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作者:曉強和曉鋅</font></h3> <h1><b> 一首吉普賽的歌謠里這樣唱到:"時間是用來流浪的,身軀是用來相愛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而靈魂是用來歌唱的。"<br> 旅行就是"流浪"的生活,它讓人釋放身軀和靈魂,使生命拉長。旅行就是離開熟悉,挑戰(zhàn)意外,回歸不一樣的自我。<br> 旅行就是要玩一把,而我們這一把就把自己玩進了北極圈。<br> 看多了燈光想看星光,看膩了鮮花想看苔原,看花眼了人群想看千里無人的蒼茫:進北極圈,看北極光,走到地球最北端,觸摸北冰洋。這既是挑戰(zhàn),又令人神往!<br> 于是就有了這次旅途…,極光不期而遇,育空河如詩墓碑山如畫,人跡罕見的北極圈標(biāo)志就在腳下,多少意外和驚喜!<br> 于是就有了這次旅途…,雨雪交加,濃霧重重,碎石泥濘,野獸出沒,側(cè)滑爆胎卻無人相助,多少險情和幸運!<br> 這樣的旅行讓人愛恨交加:平淡和興奮交織,寂寞和充實同行,失望和期盼輪回,身軀和靈魂在煎熬…<br> 這最終不是一次平凡的旅行,時間雖短不過十天,路程不長往返三千公里,但卻是我們平生最難忘的旅途,沒有之一。</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 <h1>2017年9月30日,從洛杉磯起飛經(jīng)停溫哥華到加拿大北部城市白馬或稱懷特豪斯(Whitehorse)。晚上近九點飛機開始降落,天邊一抹晚霞</h1> <h1>白馬機場行李處醒目的標(biāo)語"Canada 150"。今年是加拿大建國150周年,歡迎我們到來。據(jù)說全加拿大的國家公園免費開放</h1> <h1>開門見圖,先看一下我們的計劃路線。下面是阿拉斯加灣,上面是北冰洋。A點是白馬市,A點下方一白點是第二站卡克羅斯,從B點到E點依次是卡馬科斯、道森、鷹原和伊努維克。E點的左上方就是北冰洋城市托克,如果天氣允許,乘坐小飛機四十分鐘到達,將是我們最終目的地。<br>這條線路位于加拿大育空和西北地區(qū),緊鄰美國阿拉斯加(左邊黑線),是北美唯一一條進入北極圈的公路,號稱北極圈的"玄關(guān)",而白馬道森一帶也處于觀察北極光的最佳地帶</h1> <h1>第一站:白馬市。天隨人愿,晴空萬里。周末,處處關(guān)門,街道清冷。來到旅游信息中心,美麗的育空河畔,秋葉,靜靜的鐵軌沿育空河伸向遠方</h1> <h1>金黃秋葉在藍天下神采奕奕</h1> <h1>加上楸樹掛滿枝頭的紅果,更顯秋天的成熟和豐碩</h1> <h1>白馬是加拿大西北部育空地區(qū)的首府,兩萬多人口。這是市政府小樓,簡單平實,像是為人民服務(wù)的機構(gòu)</h1> <h1>旅館墻上看到一幅畫,建筑風(fēng)格獨特</h1> <h1>在旅館前臺指點下找到了這個真實的房子。據(jù)說這也是白馬的一個地標(biāo)式建筑,歷史不長但每隔幾年加蓋一層(如果允許,加蓋將延續(xù)下去…),全部用當(dāng)?shù)卦緲?gòu)建,目前仍有人居住</h1> <h1>克朗代克運礦船(Klondike),1929年啟用。設(shè)計采用寬體船身,載重300噸,吃水只有1.5米?,F(xiàn)在靜靜躺在育空河邊,敘說著白馬的歷史,是白馬的主要景點之一</h1> <h1>克朗代克運礦船的說明</h1> <h1>當(dāng)?shù)貧鉁匾堰_零度左右,晨霜處處,在陽光下開始消融。信手在休息桌上俗一把,只為放松,不為留名</h1> <h1>白馬市因育空河經(jīng)此地水流湍急,激起千萬白浪,形同萬馬奔騰而得名。后由于筑壩蓄水發(fā)電而改變。