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克羅地亞是巴爾干半島最得上天恩寵的國家。它不僅有上千公里風光旖旎的海岸線,山川秀美,物產豐富,而且擁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和美輪美奐、堪稱"歐洲九寨溝"的16湖國家公園。</h3> <h3>16湖本名叫"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它位于克羅地亞中部山區(qū),距首都薩格勒布約140公里,驅車兩小時便可抵達。因景區(qū)內自上而下分布有16個湖泊,簡稱"16湖"。我猜這個簡稱應該是嫌其發(fā)音拗口的中國人贈送的。聰明的國人在發(fā)音命名上也不忘占點便宜。</h3><h3><br /></h3><h3>數(shù)千年來,雖然伊利里亞人、凱爾特人、色雷斯人、羅馬人、斯拉夫人以及土耳其人都曾在此涉足,但終因這里森林密布,山高谷深,湖水和瀑布隱而不露,真正深入湖區(qū)、了解湖區(qū)的人極少。</h3><h3><br /></h3><h3>300多年前,這里人跡罕至,偶然闖入、見過它真容的獵人對此驚嘆不已,在地圖上將它標注為"魔鬼花園"。<br /></h3><h3>200多年前,由于克羅地亞與匈牙利的紛爭不斷,16湖一帶變成前沿戰(zhàn)區(qū),一度成為軍營駐地。后來戰(zhàn)爭結束,這里又恢復了無人打擾的幽深寧靜。</h3><h3>100多年前,地理學家弗朗克在考察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了它,他在筆記中將這里形容為"遠離塵囂、遠離大道"。1914年,有人提議在下湖區(qū)最大的瀑布群旁建水力發(fā)電廠,遭到當?shù)丨h(huán)保人士的強烈反對,從而促使當時的政府制定了保護法案,開始籌備建立國家公園,保護這一地區(qū)的特殊地貌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借助現(xiàn)代媒體的傳播,世人開始逐漸認知到16湖深藏不露的神奇魅力。但由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推遲了它作為國家公園的進程,直到1949年,湖區(qū)作為前南斯拉夫國家公園的地位得以確立。</h3><h3><br /></h3><h3>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早已疏遠前蘇聯(lián),同西方打得火熱的"修正主義"南斯拉夫與西德合作,效仿好萊塢西部片的風格,以湖區(qū)為外景地拍攝了盛極一時的巴爾干西部片《Winnetou》。正是通過這部影片,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向往這個隱匿在喀斯特森林里的世外桃源,希望身臨其境來此體驗它妙不可言的神秘。</h3><h3>1979年,16湖榮幸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歷經南斯拉夫解體、克羅地亞獨立戰(zhàn)爭,16湖也曾遭遇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戰(zhàn)后,景區(qū)修復了被破壞的設施,重獲精心保護,并將景區(qū)面積擴大到近300平方公里。如今,它早已蜚聲世界,成為克羅地亞的國家名片,深受全球旅行者青睞。</h3><h3><br /></h3> <h3>這里的湖水主要來源于名為Bijela River的白河和名為Cma River的黑河,也有些來自于地下泉水。園區(qū)面積約3萬公頃,現(xiàn)在約有二十分之一的面積對公眾開放。整個湖區(qū)呈現(xiàn)出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嶙峋多姿氣象,鈣華堤岸曲折逶迤,眾多的植物重疊生長其間,樹根則深入湖中,在吸收了水里的碳酸鈣后,經過歲月的沉淀形成如同化石般的根莖,在不同的光照下,輝映清澈透底的湖水,展現(xiàn)出幻化迷離的水底田園風光。</h3> <h3>聚集了12個湖泊的上湖區(qū)山高林茂,碧波漣漪,花木扶疏。湖床由白云石鋪墊,瀑布成梯級前赴后繼,你追我趕。下湖區(qū)則是位于石灰石的峽谷地帶。相比南側的上湖區(qū),北側的下湖區(qū)面積雖然小一些,但湖與湖之間的落差更大,瀑布更密集多變,宛如上湖區(qū)的精華濃縮版。徒步其間,移步移景,看天光云影在湖中描畫,聽飛泉溪流于林間嬉鬧,恍若置身傳說中的瑤池仙境。</h3><h3><br /></h3><h3>在16湖景區(qū)中段,有一個面積比較開闊的湖泊,恰好是上下湖區(qū)的交匯處。這里建有游船碼頭,游人可以行船觀景,但見水天一色,林木葳蕤,清風拂面,頓覺豁然開朗,十分愜意。</h3><h3><br /></h3> <h3>作為巴爾干半島國家公園的先驅,16湖始終維護著原生態(tài),處處野趣橫生。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盡量降低人為活動的不良影響,抵制過度開發(fā)和過度商業(yè)化方面做得可圈可點。景區(qū)內的服務配套設施無論是游輪碼頭、廁所、餐吧、還是景區(qū)道路、木棧道等都設計得十分低調,一切都恰到好處,絕無喧賓奪主、隨意開發(fā)之弊。</h3><h3>即使游客逐年增多,16湖國家公園管理局也不能隨意增加園區(qū)內的旅游設施,以避免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據媒體報道:2014年4月,公園管理局向克羅地亞議會遞交了一份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空間發(fā)展計劃,打算修繕公園內的兩家賓館重新啟用,并恢復幾年前關閉的一家餐館,結果遭到當?shù)丨h(huán)保組織"綠色行動"以及一些民眾的抗議,他們認為在生態(tài)敏感區(qū)域進行施工并擴建旅游設施,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損害??