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年輕時的姨父英俊瀟灑</h3> <h3> 今早,表哥將我胡亂涂鴨的幾篇文章在電腦上打開放給退休前為電力局中層干部的姨父看,姨父解放前讀過幾年私塾,參加工作后又接受過單位組織的文化學(xué)習(xí),在他老人家那個年代,也算是知識分子了,姨父帶上老花鏡,仔細(xì)端祥我—篇篇稚嫩粗淺的文字,通過視頻指出了多處需要修改的地方,沒想到77歲高齡的姨父仍然像我們小時候一樣那么慈祥,充滿關(guān)愛,我突然想起了姨父,想起了他的勤扒苦做的一生,想起了他樂與助人的良好品格,想寫了他能寫會畫的文化內(nèi)涵,相隔千里,姨夫那清癯干瘦的臉龐又浮現(xiàn)在眼前……..</h3><h3> 姨父與我家住同一個村,相隔不過才里把路的路程,關(guān)與姨父的家庭背景:從父母口中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聽父母講:姨父的父親走的早,又沒有三兄四弟,只是獨子一人,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沒有指望的姨父很早就頂門立戶,當(dāng)家立志,從我記事起,姨父己四十開外,上有八十多的高堂老母,下有四個階梯似的孩子,姨父狠狠咬緊牙關(guān),克服暫時的困難,與姨媽除了承包家里的幾畝責(zé)任田,另外每年還喂一頭白白胖胖的大肥豬交給生產(chǎn)隊來抵上因子女眾多超支的口糧,忙完地里的活計,匆忙扒上兩口飯,帶上姨媽為他準(zhǔn)備的咸菜與干糧,騎上那輛鳳凰牌自行車到數(shù)十公里的孝昌縣王店鎮(zhèn)磨山變電站上班……</h3><h3> 八十年代,姨父在磨山變電站做外線工,天晴一身汗,落雨一身泥,工作勤墾,從無怨言,同事關(guān)系處理的很容洽,記得有一次,姨伯的徒弟許好了與對像相親的日子,踫到這種情況就得找人頂班,要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坑,要別人頂總得讓人愿心愿意吧!姨伯二話不說,主動為徒弟頂班,并關(guān)切的說道:伙計,這的事不用操心,千百年的好事,放主動點,好好談……遇到上下班休息的間腺,姨父利用他能寫會畫的特長,用廢棄的硬紙殼描上龍鳳呈祥,西游記等圖案送給當(dāng)?shù)卮迳系膵D女們剪鞋樣子用。鄉(xiāng)親們遇到姨父的親屬們紛紛表楊道:吳站長幾能干喲!真是個能干人,此外,姨夫一手毛筆字也寫的行云流水,只是姨父惜墨如金一字難求,我結(jié)婚時寫有親友同呼四字的喜聯(lián)經(jīng)我再三墾求,姨父實在拗不過才破例用紅紙寫好并專程送到家中,這四個字的勸世緘言飽含著姨父對后輩們的衷心期盼……</h3><h3> 退休后,姨父姨媽被表哥接到城里住了十多年,到了人生的晚年,也想著落葉歸根,前年,姨父與表哥將老屋拆掉,建起了舒適寬敞的兩層小洋樓,去年過年回到老家,看望了七十多的姨父,姨父看上去沒太大變化,依然精神鑊礫,神彩奕奕,寒喧過后,我觀察了一下他半年前剛剛裝修的新家,框架式結(jié)構(gòu)的堂屋,平坦寬敞的樓梯間,左側(cè)是書房,右側(cè)是臥室,經(jīng)姨父一絲不茍的打理,清爽舒服,一塵不染,看到這很是放心,真為姨父感到高興。</h3><h3>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幅凝聚姨父良好家風(fēng)傳承的毛筆字,就這樣放在表哥的書桌旁,他將繼續(xù)激勵吳家后人發(fā)揚良好家風(fēng),樹立做人品格的良好祝愿,愿姨父身體健康,在剛剛喬遷的新居里安亨晚年。</h3> <h3>姨父與姨媽表哥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