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俄羅斯:炫彩中的紅色情結

王寧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俄羅斯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國土橫跨歐亞兩大洲,面積約170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在以列寧為首的蘇聯(lián)布爾什維克黨的積極倡導下,組織和建立了共產(chǎn)國際。在共產(chǎn)國際存在的24年里,它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設和中國革命都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早在1920年3月,共產(chǎn)國際就向中國指派了第一位代表威金斯基,他來中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進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在此之后,共產(chǎn)國際分別派往中國的代表還有馬林、鮑羅廷、羅易、羅明納茲、米夫和軍事顧問李德。另外,以公開身份來中國工作的人還有和孫中山先生共同發(fā)表《孫文越飛宣言》的越飛以及加拉罕。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革命曾起到過積極的指導作用,但也因不了解中國國情卻總以共產(chǎn)國際領袖的姿態(tài)傲慢地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革命過度干預,而給中國革命帶來消極影響甚至重大損失。新中國成立后的中蘇友好時期,斯大林政府的確給予過中國政府慷慨援助,但也因中國共產(chǎn)黨根據(jù)自身國情堅持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而反目甚至掣肘。但不管怎樣,中蘇的近代交往史彰顯了彼此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們這代人經(jīng)歷了中蘇友好時期,也很了解我們的父母輩所經(jīng)歷過的那段歷史,我們是看著《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等蘇聯(lián)電影長大的,內(nèi)心都有著一種紅色情結,一直熱盼著去那個國家走走看看,去追尋那似已淡漠的紅色記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本次俄羅斯之旅的全部景點都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雙城”和“金環(huán)三鎮(zhèn)”。而莫斯科不僅僅是全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紅都”,而且與圣彼得堡一樣,一直是我心目中非常敬仰的英雄城市。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開始實施他的巴巴羅薩計劃,集中了500萬軍隊,5000架作戰(zhàn)飛機,4300輛坦克,分三路侵入蘇聯(lián)。其中,馮·勒布元帥指揮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群,配屬霍普納的第四裝甲集群和第一航空隊,主攻方向為蘇聯(lián)的意識形態(tài)中心列寧格勒,也就是現(xiàn)在的圣彼得堡。馮·博克元帥指揮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配屬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霍特的第三裝甲集群和第二航空隊,主攻方向為蘇聯(lián)的政治中心莫斯科。戰(zhàn)爭進行的異常慘烈,“雙城”被炸成一片焦土。特別是列寧格勒,在長達近900天的殘酷圍困中,城市軍民付出了慘重犧牲。德軍占盡優(yōu)勢的兩大重兵集團始終沒有攻下“雙城”,最終勝利屬于英雄的“雙城”軍民和偉大的蘇聯(lián)人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北京時間8月20日,我們乘坐海航HU7985航班,經(jīng)過8個小時飛行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開始了“炫彩俄羅斯”之旅。</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大學</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莫斯科大學全稱為:“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1755年,由當時的教育家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倡議并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262年歷史。莫斯科大學目前仍是全俄羅斯最大且排名第一的綜合性大學,也是全俄羅斯最大的學術中心。歷史上曾有1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yè)于該校,著名的19世紀俄國小說家及戲劇家契柯夫和前蘇聯(lián)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都是該校著名校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莫斯科大學的主體建筑為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二戰(zhàn)結束后,斯大林曾提出要在莫斯科建造40座雄偉建筑,把莫斯科打造成社會主義的曼哈頓,后由于資金不足,只建造了7座。如今被人們稱為斯大林式建筑“七姐妹”,其中的莫斯科大學是“七姐妹”中的“老大姐”。另外6座分別為:列寧格勒飯店,勞動模范公寓,重工業(yè)部大樓,烏克蘭飯店,文化人公寓和外交部大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們北京在建國初期建造的一些著名建筑,諸如北京展覽館、軍事博物館等,其建筑風格都體現(xiàn)出在那個“紅色年代”,受“蘇聯(lián)老大哥”影響的時代印記。</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全俄經(jīng)濟展覽中心</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全俄經(jīng)濟展覽中心在前蘇聯(lián)時期的原名為“蘇聯(lián)國民經(jīng)濟成就展覽館”,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于1939年建成開館。二戰(zhàn)前,這里是蘇聯(lián)農(nóng)業(yè)展覽館,戰(zhàn)后成為一座集農(nóng)業(yè)、工業(yè)、科技、教育和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展覽館。整個展覽中心的主建筑是規(guī)模最大的“蘇聯(lián)館”,而不巧的是在我們參觀時,正趕上“蘇聯(lián)館”大規(guī)模外部修繕,無法見其真容,只能去瀏覽其他館。