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萍水相逢,建設和平</h3><h3>游西葡之前,觀看央視《大國崛起》記錄片,500年前把西與葡列為九大強國之首,給我們留下深深印象, 而在12天的西葡之游,更不斷刷新我們之前的認知,于是文化與人的對話生成在美篇中,為不重樣的視角體現西葡肌理與精魂,歸納以下七類呈現:</h3><h5><b>一.征服海洋篇</b></h5><h5><b>二.建筑藝術篇<br>三.西班牙國粹篇 <br>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篇(9個)</b></h5><h5><b>五.世界聞名西班牙三件寶與美食篇<br></b><b>六.歷史紀實與人物傳記篇<br></b><b>七.其余景點篇</b></h5><h3> 西班牙在非洲與歐洲交際處,北面一道比利牛山脈尚未結束歐洲,而南面只隔一線的直布羅陀海峽非洲已經在這里開始了,歐洲與非洲曾經長期僵持和拉鋸,對峙在西班牙的土地上,這里曾是羅馬的故鄉(xiāng),史前的摩爾人(又稱阿拉伯人),西哥特人,猶太人曾到過這里留了下來,在此能領略基督教,穆斯林,猶太文化在這里匯聚,融合和共存,今天所看到遺跡是一個混雜體也就不足為怪了.在這種文化濡染下,西班牙熱情奔放,無拘無束性格也就在情理之中。</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征服海洋篇</b></h1><p class="ql-block"> 航海由葡萄牙恩里克王子策略,1443年,愛冒險和對財富渴望,從羅卡角出發(fā)穿越西非海岸的博哈多爾角,為這一天,他們己奮斗了21年</p><h5>?"發(fā)現者紀念碑"1960年建,最前者辦航海學院的恩里克王子,這位終身未婚王子雖未親自出海,卻無愧航海家稱謂,其后慕僚有數學家,天文學家,領航員,牧師,每位對應一位歷史人物</h5> <p class="ql-block">瀕臨太西洋的羅卡角,"羅卡"意為巖石,是歐大陸最西端,是出發(fā)遠航水手對陸地的最后記憶,千百年來,這塊伸入大海的巖石如同一位孤獨的老人,默默守望大西洋,直到詩人卡蒙斯創(chuàng)作了史詩《葡萄牙人之歌》才一掃往日失落的荒涼,游人慕名想在蒼蒼茫茫,海天無際體驗他的詩句"陸止于此,海始于斯"的意境。</p><h5>?在此歇歇腳,眺望500年前歷史深處.石碑上面銘刻著數字和詩句:數字表示的經緯度說明此地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h5> <p class="ql-block">1487年葡帆船沿大西洋南下,航行半年遇風暴漂泊13晝夜后,意外發(fā)現船隊已繞過非洲最南端,為紀念這九死一生傳奇,給這海角取名風暴角,后改好望角.之后葡萄牙利用50個海上交通據點,壟斷半個地球商船航線,上帝無奈把地球一半贈與了這個國家.</p><h5>?帝國廣場地上的一幅世界地圖,象征當年天主教君主企圖征服世界的野心,標上葡萄牙鼎盛時期登陸海岸的年份,登陸我國澳門為1514年</h5> <p class="ql-block">哥倫布認為向西去也能到達東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葡,英,法</span>游說求資助,而他們認為應南下而非向西,哥遭拒轉而求助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終得到她贊助于1492年向西駛入大西洋,兩個月后,一無所獲,崩潰引發(fā)騷亂,哥倫布許諾向西三天,否則返航,第三天,瞭望水手高喊"陸地"這一天1492.10.12,英雄就在這一刻誕生了,10.12定為西班牙國慶日</p><h5>?巴塞羅那市蘭布拉大道海港的哥倫布紀念塔,他手指大海:我把割裂的大地連接起來了</h5> <p class="ql-block">哥倫布看到是北美洲新大陸,誤到印度,取名毫不相關的印第安人,從此,西班牙拿走美州.他冒險,但又貪婪,殘忍,在以后航行輾轉到古巴,委內瑞拉海岸,所到之處掠奪,刑罰和殺戮,最終,輿論壓力下女王押他回國,最后,隨著身體狀況惡化,雖然他有一整整一艘船金子,年僅54的他,在一個小房子去世.</p><h5>?在格拉納達附近這個莊園內,是女王伊莎貝爾與哥倫布的談判地,哥倫布討價還價,獲王室贊助并許諾:今后發(fā)現新大陸大部分財富歸他個人,但新大陸的殖民地主權歸西班牙王室.</h5> <p class="ql-block">那個時代,認為大海屬于它的發(fā)現者,1494年,由羅馬教皇仲裁,葡西兩國簽訂條約劃界瓜分世界,分界線稱為“教皇子午線”.