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6年11月16日11:00,在先生辦公室最后一次合影。</h3> <h3> 2017年9月8日13時30分,審計署社保司司長陳太輝先生突發(fā)疾病,與世長辭,享年六十歲。</h3><h3> 一位有情懷的審計人,一位理想主義者就此遠去。</h3><h3> 我是四天后的9月12日上午才得知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聞此噩耗,心如刀割,潸然淚下。</h3><h3> 回想起來,我和陳先生交往的時間不到兩年,見面不過六次,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將影響我一生。</h3><h3> </h3><h3> 2015年4月13日,《中國審計報》頭版刊登了我寫的一篇案例故事《揭開棚改工程中的貓膩》,沒想到,一篇尋常的文章卻引起了陳先生的關(guān)注。他主動邀請我去審計署社保司講課,由此拉開了我們交往的序幕。</h3><h3> 去北京前,特地在網(wǎng)上收集了先生的一些情況,遺憾的是,他的個人信息非常少。</h3><h3><br /></h3> <h3> 先生農(nóng)歷1956年10月出生,海南省樂東縣沖坡公社茅坡村人,研究生學(xué)歷,管理學(xué)博士,華中科技大學(xué)兼職教授。</h3><h3> 1980年3月,在廣東省海南黎族自治州汽車修配廠參加工作。</h3><h3> 1984年4月,在海南黎族工交職工中專任教。</h3><h3> 1987年11月起,先后任海南第二建安總公司財務(wù)科長、總會計師、副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等職。<br></h3><h3> 1992年4月起,先后任海南省審計局基建審計處副處長、處長。</h3><h3> 1998年12月至2003年11月任海南省審計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0年9月至2003年11月兼任海南省審計廳紀(jì)檢組長、機關(guān)黨委書記。</h3><h3> 2003年12月調(diào)入審計署,先后任審計署新聞通訊審計局局長、交通運輸審計局局長、審計署培訓(xùn)中心主任,2012年1月起任審計署社保司司長。</h3><h3> 主要著作有《審計法學(xué)》、《審計項目系統(tǒng)評析》、《審計環(huán)境論》。</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5年7月2日上午,先生在北露園的老辦公室。</h3> <h3> 2015年6月30日上午,農(nóng)業(yè)部昌平培訓(xùn)中心,社保司在那里主辦一個社保專題研討班,我在研討班交流的案例是《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課后,先生約我7月2日上午去署里見面。<br /></h3><h3> 從審近三十年,我還是頭一次來到最高審計機關(guān),也是頭一次被司長級別的"大官"接見,心情有點激動。一大早,我和局里的兩個同事就從西三環(huán)豐管路來到北京展覽館路北露園一號院的審計署。</h3><h3> 輕輕推開九樓社保司910那扇虛掩的門,一個穿短袖白襯衫、戴一副金絲眼鏡的人正在埋頭批閱文件,頭發(fā)烏黑,微胖,眼神清澈。</h3><h3> 出乎我們的意料,先生的辦公室非常逼仄狹小,不到二十平米,一張沙發(fā),一張辦公桌,一個書柜,滿滿當(dāng)當(dāng)。先生桌上擺了幾本書,一本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xué)的終結(jié)》,一本《意識形態(tài)起源與影響》,一本蔡元培《中國人的修養(yǎng)》,一本馬立誠的《最近40年中國社會思潮》。</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5年7月2日上午,我和局里兩位同事在審計署門口合影留念。</h3> <h3> 雖是素昧平生,先生卻一見如故。他微笑著從座位上起身迎候,伸出寬厚的大手,高興地和我們一一握手,讓座,倒茶。</h3><h3> 如果不是在審計署辦公樓見到他,我會以為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談的是一位大學(xué)教授,儒雅溫和,氣定神閑。</h3><h3> 那天上午,先生推掉了很多其他事情,專心和我們聊了很久,解開了我心頭很多疑惑。</h3><h3> 我翻開先生桌上那本恩格斯的哲學(xué)經(jīng)典著作,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他的筆記,字體俊秀,飄逸灑脫。先生謙虛地說,這本書他先后看了十多遍了,每看一次,都受益匪淺。