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秋風起,蘆花綻放!那茫茫的一片白,似大雪飛落,如云霧飄逸。纖細的蘆葦,挨挨擠擠,洋洋灑灑。穗狀銀絲,隨風搖曳。那靈動的美呀,醉了秋韻!</h1> <h1> 蘆花,沒有艷麗的色彩,沒有撲鼻的芬芳,但她美的輕柔,美的野性??耧L暴雨,日曬雨淋,她始終高昂如旗,立于天地之間,是那么倔強,孤傲!那株株綻放的蘆花,有時還會讓你想起道士手里的佛塵。這道獨特的風景,渲染了大自然的滄桑和厚重!</h1> <h1> 今天偶遇一片蘆花,不由我欣喜駐足。那蘆穗就像制成標本的花兒,揚起溫馨的臉龐,祈盼冬日暖陽。隨手拉過一束,軟軟的,暖暖的,像一只家貓依偎在懷里。時值初冬,蘆葦也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可蘆花依然在寒風中楚楚搖曳。潔白的蘆花猶如飛翔在我的心空。那種美感,惹得人流連忘返,段段往事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h1> <h1> 1970年春,我們?nèi)蚁路诺睫r(nóng)村。我們便在興橋安家落戶。離家不遠的一條大溝里,長滿了蘆葦。春夏時節(jié),她,亭亭玉立,翠綠如玉,蘆葉秀美,生機盎然!每次路過那里,總能聽到蘆葉在風中輕搖慢擺發(fā)出的沙沙聲和鳥兒的鳴叫聲。除草休息時,我們會順手打下一張?zhí)J葉,把它卷起來,坐在田埂上,嬉笑地吹著,那快樂的自由調(diào)特別美妙。也會拔一根碧玉簪一樣的蘆葦芯,閉上眼睛,在臉上滑來滑去,享受那種柔軟的感覺。還會偷偷地去扎別人的臉,傻傻的笑聲 越過田野,飛進那一片蘆葦!</h1> <h1> 記得每年立夏前后,我們會約上幾個到那里去打蘆葦?shù)娜~子回來包粽子,用不完的可以曬干備用。聽大人說,那時的蘆葉又嫩又有韌性。包出來的粽子,不會有苦味,包粽子時還不容易拉斷,煮熟的粽子散發(fā)的清香味,會讓你垂涎欲滴。</h1> <h1> 炎熱的夏天,我們也會去挖一些蘆根回來煮水喝。那熬出來的水,清涼甘甜,能清火解毒。有時我們直接把蘆根放在嘴里嚼,效果一樣??诟幸埠谩?lt;/h1> <h1> 初冬時節(jié),農(nóng)田里的活忙差不多了。人們便去收割那大片的蘆葦。按優(yōu)劣派其用場。</h1> <h1> 長勢不好的,就只能割下來當燒鍋草。記得有一年,我家分到的溝邊草,就是家后小河邊的一段蘆葦(也叫蘆柴)。記得是早春二月,我拿著鐮刀,挽起褲腳,脫了鞋,小心翼翼地趟入結(jié)了薄冰的水中,腳心摳著水下的泥土,生怕滑倒。左手擼起一把稀疏的蘆柴,右手試探著把鐮刀放到蘆柴的根處,拼命用力往懷里拉,水中的蘆柴,沒有旱溝里的好割。割起來非常吃力。就這么一把一把地割著,一把一把地往岸邊甩著。我聽見河對岸有人小聲議論: 這個姑娘真能吃苦,她家是下放戶。好大一會兒才割了一小段。等我光著腳上岸,一雙 水淋淋的腿子凍得通紅,寒風一吹,很快裂開密密的細口子,滲著血,火辣辣的,像刀剁一樣鉆心地疼。</h1> <h1> 農(nóng)閑了,人們會選一些好的蘆葦,手工編制一些用品。</h1><h1> 蘆花掐下來,可以做鞋,冬天穿在腳上特別暖和。基本上家家都有。我們當時叫它”茅窩子”。</h1> <h1> 一把一把的蘆葦,有規(guī)律的交叉編織起來,我們叫他”芭門”,可以當門用,也可以蓋在房頂上。還可以,一把一把的扎起來,我們叫它“草把子”,在蓋房子時,先鋪上它再鋪草。</h1> <h1> 選出長短粗細均勻的蘆葦,用細繩 等距離的把它編起來,編成一塊長長的簾子,我們叫它”柴箔子”,可以做門簾,夏天擋蚊子,擋太陽。也可以曬棉花,夏天曝伏都用它來曬衣服,現(xiàn)在還一直有人家用著它曬蘿卜干,曬菜。上曬下透。特別好用。</h1> <h1> 矮一點的可以做籬笆,圍起來養(yǎng)小雞,還可以去戽魚。在小河里用泥壘起一個小壩,阻斷了河水,然后把水戽到一邊去,放水時,把這個蘆葦簾子插在壩上,讓水流過去,不讓小魚溜掉。