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1> <b><font color="#ed2308">溫馨提示:本文為字上圖下。</font></b></h1> <h3> “ 老北站”是沈陽人對這座歷經(jīng)90多年風雨依舊巍然屹立的經(jīng)典建筑的親切稱呼。她見證了歷史變遷,記錄了新時代鐵路事業(yè)的輝煌。</h3><h3> 追溯歷史,1911年國人就在沈陽皇寺地區(qū)的東北角修建了“奉天新站”。1927年重新選址,1930年建成,1931年3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始稱“遼寧總站”,1945年9月光復后改稱“沈陽北站”。</h3><h3> 不同時期的老北站。</h3> <h3> 1990年新北站建成投入使用后,老北站改造成為沈陽鐵路分局辦公大樓。我們從沈陽站前搬到這里來辦公。</h3> <p> 2005年3月18日,這一天我們永生難忘。沈陽鐵路分局被撤銷了。朝夕相處、并肩奮斗的同事們依依惜別,各自奔向他方。憶往昔,風雨人生我們并肩前行,一路走來有苦有累,也有歡歌笑語,那是一首詩,一幅畫,一支歌,一部交響樂!分手前,我們運輸分處的同事們在匆忙中拍攝了這張合影。</p> <h3> 分局領導歡送同事們奔赴四面八方,依依惜別的場面令人動容。</h3> <h3> 沈陽鐵路分局撤銷后,沈陽鐵路局沈陽辦事處在此辦公,2007年沈陽車務段進入樓內(nèi)辦公,并在10年后迎來了歷史性的修繕和回歸。</h3> <h3><font color="#010101"> 修繕回歸后的中央大廳寬敞明亮,給人以穿越時空的感覺。2017年12月3日,原沈鐵分局運輸分處的老領導和老同事們歡聚一堂,走進老北站。</font></h3> <h3> 殿堂般的半圓穹頂,寬敞的中央大廳高度達25米,跨度達到20米。</h3> <h3> 時光匆匆,歲月無情,轉(zhuǎn)眼又是一個冬。在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老同事相聚,熱情相擁,傳遞的是暖暖的愛。</h3> <h3> 見到你們真好,還是過去的老樣子,模樣一點兒沒變。</h3> <h3> 看一看彼此的近況,聊一聊多年的衷腸,一起回憶那段時光,對鐵路事業(yè)刻骨銘心的熱愛與眷戀,無法割舍,終身難已忘懷。</h3> <h3> 這是這次參觀中,目前還在工作的兩位女同事。</h3> <h3> 車務段的同志們特意為大家放映了專題片《歷史的脈動》。</h3> <h3> 沈陽車務段段長張德福和副段長李健陪同大家參觀運營管理中心,介紹這里的工作情況。</h3> <h3> 參觀地下室健身大廳。</h3> <h3> 參觀歷史主題展區(qū)。</h3> <h3> 在大樓里行走,找尋過去我們工作過的地方,追憶過去了的時光。</h3> <h3> 在三樓能容納200多人的會議室參觀。</h3> <h3> 留下一張珍貴的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家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室外客車體和機車的復原展覽,并紛紛拍照留影。</font></h3> <h3> 看見這綠皮車很是感慨,年輕時在南雜木車站工作,曾乘坐這樣的客車通勤七年。那時客車的運行速度之慢,是現(xiàn)在年輕人所難以理解的: 92km的運行區(qū)間,居然用了三小時零五分鐘,沈陽站早晨五點發(fā)車,到南雜木車站上班還遲到五分鐘。想想今天的高鐵350km的運行速度,簡直無法相比。</h3> <h3> 三位原來就在老北站工作過的老同志,難得今天又聚在一起合影留念。</h3> <h3> 找一找過去坐綠皮車的感覺。</h3> <h3> 與過去主管運輸?shù)暮钚聢蚋狈志珠L合影留念。</h3> <h3> 老阮和智彬合影留念。</h3> <h3> 這機車是我們很多同志過去曾一同工作的老伙計?,F(xiàn)在已難得一見了。</h3> <h3> 這是這次活動的策劃和組織者——老丁。結(jié)束了這次參觀活動,大樓前面我們還得合一張影。</h3> <h3> 車務段的領導特意為我們準備了客車,去改造后的沈陽東站參觀。</h3> <h3> 展廳中的雕像。</h3> <h3> 用一用過去辦公的老電話。</h3> <h3> 找一找過去候車時的感覺。</h3> <h3> 穿越時光隧道。</h3> <h3> 裝備現(xiàn)代化設備的學習考試中心。</h3> <h3> 參觀行車指揮中心。