</h3><h3> 先生端坐辦公桌前,用一口帶海南腔的普通話,說了一句讓我刻骨銘心的話:"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一生都在追隨真理,我決不向權(quán)貴低頭!"說話時,先生神情堅毅,鏗鏘有力。</h3><h3> 在遍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當(dāng)下,理想主義者無疑是一個稀缺的物種。沒想到,先生居廟堂之高,竟也高舉理想主義的大旗,克己奉公,宵衣旰食,不卑躬屈膝,不委曲求全,滿足于精神上的自由,人格上的尊嚴(yán),我頓生景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先生辦公桌上那本《詩經(jīng)》讓我浮想聯(lián)翩。</h3> <h3> 中午,先生自費請我們在審計署附近一家酒店吃飯,好像是海運酒店吧,他特地點了幾個湖南口味的辣椒菜。席間,他真誠地說:"審計案件要取得突破很不容易,你們基層的同志能夠克服阻擾,攻堅克難,大獲全勝,今天見到你們,我感到由衷的高興??!"他說,"如果全國多幾個你們這樣的典型案例,我就非常滿意了。"</h3><h3> </h3><h3> 7月17日上午,我和局里幾位同志第二次去社保司。</h3><h3> 先生一如既往的熱情和寬厚。匯報工作后,先生領(lǐng)我們參觀了社保司一間大辦公室,在那個數(shù)據(jù)線如蜘蛛網(wǎng)一般密布的房間,我無意中看到了墻角處一張簡易折疊床,司里的同志說,先生經(jīng)常在辦公室和大家一起加班,現(xiàn)場指揮,晚上就睡在那。</h3><h3> 中午,先生再次自費招待我們,我們?nèi)ベI單,他怎么也不肯。</h3> <h3> 10月21日,先生再次邀我去審計署講課。由于情況臨時發(fā)生了一些變故,會議時間到10月28日上午才最終確定下來,期間,我一直在京等候。<br /></h3><h3> 28日下午,我去會堂調(diào)試設(shè)備,在署辦公樓電梯內(nèi)與先生及司里幾位同志偶遇,他抱歉地對我說:"不好意思,這幾天太忙了,沒有時間招呼你了。"那一刻,我感到很溫暖。先后三次來社保司,每次先生都親切接見,敦敦教誨。按照通常慣例,公務(wù)繁忙的先生完全可以委托其他人來做這些事情,甚至可以充耳不聞,但先生卻總是親力親為,悉心安排。</h3><h3> 10月29日早晨7點20,我從豐臺區(qū)豐管路出發(fā),八點到達審計署多功能大廳,先生早就在大廳巡查了。先生親切地勉勵我不要考慮時間限制,一定要讓全國的審計同行感受到你們那一種職業(yè)情懷。有幸在2015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審計視頻培訓(xùn)會議上進行20分鐘的案例介紹,這是婁底審計乃至湖南審計的榮耀。</h3><h3> 下午,司長又打電話來,問起我的生活安排,我不忍打擾他,借故推脫,第二天就坐高鐵回家了。</h3> <h3> 2016年5月20,我去南京,參加審計署案例師資培訓(xùn)班學(xué)習(xí)。沒想到,5月26日晚餐后,我再次在南京審計干部教育學(xué)院招待所電梯口遇到先生,他和司里的同事來南京開會。先生特地按住電梯門,主動告訴我住的房間,叫我認真考慮一下醫(yī)?;饘徲嫷慕ㄗh,約好第二天上午詳談。</h3><h3> 5月27日上午,我在課堂上講完《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審計樣本》后,迫不及待地來到先生三樓的住處,他一個人在房間看書,聚精會神,如入禪定。一如既往,先生仍不時在書上記錄讀書的心得體會。</h3><h3> 我由衷地感嘆說,司長,您是學(xué)富五車啊!先生微笑著說,"我家里的書何止五車!起碼有八九車啊。"先生嘆息,現(xiàn)在很多人心浮氣躁,焦慮不堪,究其因,是想法太多,讀書太少。先生說,"將來,把這些批注過的書留給兒子,兒孫們就知道我的所思所想。人不在了,我的思想還在。"</h3> <h3> 那一天,興奮地向先生聊起我昨天在南京審計大學(xué)講課的事,有幾位學(xué)生在聽了課后,激情澎湃,熱血沸騰,打算將來投身國家審計行列,他聽了很高興,認真地對我說:"你以后可以改行教書啊,你在課堂上把理想情懷的種子播下去,總有一天,她會生根,開花,結(jié)果。"</h3><h3> </h3><h3> 上午十一點半,先生起身,說請我到學(xué)校外面去吃飯,邊吃邊聊。出門前,他從自己手提包里掏出一袋散裝茶葉來,用紙包了一撮,帶在身上,說,這茶是他妹妹自己種的,外面的茶喝不慣。</h3> <h3> 天空下起了雨,先生打電話從學(xué)校一位朋友那里借了一輛小車,先生開車,我坐后排,聊時局,聊人生,聊理想,一如既往的激情洋溢,睿智,如沐春風(fēng)。</h3><h3> 半小時后,進到學(xué)校附近一家簡樸的小飯店。先生親自點菜,記得有蒜蓉蒸魷魚,姜蔥蟶子。中途去買單,服務(wù)生告訴我同桌的那位老先生早已經(jīng)買了,也不知他什么時候就去悄悄買單了,真不好意思。