葡萄牙在非洲與東方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西班牙看到向西發(fā)展機會,二者皆大歡喜,其后100來年相安無事</p><h5>▽"教皇子午線"示意圖,黃線是1479年的南北分界線,虛線是1493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建議的東西分界線,紅線是1494年托爾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定的"教皇子午線</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此,我想起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比哥早87年)鄭和率浩大船隊28年內七下西洋,船隊"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最遠抵紅海和非洲東海岸,率先在人類實現洲際運航,哥倫布所到之處插上????宣布為西班牙所有,而鄭和更多"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贈禮品,示通好,既不</span>做貿易,也不是尋找殖民地, 鄭和興師動眾給人的感覺,更像永樂皇帝去海外做廣告,以證明他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存在.<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明朝皇帝對海外貿易毫無興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缺乏賭命爭勝和向外開疆拓殖的基因,鄭和的壯舉遂成絕響.</span></p><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們在江蘇太倉鄭和公園,看到鄭和1405年率2萬7千人,乘坐62艘船從太倉劉家港起航的復原寶船(編隊指揮艦),此實物已縮小,當年寶船長達158m,裝9桅12帆,可乘坐1千多人,是世界上最大海船(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僅是三艘三桅帆船)</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建筑藝術篇</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在西班牙,那一定不要錯過與高迪(1852—1926)建筑謀個面呦,17項被列國家級文物,7項獲世界文化遺產,是目前留有世遺最多的建筑師,高迪的創(chuàng)作,讓我們理解何謂天才的放肆.</h3><h3><b> 1.巴特勒公寓</b></h3><h3 align="left"></h3><h5>?墻面——彩點斑斑,露臺——骷髏面具,柱子——裸露骨頭,房頂——魚脊鱗片,煙囪——十字架形。站在那里,感受高迪最鮮明獨立個性——熱情、沖動及仿生抽象能力。</h5> <h5>▽整個公寓,一種奔放藝術張力在每一個角落存在,印象最深是那用瓷磚在內天井每一樓層墻面上由深藍向淺藍,自上而下貼成海波紋狀,當你置身移動的電梯內,透過朦朧水紋玻璃向外看……海的絕唱</h5> <h5>?高迪有著超常熱情,公寓設計這種令建筑師們沮喪的枯橾題材,他處理得竟如此生命活力飛揚起來</h5> <h3>.</h3> <h3>?帶著耳麥、傾聽高迪自然主義傾向的奇思妙想,隨著他的靈魂神游舞動。</h3> <h3><b>2.米拉公寓</b></h3><h3>?米拉公寓外墻石材砌成流線型波浪狀,非常大氣的形體雕塑感.陽臺搭配串串鐵花,但當時這棟建筑并不被看好,就連米拉夫人也感到失望,羞于站在陽臺上怕嘲諷.而高迪顯得挺得意,沖著她說"這房的奇特造型將與巴塞羅那四周千姿百態(tài)群山相呼應"</h3> <h5>?煙囪和通風口,看了這些奇異造型你想起了什么</h5> <h5>?設計特點,用主梁的框架結構代替承重墻體,從而每層的房間可大小隨意隔間,閣樓的隔熱層,按仿生拋物線,由磚砌的拱肋而構成長長拱筒</h5> <h3>.</h3> <h3><b>3.奎爾公園</b></h3><h3>“花園城市運動”催生出幻想花園,奎爾與高迪,富豪與大師,一個出錢,一個出才氣,二者達到"同頻"建造庭院住宅區(qū)。</h3><h5>?庭院入口有兩座與眾不同的糖果屋,它們的頂也是包裹亮麗的釉彩,中心廣場的百柱廳,這是情有獨鐘的多利斯風格(希臘石柱樣式)的一種變體。</h5> <h5>?視覺上傾斜的如同天然巖洞的石拱門回廊下,小伙子懷抱吉他,任憑腦海里的旋律帶動手指在琴弦上流動,對于是否有人打賞卻是毫不關注,大概并不缺錢,只是享受音樂的樂趣罷了</h5> <h3>?用打碎的閃閃發(fā)光,華美綺麗的馬賽克拼成律動水波樣的世界第一長椅,一旦坐上,總是能夠激發(fā)出無盡想象空間,不幻想真的很難。</h3> <h3>?當我倆站在色彩活潑的裝飾墻前,絕對不會感覺到,我們和高迪之間竟然有著百年的時代間隔,正如《建筑十書》羅馬人威特魯維告訴我們"建筑學是一種哲學,是音樂,是一種造諧"</h3> <h3><b>4. 