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海那邊飄來的歌聲——懷念鄧麗君

秋之一葉

<h3>文/秋之一葉</h3> <h3>美國著名音樂雜志《排行榜》曾經(jīng)作過這樣的評價:“鄧麗君使海峽兩岸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即做到了文化上的一統(tǒng)。”</h3><h3>——這一評價,我想是恰當(dāng)?shù)摹?lt;/h3> <h3>(一)<h3>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秋天,那是進入大學(xué)后的第五個學(xué)期。一個周末的午后,幾個同學(xué)坐在郊外的山坡上聊天。大片的樹林與草地,只聽到微風(fēng)吹動樹葉的沙沙聲。野菊花開得正艷,天上有排成人字的陣雁飛過。一同學(xué)正在擺弄一臺板磚似的黑色機器。它的正式名稱叫便攜式錄放音機,教學(xué)外語用的,是同學(xué)從學(xué)校教務(wù)處借來的。這在當(dāng)時是最先進的教學(xué)設(shè)備。也是第一次知道,錄音機原來可以做得這么小巧。</h3></h3> <h3>按下按鍵,透過玻璃片兒,看見里面嘟嘟轉(zhuǎn)動起來。緊接著,一個柔柔的聲音伴隨著嘶嘶的噪音徐徐飄出:“good-bye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good-byemy love,相見不知哪一天。我把一切給了你,希望你要珍惜,不要辜負我的真情意……”<br></h3> <h3>輕快的音調(diào)在空氣里流動,如同微風(fēng)掠過耳際。一時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委婉纏綿的聲線迷住了,誰也沒有吱聲,只有安靜地的傾聽。盡管揚聲器的功率很小,但那聲音卻如山洪暴發(fā),引發(fā)心靈強烈的震顫。這音調(diào)是如此的陌生,又那么的魅惑。聲音似乎是從某個遙遠的天國飄來的,它輕輕地撥動著內(nèi)心深處那根最柔軟的弦,似一抹溫暖的陽光,一道清澈的山泉,慢慢在心底彌漫開來……</h3><h3>德國作家霍夫曼說過,音樂給人開辟了一個陌生的王國,一個與他周圍的外在感性世界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的世界。我只能說,那種溫婉綽約、欲語還休的吟唱簡直唯美到了極點,仿佛沉醉在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國度里。</h3> <h3>然而,我不得不承認,當(dāng)時的我卻像個小偷一樣有種隱約的犯罪感,內(nèi)心充滿了忐忑不安與掙扎,如同看到一株盛開的罌粟誘惑自己走向毀滅。因為這種聲音,以前只有在電影留聲機里零碎地聽到過幾句,如舊上海十里洋場中播放的《何日君再來》,那是突顯國民黨反動派“紙醉金迷、醉生夢死”腐朽與沒落的調(diào)調(diào)。</h3><h3>聲音時而飄忽,時而厚重,時而輕緩,時而歡快,將我的思緒拋向無邊的迷霧里,留下的是朦朧又縹緲的驚訝。我看看其他幾個哥們,從他們的眼里,我分明讀出了有著和我一樣的迷惑。大家都沒有說什么,其實心里都明白,我們無意之中闖入了一片意識形態(tài)的禁區(qū)。樹林間積著厚厚的枯葉,風(fēng)一吹,它便旋轉(zhuǎn)著飛揚起來,又落下去擁擠到另一處。那一條通向山頂?shù)挠膹剿坪趼懵妒裁从蛛[藏著什么。</h3><h3>那個下午,我們反復(fù)不斷地聽著《千言萬語》、《月亮代表我的心》、《夜來香》、《采檳榔》等十來首歌曲,真到夕陽西墜,天空被晚霞染成血紅,感覺仍未過癮。第二天又向同學(xué)借來那臺機器,晚上躲在被窩里偷偷聽了大半夜。醇美如酒,甘之如飴,令人回味久久。</h3><h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那個秋天,我知遇了鄧麗君和她的歌。</h3> <h3>(二)</h3><h3>在上世紀中后頁那個文化專制與狂熱的紅色年代,唱的歌曲也是紅色的。一方面是鋪天蓋地而來革命榜樣戲,另一方面是“歌頌型”的紅歌,革命群眾歌曲。歌頌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激勵昂揚的革命斗志成為時代的主旋律,“語錄歌”成為最嘹亮的歌聲。從出生的時候開始,一直到讀高中,我們這代人耳濡目染的都是這類歌曲。</h3><h3>讀大學(xué)時,此種現(xiàn)象已有所松動,一些比較抒情的歌曲漸漸流行。