照片左側(cè)為“白俄羅斯館”,右側(cè)為“格魯吉亞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全俄經(jīng)濟展覽中心的“民族友誼噴泉”</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民族友誼噴泉的中心主噴泉為一座金色麥垛,環(huán)繞其一周分布著15尊身著民族盛裝,手持各種農(nóng)作物或果實的年輕姑娘鎏金雕像,分別象征著前蘇聯(lián)的15個加盟共和國,寓意15個加盟共和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民族友誼噴泉的鎏金雕像</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噴泉邊留影的俄羅斯美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蘇聯(lián)館”正前方的列寧雕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尊15米高的青銅雕像。紅色花崗巖基座上,佇立著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全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蘇維埃紅色政權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奠基人列寧雕像。直至今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列寧的思想曾深度影響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中國革命,他創(chuàng)建的社會主義蘇聯(lián)也曾深深影響著中國整整兩代人。時過境遷,站在已為數(shù)不多的列寧雕像前,那無法釋懷的紅色情結令人感慨良多!</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位于莫斯科郊區(qū)的新圣女公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新圣女公墓毗鄰新圣女修道院,起初是修道院修女們死后的墓地,1898年被劃定為公墓。1930年以后,這里逐漸成為在俄羅斯歷史進程中,對社會有過突出貢獻或影響的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愛國英烈的安息之地。墓主人的靈魂與墓碑藝術的巧妙結合,形成了俄羅斯別具一格的墓園文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現(xiàn)在,新圣女公墓已成為歐洲三大公墓之一,占地7.5公頃,兩萬六千多位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的各界名人長眠于此。其中包括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葉利欽、斯大林的積極支持者莫洛托夫、米高揚、著名文學家普希金、作家果戈里、契柯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等等。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讀生命,凈化靈魂的圣潔之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新圣女公墓中的卓婭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們的父母輩和我們這代人,無人不知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姐弟倆都是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千千萬萬反法西斯青年英雄中的杰出代表。1941年9月的一天,卓婭在燒毀敵人的馬廄時不幸被捕,兇殘的德寇對卓婭實施了種種摧殘和侮辱甚至強暴了她,堅強不屈的卓婭承受住了所有非人的折磨,始終沒有泄露戰(zhàn)友們的任何秘密。惱羞成怒的敵人最終殘忍地絞死了她并在她死后割掉了她的一側(cè)乳房,手段之殘忍,令人發(fā)指!消息傳到莫斯科大本營,德寇慘無人道的法西斯行徑令斯大林義憤填膺,當即向前線蘇軍下達了一道特殊命令:在今后的戰(zhàn)斗中,一旦俘獲殺害卓婭的隸屬中央集團軍群的德軍197步兵師第332團的官兵,一律就地槍斃,絕不接受投降!如此命令,雷霆萬鈞!彰顯出不可辱的民族氣節(jié)!對敵人是無與倫比的震懾!每當想起斯大林的這一命令,都感覺到特別提氣!試想,這樣的民族誰敢欺辱?!</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與卓婭墓相向而立的舒拉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舒拉在姐姐犧牲后,懷著為姐姐報仇的決心進入坦克學校參加培訓。不久,就以指揮員的身份駕駛著坦克開赴前線奮勇殺敵。1945年4月,二戰(zhàn)勝利前夕不幸犧牲在戰(zhàn)場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卓婭和舒拉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人民,不惜赴湯蹈火,流血犧牲。他們的這種人生觀和價值觀永遠閃耀著崇高道德和理想的光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卓婭和舒拉的英雄事跡也曾激勵著千千萬萬中國的熱血青年,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積極投身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yè)中。</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王明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提起王明,就會想起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曾一度批判過的“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和“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他被廣泛認為在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期間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給中國的革命事業(yè)造成了重大損失。直至今日,王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中,仍然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1956年,王明赴蘇聯(lián)治病并一直居住在莫斯科。1974年3月27日病逝于莫斯科,當時的蘇共以“共產(chǎn)國際的老朋友”的名義將他安葬在新圣女公墓。試想,他若病逝于國內(nèi),肯定不能入葬“八寶山革命公墓”,而能夠入葬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對他來說,也算是最好歸宿了吧!</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的入口圣三一塔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克里姆林宮始建于公元1156年,曾是歷代沙皇的宮殿,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十月革命后,這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的黨政機關所在地。蘇聯(lián)解體后,這里成為俄羅斯政府所在地。15世紀建造的紅色宮墻全長2.5公里,完好的保存至今,宮墻四周有塔樓20座,與宮墻一起環(huán)繞著克里姆林宮建筑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nbsp;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和紅場于199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從庫塔菲亞塔樓內(nèi)檢票并安檢后,便可走向由兩名衛(wèi)兵把守的克里姆林宮主要入口圣三一塔樓。