,假日里要忙著自駕游或是出國旅行,就好像洛杉磯的很多民眾也從來沒空兒去迪士尼樂園看煙火一樣,也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h3> <h3> 上海頂級時尚生活圈—建國西路上的徐匯區(qū)文化保護區(qū)"建業(yè)里",走的是30年代的復古風,你仿佛置身于上個世紀的上海灘,卻能享受到現(xiàn)代五星級大酒店的舒適和米其林餐廳的美味。我這次只是從門口飄過。</h3> <h3> 在上海與任何人見面接洽,常常會是一起吃喝。如今選餐廳,拍出的照片發(fā)到朋友圏的效果如何已經(jīng)與吃什么同樣的重要了。</h3><h3> 這是我向往已久的1921Gucci甜品店,只可惜服務質(zhì)量遠沒有樓下的Gucci時裝店那么友善。</h3> <h3> 位于新華路上的這家法國餐館,比法國還法國,吃飯的人居然有一半是在講外語,適合金領一族的發(fā)朋友圈。</h3> <h3> 喜馬拉雅中心內(nèi)休閑咖啡廳一景。</h3> <h3> 神秘的西郊賓館后花園里有一個喝下午茶的白色帳篷,居然每天爆滿。</h3> <h3> 朋友圈里一發(fā)這種場景,別人會以為你正在拍電視劇,有木有?</h3> <h3> 這是我為好友Tony拍攝的頭像,上海是一個適合背著個徠卡相機出街會友的城市。</h3> <h3> “魔都”—上海,這看似無情的城市里有著一些愛我的人, 你們讓我更愛我的故鄉(xiāng)上海,衷心的感謝你們給予我的所有一切?。?lt;/h3><h3> 此次返滬來去匆匆,眾多老友未能相聚,深感遺憾,我們相約明年。<br></h3> <h3>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分享轉(zhuǎn)發(fā),更期盼您關注我的其它美篇文章,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今后努力拍攝更多美圖的動力,衷心感謝您!</h3><h3> (以上均為作者原創(chuàng)手機作品,歡迎轉(zhuǎn)發(fā),盜圖必究?。?lt;/h3><div> 欣賞更多精彩的攝影美篇,請點擊:<a href="http://jerryli.or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杰瑞攝影美篇專欄</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