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整個城市由42個島嶼組成,由360多座橋梁連接起來,由于河渠縱橫、島嶼錯落、風(fēng)光旖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美麗的涅瓦河、童話般的歐式風(fēng)格建筑、各式各樣金壁輝煌的宮殿等等,這一切令人無法不愛上這個城市。</h3><h3> 1703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創(chuàng)建了這座城市,城市的第一座建筑物是扼守涅瓦河河口的彼得堡羅要塞。圣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圣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其后200余年,建起了沙皇和貴族們的宮殿,隨著戰(zhàn)爭和工程建設(shè)遷移來大量軍人、平民和農(nóng)奴,最終發(fā)展成俄羅斯帝國的心臟,以及重要的工業(yè)中心和交通樞紐。 </h3><h3>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美術(shù)、音樂、芭蕾舞和文學(xué),是這個城市的驕傲。列賓美術(shù)學(xué)院是世界四大美術(shù)學(xué)院之一,是無數(shù)美術(shù)人心里的藝術(shù)殿堂;音樂學(xué)院與奧地利維也納的音樂學(xué)院齊名;芭蕾舞更是世界首位,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的首秀就在這個城市舉行;俄羅斯歷史上的許多文學(xué)巨匠都與圣彼得堡的名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普希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在這里度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與罰》也是在這里完成的。這里還因為擁有眾多博物館,而被稱為“博物館之城”。</h3><h3> 像素再高的相機、再華麗的辭藻、再努力的描述都不足以形容這個城市散發(fā)出的獨特魅力,只有親自來到這里,才能讓你感受到這個城市的與眾不同…</h3> <h3> 乘坐4個小時的高鐵,我們從莫斯科來到了俄羅斯的文化藝術(shù)中心——圣彼得堡。</h3><div> 圣彼得堡,舊稱:列寧格勒和彼得格勒,位于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這個城市建在波羅的海東岸的涅瓦河口,整個城區(qū)分布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島嶼上,許多河流穿越而過,別具水城風(fēng)情。與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更具皇家風(fēng)范,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八個受歡迎的旅游城市。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海港,是全國重要的水陸空交通樞紐。 </div><div> 1712—1918年間,圣彼得堡是俄國的首都,市中心的冬宮是當(dāng)時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就是從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轟冬宮開始的;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遷都莫斯科。1924年列寧逝世后,圣彼得堡被改名為列寧格勒; 1991年又復(fù)稱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緯度很高,夏季特有的“白夜”景色令人留連。圣彼得堡因其風(fēng)格鮮明的俄羅斯古典建筑享有盛名,并以其獨特的風(fēng)格吸引著不同國家的來客觀光。</div> <h3>走向冬宮</h3><h3>~宮廷廣場上陸軍總參謀部的壯美建筑讓人震撼,于1820-1828年間建,是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建筑古跡之一;而畫面左邊的高大立柱名為亞歷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zhàn)勝拿破侖軍隊的偉績,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用整塊花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這是戰(zhàn)勝敵人的象征。 </h3><h3> 冬宮廣場的氣魄和規(guī)模令人吃驚,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諧,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建筑師用不同風(fēng)格建造的。</h3> <h3>冬宮</h3><h3>~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冬宮博物館也稱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巴黎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并稱世界四大博物館。