神圣家族教堂</b></h3><h3>神圣家族教堂于1884年動工,直至今日尚未竣工,前來朝拜這建筑游人象潮水一般,參觀者無不看到是一塊浸透了宗教的土壤,1891年高迪接受時,工程當在早期,他懷著對宗教和藝術的雙重熱忱,傾注43年心血使教堂成為富有生命力的建筑,74歲死于車禍。</h3><h5>?教堂三個高大的正面表現耶穌降生,殉難,復活.每個正面上方都有四座巨塔,下圖是高迪自然主義風格的降生立面,雕塑上有演奏音樂的天使在報喜.展現了耶穌降生的故事</h5> <h3>?當我們走進??,抬頭即美,如同走進一個有機的自然森林,這不就是植物生長的活的形態(tài)——這一根根樹叉、那一片片樹葉……</h3> <h3>?自然界日霞日暮的自然色彩激起了我尖叫停不下來"多拍,趕緊拍".琉璃,光影,對比,色調,賦彩.其多變性賦予教堂色彩呈立體通透之美</h3> <h3>作為個體生命,高迪大師存在是短暫的,作為城市的歷史,高迪的影響卻是永恒.高迪以《圣經》中的各場景如同圖畫般逐幅展現,使這個教堂成為每個來訪者都可以讀到一本天主教教義的問答.</h3><h5>?下圖'耶穌受難立面',該立面建造是后來設計師基于高迪留下的設計圖紙和石膏模型,再融入現代元素重構而成,對比'誕生立面',形體更簡約地用硬線條構成</h5> <h3>▽下圖四方魔,無論豎橫斜相加均為33.意為耶穌33歲而死,兩人親吻,實為猶大出賣告訴背后羅馬兵:我??那位便是耶穌.</h3> <h3><b>5.現代藝術科學城</b></h3><h3>西班牙不乏浪漫的天才,由西班牙土生土長的卡拉特拉瓦設計的藝術科學城建在瓦倫西亞的杜利亞干河床上,集科學博物館,天文館,海洋世界,藝術宮,公園一體</h3><h5>▽左邊索菲亞藝術宮盛扇貝型,右邊天文館像漂浮在水中的巨大眼球,又稱“智慧之眼”,通過電腦可以控制“眼瞼”的開合,水中的倒影使眼睛更完整</h5> <h3><br></h3> <h3>?夕陽下,來自不同地域的每個人都遇見了最美的自己.</h3><h3></h3> <h3>背景的科學館 ,設計靈感來自于大自然,以不對稱的連續(xù)樹林和葉脈為設計理念,結構設計巧妙的詮釋密林樹干,挺拔強硬的紋理清晰有序<br></h3><h5>?這夜景,就象一杯很有度數的醇厚紅酒,讓我暈到現在.</h5> <h5>▽位于馬德里西班牙廣場群雕后的西班牙大廈,是20世紀建筑典范,1957以前為西班牙最高建筑,2014中國萬達以2.65億歐元收購再投2000萬歐計劃重新發(fā)展商業(yè)中心,但新上任市長的政府認為受國家保護建筑的主墻面是不能拆卸,只能內部改建,這樣成本翻倍,沸沸揚揚后流產又賣給地產商.西班牙人調侃,西班牙廣場是塞萬提斯老人家的地盤,文學巨匠可容不下任何一點的商業(yè)氣息</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三.西班牙國粹篇</font></b></h1><h3 align="left">斗牛場簡直是人類矛盾的混合體,斗??場精致雄偉,足見其文明造化,但僅僅為了欣賞殺戮而觀賞,兩千年過去了,人們羞于面對自己血腥的一面,各地紛紛反對而關閉斗牛場,全西班牙斗牛表演僅限馬德里唯一的斗牛場仍保留遺風開放.直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種仿佛根植于基因中追求刺激喜歡冒險的西班牙豪情.<br></h3><h5>?樂隊奏斗牛曲拉開序幕,最前三位"主斗牛士"各率自己一班人馬分三列同時上場,依次三位助手(花鏢手),二位騎馬的長矛手.</h5> <h5>?斗牛流程:1.牛為474公斤 2.手持粉紅斗篷"助手"引逗后,長矛穿刺 3.上花鏢,全刺中為六鏢 4.手持紅布的"主斗牛士"最后一劍刺殺 5.如劍不深,短劍補刀,噓聲一片喝倒采.6.拖走出場</h5> <h3>看過弗朗明戈舞,你才算真正到過西班牙.15世紀中葉,吉普賽人從印度北部途徑波斯和東南歐一路流浪到這里,從此“弗朗明戈”從塞維利亞席卷整個西班牙.再后,又把“弗朗明戈”帶到了殖民的“新大陸”,“弗朗明戈”的節(jié)奏又影響了拉丁美洲的探戈,桑巴以及爵士樂</h3><h5>?滄桑帶嘶啞的歌聲響起,弗拉明戈舞讓我們沸騰,隨踢踏舞步聲聲,時而兇悍,憂傷,激情,她們就是倨傲凜然的卡門,吉普賽基因中固有的桀驁不馴傲氣。</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篇</font></b></h1><h3>截止2016年,西班牙擁有46項世界遺產,名列世界第3位,僅次于意大利53項和中國52項</h3><h3><b>1.阿爾罕布拉宮</b></h3><h3>伊斯蘭經典之作阿宮,舉世無雙.五百年前,西班牙光復運動的最后一仗就在這里進行,1490年,西班牙的伊莎貝爾女王率領十萬大軍包圍了格拉納達,她平素一身潔白,每天沐浴更衣四次,美貌驚艷歐洲,此次她發(fā)誓,不奪取格拉納達決不脫下戰(zhàn)袍。