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從11月18日深夜父親鬧著要住院以來,我和我妹及妹夫?qū)⑵浣又玲t(yī)院,經(jīng)醫(yī)生處置解決其痛苦后復又送其回家,之后每天中午我都回家燒飯吃飯,督促父親多吃水果素菜多喝水,在健步康墊子上每天走一走,倒也換得了幾日安寧,遂在昨天中午吃完飯后,跟母親說明天不回來,在家休息一天。</h3><h3> 今日晨起看到窗外的天空藍,便臨時起意想去邵伯湖風景區(qū)看看。這是去年水資源管理地下水封井檢查驗收時,江都湯隊帶我們檢查組一行匆匆走過的地方。當時景區(qū)尚在建設當中,但是雛形已初見,礙于檢查時間緊迫沒能好好的下來全程逛一逛,于是乎就留下了這么一個心結(jié)!</h3><h3> 瞬間拿起手機打開百度地圖,看著沿瘦西湖北高速入口上啟揚高速到邵伯(8.4公里)出口最多也就十來分鐘,從家里出發(fā)一直到風景區(qū)整個車程也就半個來小時,心動不如行動,也就速速吃完早飯,踏上了隨心看風景的路程。</h3><h3> 經(jīng)歷過揚州到上海和再從上海經(jīng)蘇州返揚的全程高速后,現(xiàn)在開高速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感覺,路況好不堵車,風馳電摯般,感覺還沒開過癮,就下了高速。</h3> <h3> 邵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就這樣在省道(237)邊牛氣沖天的矗立著。</h3> <h3> 邵伯古鎮(zhèn),入口的牌坊。</h3><div> 據(jù)史料記載,邵伯鎮(zhèn)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邵伯之名源于東晉,古稱甘棠和邵伯埭,因東晉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官封太保太傳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謝安與此筑埭而得名,唐宋以后日益興盛,是京杭運河線上聞名遐邇的繁華商阜,明清時期設邵伯巡檢司,轄24坊8輔,民國元年(1912年)至23年設邵伯市,轄15莊5鎮(zhèn)。</div><div> 謝安曾為揚州刺史,淝水之戰(zhàn)(383年)后遭人排擠,自請到步邱(即今日邵伯)赴任。當時邵伯地勢特殊,西面高湖水淺常年干旱,東面低湖水漲常淹農(nóng)田。謝安體恤百姓之苦,筑埭攔水,有效地防止了水患,傳為史上一段佳話。</div> <h3> 其背面的文字是:水韻甘棠。</h3> <h3> 江蘇鉆井就在古鎮(zhèn)入口東側(cè)坐北朝南。</h3> <h3><font color="#010101"> 抵達邵伯運河東岸,順著車輛停車狹窄的堤頂?shù)缆愤叄吹搅斯珗@的導覽圖。</font></h3> <h3> 湖堤公園|也有體育設施。</h3> <h3> 近處的航標燈和載貨船。</h3> <h3> 遠處的邵伯船閘大橋。想著橋那邊的建筑物可能就是今天沿途經(jīng)過需要看的邵伯船閘,便又轉(zhuǎn)而上車小心翼翼地開車通過運河堤頂?shù)缆穬蛇呁M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道路驅(qū)車前往。</h3> <h3> 過邵伯節(jié)制閘。</h3> <h3> 節(jié)制閘是建于河道或渠道中,用于調(diào)節(jié)上下游水位,控制下泄水流流量的水閘。天然河道上的攔河節(jié)制閘樞紐中常常包括水閘、船閘、沖沙閘、水電站、抽水站建筑物。節(jié)制閘常建在分水閘、泄水閘的稍下游,以利分水和泄水,或建在渡槽、倒虹吸管等的稍上游,以利控制輸水流量和事故檢修,并盡量與橋梁,跌水,陡坡等結(jié)合,以取得經(jīng)濟效益。</h3> <h3> 路南中國大運河~邵伯明清大運河故道的歷史性標志就進入了視線。 </h3><h3> 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將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邵伯明清故道、古堤、碼頭皆列其中?;磽P運河揚州段亦流經(jīng)邵伯,自古邗溝開鑿,到謝安筑埭治水直至當代,經(jīng)歷史的不斷修繕,在邵伯形成了豐富的水工遺存……</h3><h3> 路北即是斗野園,看著眼前邵伯船閘大橋上有伸縮門阻攔和門衛(wèi)站崗,估計需要什么證件之類方可進入,于是將車停在了斗野園外停車線內(nèi),思想著反正時間充裕,既來之則安之,毋庸著急就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順其自然地看吧!況且斗野園是從門外一眼就能望穿園內(nèi)的不大的一個景點呢!</h3> <h3> 斗野園始建于宋熙寧2年(1070年),其門柱上寫著:“江淮天涉險,星斗地分維”。原來揚州地屬天文中斗、牛星宿分野,“斗野園”以其星宿命名。</h3><h3><br></h3> <h3> 斗野亭。</h3> <h3> 思賢。</h3> <h3><font color="#010101"> 唱晚。</font></h3> <h3> 斗野園也是揚劇愛好者活動的一個地點。</h3> <h3> 這個鐵牛有3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當年家住邵伯的朱自清,小時候經(jīng)常騎在這鐵牛身上玩耍……</h3> <h3> 樹的枝葉間,河中的航標塔依稀可見。</h3> <h3> 在參觀完斗野園后,特致電船閘杜主任,經(jīng)過一番自我介紹后得其同意門衛(wèi)才放我通過邵伯大橋進入邵伯船閘閘區(qū)內(nèi)。</h3><h3> 邵伯船閘是京杭運河蘇北段7座大型船閘其中之一,更是我國船閘發(fā)展史上的一個縮影。</h3><h3> 閘區(qū)內(nèi)風景。