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俗話說:“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祖祖輩輩生活在一個村莊的人,不管勞燕分飛到天南還是地北,骨子里總是或多或少烙印著這塊土地上所固有的一些品行。</h3><h3><br></h3> <h3> 賀家村,廣袤魯北平原上極普通的一個小村莊,隸屬于博興縣呂藝鎮(zhèn)。生于斯長于斯,地地道道賀家村的我,熟悉莊里的大街小巷,了解一家一戶庭院坐落,更知道那些過去的、現(xiàn)在的、充滿記憶的習俗趣事……</h3><h3><br></h3> <h3> 賀家村人樂觀豁達,信奉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大事小節(jié)相互幫襯,樂于助人,崇尚和諧。</h3><h3> 小時候,我們村家家住房條件差,兄弟姐妹們多的人家,到上學歲數(shù)后,大都是男孩找同齡男孩,女孩找同齡女孩,三個一幫五個一群,結(jié)伴一起到稍有寬敞房屋的小伙伴兒家住宿,有房子的都愿意招攬孩子們住在自家,家里熱鬧還增添人氣。我打小全村東西南北基本上都住宿過,最早住的地方離家近,歲數(shù)漸大越來越野,住的地方隨之離家越來越遠?;叵肫饋?,和一幫連子們一塊睡過的土炕還真不少~~~張華友家的老南屋、張華恩家剛買來的四隊部、秦榮強家灣堰上那排土坯瓦房、薜英貴家古松樹下的老平屋、東頭扯西頭張傳貴家的西北屋……</h3><h3> 早先的賀家很少有人外出打工,秋收完了,一天到晚基本上都是你來我家,我去你家串門子,一幫一簇圍著各色各樣的渣爐子 ,喝茶抽煙嘮家常。</h3><h3> 熱天沒有空調(diào)風扇,家家備下不少的蒲扇,夜晚來臨的院子里,草苫一鋪,一個個盤腿而坐,聊著聊著就到了深更半夜。賀家人認這么個理:誰家串門子的多說明誰家人緣好。村里人的實在,從串門也能看得出來,不管去誰家串門,從來就不用事先打招呼,推門進來不用讓座,盡管自己找凳子,抽煙可隨地扔煙頭,拉呱到深夜,主家不攆不動彈。</h3> <h3> 賀家村老少爺們兒,難得陰天下雨坡里下不去腳。這樣的日子里,從村里到村外好多人家會飄出濃濃酒香,猜拳押指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這就是傳說中的“賀家村過陰天“。鄰村劉官莊有人玩笑說:陰天下雨刮東風,站在村頭都能聞到賀家刮過來的酒味,雖然一句笑談,足見賀家過陰天習俗的盛行。 </h3> <h3> 賀家村的過年習俗也是很多講究的,初一大早,街上可熱鬧啦!平日里睡懶覺的小年輕們,早起穿上新衣裳大門外放鞭炮,年長者一般不等天明就在屋內(nèi)屋外鋪上草席或苫子,待晚輩和街坊們拜年時磕頭,賀家人實在,磕頭也是實打?qū)?,不管是不是至親家人,給街坊長輩拜年也得雙膝跪地趴下磕頭。初一上午,都是一個家族一幫,成群結(jié)隊挨條街道拜年,從天剛放亮開始滿街筒子都是人吶!象國慶閱兵式一般,這個時候可正好是展示家族興旺的最佳時機,所以,賀家人一直以來都重視初一拜年,這個習俗延續(xù)到今天還是如此。 </h3> <h3> 賀家人,不但傳承祖輩遺風推崇孝道,而且更追求時尚,與時俱進。</h3><h3> 近年來,賀家人大力開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農(nóng)田“溝、渠、路、函、閘”配套之后,按高標準設計實施了全村環(huán)衛(wèi)一體化、旱廁改造、污水分排等工程,村莊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更加宜居宜業(yè)。面對眾多村風習俗,取其精華遺棄糟粕,設立村民理事會,制定紅白事的辦理標準,摒除了諸多婚喪陋習?,F(xiàn)在賀家人只要有“公”事,都會主動聯(lián)系村理事會,凡事不鋪張,辦得更體面。</h3> <h3> 一方水土,一方兒女。縱然是賀家村土地鹽堿瘠薄,可種出來的麥子棒子最養(yǎng)人;縱然是賀家鄉(xiāng)親憨厚實在,可行出事來最富有人情味;縱然是賀家村風土氣淳樸,卻是祖輩特色鄉(xiāng)土文化的傳承,不管啥時候說道出來都是親切接地氣。</h3> <h3> 賀家這方熱土,一片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一片處處洋溢著睦鄰友善的土地,一片養(yǎng)育無數(shù)優(yōu)秀兒女的土地!</h3> <h5><font color="#ed2308">(以上賀家村支脈河大橋,系村衛(wèi)生服務站張福江手機拍照。)</font></h5><h3><br></h3> <h5><font color="#ed2308">(以上是賀家新農(nóng)村建設之初,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全村鄉(xiāng)親慷慨解囊的錄像資料。)</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