</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入口處的衛(wèi)兵換崗交接儀式</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入口處的衛(wèi)兵</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衛(wèi)隊的衛(wèi)兵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大會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克里姆林大會堂始建于1961年,是克里姆林宮內(nèi)最新的建筑。蘇聯(lián)時期蘇共的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這里召開?,F(xiàn)在,這里除了舉行重要會議之外,也會舉行包括歌劇和芭蕾舞劇在內(nèi)的高水準藝術演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府(局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棟精美的黃色三角形大廈,是典型的18世紀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其前身是議會大廈。列寧曾在這里辦公?,F(xiàn)在,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辦公室就在里面。這里戒備森嚴,游客在不知曉的情況下稍有靠近,就會被警衛(wèi)人員吹哨警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圣母升天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圣母升天大教堂矗立在教堂廣場的北邊,有5座金色頭盔狀穹頂。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國,作為一所重點教堂,從14世紀20年代到1700年,這里都是埋葬大多數(shù)俄國東正教會領袖的地方。正對教堂廣場的大門上方,有一幅醒目的濕壁畫,描繪了圣母瑪利亞懷抱圣嬰。近幾個世紀以來,俄羅斯許多重大事件發(fā)生在大教堂里。在這里舉行俄羅斯統(tǒng)治者的加冕禮,選舉俄羅斯東正教教會領導人,重要戰(zhàn)事前舉行祈禱儀式,宣讀國家法令,舉行都主教和牧首的葬禮。我們進去參觀了一下,但內(nèi)部不允許拍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照片上右側(cè)5個銀灰色穹頂?shù)慕ㄖ悄潦讓m和十二使徒教堂。</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天使長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使長大教堂位于教堂廣場的東南角。這里說是教堂,其實里面擺放的大都是俄國歷代沙皇的靈柩。從14世紀20年代到17世紀90年代,所有俄國沙皇死后都安葬在這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天使報喜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使報喜大教堂也叫圣母領報大教堂,位于教堂廣場的西南角。這里是歷代沙皇舉行婚禮的地方。里面有大師級圣像畫家希臘人塞奧法尼斯創(chuàng)作的一些著名圣像。我們也進去參觀了一下,里面依然禁止拍照。</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伊凡大帝鐘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伊凡大帝鐘樓是克里姆林宮最高的建筑,它那兩座金色的穹頂高聳于教堂廣場東面,這個地標從30公里外都能看到。在20世紀之前,莫斯科禁止在市內(nèi)修建比這兩座塔更高的建筑物。鐘樓是伊凡一世于1329年下令修建的,當時的高度并沒有現(xiàn)在這么高。1600年,重新修建的鐘樓高度被升至81米,鐘樓內(nèi)最大的一口大鐘重達65噸。</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不對外開放的泰雷姆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奢華緊湊的金色穹頂</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克里姆林宮廣場</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炮王(沙皇炮)</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伊凡大帝鐘樓的后面,有一門古代巨型重炮,其重量達40噸,炮口直徑達89厘米,鑄造完成于158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由當時的鐵匠伊凡·喬霍夫領銜鑄造,以獻給費奧多爾一世。因其巨大的身軀和重量,被后人們稱為“炮王”。擺在它前面的四個堆在一起的炮彈,每個重達兩噸?!芭谕酢弊运昏T造完成后,就從來沒有打響過,擺在那里純粹就是一種象征,或是一種炫耀。</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鐘王(沙皇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炮王”的南側(cè),有一口世界上最大的鐘,高6.14米,最大直徑6.6米,重達202噸,被稱之為“鐘王”。由二百多名工匠花了兩年時間鑄造完成于1735年。四周的淺浮雕雕繪了安娜女皇和沙皇阿列克謝以及其他一些圣像。這個龐然大物自它問世以來就從來沒有被敲響過,依然是一種象征。1737年克里姆林宮失火,大火將“鐘王”烤得滾燙,在人們澆水滅火的過程中,水澆到了鐘體上,冷熱不均造成的應力使鐘體崩裂,掉下來一塊重達11噸的殘片。現(xiàn)在,很多游客都手扶著這塊殘片與“鐘王”合影。</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上的喀山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座非常漂亮的教堂原址位于紅場的北面,是1636年為紀念1612年趕走波蘭入侵者而修建的。此后的兩個世紀,這里一直收藏著《喀山圣母》的圣像,傳說她曾幫助趕走波蘭人。1812年,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米哈伊爾·庫圖佐夫也曾在這里祈禱過。1936年,由于阻礙了節(jié)日慶典時工人隊伍的行進而被拆除。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喀山大教堂是1993年依照原樣重建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莫斯科紅場的南端,矗立著俄羅斯的象征:圣瓦西里大教堂。它那絢麗多彩的顏色、圖案和形狀是俄羅斯獨一無二的建筑風格的典范。為紀念伊凡雷帝在1552年奪取韃靼人的要塞喀山,他下令修建這座標志性的教堂。1555年至1561年建成后,這座教堂就成為俄羅斯的終極象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座大教堂看似雜亂無章的外形下,隱藏著總共包括9座禮拜堂的內(nèi)部結構:最高的帶有金色“洋蔥頭”穹頂?shù)母咚挥谥醒耄旅鎸氖鞘ツ缸o面紗教堂;4座較大的彩色“洋蔥頭”穹頂之下是4座八角形尖塔禮拜堂,分別為圣西普里安和賈斯廷娜教堂、圣三一教堂、神創(chuàng)者圣尼古拉斯圣像教堂和主入耶路撒冷教堂;4座比較小的禮拜堂則位于它們之間。每座禮拜堂都為紀念喀山之戰(zhàn)的某一事件或戰(zhàn)役而建。