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多年不見了,偶遇在地方任職的老同學張兄,佝僂著腰背,完全沒了過去的精神和風采,見面時竟是一頭的霜發(fā)、一臉的苦笑……</h1><h1> 唉,半老不老的,退下來又還差幾年,工作很累可也不能懈怠呀。</h1><h1> 家里人怎樣?難啦,上下兩代人都不省心,父母年邁體衰卻不服老,養(yǎng)老養(yǎng)病總是自定"主張",不聽兒女安排;獨生兒子"自我"任性,找工作談戀愛完全忽視大人的意見,實在是讓人焦慮。</h1><h1> 是的,我們這代人,不只是身累心還更累呀!</h1><h1> 五十大幾,張兄一直是我們同學中的能人,可如今視力聽力記憶力明顯下降,還有中老年常見的高血壓、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 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只能安慰張兄保重!</h1> <h1> "半老不老", 張兄的話讓我想到現(xiàn)實社會中的一個時代群體,60后或70后的一部分人,他們不再身強力壯不再風華正茂,不少人已是身心俱疲卻還得人前強作歡笑。他們眼下仍在重要工作崗位,壓力自然很大,咬牙堅持吧,至少等到退休那一天。</h1><h1> 可是,家庭角色呢?"半老不老" 為人兒女也為人父母,上有高堂日漸衰老當力盡孝道;下有兒女老大不小得操心學習工作成家立業(yè)(有的還要幫助撫育孫輩)。</h1><h1> 不論你怎么想,"半老不老"之人總認為這些才是大事,是傳統(tǒng)、社會賦予的責任;甚至認為這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和組成部分,做不好,那是他們一輩子的失敗或缺憾……</h1> <h1> 然而這一代人現(xiàn)實境況如何呢?他們勤奮工作之后回到家里,還得要小心面對各自的上老下小。上輩老人常常以"傳統(tǒng)觀念"苛求和責難他們;下輩兒女往往又以"現(xiàn)代意識"抵懟和輕薄他們;那些早早含貽弄孫的呢,總會聽到"你們年輕時帶小孩的方法早落伍啦"一類責備之聲……</h1><h1> 老的年輕的似乎都 "有理",而且 "理直氣壯"—— 反正就是你錯了。<br></h1> <h1> 可憐這些"半老不老"之人,正是一生最尬尷、最無語的年齡段。</h1><h1> 說老?不敢,上面還有比你資格更老的;說還年輕?不能,兒女都已成人甚至還有了孫輩。</h1><h1> 他們從計劃經濟年代過來,好多事沒那么容易"拿得起放得下";昨日風光已成回憶,今天現(xiàn)實不容彷徨。</h1><h1> 他們郁悶、無奈,苦惱、無助。家里家外對上對下,處處謹言慎行;強迫自己學那“忍者神龜”——不斷忍讓、忍受、忍隱。</h1><h1> 他們夾在中間更象是獨立支撐的 "磨心",角色壓力多方磨難,讓他們疲憊的身心不停地超負荷運行……</h1> <h1> 他們沒有老,他們不能老。經歷幾十載風雨滄桑,他們有成熟的思想和真切的愿望;他們親情和大義不會迷茫,至親至愛的人都在他們心上。背負起工作生活的責任和艱難,懷揣一脈傳承的忠心、孝心、愛心,他們還得在社會、家庭和自古難以彌合的上下 “代溝” 之間,小心穿行。<br> 他們也會老,他們將要老。面對擔在肩上的多重壓力,面對無奈無助的郁悶苦惱,盡管他們一直忍著撐著苦熬著,沒在乎前路的泥濘和坎坷,沒在意失去的自我和快樂;可是他們真的會老去、會病倒、會垮掉,還會精疲力竭;或者、或者……</h1> <h1> 張兄老了嗎?不,他還算年輕;</h1><h1> 張兄年輕嗎?不,他象是老了!</h1><h1> 我想,我們的社會和親人們,對 "半老不老"的一代,能否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呢?</h1><h1> 我祝福"半老不老"的張兄,祝福所有"半老不老"的人!</h1> <h3>(注:圖片來自百度)</h3><h3><br></h3><div> 2017年11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