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

美篇號 13953307

豆芽破土,頂起一片天。

被訪問 919628 收獲贊 7807 被收藏 14

    • 2022-07-30 豆芽
      照片抓拍有思想
    • 2022-02-21 豆芽
      其實,我是不贊成溪云斎論《王羲之根本不是“書法家”》所謂的書論。通篇都是評擊當代書法價值觀,除古人外,當今書壇里沒有一個人字寫得好。 溪云斎:中國有幾十萬人、上百萬人號稱書法家、著名書法家、書法大師、泰斗,我看他們連寫字匠都算不上。我們經(jīng)??吹焦糯氖殖局?,大多出于寫字匠之手,都比現(xiàn)在號稱“著名書法家”的字好的多。 寫文章要有高度才會引人注意。要知道,今人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壓根就沒法與古代學者相比,原因是現(xiàn)代教育推行是白話文語境,什么啊貓啊狗、白雪公主、花開鳥叫等白話文入教材。 五千多年的經(jīng)典文明說改就改,還要廢除漢字等等?今天來看新文化運動,你還能認可多少? 白話文能讀出當代文豪嗎?不要說大學畢業(yè)或者大學中文教授有幾人能寫的一副對春聯(lián)呢? 來農(nóng)村看看,村中的老墨斗,什么春聯(lián)、喜聯(lián)(即紅事聯(lián))農(nóng)村常用的各種文本均是文言文文本。再問,現(xiàn)代教育又有幾人會寫文言文?簡直無語了。 相反,今天的科技日新月異,每分每秒都在改變?nèi)说挠^念和改變生活質(zhì)量。 再回觀當代書法,如果當初沒有成立書協(xié)以及各種藝術(shù)團集,今天,還有幾個會拿毛筆呢?毛筆不拿,你說他寫給好不好還有什么意義?
    • 2022-02-21 豆芽
      其實,我是不贊成溪云斎論《王羲之根本不是“書法家”》所謂的書論。通篇都是評擊當代書法價值觀,除古人外,當今書壇里沒有一個人字寫得好。 溪云斎:中國有幾十萬人、上百萬人號稱書法家、著名書法家、書法大師、泰斗,我看他們連寫字匠都算不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古代的手抄本著作,大多出于寫字匠之手,都比現(xiàn)在號稱“著名書法家”的字好的多。 寫文章要有高度才會引人注意。要知道,今人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壓根就沒法與古代學者相比,原因是現(xiàn)代教育推行是白話文語境,什么啊貓啊狗、白雪公主、花開鳥叫等白話文入教材。 五千多年的經(jīng)典文明說改就改,還要廢除漢字等等?今天來看新文化運動,你還能認可多少? 白話文能讀出當代文豪嗎?不要說大學畢業(yè)或者大學中文教授有幾人能寫的一副對春聯(lián)呢? 來農(nóng)村看看,村中的老墨斗,什么春聯(lián)、喜聯(lián)(即紅事聯(lián))農(nóng)村常用的各種文本均是文言文文本。再問,現(xiàn)代教育又有幾人會寫文言文?簡直無語了。 相反,今天的科技日新月異,每分每秒都在改變?nèi)说挠^念和改變生活質(zhì)量。 再回觀當代書法,如果當初沒有成立書協(xié)以及各種藝術(shù)團集,今天,還有幾個會拿毛筆呢?毛筆不拿,你說他寫給好不好還有什么意義?
    • 2022-02-20 豆芽
      此文堪好,文中觀點,讀后堪為贊同。書法只是寫字而已,讀書,寫文章才是最重要的事。問題是,今天為何重視書法,那是書法實用功能因計算機的普及而退出文本書寫。今天的所謂書家也好,畫家也罷,能集詩文、書法、繪畫及篆刻一身的人已經(jīng)很難遇見了。書家不善詩聯(lián),字是死的,沒有靈氣;畫家不善詩文,畫就沒思想等等就不細說了。 一句話,不懂詩文,藝術(shù)就無魂之殼。 王義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東坡《寒食帖》等等,書者下筆心念全在文稿構(gòu)思,書法完全是文稿構(gòu)思的自然流露出來的,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有看頭。 可以這么說,書法不是抄寫的工具?。?!
    • 2022-01-20 豆芽
      我都覺得這集的編輯思路已經(jīng)超越自我。我也不知當時靈感是怎么來的?也許是看到學會專家學者夜以繼日出題、收稿、打分、寫評語、錄制等等精彩而出色的工作而感動吧! 當然是團隊的力量!??! 感謝謝大家! 感恩大家!
    • 2022-01-20 豆芽
      我都覺得這集的編輯思路已經(jīng)超越自我。我也不知當時靈感是怎么來的?也許是看到學會專家學者夜以繼日出題、收稿、打分、寫評語、錄制等等精彩而出色的工作而感動吧! 當然是團隊的力量?。?! 感謝謝大家! 感恩大家!
    • 2021-12-24 豆芽
      相當不錯,不論是歐楷還是田歐楷,閆雅琴老師筆下楷書多了褚遂良“東思”筆意,所謂“東思”筆意,即褚體田口左豎側(cè)筆入紙的瞬間動作,被閆雅琴老師熟練掌握,融入到她的楷書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她個性的一筆而別以歐楷田歐楷。一個家書個性的形成非常重要。這一筆足讓她走得更遠。
    • 2021-12-19 豆芽
      【深詩文藝】主編梁英劍,他于12月8日隨詩詞支部組團前往廣州二沙島到廣東美術(shù)館參觀《丹青翰墨寄詩情?楊文才詩書畫展》,現(xiàn)場聆聽了參展藝術(shù)家楊文才個展介紹以及每幅作品創(chuàng)作內(nèi)涵。梁英劍句句聽得入心,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回來后聚思成稿,這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橫空出世 譽載千秋一一敬瞻楊文才詩書畫作品展〉觀后》一文。 書法評論的標準是入古出新,入古不容易,能否出新?這就要看書評家獨具的慧眼了。而梁英劍不是從專業(yè)書評角度入手,而是從一個觀眾、一位詩人的眼光,去感受作品對他本人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聯(lián)想。他筆下的書法評語或者說書法感悟均以詩意的筆觸寫成,寫得云里霧里,如:“已自成風格于一爐,翰墨之筆隨心之氣派,提筆如行云流水,落筆猶如云煙,質(zhì)樸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多有歐楷之影,又不拘謹刻板”等等句法富有詩意,讓人浮想翩翩……。 梁英劍這篇觀書有感,別有洞天,獨辟蹊徑,讓我們感受到書法不一樣的美,這就足夠了。 會長曾在換屆時宣言:我們不做窮詩人、酸詩人,我們要做快樂詩人。要以欣賞的眼光去欣賞別人作品,我們才會是一個快樂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