傳說在大教堂落成后,伊凡大帝弄瞎了建筑師們的雙眼,這樣他們就再也無法建造出可以與之媲美的建筑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大教堂前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大公波扎爾斯基和公民米寧這兩位反抗波蘭侵略者的民族英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上的列寧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24年1月21日,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在莫斯科附近的哥爾克村與世長辭。1月25日,設計師阿·舒謝夫就完成了陵墓設計草圖,1月27日,在匆匆趕建成的一座木質(zhì)結構的臨時陵墓里,安放了列寧的水晶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25年,列寧墓改建,顯得更加雄偉,但仍為木質(zhì)結構。1929年至1930年,采用磨光的紅、黑兩色花崗巖重建。衛(wèi)國戰(zhàn)爭以后又經(jīng)歷了幾次整修,水晶棺也換成了新的??傮w結構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不巧的是,在我們游覽紅場時,列寧墓關閉,不能入內(nèi)參觀,也無法靠近,很是遺憾!這張照片還是在對面的古姆國立百貨商場上拍攝的,距離遠且背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除了列寧墓外,列寧墓兩側(cè)沿著克里姆林宮紅墻排列著二十幾座“名人墓”,他們都是前蘇聯(lián)時期功勛赫赫的人物。他們的名字為我們這代人所熟知:第二任總書記斯大林、第四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的創(chuàng)立者捷爾任斯基、十月革命的關鍵組織者斯維爾德洛夫、蘇聯(lián)紅軍領袖伏龍芝、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功卓著的軍事指揮家朱可夫、作家高爾基、世界第一太空人加加林等。毫無疑問,無論是前蘇聯(lián)時期還是現(xiàn)在的俄羅斯,莫斯科紅場公墓都是最高級別的國家公墓。</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上的無名烈士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前蘇聯(lián)軍民付出了巨大犧牲,這座無名烈士墓就是用以紀念1941年至1945年期間那些為了祖國而捐軀的人。這里是俄羅斯人都會去瞻仰的圣地,很多新婚夫婦都會在這里獻上鮮花并拍照留念。墓碑上鐫刻著這樣的文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壯舉永垂不朽”。墓前有一座凸起的五星狀火炬,中央噴出的火焰從建成時起一直燃燒到現(xiàn)在從未熄滅過,象征著烈士的精神永遠光照人間。</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紅場東側(cè)的古姆國立百貨商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個錯落有致的大型百貨商場原先叫做上層商業(yè)街,建于1889年至1893年,一直都是莫斯科的知名場所之一。古姆國立百貨商場是一個有著三個長長購物通道的三層建筑,每個通道上都有玻璃屋頂,第二層和第三層之間還有露臺,并且二、三層都有將各個通道連接起來的過道。過去主營食品、服裝等日常用品,如今也隨時尚潮流而動,商場里引入了許多國際名牌專賣店和紀念品商店,以吸引游客到這里購物。這里的冰淇淋物美價廉,50盧布一個,很好吃。</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古姆國立百貨商場的室內(nèi)噴泉</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謝爾蓋耶夫鎮(zhèn)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謝爾蓋圣三一大修道院入口</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旅行第三天一早,在酒店吃完早餐后,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位于莫斯科東北71公里處的謝爾蓋耶夫鎮(zhèn)。這是被稱為“金環(huán)三鎮(zhèn)”的第一鎮(zhèn),也是俄羅斯著名的宗教圣地。車程一個半小時,抵達后我們首先游覽了謝爾蓋圣三一大修道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大修道院的前身是1337年一個名叫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的教徒在莫斯科近郊的偏僻森林里修建的一座圣三一小教堂,后經(jīng)過幾個世紀多個朝代的不斷建造,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規(guī)模。謝爾蓋·拉多涅日斯基也因此被后人們追捧為東正教的圣人,這座小鎮(zhèn)也用他的名字命名。大修道院的白色石墻高達15米,修建于1550年。在大修道院內(nèi)部,建有圣三一大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以及高達88米的鐘樓等雄偉壯觀的宗教建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謝爾蓋耶夫鎮(zhèn)的謝爾蓋圣三一大修道院于199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從后方拍攝的圣約翰門樓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從大修道院入口的拱門進入后,首先進入的就是這座圣約翰門樓教堂。教堂建成于17世紀晚期,其拱門和墻壁上繪有講述圣徒謝爾蓋生平的壁畫。</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有著兩個金色穹頂?shù)陌咨ト淮蠼烫?lt;/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圣三一大教堂是大修道院內(nèi)的核心建筑,建于1423年至1442年,大教堂內(nèi)有圣徒謝爾蓋的陵墓,每天都會進行對他的紀念活動。大教堂內(nèi)的圣像是由著名大師安德烈教主盧布廖夫及其弟子尼古萊·格靈柯創(chuàng)作完成的,如今陳列在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的著名畫作《三圣圖》最早就懸掛在這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照片右側(cè)黑色尖頂?shù)狞S色建筑是古代俄羅斯藝術收藏博物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教堂內(nèi)17世紀的鍍金圣像屏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絢麗而莊重</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藍簇擁一金五個穹頂?shù)?lt;/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母升天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座大教堂是以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為原型建造的,建成于1585年。