聽得最多的當(dāng)屬李谷一、蔣大為、鄭緒嵐、朱逢博等人的歌。李谷一的《鄉(xiāng)戀》,鄭緒嵐的《太陽島上》、《牧羊曲》被譽為天籟,蔣大為因演唱《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而聲名鵲起,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蘇小明的《軍港之夜》也風(fēng)靡一時,電影《甜蜜的事業(yè)》的插曲耳熟能詳。但從沒接觸過鄧麗君如此“另類”的歌。</h3><h3>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深鎖的國門終于被打開了一條縫隙,文化上與港奧臺的交流互動日見頻繁,港臺流行歌曲開始如春風(fēng)般悄聲潛入,并迅速占領(lǐng)這片曾經(jīng)真空的地帶,鄧麗君的歌聲也從“遙遠”海島踏浪而來。在那個色彩單一而缺乏生動的紅色歲月里,人性中沉睡已久的真性情終于被鄧麗君的歌聲喚醒,心底頓時像山谷里拂過一陣清爽的春風(fēng),有種難以言狀的感動!喜歡,其實不需要理由。就像當(dāng)初有那么多人瘋狂迷戀上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只不過是在某個合適的時間與地點。鄧麗君的歌聲,引發(fā)了眾人的共鳴,徹底地征服了大陸民眾的心,她給剛從文化沙漠里掙扎出來的人們打開了一片風(fēng)光迥異的新天地。</h3> <h3>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音像制品大量流入到國內(nèi),鄧麗君的歌在大陸已經(jīng)十分流行。市面上開始出現(xiàn)四喇叭收錄機。一些個體戶賺了錢后,買了四喇叭立體聲收錄機顯擺炫耀。那機子在堂屋中一擺,聲音開得震天響,螢光指示燈一閃一閃的,讓左鄰右舍羨慕不已。在當(dāng)時,這絕對是個長臉面的時髦玩意兒,絲毫不遜現(xiàn)在的奔馳寶馬兒。</h3><h3>說句實話,我也特喜歡這玩意兒,當(dāng)然并非為了炫酷。我的目的極其簡單,僅僅是為了能更加方便地欣賞鄧麗君那美妙的歌聲,于是決定“敗家”一回,呵呵。那時,剛參加工作不久、一介窮教書匠的我,囊中羞澀。我傾其所有積蓄,東拼西湊,東挪西借,才湊足了800元錢(當(dāng)時月工資僅四十來元)。一個星期天,一大早就興致勃勃地跑到公共汽車站乘車去了50公里外的J市購買收錄機。足足在公交車上顛簸了兩小時才到達目的地。然后,又不厭其煩地跑了很多家商店,反復(fù)比較價格與性能,最終用750元錢買了臺鐘意的四喇叭立體聲收錄機。當(dāng)時店家有很多走私進來的盒帶,我無意多看一眼,只是弱弱地問老板有沒有鄧麗君的帶子。老板滿臉堆笑,連連應(yīng)答有。我也沒有討價還價,又花了十元購買了《再見!我的愛人》、《甜蜜蜜》兩只盒帶?;氐郊依?,打開嶄新的錄音機,小心奕奕地放入磁帶。當(dāng)鄧麗君那纖塵不染、凄婉動人的歌聲再出現(xiàn)時,那種滿足感,很難用筆墨來形容。</h3><h3>750元,差不多是我當(dāng)時兩年的收入,那時的電子產(chǎn)品真的是奢侈品啊。從此,那機子以及盒帶上鄧麗君盈盈的笑靨和她甜柔的嗓音一直伴隨著我,在長達十?dāng)?shù)年的人生光陰里。</h3> <h3>由于是走私的翻錄帶,播放時總伴有很大的噪音,但并不妨礙我們對它的欣賞。不僅沒有嫌棄劣質(zhì)磁帶音質(zhì)不佳,反倒感謝高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捷。記得小時候僅在廣播站見過又大又笨的臺式錄音機(當(dāng)時姊姊是廣播站的廣播員)。錄音機當(dāng)時屬嚴控器材,是階級斗爭的工具,老百姓是絕對不可能擁有這種設(shè)備的。別說買,在鄉(xiāng)下,很多人根本就沒見過這玩意兒。既然是翻錄帶,包裝也失之簡陋粗糙,黑白紙張上印著模糊的錯漏百出的歌詞。好在鄧麗君的咬詞吐字特別清晰,大多能聽明白。</h3> <h3>(三)</h3><h3>記得當(dāng)初較早流行開來的鄧麗君歌曲有《何日君再來》、《我只在乎你》、《甜蜜蜜》、《海韻》、《路邊的野花不要采》等等。這些歌曲在今天看來,內(nèi)容并無特殊之處,應(yīng)該算是健康的情歌。然而在八十年代初期,這些歌曲因為“輕、軟、柔、媚”,且歌詞里面充填著愛、吻等類敏感字眼,這與當(dāng)時國內(nèi)的政治生態(tài)、價值取向和道德觀是那么地格格不入。