1492年,摩爾人棄城投降,長達八個世紀戰(zhàn)爭結束,伊莎貝爾女王親吻了格拉納達大地,與她丈夫費迪南多國王一起進入阿爾漢布拉宮.</h3><h5>?阿爾卡薩瓦軍事城堡,被風蝕的軍營馬棚,瞭望塔和繡跡般般的23個防御塔臺,是摩爾人最后嘆息的場所。</h5> <h3>?桃金娘中庭,水池旁側植以桃金娘花,回廊,水池,反射,倒影形成一串矚目的長長的景色</h3> <h3>?裝飾圖案的細部采用摩爾人的幾何圖形和俊秀的書法交織在一起的風格</h3> <h3>?獅園,由石獅支撐中央噴泉,泉水引自高山,從暗道引入宮內,經獅子口中流出,四周的連拱廊系"木和灰泥"結構,感覺到處都是有玲瓏孔眼的陶瓦.</h3> <h3>?覲見大使的的圓頂以其雕刻有鐘乳石和星狀彩色天花板而著稱</h3> <h3>?我們感覺那些拱頂有一種奇幻的東西——懸吊木框下的色彩繽紛的蜂窩形結構由柱子支撐著,銘刻的詩句講述星辰和天體</h3> <h3>?阿宮有"世界奇跡"之稱,有人將其視為西方伊斯蘭教裝潢藝術最高成就,我們見識了它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恢宏,典雅,精致,厚重.你看呢</h3> <h3>伊斯蘭教的統(tǒng)治于1492年穆斯林王室被驅逐流放而告結束.隨后查爾斯五世在阿宮內建造了自己的宮殿"查理五世皇宮"</h3><h5>?建于1526年查理五世皇宮對比伊斯蘭風格明顯不同,呈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外正方,內圓形由32根柱子支撐雙重庭院</h5> <h3> <b>2.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b></h3><h3>日落時分,教堂的滄桑變幻折射出不同宗教相處的歷史,公元6世紀,西哥特人在此建造了天主教修道院,阿拉伯人在公元711年入侵,城亡投降后協議上寫明,科爾多瓦必須把這座修道院一半交阿拉伯人建清真寺。</h3><h5>?在堵圍墻內,一半人在向上帝祈禱,一半人在誦讀《古蘭經》這樣維持了74年。神在天上看著,很驚訝喃喃細語自問,相異宗教怎這里如此這般共存?</h5> <h5>?楔形的白云石和紅磚相間砌成伊斯蘭風格的馬蹄形拱券,850根石柱伸展開去,重疊如同一片柱林,規(guī)模不愧為世界上清真寺第二</h5> <h5>1236年,北方天主教西班牙國王打下科爾多瓦,宣布這座清真寺重新成為天主教教堂。</h5><h5>?走在橫跨瓜達爾基維河上的古羅馬橋上,古橋無任何花哨,厚重實心圍欄沒有花紋,人們常說歲月無痕,但被磨平光溜溜的橋面,分明在讓你看到這千年前的痕跡.</h5><h5> 遠眺科爾多瓦大清真寺,首先是座凱旋門,其后哥特式教堂從清真寺破頂而出,呈現摩爾與西班牙混合風格</h5> <h5>?改建后叫人怎么看怎么都有點突兀,這個在清真寺外殼之內的天主教堂,窩在清真寺一大片拱柱平面中,從原有寺頂中露出半個頭,不過還是有兼收并蓄的范兒.趕走了阿拉伯人,但其文化保存了下來</h5> <h3>清真寺周邊古猶太人街區(qū)呈現更多的是古老的阿拉伯文化元素,每座幽深老房,可能是一個家族盤根錯節(jié)的敘事,而這些記憶也許只有攀緣在墻上那幾莖枯萎的纏枝薔薇知曉.</h3><h5>?我們圍著小孩逗,天使般紅潤小嘴,"咯咯"地笑了,小孩心想"東方人怎么比我之前看到過的都漂亮啊"</h5> <h5>?漫步"百花小巷"顧名思義,滿是鮮花的小巷子,窄啊,漏下巴掌大的一截陽光,白色的墻,雖不見"紅杏出墻"的香艷,但時有絢爛的花球攀緣在柵欄、窗臺上。</h5> <h3><b>3.塞戈維亞古城及輸水道</b></h3><h5>?16世紀塞戈維亞大教堂,有“大教堂中的貴婦”的美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尖塔高聳 、修長的玉米般的立柱林立, 繁復卻威嚴無比的感覺。</h5> <h3>?如果說塞戈維亞大教堂是“貴婦”,那么圣馬丁教堂是西歐與中東文化的混血兒,教堂外表羅馬式,然后被伊斯蘭人加蓋了穆德哈爾風格的回廊和頂蓋,圣馬丁廣場上安放胡安?布拉沃青銅雕塑,英雄因不忍貴族的重稅而反叛一把火燒了原來的小教堂<br></h3> <h3>?在圣馬丁廣場,耳畔飄來一曲熟知的弦聲,老人席地而坐在吉他彈奏,他竟彈得如此用心,將你寄入弦聲引出一段情,弦聲深藏熟悉的故鄉(xiāng)東方韻味,呦,原來是中國《茉莉花》!…… 2016年到西班牙的中國游客達58萬人次,中國文化開始影響了世界</h3> <h5>?引水橋由花崗石壘成,說壘非砌,是因為石塊之間沒有仼何黏結劑,建筑上叫石塊堆砌,他們膽子真大啊,28米高度,一塊一塊堆上去,純粹靠力學完美平衡結合在一起,當我聽此言,不由后退怕砸中彩,然后被哄堂大笑……,兩千年風雨侵襲洗得石塊棱角都成了圓潤了,但引水架仍依舊傲然屹立,只有羅馬人,會把一個純功能性的引水管變成一座藝術品</h5> <h5>?在柔軟晨曦下,看著美國迪斯尼《白雪公主》的招牌logo模板。想象自己是城堡里的公主。