</h3><h3> 2005年10月邵伯船閘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首批全國文明單位。</h3> <h3> 大石頭上的劉方明題字:大河昌隆。劉方明是揚州八怪紀念館館長,國家一級畫師,也是上海電視臺拍攝的《唐伯虎》中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代筆替身。</h3> <h3> 小石頭上卻是這樣的字樣:船閘文化景觀。落款處寫著:雕塑家藏常再盛設計創(chuàng)作。</h3><h3> 常再盛現(xiàn)為揚州大學陶瓷研究所所長,揚州大學藝術(shù)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揚州雕塑研究會會長。</h3><h3> 我見過揚州境內(nèi)的瓜洲閘、揚州閘等有限的幾個船閘,像邵伯船閘這樣大規(guī)模的集中展現(xiàn)的還是第一次!</h3><h3> 在邵伯船閘內(nèi)逛了一圈后,感覺自己特像一個井底之蛙!若要有滋有味的生活,真的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h3><h3> </h3> <h3> 晉大元十年,安出鎮(zhèn)廣陵之步邱……</h3> <h3> 邵伯船閘最早建于1934年,民國25年(1936年11月)建成通航,實用銀圓87.8萬余元,經(jīng)費來源于英國返還的庚子賠款。據(jù)說蔣介石還為邵伯船閘題寫閘名。1979年老船閘被拆除,蔣介石題字也成為了歷史。</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號船閘。建成于1962年,閘室有效尺度為230米X20米X5米,一號二號閘門門型均為鋼質(zhì)平板橫拉門,閘室除設有多個船鉤外,二號船閘還設置了12只系船柱,兩閘之間的距離為108米,上下游設計最大水位差7米 ,閥門采用20噸液壓機啟閉,閘門采用齒輪齒條式,頂平車啟閉機啟閉,最低通航水深5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船閘經(jīng)過多次改造,現(xiàn)采用了管控一體化的聯(lián)網(wǎng)收費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先進方式,對船閘運行進行控制,對船舶開展過閘服務。</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像這樣的船閘由東往西一字排開共有三座,而真的要看壯觀和繁忙程度必須在三號船閘。</font></h3> <h3> 二號船閘。建成于1987年,閘室的有效尺度為230米X23米X5米。</h3> <h3> 改變上下游水位落差,放水。</h3> <h3> 三號船閘。</h3> <h3> 三號船閘于2011年12月28日建成,2012年8月8日正式通航,工程總投資4.56億元,設計年通過量為3100萬噸……</h3><div><br></div> <h3> 船閘尺度長260米,寬23米,門檻水深5米,上游引航道于二線共用寬113米,靠船墩長400米,船隊進出方式為直進曲出,上游為多航線、多支流匯聚區(qū)域。</h3><h3> 三號船閘因需承受雙向水頭,上下閘首工作閘門為鋼質(zhì)弧形三角門,輸水系統(tǒng)采用集中段廊道型式,閥門為鋼制平板提升門,閘、閥門啟閉機均采用液壓直推式啟閉機,電氣控制采用計算機集散控制。</h3><h3><br></h3><h3> 每閘能容納600噸級船舶12艘,設計最大船舶噸級為2000噸,目前主要擔任貨輪及船隊的過閘任務。</h3> <h3> 寒風凌冽中站在閘區(qū)天橋上就這樣看著這淮河入江水道上的閘門的開起閉合和船只的南來北往,這種連我們這樣的水利人都鮮為一見的水上通道,我覺得更應該在行業(yè)內(nèi)組織參觀和學習……</h3> <h3> “讓邵閘給船民滿意”這和諧醉人的標語……</h3> <h3> 全景圖。</h3> <h3> 國家基本水文站六閘(三)水文站,所在的堤防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堤防。</h3> <h3> 塊石護砌的湖堤。</h3> <h3> 堤岸。</h3> <h3> 建筑設施。</h3> <h3> 閘區(qū)的辦公樓。</h3> <h3> 依水而建的體育設施。</h3> <h3> 東看天橋。</h3> <h3> 天橋上看閘道。</h3> <h3> 西看天橋外的邵伯湖。</h3> <h3> 走進秋色……</h3> <h3> 向南走在充其量只有一米寬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還只有一邊欄桿的天橋上,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旁若無顧的一直向前向前,再回首赫然出現(xiàn)……</h3><h3> 這是我在閘區(qū)內(nèi)觀光最為期待的景觀!</h3> <h3> 走下扶梯……</h3> <h3> 近距離地觀看,卻自始至終未看到落款……</h3> <h3> 原來“閘”字上的建筑是正在建設中的船閘博物館。</h3> <h3> 秋色宜人。</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運河故道邊,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此,亟待清理……</font></h3> <h1><b><font color="#167efb"> 想游邵伯湖景區(qū)卻先讓我目睹了邵伯船閘文化景觀!欣喜若狂之余很期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故地重游!</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