清楚地記得,當(dāng)年我在一節(jié)初二語文課上,因內(nèi)容需要提到了“愛情”這一字眼,結(jié)果全班同學(xué)哄堂大笑。一時令我大為尷尬?!皭邸彼坪跖c“低級趣味”沒有太大的區(qū)別。</h3><h3>在那個仍然帶有“一切以政治掛帥”印記的年代,這種聲音一概被斥之為“糜靡之音”,聽此類歌曲被斥為“小資情調(diào)”、“醉生夢死”。所以聽鄧麗君的歌仍屬于“偷偷摸摸”行為,悄悄躲在家里閉門而聽,絕對不敢在公眾場合張揚。</h3> <h3>但國門既已打開,港臺的流行音樂必然會像潮水一樣奔涌而來,誰也阻擋不了。新與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沖撞之下就引發(fā)了一場關(guān)于"靡靡之音"的批判與討論,一些資深音樂人更是撰文對之大加鞭撻與抨擊。當(dāng)時的《人民音樂》雜志將《何日君再來》描述為"這不是一首愛情歌曲,而是一首調(diào)情歌曲,不是藝術(shù)歌曲而是商業(yè)歌曲,是有錢的舞客和賣笑的舞女的關(guān)系……"并定性為"三十年代的黃色歌曲",與秦淮夜歌等同起來,將其視作"污染精神"的"洪水猛獸"。港臺歌曲的巨大沖擊令音樂界產(chǎn)生了恐慌,擔(dān)憂在這種音樂的熏陶之下,人的革命意志會被削弱。于是,《何日君再來》之類歌曲自然而然地被打上"靡靡之音"的標簽。這場大討論,其影響范圍之廣、程度之尖銳激烈,令今人很難想象。這是一片何等荒蕪的精神文化沙漠。</h3> <h3>然而,有生命力的東西總歸是禁錮不住的。音樂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人們很快就從不知所措的月迷津渡中醒轉(zhuǎn)過來,漸漸打開了一片風(fēng)光迥異的嶄新天地。</h3><h3>隨著改革開放成為基本國策,社會生活中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被逐步淡化。大蕭條后必將迎來新的生機,反映到流行音樂領(lǐng)域,即是抒情歌曲的復(fù)蘇。鄧麗君歌曲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飄揚過海,應(yīng)合了廣大民眾的某種情感、心理訴求。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鄧麗君憑借一曲《何日君再來》,一舉突破了海峽兩岸三十年的隔閡與限制,無形之中為兩岸的文化交流與關(guān)系正常化起到了先導(dǎo)作用。由此看來,文化與藝術(shù)總是在某些關(guān)鍵節(jié)點,充當(dāng)著和平使者的角色。</h3><h3>也正是這種對愛情高密度的描述與演繹,滿足了在紅塵中忙碌奔走,長期以來人性中的情與愛得不到合理訴求,滿足了那個文化、藝術(shù)與精神營養(yǎng)不良之下蕓蕓眾生對愛的渴望與期待。“在那個情感蠻荒的年代,鄧麗君擔(dān)起了為一個時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聲撫慰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睙o形之中,也為迷惘的年輕一代充當(dāng)了 “愛情教母”的角色,上了一堂生動的愛情啟蒙課。</h3><h3><br></h3> <h3>(四)</h3><h3>上世紀90年代初,鄧麗君演唱會專輯《10億個掌聲》的VCD光碟開始風(fēng)靡大陸。作為一個鄧迷,自然不甘落后,在第一時間將其收入囊中。這是第一次看到鄧麗君演出時的身影,并以鮮活的形象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散發(fā)出一種迷人的魅力。此前,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也曾無數(shù)次想象過她的音容笑貌,但總歸是一種不著邊際的臆測。我被她盈盈的淺笑打動了,被她如詩如蘭的氣質(zhì)打動了,被她真誠的傾情演繹打動了。她舞臺上的表演張馳有度、收放自如,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透露出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嫵媚與優(yōu)雅。她身著瀲滟的絲質(zhì)服飾,儀態(tài)雍容典雅而不失端莊,交織出一種迷人的高貴華美。至此,她溫婉甜美的笑容、生動活潑的舞臺形象,始與她的歌聲完整地合二為一,一并留在了記憶里。