</h3> <h3> 2016年11月15日,我在河北審計廳講完審計案例后,突然接到先生的電話,征求我對2017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審計工作方案的意見。我連夜從石家莊趕赴北京。</h3><h3> 16日上午,豐臺區(qū)審計署新辦公樓,在先生的新辦公室,我們輕松愉快地交流了兩個小時。</h3><h3> 臨別前,與先生合影,沒想到,卻是最后一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6年11月18日,先生在我遞交的報告上批示。</h3> <h3> 11月18日上午,我去社保司,給先生送一份我和羅孝魁科長寫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續(xù)篇》,先生感嘆說,"審計是一盤永遠下不完的棋,難得你們這樣一如既往堅持下來。"先生隨即在報告上做了批示,有一個字寫錯了,先生不滿意,又重新寫一遍。</h3> <h3> 那一天,我在先生辦公桌上看到了一本似曾相識的書,我隨手拿起書翻了翻,扉頁上有先生的讀書記錄:"第一次讀,2013年6月至8月,第二次讀,2015年7月至某月。"突然想起,第一次與先生見面時就在他桌上看到過這本書,先生在扉頁上寫下了如下兩段文字:"讀完此本,并細研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后,可著手寫一本《中華意識形態(tài)》。"另起一行,"世界總是緩慢地演進,任何以激烈方式改變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行為,必定是失敗的。"可惜,先生的夙愿來不及完成,老天突然以這樣一種激烈的方式,和我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h3> <h3> 12月1日,赴京。承蒙先生厚愛,《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續(xù)篇》再次走上審計署講壇。這一次,我沒有講審計技巧,更多的是展示項目組幾位理想主義者的審計職業(yè)操守,敬業(yè)精神,卻讓審計同行更受啟發(fā)和鼓舞。從審三十年,能夠參與這樣一個富有情懷敢于擔(dān)當(dāng)?shù)慕?jīng)典案例,一個可以載入湖湘審計史冊的案例,我很欣慰,先生更欣慰。</h3><h3> 12月2日,在審計署一樓會議大廳,會前,先生和我在過道里匆匆打了個招呼,就上主席臺去了。沒想到,那一次,竟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h3><h3><br /></h3><h3> 從審三十年來,見過很多級別的官員,他們有的讓我敬佩,有的讓我鄙視,更多的則如風(fēng)過水面,迅而無痕。如果有人問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我會毫不猶豫的想起先生來。在這個紛擾的世界里,先生始終向真而生,特立獨行,他是我們這個行業(yè)的標(biāo)桿和靈魂。</h3><h3> 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h3><h3><br /></h3><h3> 在那條無情流淌的歲月大河里,一切浮華虛名,都將隨風(fēng)而去,了無痕跡。只有先生身上閃耀的理想主義光芒,永遠照亮同道者前行的崎嶇之路。</h3> <h3><br /></h3><h3> 去年冬天,就想寫一篇感念先生的文章。那時候?qū)懰?,旁人可能會覺得我有拍馬屁之嫌,他自己肯定更不愿意,幾次提筆又放下了,想等到先生退休后再寫?,F(xiàn)在先生突然駕鶴西去,我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悲傷,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連夜寫下這些文字,記錄與先生交往的點滴片段,借以表達我誠摯的致敬。</h3><h3><br /></h3><h3> 此時此刻,我想起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結(jié)尾說的一段話:"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yīng)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h3><h3><br /></h3><h3> 先生走了,天堂也有審計吧,蒼穹也是先生揮灑理想情懷的畫布。</h3><h3> </h3><h3> 2017年9月12日深夜</h3><h3> 2017年9月21日修改</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