肆_地亞議會的多數(shù)議員對此也表示擔憂,認為該計劃可能會使游客大量增加,強調不能只顧短期利益,必須著眼于可持續(xù)發(fā)展及整體的生態(tài)保護。</h3><h3> 除了社會及立法機構的監(jiān)督,公園管理局自身也在不斷完善管理措施。由于園內的停車場鋪設了硬地,不利于生態(tài)保護,管理局決定將停車場搬出公園。這一舉措足以體現(xiàn)在十六湖國家公園的管理目標中,短期經濟利益必須讓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以及區(qū)域內居民和游客的利益。</h3><h3><br /></h3><h3>綜觀世界上各種類型、各種規(guī)模的國家公園,一般都具有二個比較明顯的特征:一是國家公園自然狀況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國家公園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環(huán)境為基礎,以天然景觀為主要內容,人為的建筑、設施,若非必要,一律做減法不建。二是國家公園景觀資源的珍稀性和獨特性,即國家公園天然原始的景觀資源往往為珍稀罕見,并在國內、甚至在世界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h3><h3>國家公園以嚴格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游開發(fā)為基本策略,通過適度有節(jié)制的開發(fā),實現(xiàn)整體有效的保護,既要避免與保護目標相矛盾的開發(fā)利用方式,達到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的目的,又要為公眾提供旅游休閑、科研教育的空間和功能,最終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和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h3><h3><br /></h3><h3>正是因為克羅地亞人心懷對大自然的敬重與熱愛,多年來用心守護這片神奇的山水,十六湖國家公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得以完好如初。16湖的經驗告訴我們,發(fā)展旅游與保護生態(tài)應當并行不悖,二者之間可以保持基本平衡。</h3> <h3>回眸16湖,恍如九寨溝。到過九寨溝的朋友,如果再游16湖,一定會感覺格外親切。我也不例外,前后兩次游覽湖區(qū),一路似曾相識的湖光水色、飛泉流瀑,讓我情不自禁想起童話世界九寨溝。</h3><h3><br /></h3><h3>16湖跟九寨溝不愧是一對好基友。二者雖不在同一大洲,也不在同一經緯度上,前者地處歐洲東南的巴爾干半島,瀕臨亞得里亞海岸;后者靠近青藏高原,位于地球第三極的邊緣,但奇妙的是它們卻有著相同的地質結構和景觀形態(tài),是喀斯特地貌的鈣華沉積與多種地質運動塑造的水景奇觀。它們先后都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并已結為姐妹景區(qū)。若非要將二者做個比較,我感覺16湖的瀑布群比九寨溝更密集、更多變。但湖水的顏色和生物多樣性方面九寨略勝一籌,還有九寨溝擁有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帶所特有的冰蝕地貌、雪山風光,以及藏寨人文景觀,也使其魅力獨具。</h3><h3>相比之下,在控制景區(qū)人工建設規(guī)模,避免過度開發(fā)和抵制急功近利方面,16湖處變不驚,一直堅守著高標準,堪稱楷模,值得正處于災后恢復階段的九寨溝借鑒學習。</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十六湖"與九寨溝的景觀共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翠湖疊瀑,水樹相親,瀑布溪流皆以樹為伍、以湖相伴。不少瀑布都是透過樹叢縫隙漫溢出來,絲絲縷縷,輕柔飄逸。這些瀑布的頂端通常都長著一排水柳,枝葉攀搭,形成一堵天然綠籬;綠籬與水流,動靜相宜,水借花樹營造的疏密有致的空間,或迂回流轉,或飛揚飄落,有的激情澎湃,氣度不凡,有的淺唱低吟,婉約流轉。其中落差最高的瀑布在下湖區(qū)末端,高達78米,號稱大瀑布,排行冠軍;亞軍則位于上湖區(qū),高約25米。除此之外,其余瀑布皆不以雄渾氣勢取勝,而以綽約多姿、成群結隊令人目不暇接,神秘的猶抱琵琶半遮面,靈動的飄逸深澗獨自吟。身臨其境,讓人渾然忘我,出離于紅塵之外。</h3> <h3>正如九寨溝的秋天,宛若一場色彩的饕餮盛宴,垂直分布的眾多植物群落如上帝的調色板,經秋風一抹,層林盡染,萬紫千紅,把湖水染得五彩斑斕,揮灑出大自然最絢麗的風光畫卷。</h3><h3> </h3><h3>"十六湖"的秋季也不遜色,這里的植被混合了阿爾卑斯山和地中海沿岸的豐富植物群落。每到秋季,漫山遍野的山毛櫸樹、云杉和冷杉搖身一變,赤橙黃綠,把山水描繪得絢爛多姿,一時翠湖疊彩,山谷生輝。在"十六湖"的一千多種植物中,有28種是巴爾干地區(qū)所獨有的,包括著名的"青蛙花"。這些簇擁著湖畔山谷的花草樹木,與湖水里的苔蘚藻類交相呼應,為十六湖增輝添彩。整個湖區(qū),四季景色奇幻迷人,上演著永不落幕的"山水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