博物館包括艾爾米塔什、劇院和冬宮三部分,是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藝術(shù)藏品的博物館之一,包括史前文化、古埃及藝術(shù)收藏品以及大量歐洲油畫和雕刻裝飾藝術(shù)品達270余萬件。</h3><h3>艾爾米塔什~來源于法語,擁有法文血統(tǒng)的艾爾米塔什原意是遠離塵世的地方,但原屬于皇家私有博物館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時代已遠去,現(xiàn)在已是一個能讓廣大人民認識世界文化及俄羅斯歷史的最佳去處。</h3> <h3>占領(lǐng)冬宮</h3><h3>~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lǐng)導(dǎo)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chǎn)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宮發(fā)起總攻, 起義的工人和蘇維埃(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士兵占領(lǐng)了冬宮大量的關(guān)口和建筑,從而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quán)。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h3> <h3>1812軍事走廊</h3><h3>~冬宮最具有紀念性的地方。走廊內(nèi)掛了332幅參加1812年打退拿破侖戰(zhàn)爭將領(lǐng)們的肖像</h3> <h3>與馬背上的亞歷山大一世肖像畫合影</h3> <h3>觀賞盧本斯(1577-1640)以圣經(jīng)及古希臘神話為主題的油畫。</h3> <h3>徜徉在古代歷史繪畫走廊及雕塑陳列館</h3><h3>~繪畫走廊,是畫家釆用蠟畫法用蠟筆直接在銅板上作畫,其后,將完成的作品安裝至墻面上;拱形天花板的設(shè)計手法,使得整個展廳顯得格外寬敞,華麗。</h3><h3><br></h3> <h3>同在古代歷史繪畫走廊觀賞藝術(shù)品的美女</h3> <h3>在古希臘女神雕塑前駐足</h3> <h3>拉菲爾長廊</h3><h3>~是1700年沙皇葉卡捷琳娜命人到梵蒂岡臨摹十六世紀拉斐爾為羅馬教堂繪制的壁畫,然后按原樣復(fù)制在冬宮的長廊里,這個長廊就稱為拉斐爾長廊。</h3><div>拉斐爾(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并稱文藝復(fù)興三杰之一。</div> <h3>冬宮博物館里作畫的人</h3> <h3>隨行"攝影師"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了艾爾米塔什窗外獨特之美</h3> <h3>艾爾米塔什窗外美景如畫</h3><h3>~不得不在此留影一張,回來后查閱專題介紹冬宮的資料后方知,艾爾米塔什窗外景致為世界上少有!</h3> <h3>葉卡捷琳娜宮</h3><h3>~又稱皇村,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修建的。宮殿的格局則是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彌漫著女性的柔美、嬌媚的風(fēng)韻??梢哉f園中到處是詩,到處是畫,無處不飄動著令人心醉的旋律,無處不彌漫著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聲色犬馬、驕奢淫靡的氣息依然沁淫著整座園林。該宮殿于1990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名錄。</h3><h3> 宮殿長達三百零六米,超過了俄羅斯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建筑。天藍色的外表耀眼奪目,洋溢著喜慶氣氛,造型豐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結(jié)構(gòu)使數(shù)百米長的建筑絲毫不顯得單調(diào)呆板?;蕦m教堂那五個圓蔥頭式尖頂在碧空下金光燦燦,幾乎從園內(nèi)任何地方都遠遠望得見,一間間富麗堂皇的廳室成為巴洛克風(fēng)格的經(jīng)典之作。</h3><div><br></div><div> 在葉卡捷琳娜皇宮有個世界奇觀,琥珀屋,整個屋子全部是用琥珀建成,里面有極其珍貴的血珀而且是整塊拳頭大小的實屬罕見,這個琥珀屋也是唯一不能拍照的地方。她的整個宮殿,黃金穿廊,還有她死后留下的一萬五千件衣服,極盡嬌縱和奢靡留給世人的只有感嘆和敬畏。</div> <h3>參觀金色大廳</h3><h3>~宏偉壯觀的金色大廳,面積為850平方米,兩側(cè)有寬大的雙排窗,窗戶之間以及大廳兩側(cè)的墻壁上鑲有巨型鏡子,廳內(nèi)所有裝飾都是鍍金的。(游葉宮要全程穿鞋套,門口為游客提供了免費的一次性鞋套)</h3> <h3>觀賞葉卡捷琳娜就位巨幅畫作</h3> <h3>聽講解器里導(dǎo)游講解葉宮陳列文物</h3> <h3>廳堂裝飾精美富麗</h3> <h3>幾代沙皇畫像及服裝</h3> <h3>翠綠蔥蔥的古典園林</h3><h3>~聞名遐邇的葉卡捷琳娜宮花??園(又名皇村花園),這是一座巨大的花園, 樹林茂密,綠草如茵,湖泊點綴.