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張姓乃中國之一大姓,張姓人口達8000多萬人。作為這八千多萬之一的我,對于張姓愛的癡迷。我姓張,我自豪。勿忘本源是中國的傳統(tǒng),更是一個家族的根基。追根溯源是對先烈的追思與對家族傳承,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而我的祖上是來自于哪里呢?我們的家風家訓又是什么呢?</h3> <h3>我是闖關東的后裔,我們希望追根溯源。我們渴望與家的團聚,我們離開家太久了。久的都讓后人不知道家在哪里。</h3><h3>“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要去哪?”字意雖很好了解,但對于我們闖關東后裔來說真的太難了。</h3> <h3>我的祖上也是山東人,山東哪里人不得為之。就連我是闖關東后的第幾代人都不清楚。東北的尋根人就是這么的迷茫。</h3><h3>由近去遠,包抄迂回。我從爺爺口中得知太爺輩是從吉林省懷德縣遷居黑龍江。具體哪里也不清楚。爺爺是黑龍江生人,1937年生。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大概是1934年從懷德遷出。還好家族大些,人比較多。我聯(lián)系了年紀比較大些的族人,他們說家是吉林省懷德縣大榆樹閻家屯(今公主嶺市大榆樹鎮(zhèn)團結村)。</h3> <h3>沿著這個方向,我想長輩打聽所知,在閻家屯還有一個太姑奶的孫子。所以我想方設法的聯(lián)系他,經(jīng)過努力打聽,別人幫我詢問。最終得到,他說我們是從梨樹縣蔡家小站康家屯遷到閻家屯的。</h3><h3>據(jù)了解,在我們村子有一股張和我們是一個祖先的,他們是從梨樹縣東河鎮(zhèn)王平房村火燒屯遷到黑龍江投靠我們這邊的。</h3><h3>通過這一信息,可以有兩個推斷:</h3><h3>1)始祖遷居東北時可能就分開兩邊,雖然離得并不遠。</h3><h3>2)始祖遷居東北時都在王平房村火燒屯,后期我支始祖遷居康家屯。(因為我聯(lián)系王平房村族人時,祖上一來就定居于此)。</h3><h3><br></h3><h3>(未完待續(x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