</h5> <h3>史前西班牙,北部更多和歐洲白人混血,多為金黃色頭發(fā),南部更多非洲血統(tǒng),黑色頭發(fā)淺棕色皮膚,到了現代,南北交流通暢,偏黑偏白,性情迥異,長相截然不同又走在同一條街上</h3><h5>?穿梭在古城蜿蜒的小巷,隨處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在中世紀為這座小城烙上了各自的印記又相互共存.</h5> <h3><b>4.托萊多古城</b></h3><h3>托萊多城坐落在山陡峭巖石上,我們乘電梯到半山腰,這里史前分別由羅馬人占領,西哥特人統(tǒng)治定都,摩爾人攻陷,西班牙人收復,不同民族和文化留下了珍貴歷史遺產,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大教并存共容.古城的三種文化和風格迥異建筑聞名于世.</h3><h5>?托萊多大教堂采用了尖形拱門哥德式建筑形式,附有大量浮雕大門層層往內推進,而塔樓呈"穆德哈爾(Mudéjar,指在基督徒收復失地后依舊堅持伊斯蘭信仰的摩爾人或穆斯林)的建筑風格.</h5> <h3>?流浪漢常與流浪狗相依相守風餐露宿,愿你們被這世界溫柔以待</h3> <h5>◢◣我們在下榻賓館前巧遇將出發(fā)的西班牙式婚車,咱們好像充當娘家角色般一字排開,個個揮手致以美好祝賀……</h5><h5>?每年體檢,醫(yī)生說我缺少文學基因,處方:要與文豪親近親近,于是今天在文豪塞萬提斯旁……</h5><h3></h3> <h5>▽曠世之作《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復制品掛在街邊.伯爵是托萊多教堂資助者,250年后教堂委托西班牙名畫家格列阿畫出當時葬禮的場景.畫面上方代表天堂迎接靈魂升天.下方暗喻人間.16世紀畫14世紀人物,格列阿只能從身旁的人物中取材.把當時貴族,教士,社會名流,他兒子也以小孩角色出現于畫面之中</h5> <h5>?繞到城處高坡上,看到托雷多全景,托雷多被塔霍河環(huán)繞,整個小城高高地聳立在堅實的巖石之上,活脫脫一個天然軍事要塞,這是在戰(zhàn)亂年代被西歌特人選為京城(公元567)的原因,他們統(tǒng)治三百年,朝廷34個君王,竟有19個死于宮廷,家族相互殘殺之中,發(fā)生戲劇性故事多半是悲劇</h5> <h5>◢◣ 阿爾康塔拉石橋,述說1500年前悲劇,第一個在托萊多建立京城的西歌特人的國王,把自己女兒作王室通婚的政治交易送往法蘭克王國,那位公主,凄凄慘慘戚戚馱著嫁妝的車馬,走過這石橋.但好景不長,她很快被法蘭克丈夫拋棄并勒死了<br></h5><h3><b>5.塞維利亞大教堂</b></h3><h3>塞維利亞大教堂有著驚人地位,歐洲第三,1826年,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擔任四年西班牙公使,之后流連忘返,一頭掉進該教堂檔案庫的故紙堆,寫下了歷史文學《西班牙筆記》《阿爾罕伯拉宮》等,把一個邊緣的,沒人感興趣的西班牙講述精彩而意味深長.</h3><h5>?此門稱"哥倫布之門",他靈柩就放在門的背后,中間白色的墻面是剛清洗恢復原色,許多不明就里去告狀,教堂喪失土黃色失去滄桑感.</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不曾想,塞維利亞大教堂是在阿拉伯人清真寺廢墟上重建而成,阿拉伯風格的馬蹄型拱門已封閉但仍依稀可辯<br></h5> <h5>?遠眺希拉爾達塔,改了,改了,原清真寺宣禮塔變身教堂鐘樓,塔頂28個大鐘至今在報時,原來宣禮塔上的4個象征著法蒂瑪之手圓球,換成一個古羅馬女子一手握盾牌的青銅風標</h5> <h3>▽穿行在那些蜿蜒的小巷,流連于街角屋前,你行走其間,不經意間視覺就溢出那構圖繁復,花團錦簇,充滿阿拉伯風格手工瓷器,各種風尚隨處可見,至于那清朗明麗的地中海風情的弗郎明戈民族舞服如形隨影了.</h3> <h3><b>6.歷史名城昆卡</b></h3><h3>建在海撥1000米懸崖上的古城昆卡,像是從絕壁的巖石中垂直生長出來,袖珍古城只3萬人,難得的少經擾動的遺世孤城,只有深度游客在走走停停閑逛,真正能夠感到人投入自然懷抱一個可以安心的地方.</h3><h5>?橫跨峽谷的鐵橋連通古城兩側,橋下還依稀可見石墩,作證這里曾為石橋坍塌后改成鐵橋。</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當時尋思,這天藍得可洗肺了,這里只有氧過量,那PM2.5勞什子高科技在這里嚴重缺位</h3><h5 style="text-align: left;">?建于14世紀的崖頂上懸空屋,當初皇家夏宮,如今博物館,與山西懸空寺相比,感覺微不足道,懸空木結構在歐洲稀缺,物以稀為貴,知名度飆升到人人知曉.</h5> <h3><b>7.瓦倫西亞的絲綢交易廳</b></h3><h5>▽瓦倫西亞的絲綢交易所是歐洲著名哥特式建筑之一,是15-16世紀地中海商業(yè)權力和財富的象佂,日落時分已閉館,只能外觀,其實精彩在庭內.