小橋回廊,哥特尖塔,夢幻小屋,修剪整齊的樹木,圖案式的草坪,繁花似錦的小花園,倒映天光云影的湖畔,四處都有歐洲古典雕塑點綴,一派悠閑自然的古典園林風(fēng)光</h3> <h3>藍白黃相間的宮殿與鮮花盛開的花園相映襯</h3> <h3>花園里繁花似錦</h3> <h3>美麗花園賞心悅目</h3> <h3>跟著父母在花園參觀游覽的俄羅斯漂亮小姑娘讓人喜愛</h3> <h3>在寧靜古撲悠閑自然的歐式古典園林里有個悠閑自在的我</h3> <h3>葉宮花園湖光云影如夢似幻</h3> <h3>如詩如畫湖畔邊</h3> <h3>迷醉葉宮湖邊美景…</h3> <h3>彼得大帝夏宮(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h3><h3>~又稱“俄羅斯夏宮”、“彼得宮”。它位于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占地近千公頃,距圣彼得堡西南約30公里處,面波羅的海,由美麗的噴泉、公園、宮殿組成。</h3><div>相傳1704年,由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 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設(shè)計,集中了當(dāng)時以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全世界優(yōu)秀建筑師、工匠建造而成,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它遭到德國軍隊的破壞。希特勒在其占領(lǐng)Astoria Hotel的計劃失敗后,打算在這里舉行新年勝利慶祝會,此舉激怒了蘇聯(lián)當(dāng)局,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期間,斯大林下令炸毀這座宮殿,以阻止德國人的慶?;顒印6?zhàn)后經(jīng)修復(fù),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名錄》。</div> <h3>大噴泉梯</h3><h3>~宮殿前的大瀑布噴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級臺階,下通波羅的海。噴泉群的中央,聳立著大力士參孫和獅子相搏的雕像,參孫雙手把獅子的上下顎撐開,泉水從獅子口中沖天而出,水柱直噴22米之高,這一雕塑象征著俄羅斯戰(zhàn)勝瑞典。噴泉群在藍天白云下,閃耀著鎏金的光輝和水流的銀影。金黃色的雕塑沐浴在水幕中,玉珠飛濺,光彩奪目,漫步在幽靜高大的森林中,每走一小段路,眼前就會閃爍出飛濺的玉珠。</h3><div><br></div> <h3>走在大噴泉梯看金色雕塑群</h3> <h3>在夏宮里通向波羅的海邊的綠道上,也不錯過站在小橋觀賞美景的我</h3> <h3>坐在夏宮里的森林小道上真是愜意</h3> <h3>在夏宮森林的參天大樹下自在的我</h3> <h3>樹林中機靈可愛的小松鼠</h3><h3>~夏宮里森林中,小松鼠自由自在蹦來跳去,本想以餅干為誘,欲讓它與我親密接觸一會兒,誰知小機靈走近一聞不是想吃的味兒,轉(zhuǎn)瞬一躥就了無影蹤,讓我的計劃全泡湯????</h3> <h3>涅普頓海神噴泉</h3><h3>~著名的涅普頓海神噴泉于1796年修建,是夏宮上花園最主要噴泉。中間站立的是手握漁叉的海神涅普頓 ,緊貼水面的是四個馴服海馬的騎士,守衛(wèi)在海神四角是小孩戲魚的塑像。</h3> <h3>在夏宮上花園“戴著面具的丘比特”雕像噴泉旁</h3> <h3>站在夏宮最北端地處芬蘭灣的波羅的海海邊</h3> <h3>與同在夏宮游覽的中東年輕帥哥美女們在一起</h3> <h3>走向波羅的海時路遇賣藝老人,友好熱情的他讓我按著琴鍵合影留念</h3> <h3>海軍總部大廈</h3><h3>~由俄羅斯著名建筑師扎哈洛夫設(shè)計的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筑,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各國游客,已成為圣彼得堡的象征性建筑之一。</h3><div>大廈奠基于1704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閃閃發(fā)光的鍍金長針,高達72米。它被安置在大廈中央階梯式塔樓的屋頂上,長針直插藍天,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div><div>塔樓的基座部分設(shè)計成類似于凱旋門的拱形六門,門上裝飾有以海洋及俄羅斯海軍為主題的各種雕像及半浮雕,正門兩側(cè)擺放著兩組名為海神的龐大雕像群,采用建筑師切列賓涅夫和謝德林設(shè)計的方案雕塑而成。</div> <h3>陽光照進亞歷山大公園樹林</h3><h3>~在海軍總部大廈前是一個寬闊靜謐的花園廣場,有噴泉、雕塑、樹林、草坪和鮮花。</h3> <h3>伊薩克大教堂(又譯艾薩克大教堂)</h3><h3>~它坐落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市區(qū),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教堂。</h3> <h3>彼得一世雕像(青銅騎士)</h3><h3>~位于圣彼得堡在伊薩基輔大教堂與涅瓦河之間,十二月黨人廣場中央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彼得大帝騎在騰躍的駿馬上,目光堅定,馬的后蹄踩著一條毒蛇,象征打敗敵人。