在當(dāng)?shù)厝酥更c下我們來到攔壩地方,壩上平湖秋色,壩下波濤洶涌,真如萬馬奔騰</h1> <h1>攔河壩</h1> <h1>往下游放水,彩虹下見白馬奔騰</h1> <h1>下游不遠處有一鐵橋,走上去可以縱觀育空河</h1> <h1>站在橋上,遠處白馬奔騰依稀可見,近處陽光下激流勇進</h1> <h1>從白馬往南一百多公里是卡克羅斯(Carcross)鎮(zhèn),我們的第二站。途徑的湖泊山水,風(fēng)光美不勝收</h1> <h1>深藍色的湖面,無人打擾,更沒有污染,保留著原始和美麗</h1> <h1>小鎮(zhèn)只有幾百人口,夾于兩個天然湖泊之間,每年有大批北美馴鹿從這里遷徙,歷史上曾是淘金路的交通要道</h1> <h1>鎮(zhèn)上唯一的小教堂</h1> <h1>路邊隨意擺放的幾個老式工具車,在雜草叢中無人打理,或被人遺棄或陳列于此。百年的歲月磨礪,銹跡斑斑,卻映射著小鎮(zhèn)的往昔。這些看上去如此熟悉的工具,個別也曾把用</h1> <h1>獨輪推車</h1> <h1>建筑工地常用車</h1> <h1>班納特(Bannett)湖,小鎮(zhèn)坐落其旁。淘金年代,人們從美國阿拉斯加乘船渡過班納特湖,取道直奔道森。在十九世紀初,最多有上千只船在該湖航行。</h1> <h1>而今湖上空無一物,只有寂靜的青山和沙灘伴隨。湖面波光瀲滟,水天一色,平靜極了,也美極了</h1> <h1>淘金年代駛達小鎮(zhèn)的蒸汽車頭,五臟俱全卻只有四、五米長,作為歷史見證也躺在那里?,F(xiàn)在看起來頗像小人國里的物件</h1> <h1>仍舊保留的湖上鐵軌橋和軌道</h1> <h1>湖邊的文化藝術(shù)中心</h1> <h1>加拿大原住民圖騰</h1> <h1>小鎮(zhèn)景點之一,世界上最小的沙漠,僅有兩平方公里。萬年的地球表面變遷和造地運動,冰川消融湖水切割,將沉淀的沙石推出地表,形成在潮濕多雨的氣候和湖泊星羅的地理環(huán)境中,冒出一個小小的沙漠,點綴出奇特的自然景觀</h1> <h1>小沙漠的形成說明</h1> <h1>真正是沙漠</h1> <h1>只不過到照相者的位置為止,右側(cè)就是灌木叢林了</h1> <h1>第一天的旅途輕松而愉快,夕陽西下,準(zhǔn)備返程白馬</h1> <h1>這是租的一部福特的普通SUV。Budget租車公司的主車型,輪胎狀況一般,我們也放棄了輪胎特殊保險,結(jié)果證明是個失策。第一天開車,車身有些抖動,大家心里都犯嘀咕,決定換車</h1> <h1>耗時幾個小時車也沒換成,但最終租車公司解決抖動問題,晚上十點多才上路,一路北行。在到卡馬科斯近兩百公里的途中,我們開始幻想,黑黝黝的天空突然極光降臨。瞪大眼睛四處觀望,不放過天空任何一點綠色…</h1> <h1>到達第三站卡馬科斯(Carmacks)的這家旅館,已經(jīng)是凌晨快兩點了。我們放下行李,仍然想繼續(xù)碰碰運氣:找一片開闊地,等待極光的出現(xiàn)</h1> <h1>旅館后面黑乎乎的,借著車燈我們摸上這條木板路(第二天的照片),欣然發(fā)現(xiàn)這是沿水的一條小路,路右手邊就是寬闊的水面,視線很好</h1> <h1>此時的路盡頭,月亮掛在地平線上,慢鏡頭下的樹林呈現(xiàn)一片金黃,非常漂亮</h1> <h1>站在小路上可以看到水影和遠處的燈光?;秀遍g地平線上,像閃電一樣,綠色突然劃破天際,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竟然和極光不期而遇,讓人激動萬分!