據(jù)稱是伊凡雷帝為了彌補在盛怒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而下令修建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母升天大教堂內(nèi)金碧輝煌的圣像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建于1769年的富麗堂皇的齋房大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修道院內(nèi)高達88米的鐘樓</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是一座5層巴洛克式鐘樓,高達88米,內(nèi)有42口掛鐘,由當時圣彼得堡巴洛克主義的代表人物拉斯特雷設計,建成于1769年,是大修道院建筑群中最寶貴的部分,也是俄羅斯最美麗的建筑之一。</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修道院的教堂廣場</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修道院教堂廣場上華麗的圣水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圣水亭”建成于1644年,在它的下方有一眼據(jù)說擁有魔力的泉水。據(jù)史料記載,這眼泉水是在1608年至1610年期間被荷蘭人包圍時涌現(xiàn)出來的,當時的修道院眾修道士頑強抵抗外國侵略者長達16個月之久。咱也別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用這充滿魔力的泉水洗了洗手。</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修道院內(nèi)的神學院</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莊嚴儀式中的東正教教區(qū)主教</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紅色“水井小禮拜堂”外的年長修道士</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蘇茲達里鎮(zhèn)木屋博物館的木制民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游覽完謝爾蓋耶夫鎮(zhèn)后,我們乘車抵達一家俄式餐館,在那里吃了一頓俄式午餐,之后便乘車前往“金環(huán)三鎮(zhèn)”的第二鎮(zhèn)蘇茲達里鎮(zhèn)。蘇茲達里鎮(zhèn)是一座歷史博物館城市,有很多名勝古跡,位于莫斯科東北方約220公里處,距離金環(huán)第三鎮(zhèn)弗拉基米爾鎮(zhèn)約30公里,其歷史比莫斯科還要早一百多年。抵達后,我們首先游覽了當?shù)赜忻哪疚莶┪镳^。木屋博物館建于1968年,是一座露天鄉(xiāng)間木制建筑群博物館。這里的所有木制建筑都是從附近的村莊中把最有代表性的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木制建筑原樣照搬到這里展出。這里的木匠手藝很高超,整個建筑常常不用一個釘子。木制建筑包括民居、商店、教堂、水車和磨面粉用的風車等。博物館重現(xiàn)了一個幾百年歷史的俄羅斯小鎮(zhèn)風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木制民居內(nèi)的“老物件兒”</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木屋博物館內(nèi)的木制教堂</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木制教堂內(nèi)的圣像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木屋博物館內(nèi)磨面粉用的木制風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蘇茲達里鎮(zhèn)的克里姆林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和耶穌誕生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說到蘇茲達里鎮(zhèn)的克里姆林宮,內(nèi)心頓生疑問,怎么這里也有克里姆林宮?其實,“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是“內(nèi)城”的意思。對俄羅斯來說,克里姆林宮是莊嚴的,是抵抗敵人入侵的堡壘。俄羅斯歷史上曾有過數(shù)百座克里姆林宮,歷史發(fā)展到今天,仍有不少座克里姆林宮保存了下來,成為俄羅斯各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蘇茲達里鎮(zhèn)的克里姆林宮就是其中的一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蘇茲達里鎮(zhèn)的克里姆林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卡緬卡納河從旁蜿蜒流過,雖然其規(guī)模遠小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但它的白墻綠頂卻別具風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克里姆林宮內(nèi)的耶穌誕生大教堂建于1222年至1225年,是小鎮(zhèn)內(nèi)最古老的教堂。它那綴滿金星的5個蔚藍色“洋蔥頭”穹頂已成為蘇茲達里鎮(zhèn)的重要標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蘇茲達里的白色古跡于199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蘇茲達里鎮(zhèn)田園風光</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弗拉基米爾鎮(zhèn)的“金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游覽完蘇茲達里鎮(zhèn)后,我們乘車前往30公里外的“金環(huán)三鎮(zhèn)”第三鎮(zhèn)弗拉基米爾鎮(zhèn)。這個擁有35萬人的平靜安寧的小鎮(zhèn)如今看上去很普通,但在半個世紀前,它是俄羅斯東北部的文化與宗教中心。弗拉基米爾鎮(zhèn)由弗拉基米爾·摩諾馬赫始建于1108年。在他的兒子尤里·多爾戈魯基在位時,他非常喜歡蘇茲達里并在1152年將其定為都城。5年后,尤里駕崩,他的兒子安德瑞·波布琉布斯基才把蘇茲達里大公國的都城遷到了弗拉基米爾,并在此大興土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金門”位于城鎮(zhèn)中心,原本是一座軍事建筑,象征著弗拉基米爾鎮(zhèn)不可攻破的威嚴。這是一座唯一殘存下來的中世紀城門,它模仿基輔金門,建造于12世紀中葉。因大門采用銅面鍍金而得名。</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弗拉基米爾鎮(zhèn)的圣母升天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如今仍在使用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安德瑞·波布琉布斯基在位時期重要的城鎮(zhèn)標志,建成于1160年。大教堂采用白石建成,并具有鎏金穹頂。1185年,大教堂在一次火災后重建。1237年,蒙古人入侵時再次燒毀了大教堂,當時,城里的居民躲進教堂祈求得到保佑,結果蒙古人雖燒毀了教堂,他們卻死里逃生。后來,大教堂又得到修復。1408年,俄羅斯歷史上的著名藝術家安德瑞·魯布列夫在此重新繪制了《最后的審判》這一壁畫。當時的大教堂內(nèi)還收藏有俄羅斯最受尊崇的圣像---弗拉基米爾圣母瑪利亞。安德瑞·波布琉布斯基死后就葬于此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弗拉基米爾鎮(zhèn)古老精致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德米特里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德米特里大教堂建成于安德瑞·波布琉布斯基其后的繼承人維斯耶沃羅德三世在位期間的1197年。