這座紀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時候揭幕,紀念碑的基石上刻著:"獻給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自己的一篇敘事詩中將這座紀念碑稱為"青銅騎士",從此,"青銅騎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紀念碑的代名詞。</h3> <h3>尼古拉一世雕像</h3><h3>~紀念尼古拉一世。該雕像的設(shè)計非常巧妙,馬匹雙腿著地,支撐著整座雕像的重量,這比一般的三腳或雙腳加尾巴著地要更具有設(shè)計難度。</h3><div>尼古拉一世,1825年-1855年在位。1825年,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發(fā)動十二月黨人起義,尼古拉對其采取嚴厲鎮(zhèn)壓措施。此后他加強對自由思想和革命運動的鎮(zhèn)壓,設(shè)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廳。鎮(zhèn)壓波蘭1830年起義。 雖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對落后的農(nóng)奴制度實施改革,但卻把改革限制在不與貴族利益發(fā)生沖突的范圍內(nèi)。實施了幣制改革、法典編纂事業(yè)和國有農(nóng)奴管理方式的改革。對外繼續(xù)推行神圣同盟的宗旨,和梅特涅合作,鎮(zhèn)壓歐洲自由主義、民族主義運動。1849年鎮(zhèn)壓匈牙利民族運動。為擴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統(tǒng)治權(quán)而與英、法、土耳其發(fā)生克里米亞戰(zhàn)爭,于行將戰(zhàn)敗時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殺的傳說。</div> <h3>身后是我們在此就餐的圣彼得堡餐廳</h3> <h3>餐后步行街頭</h3> <h3>到莫斯科中國大飯店用餐,倍感親切,特留念</h3> <h3>站在涅瓦河邊</h3> <h3>乘船游覽涅瓦河</h3><h3>~一進船艙,就被帥氣小伙子彈的一曲《喀秋莎》熟悉而歡快旋律所感染,艙內(nèi)掛著中俄是永遠的朋友更讓人有種“天涯若比鄰”的親近感</h3> <h3>如果說圣彼得堡有什么地方是最值得體驗的,那我會說,是乘船游覽涅瓦河。圣彼得堡最好的景點,如美麗古典的宮殿、教堂、學(xué)院均分布在涅瓦河兩岸,而在涅瓦河上的觀賞角度是最好的??</h3><h3><br></h3> <h3>停泊在涅瓦河中的阿芙樂爾巡洋艦</h3><h3>~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古希臘神話中是指司晨的女神。</h3><h3>阿芙樂爾巡洋艦經(jīng)歷了三次革命和四場戰(zhàn)爭,因參加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而聞名于世。也正是這艘巡洋艦,打響了列寧十月革命的第一聲炮響,革命紀念意義可謂舉足輕重,是俄羅斯聯(lián)邦文化遺產(chǎn)。目前它作為“十月革命”的紀念艦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為海軍博物館供游客參觀。<br></h3> <h3>游船經(jīng)過彼得保羅要塞</h3><div>~彼得堡羅要塞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坐落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與圣彼得堡同齡,是圣彼得堡旅游景點之一。</div><div>該要塞1703年5月27日(舊俄歷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div><div>圣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fā)展的,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zhàn)爭的前哨陣地創(chuàng)造的。要塞中有彼得堡羅大教堂、鐘樓、圣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堡羅大教堂。</div><div>1717年彼得保羅要塞失去了軍事意義,成了國家監(jiān)獄,它寬厚的墻壁里筑有許多暗炮臺,以及陰沉、寒冷的單人囚室。從長長的在押犯人名單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名字:拉吉舍夫、車爾尼雪夫斯基、高爾基等等。1887年,列寧的哥哥亞·烏里揚諾夫試圖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也是在要塞中被殺害,年僅21歲。</div><div>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為起義軍的司令部;按照列寧指示,在棱堡的旗桿上懸掛著一盞明燈為號,使巡洋艦“阿芙樂爾”號炮轟冬宮,從而掀起起義怒潮。</div><div>今天,這里已是一座博物館。</div> <h3>似與教堂比高低??