這時候是10月2日凌晨2:30</h1> <h1>在視線所及的天穹,極光顏色越加深重,綠如翡翠,形如拱橋</h1> <h1>時而立起</h1> <h1>時而橫臥</h1> <h1>時而淡淡如絲如云</h1> <h1>時而濃烈如火如荼</h1> <h1>像嫦娥甩水袖</h1> <h1>如玉兔搗仙藥</h1> <h1>龍騰四海</h1> <h1>鳳舞九天</h1> <h1>似翡翠,如意天際</h1> <h1>形巨蟒,游戲蒼穹</h1> <h1>上帝之臉,俯視萬民</h1> <h1>佛祖之手,普渡眾生</h1> <h1>近看,橫空出世</h1> <h1>遠眺,紫氣升騰</h1> <h1>月亮如玉墜,懸掛于翡翠項鏈</h1> <h1>北斗似珍珠,鑲嵌在綠色絲絨</h1> <h1>沐浴著綠色天際,我們只有感恩</h1> <h1>面對著浩瀚宇宙,我們無言以對,熱淚盈眶,激動萬分!</h1> <h1>極光、星光和燈光三位一體,美輪美奐,光彩奪目</h1><h1>10月9日再次觀察到極光,部分照片收于此</h1> <h1>當(dāng)?shù)孛浇閷O光習(xí)以為常,但仍對當(dāng)天出現(xiàn)的極光橋作了頭版頭條報道</h1> <h1>天亮了,剛剛受了極光的洗禮,雖僅小鼾,困意全無,心情大好,看旅館門前的鮮花格外漂亮!</h1> <h1>故地重游,河邊小亭通往旅游信息中心的木板路</h1> <h1>看完極光,老天爺就馬上變臉。陰天多云,我們繼續(xù)前行。出卡馬科斯不到百公里來到五指急流(Five Finger Rapids)的景點</h1> <h1>育空河在這里作了個急轉(zhuǎn)彎,緊接著就是幾塊礁石立于河中,如同五指把關(guān),百年來的讓所有過往船只望而生畏,觸目驚心。這是個鬼門關(guān),考驗著所有船長和舵手</h1> <h1>步行幾里地,穿過濃密的松樹白楊混生林</h1> <h1>地上撒滿不知名的紅果和黃葉</h1> <h1>偶見古樹歷盡滄桑、盤根錯節(jié)</h1> <h1>來到育空河邊的拐彎處</h1> <h1>和五指急流處。遠處寬闊一點的手指縫是淺灘無法行船,近處水深卻又狹窄</h1> <h1>這個角度看五指更清楚</h1> <h1>觀景臺詳細介紹了五指急流的歷史。為改造航道,曾經(jīng)進行過爆破擴展工程</h1> <h1>一路前行,過鐵橋,跨河流,盤山路,登高望遠,陰云下初冬的育空大地顯得格外蒼茫,幽靜,了無生機,卻更顯巍峨雄壯</h1> <h1>偶見黃葉綠樹,襯托著遠去的河流,凜冽中淌著希望</h1> <h1>路上常有這樣的步道指示牌,為夏天涌進的游客指路</h1> <h1>北美麋鹿是這里的主要野生動物保護群,走到各處都有它們的肖像</h1> <h1>路遇小有名氣的麋鹿溪咖啡店及其宿營地(Moose Creek Lodge ),過往行人都會駐足停留。因季節(jié)臨時關(guān)門,但門前留下的裝飾品和老舊物件令人印象深刻</h1> <h1>指路牌和蜿蜒的木道。看到有驢友評論:這里沒有浮躁,只有歷史記錄和過往的蒼涼</h1> <h1>不知哪個年代的舊車</h1> <h1>一口老井</h1> <h1>和年代久遠的加油站</h1> <h1>非常有趣的大黃蜂</h1> <h1>還有原木做的驢</h1> <h1>加上這部老爺車</h1> <h1>離開麋鹿溪,下一站道森就不遠了。</h1> <h1>看極光后記:本以為遇極光是運氣的事,不少人多次來白馬鎩羽而歸,而我們根據(jù)預(yù)報要一周后觀察,沒想到在到達白馬第二天就撞見極光,愿望提前實現(xiàn),不能不說這是極其幸運的。回想起來,這事起因于一連串的偶然:因為修車耽誤行程(按計劃早到目的地幾個小時已然在床上睡大覺了),因為凌晨到駐地(極光知識告訴我們凌晨是好時間),因為旅館后面碰巧就是河與開闊地(看極光就是要見水不見山,甚至城市燈光都打折扣),因為育空地區(qū)初冬多變的天氣恰恰一晚晴空(多云就玩完),還因為我們是幸運的寵兒!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h1><h1>由意外轉(zhuǎn)驚喜,我們成為撞見極光的人,成為最幸運的人!</h1> <h1>(未完待續(xù),請看中篇-千里單騎北極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