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作為一名教師,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若能得到良師的引導,將會使自己獲得長足的進步。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得到了永安一中孫春燕老師的指導。孫老師是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在省內(nèi)各地多次報告和講座,在語文界有很大的影響力。</b></h3> <h3><b> </b></h3><h3><b> 跟崗第一天,孫老師顧不上勞累,帶領我們熟悉校園。永安一中坐落于鰲山之上,依山伴水,綠樹成蔭,古木蒼天,環(huán)境清幽,景色宜人,是個修身研習的好地方。校園依地勢而建,布局精巧合理,盎然的綠意和姹紫嫣紅的鮮花令人目不暇接。微風輕拂,花叢中蜂蝶留連,操場上年輕學子相逐,校園里充滿活力與生機。</b></h3><h3><b><br /></b></h3><h3><br /></h3> <h3><b> </b></h3><h3><b> 孫老師不僅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更有非常豐富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b></h3><h3><b> 這次教科所安排我們在永安一中跟崗,我們有機會與孫老師近距離地交流,意味著我們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更貼近實際的發(fā)展平臺。相信在孫老師的引領、幫助和指導下,一定會加快我們專業(yè)成長的速度,豐富我們?nèi)松拈啔v。</b></h3><h3><b><br /></b></h3><h3><br /></h3> <h3><b><br /></b></h3><h3><b> 在孫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和永安一中的語文組教師進行了全方位接觸,零距離交流,互相切磋,我們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b></h3><h3><b> 永安一中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非常突出;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效果良好;課堂的容量大,學生思維量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強。任課教師熟練的授課方法,新穎的課堂活動形式,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深深的震撼了我。</b></h3> <h3><b><br /></b></h3><h3><b> 跟崗期間,我們每人共聽了十五節(jié)課。每節(jié)課后,孫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品評每堂課的得失。孫老師非常注重教研精神的引導,她指出,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善于反思、總結提高,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b></h3><h3><br /></h3> <h3><b> </b></h3><h3><b> 從細節(jié)著手,從點滴做起,相信我們一定能圓滿地完成跟崗學習任務,帶著理想來,載著碩果走。<br /></b></h3><h3><b><br /></b></h3><h3><b><br /></b></h3><h3><br /></h3> <h3><b> </b></h3><h3><b> 跟崗的最后階段,孫老師要求我們每人上一節(jié)公開課。她指導每位學員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備教材,提高準確性;備學生,把握預見性;備教法,明確目的性。有了孫老師高屋建瓴的指引,大家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對上好匯報課充滿了期待。</b></h3><h3><br /></h3> <h3><b><br /></b></h3><h3><b> 池啟長老師的《再別康橋》開闔有度,大氣而不失靈動。他的課堂,精巧設計凸顯構思匠心,濃濃文學味彰顯師者素養(yǎng),詩家情懷盡顯課堂廣度,在家國情懷中聚焦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讓學生吃得飽,還讓學生吃得好。</b></h3> <h3><b> </b></h3><h3><b> 池麗老師的《再別康橋》"情"字當先,以情境創(chuàng)設誘情,以了解背景助情,以品析詞句悟情,以感情朗讀助情,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性,體現(xiàn)了一位語文教師的智慧,將一節(jié)詩歌鑒賞課上得熠熠生輝。</b></h3><h3><b><br /></b></h3><h3><b><br /></b></h3> <h3><b><br /></b></h3><h3><b> 高文秀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还?jié)豐厚而高效的語文課。這節(jié)課以生為本,以讀為線,以議為主,以拓展為目標,課堂的組織流程從整體感知到品味鑒賞再到情感探究,環(huán)節(jié)清晰,取舍有度,貫通古今,將理解文本、把握情感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了巧妙的對接和融合,使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良好的生態(tài)。</b></h3><h3><b><br /></b></h3><h3><br /></h3> <h3><b><br /></b></h3><h3><b> 張惠珠老師授課講求過程的清晰,講求詩歌氛圍的浸潤,講求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既放得開,又不面面俱到,干凈利落,井井有條,讓學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達力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b></h3><h3><br /></h3> <h3><b><br /></b></h3><h3><b> 跟崗學習過程中,孫老師抓住各種機會,與我們反復的交流溝通。她充分了解我們每個人基本情況,針對我們專業(yè)發(fā)展、科研等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和困惑,分別從專業(yè)現(xiàn)狀、讀書計劃、課堂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舉措、師德修養(yǎng)提升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指導。</b></h3><h3><b> 孫老師要求我們根據(jù)自己的風格和學校特色確立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制定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然后根據(jù)規(guī)劃,及早準備,及早行動。</b></h3> <h3><b> </b></h3><h3><b> 跟崗學習的日子里,我們學習著,思考著,收獲著,成長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b><b>玉,可以剖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高度的自覺性和專業(yè)敏感性,厚實專業(yè)素養(yǎng),扎實科研能力,踏實教學態(tài)度,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新問題,爭取成為一名真正的市級學科帶頭人。</b></h3><h3><b> 感恩孫老師!對于您無私的指導,我們無比感激,并將銘記于心!有您的無私付出,才有我們的點滴進步!</b></h3> <h3><b> 高中語文永安一中跟崗學習小組</b></h3><h3><b> 池啟長 張惠珠 池麗 高文秀</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