那個蓄著小胡子的臺灣著名主持人田文仲機警、幽默而不失風(fēng)度主持風(fēng)格也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h3> <h3>此后,我又陸陸續(xù)續(xù)購進了很多的CD片,包括香港寶麗金出品的兩套精選集。只要有鄧麗君的帶子面市,總少不了去挑挑揀揀一番。</h3><h3>鄧麗君將歌唱視作她的生命。從寶島之情歌第一集,到之二、之三、之四、之五,她仿佛不知疲倦,像只不肯歇停的百靈鳥一直在歌唱著。她生命的點點滴滴,就滲透溶解于她的音樂之中,就如翅膀之于天空、綠茵之于大地、海洋之于生命一樣不可分離。她一直那樣孤獨地美麗著、眷戀著,如一片搖曳生姿百花園,展示著春天的百般嫵媚。感覺你與她是那么地近,仿佛近在咫尺,伸手可觸。</h3><h3>她是世界通俗歌壇上的一朵奇葩。自有華語流行曲以來,鄧麗君的經(jīng)典名曲數(shù)量之多、影響范圍之廣,追捧與熱愛的歌迷之眾,恐怕至今仍沒有一個人能出其右。她一生殊榮無數(shù),擁躉遍及東南亞和港澳臺及大陸地區(qū)。有人說,在地球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必定有鄧麗君的歌。這話并非夸張,鄧麗君的歌歷久不衰,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奇。鄧麗君熱潮的歷時之久、影響之大,亦已成為大眾文化中的罕見現(xiàn)象之一。她營造的音樂巔峰,恐怕后人都很難超越。</h3> <h3>在中國大陸,鄧麗君的擁躉比比皆是。記得一次在卡拉OK廳唱歌,一個女孩子接連唱了十多首鄧麗君的歌曲,且唱得頗為有板有眼。我有點詫異,在90后中居然還有這么癡迷鄧麗君的。于是笑問,你是鄧麗君的粉絲吧?那女孩子歪著頭,笑笑說,算是吧。想了想,她又認真地補充說,自己是聽著鄧麗君的歌長大的。見我有點迷惑,她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來她父親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鄧迷。呵呵,耳濡目染的結(jié)果,鄧麗君的魅力真是無處不在。2009年,鄧麗君以850多萬票的絕對優(yōu)勢力壓王菲,周杰倫,老舍,金庸等人,拔得中國建國60周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wǎng)絡(luò)評選頭籌就是一個有力佐證。鄧麗君在大陸聽眾中的崇高地位是不言而喻的。</h3><h3>中國大陸有世界上最多的漢語受眾,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鄧麗君歌迷。然而,她生前卻一次未曾到大陸演出過。我想,這也許是她生命中最大的遺憾吧,也是我們所有熱愛鄧麗君的歌迷們的最大遺憾吧。我們終不能親見她的精彩演繹。</h3> <h3>夜深人靜,喜歡一個人手捧一杯清茗閉門聆聽,伴著幾聲若近若遠的犬吠,細細品、靜靜嘗從她歌聲里散發(fā)出來的特質(zhì)與魅力。自己仿佛置身于滿世界的月光、星光之中,思緒便信馬由韁,寧靜而悠遠。一種安慰與溫情就會悠悠地充盈于心靈的角角落落,悄無聲息地浸洇著所有的神經(jīng)末梢。我似乎沉浸在了她營構(gòu)出的細雨,雪花,炊煙,云河,故鄉(xiāng),橄欖樹,原鄉(xiāng)人的“夢幻世界”之中。</h3><h3>斗轉(zhuǎn)星移,光陰碎落。當(dāng)我們無可奈何地隨時光隧道平添了歲月的痕跡,而她的容顏卻永遠定格在了42歲。1995年5月8日,她因哮喘發(fā)作在泰國清邁逝世,一代巨星殞落。意外總是令人遺憾,在她才華如日中天的時候,卻驟然離開了我們,留給世間的是無盡的惋惜。“神話”已不可再續(xù),也許,這是生命中的定數(shù)。噩耗傳來,我們只能心痛地慨嘆:造化弄人,天妒紅顏!</h3><h3>“汝身去/歌息天籟/人間還余繞梁音。誰共佳/滄海桑田/惹凡塵俗世愛憐?!?lt;/h3><h3>然而,時間并沒有沖淡人們對她的思念,反而加深了她在世時留給我們的感動。她的音樂依然影響著香港、臺灣、大陸、東南亞、日本及世界各地的華人。</h3> <h3>(五)</h3><h3>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鄧麗君的歌聲何以能打動那么多的人?她的音樂美學(xué)特征是什么?</h3><h3>我想,因由大致有三。</h3> <h3>首先,鄧麗君的藝術(shù)世界是一個愛的世界。