</h3><h3>~彼得保羅大教堂位于彼得保羅要塞的核心處,建于1703年,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洛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莊嚴肅穆,內(nèi)部裝飾富麗堂皇。</h3><h3> 教堂內(nèi)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歷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也安葬于這里。</h3><h3> 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到本世紀中葉,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鐘樓尖頂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塔上金光閃閃的尖頂直刺藍天,景色十分迷人。</h3> <h3>彼得堡羅要塞里的造幣廠外</h3> <h3>圣彼得堡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前的普希金青銅塑像</h3><h3>~俄羅斯的文學(xué)巨匠好像在高聲朗讀令人振奮的著名詩句:<br></h3><h3>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h3><div> 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div><div> 不順心時暫時克制自己,</div><div> 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div><div> 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div><div> 現(xiàn)今總是令人悲哀:</div><div> 一切都是暫時的,轉(zhuǎn)瞬即逝,</div><div> 而那逝去的將變?yōu)榭蓯邸?lt;/div><div>(這是普希金26歲那年寫的小詩。凡是喜歡普希金的讀者,大都喜歡頌讀這首朗朗上口的小詩,它的篇名即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div> <h3>涅瓦大街</h3><h3>~是圣彼得堡最熱鬧最繁華的街道,聚集了該市最大的書店、食品店、最大的百貨商店和最昂貴的購物中心,還可以欣賞到各種教堂、名人故居以及歷史遺跡</h3><div>涅瓦大街的歷史與圣彼得堡的城市歷史一樣長久;它的名字與俄羅斯歷史上眾多歷史事件和歷史名人緊密相連;它也頻繁地出現(xiàn)于俄羅斯近現(xiàn)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例如果戈理的《涅瓦大街》,精準地刻畫了19世紀中期圣彼得堡的市井人生;它又是一個信仰寬容的地方,在這里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圣凱瑟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等,共處一地而相安無事,讓人不禁為之驚訝不已!</div> <h3>在被稱為世界最美街道之一的涅瓦大街上</h3><h3>~1776年涅瓦大街被發(fā)展成商業(yè)大街以后,建造了許多豪華的建筑,但因為這里的建筑物都有不能超過冬宮高度的限制,所以最終形成了今日高度整齊劃一、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美麗街道。</h3> <h3>漫步涅瓦大街</h3><h3>~親身體驗果戈理的短篇小說《涅瓦大街》中所描述的城市風(fēng)貌。</h3> <h3>熱鬧的涅瓦大街街頭</h3> <h3>滴血大教堂</h3><h3>~也被稱為復(fù)活教堂,滴血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 是圣彼得堡地區(qū)少有的純俄羅斯風(fēng)格建筑,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所以教堂命名為滴血教堂。</h3><h3> 滴血大教堂輪廓美麗,裝飾花花綠綠,鑲嵌有復(fù)雜、色彩艷麗的影像圖案,用豐富的彩色圖案瓷磚、搪瓷青銅板裝飾,教堂頂部還立著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滴血大教堂的建筑風(fēng)格與圣彼得堡的其他建筑迥異,圣彼得堡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但滴血大教堂卻是中世紀俄羅斯建筑風(fēng)格,反映了俄國十六和十七世紀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筑風(fēng)格。</h3><div> 這座教堂內(nèi)有精美的馬賽克拼圖和壁畫,教堂不大,但很漂亮。</div> <h3>滴血大教堂外藝術(shù)的墻面</h3> <h3>滴血大教堂外東側(cè)的米哈伊爾花園富有立體感花朵的鍛造鐵柵欄</h3> <h3>滴血大教堂外,街邊比比皆是的藝術(shù)畫作~如果說莫斯科是國際大都會,這里無處不在的藝術(shù)讓我感覺圣彼得堡更像是藝術(shù)之都。</h3> <h3>喀瑯施塔得海軍大教堂</h3><div>~從1908年至1913年建造在芬蘭灣喀瑯施塔得(荷蘭語-皇家城堡)要塞的海軍大教堂,被看作是新拜占庭式建筑的頂峰,是專門為那些因任務(wù)而將離開相鄰碼頭之前做祈禱的俄羅斯海軍部隊服務(wù)的。