</h1> <h1> 我媽也會在這時候忙里偷閑編制一些,選一些粗細均勻的蘆葦,掐去蘆花,用刀子把蘆葦一根一根的從中間分開。</h1> <h1> 開好的蘆葦高低不平,需要壓一下,把它變成片狀,為了好編,也為了美觀。那時我常常幫媽媽打下手,在我家門前的大場上,我左右兩手拉著石滾兩邊的繩子,用力往前拉,拉到邊時,兩只腳迅速地從石滾上退過來,因為慣性,石滾會繼續(xù)向前滾去,我再拽著繩子用力往后退,就這么來回碾壓蘆葦,皎潔的月光里聽那石滾下發(fā)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雖苦猶樂,好有情趣!那石滾碾去了一天的疲勞,也碾著我那無奈的年華。</h1> <h1> 壓好以后,還要去皮。用一雙筷子,夾住一根蘆葦,逆向擼起,殘葉碎片很快脫落。再反過來向上折彎,試試韌性。急起來,就直接用食指拇指夾住,那樣很快,但是很傷手。就這么一根一根地摸弄過去。一根根油亮的密子就加工好了。它光滑涼爽,保留著自然紋理和色澤。</h1> <h1> 媽媽也總是等忙完農(nóng)活后。在昏暗的燈下,開始熟練地編各種用具。選好幾根密子,從中間起頭,然后向菱形的兩個角分別向兩頭打。打的時候蘆葦要一致。不能弄反。油亮的密子,在媽媽的手中,特別的聽話,不停地甩來甩去,很有彈性的跳動著,像蜻蜓點水,又像蝴蝶飛舞。在你眼前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媽媽的一雙手熟練地一捧一壓,在油黃色的蘆片中上下飛舞著。不時發(fā)出嘻嘻嗦嗦的聲音。手工編織是很辛苦的,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待席子的長寬都編到了需要的尺寸,就要開始敲邊,也叫鎖邊,把多余的壓到反面去,這時常常劃破手指,媽媽的拇指,食指上的一道道血口子,常常滲著血,也常常裹著膠布。就那么編啊,織啊,日積月累,那些席子啊,懷籃啊,圈起來放糧食的折子啊,邊角料還做小魚簍啊,放雞蛋的小籃子…… 一件件美觀耐用,工藝品似的密制品,在媽媽的手中成型。家里用不完,還經(jīng)常到集市上去賣呢!周圍的鄰居,大多數(shù)不會做。特別驚訝!你們城里人怎么會做這些的呢?<br> 到后來,我也會做了,當然,遠不如媽媽做的好。我到現(xiàn)在還清楚的記得,做懷籃收口時,是明兩根暗兩根的。壓角的時候特別要小心,千萬不能當著那個結(jié)。要不,就會斷掉。會前功盡棄的。稚嫩的手上也被劃了許多血口子。呵呵。</h1> <h1> 懷籃的用處很大,大大小小,家家都有好多只,拿棉花,拾麥穗,挖野菜,盛豬草,趕集賣東西…… 可現(xiàn)在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我媽媽做了那么多的懷籃和其他編制品,一張圖片也沒有)</h1> <h1> 往事悠悠多美好,我的心緒如眼前的蘆花紛飛。 “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tài),質(zhì)樸無華野趣濃。” 呵!蘆葦,你調(diào)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你可以用來造紙,做編制品,空莖做樂器,莖內(nèi)膜子都可以做笛膜。你的根入藥,你全身是寶,有如此的生態(tài),經(jīng)濟,藥用價值,你纖細不柔弱,樸實無華不張揚,不擇地域,隨遇而安。令人欣賞,令人敬佩!</h1> <h1> 時光依然年輕,日子卻滄桑了歲月?!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四季輪回中,暗淡了那些年的憂傷,沉淀了那些年的快樂!</h1><h1> 又見蘆花搖曳,那段絕版的回憶,反而讓我覺得更加溫暖幸福!</h1> <h1> ?。ㄒ陨喜糠謭D片選自網(wǎng)絡(lu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