她在歌中傾入了一種純粹的美好情懷,歌聲中包含著她對人世間愛恨離愁的深刻理解與天才演繹,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這與當(dāng)前某些歌手輕薄、虛弱、飄忽,囁嚅著瑣碎、濫情、自私、自戀自傷的商品音樂有著天壤之別。她從不吟唱仇恨、嫉妒、暴力、頹廢等,總是懷著一顆仁愛之心,歌唱愛情、親情、友情、鄉(xiāng)情,歌唱人間最美好的真情大愛。她如一羽銜著橄欖枝的和平鴿獨自翱翔于世紀末的伊甸園中。</h3> <h3>其次,鄧麗君在她的音樂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國元素”。若對她的演唱歌曲稍做些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深諳中國詞曲和古典文化的鄧麗君,非常善于從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中汲取養(yǎng)分。比如,她的演唱技巧中特別注重吸取我國民間歌曲戲劇講究咬字、韻味的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一種字正腔圓、清新明朗、自然流暢、委婉動人、典雅雋永、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風(fēng)格。從民歌小調(diào)到溫柔情歌,每一首都淺吟低唱,甜蜜與淚水交融,如春風(fēng)中沉醉的柳樹一般搖曳多姿。鄧麗君的歌是世俗與神圣的一種完美結(jié)合。這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xí)慣,無疑大大拉近了她與華人聽眾之間的距離。</h3> <h3>第三,她的舞臺風(fēng)格永遠是那么地淡定優(yōu)雅,不慍不火,不卑不亢。始終以得體的裝束、平易的姿態(tài)、明快的風(fēng)格、甜美的笑容出現(xiàn)在觀眾視線之中。鄧麗君用自然如水的柔美嗓音,輕輕叩擊人們的心扉,讓世人驚詫凡間竟有如此美妙之天籟。她的歌聲仿佛是永遠是面對著每一個人在喁喁私語,使人們感到無比的親切和自然。我想,用“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這句歌詞來形容她應(yīng)是恰當(dāng)?shù)摹?lt;/h3> <h3>以一言而蔽之,鄧麗君的歌如高山之飛瀑,如離離之草原,如高原之雪峰,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毫無嬌柔做作之嫌疑。觀眾給予的熱烈掌聲是由衷的,情不自禁的。她滿身閃爍的榮譽也是實至名歸的。不像現(xiàn)在某些歌手,演唱功力不夠靠華麗的包裝來彌補,靠噴血的著裝上位。更有甚者時不時的弄點緋聞來吸引眼球,顛倒眾生。動輒就扯著嗓子喊,來點掌聲好嗎?我愛你們!以此來取悅觀眾。這就好比單眼皮硬是通過手術(shù)整成了雙眼皮,看起來總令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h3> <h3>在這個開放、多元、寬容的時代,各種新的音樂元素不斷涌現(xiàn),R&amp;B、POP、RAP等讓人眼花繚亂。音樂呈現(xiàn)出流派眾多、色彩繽紛的景象,各類選秀節(jié)目層出不窮。一時間,玉米抱團,涼粉成行;門派繁多,山頭林立;網(wǎng)上網(wǎng)下,紛爭無窮;短信追星,偶像百出。然而,在這紛繁雜蕪的后面,真正能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歌手卻寥寥無幾,很多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老歌早已提不起人們的興趣??磥?,再流行的東西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出。然而,鄧麗君卻是個例外。不管時光如何變遷,至今依然魅力不減,其芒灼灼。仍有那么多的歌迷衷心熱愛著她,那么多的同代人、后來人受到她的影響。我篤信她那“刻骨銘心的魅音”已深深地印在一代或幾代聽眾的心上。</h3> <h3>驀然回首,那個空靈的聲音在我最美好的青蔥歲月里,始終不斷地縈繞回響。逝去的歲月會變得來愈來愈澄明透徹,只沉淀下那些令心靈顫動的片斷。就算時光老去,仍然能清晰地憶起經(jīng)年前那個慵懶的秋日午后,落葉、流云、飛鳥、暮暉,以及在風(fēng)垂落方向掠過的那個行云流水一般美麗的聲音。</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