維斯耶沃羅德三世死后就葬在這里。這座教堂刻有華美的宗教和非宗教畫像,低處的畫像大都刻畫的非常細膩,而偏高的畫像雖沒有那么細膩,但卻刻畫的更深,以便人們在下邊看得更清晰。教堂又細又長的窗戶很特別,白色石灰?guī)r的外墻上則以大量的雕刻作為裝飾,顯得很精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弗拉基米爾鎮(zhèn)的白色古跡于199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弗拉基米爾鎮(zhèn)上藝術團體的街頭演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的展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旅行第四天一早,在酒店用完早餐后,我們乘車返回莫斯科,除了還有一些景點沒有游覽的原因外,主要是為了乘坐晚上的火車趕往下一個重要城市圣彼得堡。車程將近6個小時,抵達后,我們首先參觀了特列季亞科夫畫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坐落在莫斯科河畔,開辦于1892年,前身是公共美術館。但是,它的由來則要追溯到成立前的35年。19世紀中期,年輕有為的莫斯科商人帕維爾·特列季亞科夫決心收集俄羅斯的美術作品,以期在將來創(chuàng)辦一個全國性的美術博物館。為了這一崇高目標,他開始收購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分屬于不同畫派的美術作品和雕像。他不畏輿論界的質(zhì)疑甚至非議,持之以恒地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直到今天,人們對特列季亞科夫依然心存崇敬和感激。直到去世前6年,特列季亞科夫一直珍藏著這些藝術珍品。1892年,他將自己收藏的全部藝術品連同他弟弟謝爾蓋遺留下來的部分珍品捐獻給了莫斯科市。為了紀念他,這座畫廊就以他的名字命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目前,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具有60個展廳,總計收藏有13萬件藏品,作品涵蓋11世紀到20世紀,涉及繪畫和雕塑,包括4萬多件17、18世紀的俄國圣像畫,18、19世紀俄國著名畫家的作品以及蘇聯(lián)時期畫家的作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俄羅斯畫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伊萬諾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創(chuàng)作完成于1857年的大型油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基督顯圣》</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俄羅斯畫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瓦西里·伊凡諾維奇·蘇里科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創(chuàng)作完成于1879年的歷史題材大型油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近衛(wèi)軍臨刑的早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修建于1839年至1883年,以紀念俄羅斯軍隊在1812年戰(zhàn)勝拿破侖軍隊。它的5個鎏金“洋蔥頭”穹頂直沖云霄,是莫斯科最大的獨體建筑。教堂的建造花費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僅僅教堂內(nèi)的雕塑就做了17年。然而,十月革命后,1931年10月5日,莫斯科市政府下令炸掉了這座珍貴的古建筑。在斯大林當政時期,原本計劃在教堂的原址上修建一座巨型的摩天大樓“蘇維埃宮”,以取代克里姆林宮作為蘇聯(lián)政府的權力機關。在其頂部計劃安放一尊高達40米的巨型列寧雕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推遲了修建工作,又由于地基問題而最終未能得以實現(xiàn)。1958年,原址上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游泳池,1994年,游泳池被拆毀。1997年,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在游泳池的廢墟上被重新修建起來。最終耗費了近3億美元和6年時間,使其恢復了原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外墻上的銅質(zhì)浮雕</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都莫斯科風光</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中:莫斯科最古老商業(yè)街</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老阿爾巴特大街</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下:老阿爾巴特大街上的普希金故居</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宮</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游覽了老阿爾巴特大街后,我們乘車去吃晚餐,晚餐后趕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火車站,乘火車前往圣彼得堡。俄羅斯的火車站命名很有意思,是用火車前往的目的地城市的名字命名,我們就是在莫斯科的圣彼得堡火車站乘火車8小時后抵達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車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抵達圣彼得堡已是本次旅行的第五天清晨,用過早餐后,我們開始游覽斯莫爾尼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斯莫爾尼宮其實是一組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斯莫爾尼修道院和斯莫爾尼議會廳。我們的行程安排只參觀斯莫爾尼議會廳外觀。斯莫爾尼議會廳建于1808年,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它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1917年10月,這里是武裝起義的總指揮部,列寧和他的戰(zhàn)友們指揮著武裝起義軍推翻了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創(chuàng)建了社會主義蘇聯(lián)。列寧在斯莫爾尼議會廳居住了124天,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一個紀念館。現(xiàn)在,人們已習慣叫它斯莫爾尼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來到圣彼得堡的第一天就趕上了壞天氣,天空陰云密布,站在斯莫爾尼宮前,心情感到有些壓抑。由此聯(lián)想到當時的列寧,起義前夕,革命能否成功在此一舉,他的心情一定不會輕松,想必是緊張而又激動吧!</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滴血大教堂始建于1883年,建成于1907年并正式對外開放。由于大教堂外部與內(nèi)部極盡豪華,因此,建造時長達24年。