</h5> <h3>▽你可否知道乎,你那如此談定,若無其事自我陶醉的神態(tài),更給了我們生活信心滿滿</h3> <h3><b>8.里斯本的熱羅尼姆斯修道院 與貝倫塔</b></h3><h3>1755年令歐洲陷入恐慌里斯本大地震,所有建筑毀滅,就這修道院與貝倫塔二座建筑卻屹立不倒.正是這次地震,迎來建筑革命的產物,震前,在那個“依賴上帝的時代”,建筑一直以神像以及獨特的裝飾覆蓋整體建筑,震后,新古典主義認為任何多余的裝飾都是毫無必要,于是,依賴幾何學堅固且合理的建筑出現了.</h3><h5>▽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始建于1502年,前后共花費一個世紀.該修道院先后由二人負責,前后風格由曼努埃爾式改為文藝復興建筑風格,是二者完美結合.</h5> <h5>▽葡萄牙這座近500年歷史的貝論塔顏值擔當,名為塔,但看上去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整個塔里面共有16個炮位,哪個年代,作為防御工事聳立在里斯本港口,以后用作海關,電報站,監(jiān)獄,歷史已風干,人間換了無數,但貝倫塔依舊以歷史老者與時光對峙</h5> <h3><b>9.辛特拉文化景觀</b></h3><h3>由辛特拉皇家夏宮,佩納宮,小城,摩爾人城堡,別墅宅邸一起列世界遺產.</h3><h5>▽看得出,辛特拉小城只是一個平庸居住的小鎮(zhèn),人們在這里聚居,只是要生活,并非為了名垂青史,它是棲居之鎮(zhèn).為日常生活而生,它是為人生而長,它是樸素的生活之鎮(zhèn),溫暖,親切,隱蔽,平等,為人生敞開.這就是詩人拜倫稱贊為“伊甸園”。</h5> <h3>▽站在山腳下辛特拉宮內向外遠眺,山上云海時聚時散,在輕輕拂過的間隙,山項上佩納宮時隱時現.</h3> <h3>▽一抹金色晚霞,山丘上摩爾人城堡傲然獨立,雄關險隘,成了征討者無法逾越天然屏障</h3> <h3>▽來辛特拉,有時間去微文《盤點世界各地的童話村莊》中的雷加萊拉莊園,一個撲朔迷離的花園,集宮殿,洞穴,小教堂,湖泊,地道,噴泉一體,可逛上一天.</h3> <h3>▽這是莊園最吸引人的一座深27米涸井,9層旋梯象征但丁描述天堂,地獄,練獄9重循環(huán),曲回通道秘境通向四處出口……情侶倆去走一遭,起先感覺好浪漫啊,兩個人走著走著,另一個就不見了……</h3> <h1><b><font color="#ff8a00">五.世界聞名西班牙三件寶與美食篇</font></b></h1><h3><b>1.西班牙火腿</b></h3><h3>提及西班牙的特色,除了足球,斗牛,弗拉明戈舞,似乎怎么說都不能缺西班牙火腿,世界上多地出產火腿,卻遠不及人們對西班牙火腿癡迷程度。西班牙火腿從原材料上可分為普通的塞拉諾火腿(Jamón serrano)和制作精細的伊比利亞火腿(Jamón ibérico)兩類。塞拉諾火腿是由常見的白蹄豬制成,在市場上比較常見;伊比利亞火腿是放養(yǎng)吃橡木果實的75%以上血統(tǒng)伊比利亞黑蹄豬制成,價格貴.其細分為Jamón(后腿)和Paleta(前腿),按養(yǎng)殖方式又分別:Jamón ibérico de cebo (普通飼養(yǎng)),Jamón ibérico de recebo(田間放養(yǎng)),Jamón ibérico de bellota (吃橡木果實),西班牙火腿由認證的切片師來手工切片,切片后薄如蟬翼,晶瑩剔透,湊近細嗅能聞到醇厚咸香,在口中化開,如同一個飽滿的親吻.</h3> <h3><b> 2.油橄欖</b></h3><h3>西班牙有"油橄欖王國"之譽,產量占世界40%,是世界第一的生產國,它喜光喜溫,特別受西班牙氣侯寵愛有加,過去常把油橄欖與橄欖混為一淡,在植物學上,橄欖屬橄欖科,是水果,油橄欖屬木犀科,是油料作物,初榨油品質最好,經過二榨油、三榨油,再從剩下的油渣中用化學溶劑萃取叫二次油。對"液體黃金",我"三高人士"吃其然,今天方知其所以然。</h3><h5>?在公路兩旁,山坡種植油橄欖樹比比皆是,如西班牙人漫漫散散,飄漂著細細碎碎的銀灰色枝葉,點綴柔和的莽莽荒原,油橄欖生長期綠色,成熟時紫色。</h5> <h3><b>3.葡萄酒</b><br>在羅馬人時代,葡萄酒已如水一樣,成為生活中最基本元素了,是羅馬人把西班牙人灌得大醉,領著他們走進了夢醉的酒鄉(xiāng),在參觀西班牙"桃樂絲酒莊",知道葡萄酒的品質七分看原料,三分在工藝.</h3><h5>?莊園種植葡萄"赤霞珠"品種由法國引入,葡萄越老其藤越粗,產出酒的品質越好,但產量也越低,而玫瑰花像妃子陪伴在葡萄旁令人非解?原來玫瑰與葡萄在植物上同一個科屬,不過玫瑰對環(huán)境更敏感反應更快,用玫瑰花來預示葡萄的長勢。<br></h5> <h5>?