</h3> <h3>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日子太快,老了我們的青春年華,不變的是同事情意深藏歲月里。</h3> <h3> 如果歲月是首歌,也是淺吟低唱,余音繞梁,每一個音符,都是沒有翻版的絕唱。若歲月是幅畫,濃淡相宜,每一筆描繪,都是對生命深深的熱愛。歲月改變了容顏,時光流逝了浪漫,但同事間的情誼變得更加醇厚綿遠。雖不能常見面,卻有照片的陪伴,你的關注,我的牽掛,你的問候,我的思念,像一股股清泉注入心田,似一縷縷春風送來溫暖。翻開相冊,你就在我的面前。讓我們相約群間,友誼長存友情隔不斷。</h3> <h3> </h3><h3><br></h3><h3><br></h3><h1> <b><font color="#ed2308">感 言</font></b></h1><h3><br></h3><h3> 時光匆匆,歲月無情,參加聚會,感觸很深。大家都好,我很高興。從今以后,累了就睡,醒了就玩,群中找樂。感謝新民、丁千、范炎,吉速和參加集會的同志。祝愿大家天天快樂!_______李鳳伶</h3><h3> </h3><h3> 二十年后又回老北站</h3><h3> 十二月三日,在丁千的組織下,原分局運輸分處的老友們,赴老北站參觀復原后的站房,感到無比的感慨和萬千的回億。</h3><h3> 我是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在這里入路參加工作,加上分局機關在此辦公,前后經(jīng)歷了二十五個年頭,直至一九九七年八月離開這里,覺得有久久的回憶和聯(lián)想。曾在這里頂風冒雪渡過酷暑和寒冬,櫛風沐雨走過春秋歲月。在那大風頂風走,暴雨雨中行的曰子里,始終戰(zhàn)斗在運輸?shù)谝痪€。經(jīng)歷了坎坷和曲折、艱辛和痛苦、高興和快樂,并看到了過去的落后,體會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進步與發(fā)展,心中感到欣慰和滿足。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歡呼,為老北站煥發(fā)青春而跳躍。</h3><h3>二o一八年即將耒臨,為運輸分處老友們的建康長壽干杯!</h3><h3>祝各位高高興興美滿的渡過每一天。</h3><h3> ———— 周士秀</h3><h3> </h3><h3>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回首往事,歷歷在目。鐵路情懷永難忘記,曾經(jīng)工作的地方,處處留下歷史的痕跡,更留下老鐵路難以忘懷的情思。這里對我來講,每天近在咫尺,更是記憶猶新。這次與老領導、老前輩在這里聚首,找尋過去的影子,仿佛就在眼前,探討那時的瑣事,看到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的變化,以及始終沒有改變的風格和品格,你們曾為鐵路的發(fā)展立下汗馬功勞,這里有你們走過的足跡,這里有你們曾經(jīng)流下的的汗水和淚水,我們不能忘記。功勞簿里你們功不可沒,我為曾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而驕傲自豪,感慨萬分!祝老領導、老前輩們身保重身體,快樂幸福每一天!</h3><h3> ---------- 劉春梅</h3><h3><br></h3><h1> <font color="#ed2308"> 為了便于大家觀看,我編了一個橫排版的簡約版相冊,沒有文字只是照片。包括一些大家的個人照。只要點擊下面的鏈接,就可以進到相冊里。</font></h1><h3><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yq38tjm"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走進老北站(續(xù)集——簡約版)</a></h3> <h1> <font color="#ed2308">非常感謝沈陽車務段和昌華、老丁,以及同事們提供的照片,后續(xù)又從中整理和裁切了一些照片,匯編成(第三集),觀看請點擊下面的鏈接。</font></h1><h3><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ytywd24"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走進老北站(第三集)</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