該教堂是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亞歷山大二世之死而修建的。亞歷山大二世是在1881年死于革命黨人投擲的炸彈。19世紀30年代,斯大林下令關閉了這座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大教堂遭到嚴重破壞,后經(jīng)幾十年的精心修復終于在20世紀末期重新對外開放。</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教堂內(nèi)總計193幅流光溢彩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馬賽克壁畫</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壁畫體現(xiàn)了舊約《圣經(jīng)》里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故事和人物</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教堂內(nèi)用半成品的寶石建造的圣壇</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上的喀山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沙皇保羅一世在訪問了羅馬之后,為了擁有一座能和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相媲美的東正教教堂,下令建造這座宏大的教堂??ι酱蠼烫糜砂驳铝摇の至_尼欣設計,始建于1801年,建成于1811年。由94根圓柱構成的柱廊面向大街,環(huán)抱廣場,廣場上矗立著1812年打敗拿破侖軍隊的俄軍統(tǒng)帥米哈伊爾·庫圖佐夫雕像。庫圖佐夫墓就在大教堂北側(cè)的小教堂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的伊薩基輔大教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伊薩大教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伊薩基輔大教堂坐落在圣彼得堡市區(qū),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國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和意大利佛羅倫薩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了慶祝俄國戰(zhàn)勝拿破侖軍隊,于1818年下令建造這座教堂,歷時40年,于1858年建成。法國設計師奧古斯特·理查德·蒙斐朗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座大教堂,他在大教堂落成的前一年1857年去世。大教堂的內(nèi)外裝修極其考究,光黃金就用去400公斤,其金光燦燦的大圓穹頂就耗費了100公斤黃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列賓美術學院位于大涅瓦河畔,俄文全稱為:油畫、雕塑與建筑藝術研究學院。原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目前仍是俄羅斯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世界排名第二,與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法國巴黎美術學院和英國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并稱為世界四大美術學院。這里培養(yǎng)出了包括列賓在內(nèi)的許多世界知名美術家。學院建于1757年,主體建筑建成于1789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此大名鼎鼎的世界級美術學院,它的主體建筑和校門竟如此樸實無華,很欣賞這種沒有虛榮的“面子”,而更注重“內(nèi)功”的理念。</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彼得夏宮大宮殿前的大瀑布噴泉群</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彼得夏宮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約30公里處,面向芬蘭灣。1704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修建夏宮,他也親自參與了設計和工程籌劃。1723年,夏宮的宮殿與花園建造完成。18世紀中期,為紀念俄國在北方戰(zhàn)爭中取得的勝利,在大宮殿的前面建造了大瀑布噴泉群。后經(jīng)幾代沙皇的不斷修建才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包括上花園、大宮殿及下花園。我們游覽的順序是,先是冒雨游覽了上花園,之后排長隊進入夏宮大宮殿內(nèi)參觀,入內(nèi)參觀不僅需要自費450元人民幣,而且還禁止拍照,很是無奈!這里的管理非常嚴格,進入宮殿前必須存包存?zhèn)愦嫱馓祝€要穿上鞋套,好麻煩啊!</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參觀完大宮殿后,我們來到了上花園。彼得夏宮上花園的大宮殿前,順坡勢修建了大瀑布噴泉群,由上而下呈階梯形鋪展開,這里有37座鍍金雕像,29座淺浮雕,150個小雕像,64個噴泉以及一左一右兩座梯形瀑布。如此壯美的噴泉群還是第一次看到,37座鍍金雕像在陰雨中依然金光閃爍,噴泉群的噴水聲刷刷作響,水滴在風中上下翻飛,場面令人震撼!噴泉群噴涌而出的淙淙流水隨著一條筆直的水渠注入芬蘭灣。噴泉群的中心是隆姆松噴泉,只見大力士參孫正用力大無比的雙手掰開獅子的大嘴,泉水從獅子口中沖天而出,水柱高達22米。在這組噴泉中,大力士參孫象征俄羅斯,而獅子象征瑞典。這組噴泉象征著1700年至1721年的北方戰(zhàn)爭中俄羅斯對瑞典所取得的勝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大瀑布噴泉群強勁的噴水并非依靠電力驅(qū)動,而是先人們巧妙地利用了水的自然落差,而這恰恰就是利用了物理學中的連通器原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游覽夏宮的大瀑布噴泉群時,天下著雨伴隨著刮風,打傘也只能遮住上半身,褲腿都打濕了,我是一手撐傘一手拍照,雨水打濕了相機,即便如此,還是冒著雨拍下了這些照片,沒有留下遺憾。</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噴泉群中心大力士參孫</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正在掰開獅子的大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泉水從獅子口中沖天而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隆姆松噴泉)</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瀑布噴泉群的七級梯形瀑布和噴泉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瀑布噴泉群的七級梯形瀑布和噴泉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冬宮內(nèi)豪華的約旦樓梯大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于1764年創(chuàng)建,1852年對外開放。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藝術收藏家之一,正是她開啟了博物館的收藏之路,之后,尼古拉一世也大大豐富了這里的藏品。