每年9月采摘葡萄,紅酒其實是皮帶紅色素,把葡萄帶皮一起在發(fā)酵罐(25°~28°)浸皮45天(見下方上圖),攪拌過程使汁汲吸更多單寧,發(fā)酵過程是糖份轉為酒精,此時取出的酒非常澀和烈,不能馬上喝,轉入存釀室15°~18°的橡木桶3~4年,橡木中多酚與酒精化學反應產生香氣和風味,很神奇吧,法國橡木桶一個1500歐,壽命5年.最后灌裝入瓶進地下酒窖儲存</h5> <h3>位于塞戈維亞高架引水渠旁,我們來到有231年歷史,被評為米其林餐廳的烤乳豬餐廳, 這家餐廳是沿用傳統(tǒng)石爐烘烤乳豬,他們用秘方制作的烤乳豬,招待過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和王后,以及來自各國作家,詩人和明星。</h3><h5>?店堂的裝飾是典型的歐式農家風格,店堂顧客盈門爆滿,三道菜依次為濃湯,烤乳豬,甜品。<br></h5><h3></h3> <h3>老板是家族第四代傳人,胸前掛著西班牙頒發(fā)的美食大師勛章。這里特色為三個3,選用出生三周只喝母乳的幼崽,在爐里慢火烤上三小時,用三個小時享受美味。在歐洲,為盡顯飽食終日的貴族氣質,必須細嚼慢咽,否則認為你是一個嗷嗷待食的餓漢,俺沒多大教育,但必須有教養(yǎng),盡管餓得發(fā)慌,仍故做姿態(tài),輕嘗緩味,三年貴族氣質僅靠三小時縮成不成?呵!自尊過量吧</h3><h5>?老板手持瓷盤在乳豬切下三刀,一橫二豎,表明乳豬很脆又嫩,然后將瓷盤高高舉起,在空中飛速旋轉地拋出去,砸在地上摔得粉碎,其一表示瓷盤并非假貨,其二是家族延續(xù)至今的歡迎儀式以示尊敬</h5> <h5>?這家擁有175年歷史的里期本老字號貝倫店前永遠人流滾滾,于是,你吃到的永遠是剛剛烘焙出爐的新鮮蛋撻,空氣中香氣襲人,一室芬芳,滿口生香,世界真的美妙到未嘗先聞便微微醉了。</h5> <h5>?巴塞羅那地中海岸的海鮮城常常遇見中國游客,中國人涉獵廣泛的味蕾也悄悄改變世界,西班牙出現"給華人種菜"新興行業(yè),位于瓦倫西亞省的2000人口小鎮(zhèn)埃爾佩雷約,擁有為歐洲多國提供20種中國蔬菜的基地,中國飲食帶來的商機惠顧歐洲大地</h5> <h5>?西班牙海鮮飯,色勝琥珀,米,洋蔥,番茄,青椒,紅椒,蝦,蛤蜊,帶子,魷魚加上番紅花,咖喱調料除腥,但米粒夾生,上下沾牙,這是西班牙特色,各種食材汁水收干時海鮮為佳,而米飯半生的,若米飯熟了反而認為不正宗,看那餐廳小帥哥撩人作秀,盡現熱情奔放性格,現場互動提升了4D效果</h5> <h3>?別忘了嘗嘗西班牙特色風味的杏仁甜奶,瓦倫西亞主教堂廣場當口的街邊,攤主忙得不亦樂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六.歷史紀實與人物傳記篇</font></b></h1><h3>塞內加—哲學家,劇作家,出生科爾多瓦,今天人們回看塞內加,不得不承認,其精彩"論靈魂的寧靜"等倫理哲學著作可謂流芳百世,而他行為與信仰沖突令人困惑,他后期輔佐朝政,縱容暴君尼祿荒淫和殘忍,被史學家稱為"哲學史上最悲慘的一頁"最終因涉嫌反尼祿受命自殺,我只能說,哲學不能幫助他戰(zhàn)勝自己</h3><h5>?在科爾多瓦我們下榻的Eurostars Palace(歐洲之星)酒店對面,我們找到塞內加雕塑,老人略彎彎身軀,漠然表情,西邊凄艷晚霞篩過樹葉,傾灑碎影斑斕,更顯哲學家偉大又卑微的神韻</h5> <h5>?塞內加提倡內心寧靜,享受孤獨,伴隨他的雕像對面,古城墻的圍河旁所有萬物生靈似乎已經睡了,一切顯得那么安謐...</h5> <h3>?馬德里皇宮,在我看來不那么輝煌,有點小失望,給照一個標準像吧.倒是宮內走廊的伊莎貝爾女王(左)和她丈夫雕塑引起我關注許久.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伊莎貝爾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多聯姻,之后兩人實行王國共治,合并為統(tǒng)一西班牙,夫婦二人稱為“天主教雙王”<br></h3> <h3>西班牙內戰(zhàn)(1936-1939),共和國執(zhí)政時,弗朗哥軍隊發(fā)動叛亂,一路向北推進至馬德里,此時共產國際組織了54個國家的志愿者,編為國際縱隊援助馬德里保衛(wèi)戰(zhàn).雙方在馬德里周圍僵持一年以上,最后叛軍獲德意軍事支持,結果以弗朗哥建立獨載政府而告終.</h3><h5>?在西班牙內戰(zhàn)激戰(zhàn)地托萊多古城街上矗立內戰(zhàn)紀念碑,沒有獵奇,她就像跟你聊天,慢慢地述說那不期而遇的過去......它在我記憶的荒漠上豎起了一塊紀念碑:國際縱隊志愿兵謝唯進等100多名中國人參戰(zhàn),1937年毛澤東代表蘇維埃寫信,對馬德里保衛(wèi)戰(zhàn)和前線勝利表示祝賀</h5> <h3>▽廣場上矗立著塞萬提斯的雕像,其雕像下是騎高頭瘦馬手拿長矛揮手向前的唐吉訶德,其眼神執(zhí)著而堅定,他旁邊是他的崇拜者桑丘,師徒二人正向著日落的方向走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七.