</div> <h3>參觀海軍大教堂~按東正教禮儀,女性進入要披戴頭巾,男士不能穿著短褲進入。</h3> <h3>喀山大教堂~</h3><h3>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shè)計,于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圣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jīng)10年于1811年竣工。但是由于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cè)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h3> <h3>氣勢恢弘的喀山大教堂前</h3> <h3>俄羅斯漂亮姑娘~喀山教堂外美麗的俄羅斯姑娘對著鏡頭大方地擺出風(fēng)情萬種的姿態(tài),讓人驚艷??</h3> <h3>開心的樣子很美也很迷人</h3> <h3> 圣彼得堡市政府廣場~圣彼得堡市政府原是斯莫爾尼宮,曾經(jīng)是列寧領(lǐng)導(dǎo)十月革命時指揮部所在地,不管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擊行動,還是工農(nóng)赤衛(wèi)隊向冬宮沙皇的沖鋒陷陣,其指令都源于此。這里保留了列寧宣布十月革命勝利的演講禮堂,這里一直又是圣彼得堡市以及前蘇聯(lián)的列寧格勒市政府辦公樓,至今市政府從市長到各處、部仍在此辦公。廣場空地不大,主要以草坪及種植樹木為主,除了中間一條進出車輛的瀝青馬路外,其余都是細砂路面。</h3> <h3>斯莫爾尼宮修道院~整體色彩和皇村的葉卡捷琳娜宮的色彩相同,為拜占庭藍白相間,是巴洛克風(fēng)格和拜占庭風(fēng)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諸多宮殿里具有相當(dāng)高的代表性。</h3> <h3>陽光?下,草地上,拜占庭風(fēng)格藍白相間的斯莫爾尼宮外</h3> <h3>快門記錄下了我與圣彼得堡莫斯科凱旋門的畫面~莫斯科凱旋門又稱莫斯科大門,其所在地是十八世紀圣彼得堡的城門,由此向南是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因而這條大道被稱為莫斯科大街,這座凱旋門也被稱為莫斯科凱旋門。</h3><div>在十九世紀上半葉,為紀念(1826-1828)俄波(斯)戰(zhàn)爭和(1828-1829)俄土戰(zhàn)爭的勝利,根據(jù)建筑師Стасова的設(shè)計開始建造有羅馬帝國風(fēng)格的莫斯科凱旋門。</div> <h3>圣彼得堡莫斯科凱旋門的夜景~酒店所在地正好與凱旋門同在莫斯科大街上,且只有數(shù)十步之距,夜深人靜之時陪太子功書,拍下了凱旋門美麗的夜景。</h3> <h3>圣彼得堡街上的公交站</h3> <h3>俄羅斯復(fù)古裝扮的美女</h3> <h3>氣質(zhì)高雅友好的俄羅斯美女</h3> <h3>漂亮可愛笑容燦爛的俄羅斯姑娘</h3> <h3>琥珀購物店里的美女店員</h3> <h3>俏皮可愛的小姑娘</h3> <h3>公園里一對開心?的年輕情侶</h3> <h3>正走向婚禮殿堂的美麗新娘和帥氣新郎</h3> <h3>甜蜜相擁的一對新人</h3> <h3>圣彼得堡沒有高樓,然而每一條街區(qū)和建筑都書寫著歷史</h3> <h3>圣彼得堡市容市貌一瞥</h3> <h3>藍天白云?下美麗的城市</h3> <h3>喀山大教堂前的涅瓦大街景色</h3> <h3>城市里雖到處有電線縱橫交錯,并不影響它不同尋常的獨特魅力</h3> <h3>夕陽西下的街景</h3> <h3>街上駛來有軌電車讓人恍若隔世</h3> <h3>不愧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城市</h3> <h3>夕照涅瓦河</h3> <h3>快樂同行你、我、她</h3> <h3>涅瓦河上留下了我們一路的歡聲笑語</h3> <h3>美麗的教堂前我們共享愉悅</h3> <h3>我和我的所有同行美女朋友的“全家福”</h3><h3>~謝謝有您們的一路同行、一路關(guān)照和一路快樂!??????</h3> <h3>與高大帥氣的高鐵乘務(wù)員</h3><h3>~從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車站乘高鐵返回莫斯科。</h3><h3> 莫斯科火車站是圣彼得堡最主要的火車站,于1851年正式投入使用。和莫斯科的列寧格勒火車站是同款同形“雙胞胎”。</h3><div> 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車站主要是發(fā)往莫斯科方向的列車,圣彼得堡去往莫斯科的快速列車也由此站發(fā)出,這也是俄羅斯僅有的一條高鐵線。</div> <h3>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前往俄羅斯旅游不可錯過的兩座城市</h3><h3>~我們隨團安排的行程游覽了俄羅斯的這兩個著名城市,在整個旅途中,鏡頭記錄下了許多我們遇到的那些人,那些景,借此,我把這些美好的畫面匯聚成美篇,留下旅行一路的回顧和紀念……</h3> <h3>攝影 鞠 勇</h3><div>編輯 李昌永<br></div><div>配樂 鞠 勇<br></div><div><br></div><div> </div><div> 于2017年9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