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夢想: 就是到大興安嶺去聆聽林海的濤聲;到烏蘭布統(tǒng)去尋覓古戰(zhàn)場的硝煙;到呼倫貝爾去感受風吹草低見牛羊……</h3><h3> 此行內(nèi)蒙古,終于得以圓夢。離開阿爾山,我們驅(qū)車進入烏蘭布統(tǒng)(壩上)草原。</h3><h3> </h3> <h3> 壩上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南麓的接壤地帶。平均海拔高度1500—2100米,平均氣溫約1.4-5度,西起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尚義縣,康??h、中挾沽源縣、豐寧縣,東至承德市圍場縣。</h3> <h3><font color="#010101"> 壩上的迷人之處,是一路無處不在的美景,入秋幾場霜過后,壩上草原的紅松、云杉、白樺就開始抖擻精神,開始了它們生命中最絢爛的歷程。此時來壩上,滿眼都是入秋后的白樺林,層林盡染。 當?shù)氐哪撩裾f就像大西北戈壁灘沙漠中的胡楊一樣,這里的白樺樹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font></h3> <h3>白樺林</h3> <h3> 我們首先到達位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紅山軍馬場,該馬場隸屬北京軍區(qū),其西南端便是烏蘭布統(tǒng)古戰(zhàn)場的核心區(qū),這里入秋后可看到草原遠處漫山遍野金黃金黃的樺樹林,軍馬場小河頭村和附近牧場是拍攝牧區(qū)風情的好地方。</h3> <h3>揚鞭催馬馳騁草原</h3> <h3>戰(zhàn)馬奔騰</h3> <h3>等待日出</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陽出來了</font></h3> <h3>壩上晨曦</h3> <h3>壩上日出時分,光影交織,特別美麗……</h3> <h3><font color="#010101">駝鈴聲聲</font></h3> <h3> 在克旗境內(nèi)西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便是著名的烏蘭布統(tǒng)古戰(zhàn)場。烏蘭布統(tǒng),蒙語為紅色壇形山之意,當年康熙以20萬大軍與噶爾丹大戰(zhàn)于此。</h3> <h3> 烏蘭布統(tǒng)古戰(zhàn)場最為有名的要數(shù)將軍泡子?!芭葑印本褪恰昂钡囊馑?。其來由據(jù)史書記載和民間說法,乃當年康熙皇帝親征,擊潰漠西噶爾丹叛軍的地方。噶爾丹是漠西蒙古準葛爾的統(tǒng)治首領(lǐng),野心勃勃地宣稱要奪取黃河為飲馬槽,于1685年率兵打到了塞罕壩,并且就在將軍泡子這里布下了由幾萬峰駱駝組成的駱駝陣,清軍的大炮萬炮齊鳴,驚散了噶爾丹的駱駝陣,噶爾丹只好落荒而逃。強烈的震動改變了此地的地理結(jié)構(gòu),致使地下水涌出形成了一個大泡子。由于在大戰(zhàn)中康熙皇帝的舅父、佟國綱將軍血浴沙場,將軍泡子由此得名或者是改名。</h3><h3><br></h3> <h3>將軍泡子</h3> <h3> 這里是《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還珠格格》等60余部影片的外景拍攝地。</h3> <h3> 體驗當年還珠格格紅塵做伴,策馬奔騰共享青春年華的感覺……</h3> <h3> “公主湖”相傳是康熙大帝的三公主藍齊格格被迫嫁給葛爾丹途徑內(nèi)蒙草原,悲極而泣淚流成湖,克什克騰旗的湖泊被稱做了公主湖。</h3> <h3>公主湖全景</h3> <h3> 相傳藍齊格格是康熙最寵愛的女兒,她原本已心系李光地,然父命難違,皇命難抗,她只能違心遠嫁噶爾丹。她又是幸運的,草原人們的熱情豪放,葛爾丹的真情終于贏得了這位公主的芳心。雄心勃勃的噶爾丹要奪取祖宗基業(yè),光復元大都,任藍齊格格如何勸阻,兩軍陣前的舍身阻擋,戰(zhàn)爭仍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戰(zhàn)爭的結(jié)局猶如電視劇《康熙王朝》所演繹的葛爾丹一意孤行不聽勸告,策馬操刀,一場激戰(zhàn)人亡旗倒,馬革裹尸碧血黃砂。</h3> <h3>公主湖畔</h3> <h3><br></h3><h3> 有著原始村落風貌的蛤蟆壩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樺木溝林區(qū)境內(nèi),在攝影人眼中,這可是一個百拍不厭、常拍常新的攝影創(chuàng)作“寶地”。</h3> <h3> 蛤蟆壩的妙處就在“天然”二字。村落不大,隱在溝膛里,如果不停車,即使從村邊駛過也難發(fā)現(xiàn)。坡面不陡,但溝壑縱橫,高低起伏,山頂是一片片白樺樹,山腰是一塊塊不規(guī)則的梯田,山麓是三三兩兩姿態(tài)優(yōu)美的老榆樹,在樹木的空隙里則是用木柵圍成的或圓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欄。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也沒有刻意安排,更沒有哪位美術(shù)家的指導,一切都那樣自然,而一切又都符合高低錯落、疏密穿插、欹正相成的美學規(guī)范。</h3> <h3> 東溝北溝為一條南北走向的長溝,因其位于原場部的北面,所以當?shù)厝肆晳T上稱其為北溝,北溝橫亙于軍馬場南北,綿延十多公里,這里是馬場境內(nèi)次生林種類較多的地方,山坡上長滿了白樺樹,溝底是塘柳夾雜著山葡萄樹、山丁樹、野山楂樹和槐樹、榆樹等。北溝是馬場允許倫牧的區(qū)域,所以“風吹草低現(xiàn)牛羊”的美景只有在這里才能看到。因其是南北走向,且地形富于變化,加之藍天、白云、牛羊、碧草,非常適合早晚側(cè)、逆光取景拍攝,是出“片子”的高頻地區(qū),是攝影愛好者必到之處。</h3> <h3>樺木林中隨處是美景</h3> <h3>林間縈繞塞上曲</h3> <h3>東溝北溝樺木林風景</h3> <h3> 秋天的壩上草原是七彩的世界,黃的落葉松、白樺,紅的柞樹、五角楓,翠綠的云杉……遠遠望去,層林盡染,異彩紛呈。草原的清晨和傍晚都是值得享受的,落日余暉,霧氣縈繞,景色優(yōu)美。 </h3> <h3> 秋風吹過天漸涼,鴻雁聲聲催人還。天空中一隊大雁掠過,耳畔不禁響起云飛的那首離別草原:想起草原的清秀,走過那小河溪流;記得你深情的挽留,不忘那流淚的囑咐;多想在草原久留,可檔不住這紅塵飛土,盼望還有相見的時侯,讓我們緊緊相守。</h3> <h3> 在涼涼的秋風中,懷著留念不舍的心情,我們離別草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