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20194427
“老三屆”、知青農(nóng)齡九年,現(xiàn)辦“留住城市記憶館”二個。
被訪問 217405 收獲贊 4137 被收藏 1
掃碼分享到微信
147
1
235
“宗祠”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比較陌生。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我家與株洲老街──殷家祠堂為鄰,居株董路8號,祠堂為10號。祠堂倚慶云山尾,
株洲過去那些事兒(15)火車向著韶山跑,“車輪飛,汽笛叫,火車向著韶山跑,越過高山越過河,迎來霞光千萬道……”20世紀(jì)60年代末期
陪伴株洲人民生活55年的新華橋開始拆除了?;仡櫄v史,55年前到宋家橋怎么走?為什么要造新華橋?是誰最先提出來的?什么時候造的
自下鄉(xiāng)插隊(duì)后無緣踏足馬家河老街,一晃五十余年,那麻石街面獨(dú)輪車發(fā)出吱呀吱呀聲、那湘潭木屐奏響嘀噠嘀噠聲……仍在耳邊迴響。
何謂株董路?從株洲到董家塅7.2公里,當(dāng)年上了等級的公路。株洲是湖南第一個通火車,最早通輪船,較早通汽車的地區(qū),能成為新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