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808080"> 要在國外城市的空域飛行,取得這組圖片,幾無可能,但這確確實實是我原創(chuàng)的視角,這個問題且放一邊。讓我們先換個角度俯視走過的景點,回顧時尚、浪漫、美麗的大都市 —飛越巴黎。</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埃菲爾鐵塔</font>用作為年歷的封面,是因為它是巴黎的地標,是象征巴黎的標態(tài)性建筑。埃菲爾鐵塔不是我們游覽巴黎的開端,我們的第一站是凡爾賽。</h3> <h3><font color="#ed2308">凡爾賽宮</font>是巴黎近郊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法國歷史上最豪華的宮殿,是法國王室的象征。這座宮殿最偉大的居住者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他是在1682年搬入凡爾賽宮的。法國大革命之后的凡爾賽宮已是一派人去樓空的景象。數(shù)年后拿破侖和路易十六的兄弟等人對宮殿進行了些許修復(fù),但沒有人敢在凡爾賽宮繼續(xù)執(zhí)政,以免有復(fù)辟君主制度之嫌。在凡爾賽宮還簽訂過許多著名的條約,包括結(jié)束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巴黎條約》,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凡爾賽條約》。</h3> <h3><font color="#ed2308">羅浮宮</font>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始建于1204年,歷經(jīng)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guī)模。占地約198公頃,長680米,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于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shè)計的。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占地面積為24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shù)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shù)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h3> <h3><font color="#ed2308">凱旋門</font><font color="#010101">是法國紀念戰(zhàn)爭史、重大時事以及舉行慶典的場所。它是一個讓人真正印象深刻的里程碑,高164英尺,寬147英尺。凱旋門內(nèi)設(shè)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也可沿著273級螺旋形階梯拾級而上,上面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nèi)陳列著許多有關(guān)凱旋門建筑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在法國人民心中,沒有它就沒有巴黎。</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香榭麗舍大道</font>又名愛麗舍田園大街,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街,被法國人看作是“世界上美麗的大街”。愛麗舍田園大街取自希臘神話“神話中的仙景”之意,法文名字中"愛麗舍″意為“極樂世界”或“樂土”,有人戲稱香榭麗舍大道是“圍墻”加“樂土”的大街。</h3> <h3><font color="#ed2308">協(xié)和廣場</font>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18世紀由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建造之初是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取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它被稱為“革命廣場”,被法國人民當(dāng)作展示王權(quán)毀滅的舞臺。1795年改稱“協(xié)和廣場”,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這樣的規(guī)模。廣場呈八角形,中央矗立著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總督贈送給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塊的粉紅色花崗巖雕出來的,上面刻滿了埃及象形文字,贊頌埃及法老的豐功偉績。廣場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著法國的8大城市。<br></h3> <h3><font color="#ed2308">蒙帕納斯大廈</font>建于1972年,共59層,高209米,是巴黎市區(qū)除埃菲爾鐵塔外最高的建筑,也是市區(qū)唯一的一座摩天大樓。在蒙帕納斯大廈上能鳥瞰巴黎市容。</h3> <h3><font color="#ed2308">巴黎圣母院大教堂</font>是一座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約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qū)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關(guān)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h3> <h3><font color="#ed2308">巴黎老佛爺百貨</font>商店,是由法語原名Lafayette音譯而來。它誕生于1893年,占據(jù)了奧斯曼大道的40號,緊鄰巴黎歌劇院。它曾經(jīng)憑借豪華如宮殿的裝修轟動一時。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鏤金雕花圓頂下,來往的人影綽約,像赴一場中世紀的聚會,購物真正成了一種享受。</h3> <h3><font color="#ed2308">巴黎歌劇院</font>又稱為加尼葉歌劇院,擁有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總面積11237平方米。歌劇院是由查爾斯·加尼葉于1861年設(shè)計的,是折衷主義登峰造極的作品,其建筑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筑形式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規(guī)模宏大,精美細致,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是拿破侖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h3> <h3><font color="#ed2308">巴黎天主圣三教堂</font>是法國巴黎第九區(qū)的一座天主教堂。興建于第二帝國時期的1861-1867年,花費400萬法郎,是奧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美化和重建工程的一部分。天主圣三教堂以兩架管風(fēng)琴為特色,并因風(fēng)琴演奏家奧立佛·梅西安而聞名于世。</h3> <h3><font color="#ed2308">馬恩河</font>發(fā)源于東北部上馬恩省的朗格勒高原,全長525公里,下游在巴黎東南形成大河灣,最後在巴黎東郊沙朗東勒蓬從右岸注入塞納河。這是我們在馬恩河畔住宿的小旅館(位于三叉路口的白色腰果形建筑),這幅圖片很好地說明這組圖片的原創(chuàng)性。</h3> <h3><font color="#ed2308">巴黎機場</font>有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戴高樂機場主要負責(zé)接待國際航班,奧利機場比戴高樂機場的規(guī)模要小一些,主要負責(zé)接待國內(nèi)航班和部分歐洲航班。我們是在奧利機場乘機去瑞士蘇黎世,再轉(zhuǎn)乘去上海的國際航班,再見吧巴黎。</h3> <h3><font color="#167efb">后記:每次旅行后都會在地圖上標志出行程路線,從最初的紙質(zhì)地圖到后來的電子地圖,并會配上文字,作為大量照片素材的備考,確實得益非淺。最近試用一款國外的地圖軟件,發(fā)現(xiàn)有三維功能,再現(xiàn)場景,纖毫畢露,俯視角度,任意調(diào)節(jié),恰如航拍效果。于是仔細搜索親歷過的景點,以軟件的功能,調(diào)節(jié)取景視角,"拍"下了這組《飛越巴黎》圖片。由此類推,再來一組《航拍威尼斯》或《天上看羅馬》,只要功夫到家,不無可能。國外發(fā)達國家的中大城市,已經(jīng)建立了完全的三維城市電子模型,并且公示,其仿真精致程度幾可亂真,而國內(nèi)及俄羅斯等均還未見應(yīng)用。這是最新的地理信息技術(shù)系統(tǒng)的應(yīng)用,該技術(shù)應(yīng)用廣泛,特別在軍事上有重大意義,國內(nèi)外差距巨大。我們只為求知和歡愉,也應(yīng)用一下,變不可能為可能?!屣w越巴黎",以新高度、新視角回顧巴黎之旅。</font></h3><h3><font color="#167efb">END</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謝謝欣賞\歡迎分享\歡迎點評</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采圖\編文:孫建華)</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