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屆中年,醒的早睡得少,也越來越喜歡安靜的旋律,一些平淡樸素的文字,啜飲一杯茶水,從裊裊茶香里看一程人生。</p><p class="ql-block"> 清晨,推開窗,晨曦立馬蜂擁而來,落滿了房間的每個角落。收拾妥當,出門。并不是為了晨跑和鍛煉才早早起來的,我是想踏著晨露,去看看秋天為我布置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天依舊,水輕流,天涼好個秋。潔白云朵羈留在蔚藍的天空上,晨風柔柔,只需要微微點化,就可催開昨夜朦朧的夢境。一汪伊通河水緩緩東去,從我的腳下流過,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它的印記。好像對以往秋天的印象就是如此:天高云淡,水清細流。但此時,卻不知怎么勾起了辛棄疾的閑愁,一闋《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成了世代吟誦佳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對故鄉(xiāng)而言,在這樣初秋的天氣,仍是擋不住遲來的花兒盛放,那些錯過季節(jié),又不忍虛度今年的小花,在墻角靜靜開著,贈給時光最燦然的一個笑容。從它們身邊走過,我想我也是一朵花,不是傳說中五百年才盛開一次的清蓮,也不是潔白勝雪占盡春枝的玉蘭,只是河岸田埂邊上的一朵無名花,看客有無皆可,用淡淡清香,豐足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其實,秋天應(yīng)該是游子筆下的傷感的代名詞,夕陽西下,掬一杯思家的愁緒,一飲而盡。而我,卻是習慣了這樣漂泊:與花月為伴,同風嵐高歌,在流年如水似歌里,輕吟著一首無名的小調(diào),用文字音樂為生活調(diào)色裝裱。假如這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旅行,也罷,隨著風走,總能走到阡陌的盡頭,停下腳步或者就此住下,在四季的輪回里用淡淡的心懷勾勒時光。</p><p class="ql-block"><br></p> <h3> 蒹葭已然蒼蒼,從春天一路走來,有過風雨,也有晴天。當時光翻到下一頁,提起筆,驚濤駭浪竟一一從容平靜,在過往流年里再擊不起一朵的憂傷浪花。深夜,從汩汩夜色里流淌出來,醉美了秋的禪意。一盞清茶,一首音樂,一本書,歲月被墨香清茶熏染出美麗的音符,跳動在心頭,譜就一曲悠長舒緩的時光曲。就這樣,緩緩地走,沒有人在催促,也沒有人等待,獨自將風景看完,然后,期待更美的下一程,恰似天涼好個秋后……</h3> <h3> 在一場與秋的預(yù)約里,流年終是沒有被辜負。也許,換一站風景,經(jīng)一段時光,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安靜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也無風雨也無愁,對著秋風,閑賦一闋婉約,晚秋無恙,流年安穩(wěn)如初。正如辛棄疾所作《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所說:</h3><div>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div><div>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div><div>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div><h3>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