其余景點篇</font></b></h1><h3>地中海岸的米哈斯小鎮(zhèn)帶來了視覺上純潔感,白墻紅瓦層層疊疊依山而建,青山把氣勢賦予了小屋,小屋秀美又點綴了山丘,想不美都難</h3><h5>?騎毛驢的小孩有點唐吉可德的架勢,毛驢悄悄對我說:吾在遙遠的過去是代車的,如今化為旅游特色了,你們來自中國,我喜歡,你們侍我象小貓小狗溫柔又尊重,其它地域的,人高馬大,累得我夠嗆</h5> <h5>?來到孔蘇埃格拉,在一片漫無邊際的紅土平原上,我與上帝發(fā)生爭持,上帝說,那一抹金黃色是他不小心打翻了調色板,而我說,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希望在這片田野上用勤勞的耕作慢慢發(fā)酵而成.</h5> <h3>在孔蘇埃格拉,與風車撞個滿懷,想到跟風車作戰(zhàn)的堂吉訶德,感覺這位英雄真的存在過</h3> <h3><h3>▽全歐最大(10.9萬觀眾)且世界第二大的諾坎普足球場——屬于西甲豪門巴塞羅那隊的主場.現場感覺巴薩就在身邊,很親切,最愛10號梅西<br></h3> <h5>?巴塞羅那老城中一條寬寬的林蔭大道——蘭布拉大街,沿街“真人雕塑”把行為藝術與西班牙元素相融合,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讓我們體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默認巴塞羅那的那句聳人宣傳:你想風風火火浪漫一場,那就來此吧</h5> <h3>◢◣巴塞羅那市中心蘭布拉大道(La Ramblas)擺放蠟燭和鮮花,悼念2017.8.17恐襲遇難者。</h3><h3>?靜靜觀賞港口繁星點點的游艇,性情已入寧靜,背后游人如織的喧鬧聲漸漸遠去。</h3> <h5>?在蘭布拉街上喝喝咖啡發(fā)發(fā)呆,也許這便是閑情生活,以錢鐘書的話,應眼前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h5> <h3>要私奔有心無膽,到山城龍達,這里一幢幢白屋矗立于萬仞峭壁青山之巔,美國作家海明威曾在此居住,在他的小說《逝世在午后》中“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話,龍達是最適合的地方…"這是私奔之說的緣起</h3><h5>▽懸崖邊上建有食鋪與咖啡館,精明店主在懸崖邊開辟陽臺,花隔.游客臨崖而坐,啜一口香濃,攝下美好記憶,即使不私奔,享受片刻浪漫,亦是難得</h5> <h5>▽龍達小鎮(zhèn)建于懸崖上,更神奇的是,它被埃爾塔峽谷劈開,分成兩半,由一座橫跨峽谷的懸橋連接,成就這個建在云端的天空之鎮(zhèn),此橋歷史上曾造到35米處斷塌過而中斷擱淺很長時間.</h5> <h3>▽我們恰逢龍達舉辦以"Pedro.Romero"主題的斗牛節(jié)車,巡游馬上開始了……</h3> <h3>龍達民風彪悍,史上盛產土匪.又是西班牙斗牛士的故鄉(xiāng).當地祖孫第三代的一位叫Pedro.Romero的斗牛士傳奇一生,共戰(zhàn)勝5600頭牛,且全身而退,今仍無人出其左右</h3><h5>▽建于1785的龍達斗牛場,街上馬隊盛裝游行,瞧一副英國紳士和羞答答淑女,一改西班牙那奔放風風火火風格</h5> <h3>▽圣女廣場是瓦倫西亞的發(fā)源地,噴泉中央的“波塞冬”代表母親河圖里亞河,8名手持噴水壺的少女象征引出的支流。粉色的外墻面的巴洛克風格"孤苦圣母教堂",羅馬風格瓦倫西亞大教堂北門,哥特式風格的米迦勒塔鐘樓在此一覽無遺。</h3> <h3><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ijwib9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傷痛不是波蘭全部,還有生活中燦爛</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ni8ko8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在美國我們所看到的………… (上)</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nzpvo6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在美國我們所看到的………… (下)</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7dxbqr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俄羅斯之行不能錯過的視覺盛宴—馬林斯基芭蕾和地鐵(附攻略)</a><br></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