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在加拿大當了六年幼兒園老師。</h3><h3><br></h3><h3>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強調(diào)保護孩子的天性、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精神。如果老師讓孩子們有參照地畫蘋果,這是有點犯了忌。參照物、指定畫什么、用什么具體工具畫都是剝奪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畫的是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是也可以,只要他們在表達自我。 作為老師不能問小藝術家:"你畫的是什么?" 因為可能什么都不是。老師可以這樣說:"你畫的真好,能給我講講你的畫嗎?"</h3><h3><br></h3><h3>幼兒園很重視小朋友直接的觸感體驗,老師就要去想找些什么東西讓他們觸和感。于是教室里有了專門玩水、玩沙的桌子。把泡沫剃須膏噴成花的形狀加上顏色,讓小朋友用手抓著玩。過兩天變成濕玉米面糊,再過兩天又變成加食用色素的面粉糊,粘糊糊的。教室里有撿來的鳥窩,活的昆蟲、蝸牛、大青蛙。冰箱里還凍著一只死鳥。</h3><h3><br></h3><h3>我們班的小朋友每天都要做手工,所謂"art work"。兩個老師輪流想或收集主意,5、6年下來,腦細胞耗費不少。沙拉甩干機里放紙,滴幾滴顏料,蓋好,讓小朋友去甩出意想不到的藝術。</h3> <h3></h3> <h3>要經(jīng)常帶小朋友走出去,感受大自然。我實習時去過一家幼兒園,整個一上午小朋友們基本都散步在樹林里,看到什么動植物老師就講解一番。我們會經(jīng)常安排field trip,去海洋館、科技館、動物園、博物館、公園,開闊眼界。每次小朋友都很高興,其實老師很辛苦,尤其有的孩子很小或有點特殊。</h3> <h3></h3> <h3></h3> <h3>插一段關于特殊兒童的教育。加拿大政府對自閉癥的小孩可以說是關懷備至。我們老師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有點特殊,和家長溝通后,聯(lián)系社區(qū)專門負責兒童健康的nurse,隨后這個孩子得到各種幫助。每周三個上午有專人來幼兒園一對一幫他,還有專人按時去家里幫他。一組人定期開會討論他的行為干預辦法:項目負責人、語言專家、自閉癥專家、社區(qū)nurse、一對一幫他的人、幼兒園老師、家長。所有人馬的費用都是政府出資。</h3><h3><br></h3><h3>幼教教科書上赫然寫著:"玩,----兒童發(fā)展的最高境界。" "If they miss the fun of play, they miss their whole childhood."( 沒有玩就失去了童年的意義。)純粹的玩,自由的玩。玩是頭等大事。不能把玩兒的時間浪費在學習上,有點別扭,應該這樣說:在玩的過程中學習。</h3><h3><br></h3><h3>可以輕松地和孩子們一起"玩",當老師的也很開心。我那時的筆記有這樣一段:</h3><h3><br></h3><h3>"這周留在我記憶里的有兩個畫面。一個是我們在陽光下圍成圈,撐起一個很大的五彩降落傘,玩著降落傘的各種游戲, 累得我夠嗆。不過背景畫面是鄉(xiāng)村的田野,看的到藍天的盡頭,配著彩色大傘,很美。另一個是我站在土坡上,制作出小臉一樣大的肥皂泡泡,一個接一個,小朋友們歡呼雀躍著追泡泡。有的泡泡越飛越高,一張張小臉仰著,看泡泡在藍天里飄啊飄……"</h3> <h3>小朋友單純簡單,我喜歡逗他們玩,喜歡觀察他們的眼睛、表情和微笑,喜歡記錄他們的趣事:</h3><h3><br></h3><h3>教室墻上有個削鉛筆器。兩個小朋友正在合作完成一件大事:Lisa試探著把食指當作鉛筆伸進圓孔,Lucas好奇地要旋轉(zhuǎn)搖柄。為了安全,老師給墻上的削鉛筆器裹上了白封條,Lisa指著削鉛筆器問:"它死了嗎?"</h3><h3><br></h3><h3>幼兒園本月的主題是關于各種職業(yè),醫(yī)生、消防員、警察……學了一個月,最后我問他們:"長大你們想當什么呀?" 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是個男孩:"我長大想當爸爸。"心想:"誰問你這個了,職業(yè),懂不懂?"寄希望于第二個回答問題的女孩,她這樣回答:"我長大也想當爸爸。" (千萬別說我是你的老師。)</h3><h3><br></h3><h3>講故事,我指著書上畫的珠寶,作驚喜狀,問小朋友們:"哇,這是什么?" 他們很冷靜地回答:豆豆。</h3><h3><br></h3><h3>Circle Time 的時候小朋友要盤腿而坐,新來的Darren膽怯地說: "我不,在廟里才那樣坐呢。"</h3><h3><br></h3><h3>Bruce問: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h3><h3>Tony答: James. 我也叫他Daddy</h3><h3>Bruce急了:不行!Daddy是我爸爸的名字。</h3><h3><br></h3><h3>Brandon周末跟爸爸媽媽去美國度假了。周一我問他:"你周末去什么地方了?" Brandon想了半天,答道:Hotel。</h3><h3><br></h3><h3>小朋友們有時不聽話。新來的有能哭上一天的,讓我的頭要炸了。有的小老外天性狂野不羈,比中國小孩難搞。當幼兒園老師是很辛苦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不過再回首時,覺得那還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和小孩在一起,心年輕而單純。</h3><h3><br></h3><h3>腦海里的鏡頭回放:</h3><h3>- "Ms Wendy! Ms Wendy!" 聲音稚氣天真。</h3><h3>- 一起跳"你是我的小蘋果",動作滑稽。</h3><h3>- 一起看Ms Wendy 拍的小朋友演的的電影。</h3><h3>- 草地上,Ms Diana 煽動小朋友:"Chase Ms Wendy!",然后所有小朋友們瘋狂地追我,而我跑在最前面,像風一樣自由。</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