這里的藏品數(shù)量驚人,超過300萬件,而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大約360個展廳內(nèi)展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包括冬宮、小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新艾爾米塔什和艾爾米塔什劇院五部分,占地面積達130萬平方米,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是18世紀中葉巴洛克風格建筑的杰出典范,它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并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我們所要參觀的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冬宮部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說到冬宮,不禁想起了前蘇聯(lián)電影《列寧在十月》中列寧的一句話:“為什么還不去占領冬宮,應該去占領冬宮!”隨著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武裝起義部隊潮水般沖向俄國資本主義的最后堡壘冬宮,并最終占領了冬宮,推翻了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進而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約旦樓梯大廳墻壁上的雕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冬宮內(nèi)的畫像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冬宮內(nèi)的油畫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下:冬宮內(nèi)的鄉(xiāng)間歷史繪畫與雕塑長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冬宮內(nèi)的中國元素</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冬宮內(nèi)的孔雀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座由英國鐘表大師科克斯制作的孔雀鐘覆滿金箔,顯得金光燦燦。高傲的金孔雀站在金樹枝上,旁邊站著一只金雞和一只金貓頭鷹。每當孔雀鐘報時時,金孔雀會轉(zhuǎn)動身軀并開屏,金雞會打鳴,金貓頭鷹會眨眼,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冬宮內(nèi)奢華的拉斐爾長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彼得保羅要塞中的圣彼得保羅大教堂</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冒雨手機拍攝)</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的兔子島上,始建于1703年,這座巨大的防御要塞是圣彼得堡市能夠發(fā)展成今日模樣的根基。要塞中最著名的建筑就是這座圣彼得保羅大教堂,大教堂與要塞幾乎同時開建,原先是木制教堂,后在1712年至1733年改建為石砌教堂。大教堂的鐘樓高達122米,直到本世紀中葉,仍是全城最高的建筑。大教堂內(nèi)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歷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于此。199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也安葬在這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路邊</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人管樂隊在演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本次旅行的第6天,也就是游覽景點的最后一天,早上在酒店用過早餐后,我們便乘車前往葉卡捷琳娜宮。這個景點可以說是本次旅行很重要的景點,若想入內(nèi)參觀,需自費600人民幣,對此,全團二十多個人均無異議,欣然接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抵達景點下車后,在路邊看到一個四人組成的小管樂隊在演奏,這個四人管樂隊很有意思,看到哪個國家的旅游團走過來,就會演奏哪個國家的國歌。當我們走近時,響起了《義勇軍進行曲》,演奏的非常好聽!當我們走過去后,忽然又響起了《馬賽曲》,我就納了悶兒了,他們怎么知道后面來的是法國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外景</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葉卡捷琳娜宮(皇村)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5公里處的普希金鎮(zhèn)。1724年,為彼得一世的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而建的消夏別墅竣工,從此,這里便被稱為“皇村”。1741年,彼得一世之女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登上皇位后,對皇村以及外部的花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擴建。當葉卡捷琳娜二世成為這里的第三任主人后不久,便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和品味再次大規(guī)模改擴建,改造后的宮殿長達306米,藍白金三色的外表光彩奪目,洋溢著喜慶氣氛。宮殿內(nèi)的廳室富麗堂皇,成為巴洛克風格的經(jīng)典之作。從此之后,大宮殿便以她自己的名字命名,即葉卡捷琳娜宮。</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舉行儀式舉辦舞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的金色大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繁復華麗的金飾裝點的廳門</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的第三前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的花藤蔓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的授勛者餐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宮的油畫大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和華貴的土耳其陶瓷壁爐</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葉卡捷琳娜宮在二戰(zhàn)時期被德軍嚴重損毀,經(jīng)過戰(zhàn)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已有二十多座廳堂被修復,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展示。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聞名遐邇的琥珀廳,琥珀廳可以入內(nèi)參觀,但是嚴禁拍攝,不大的琥珀廳里面有多名工作人員來回巡視且警惕性很高,想偷拍都難。琥珀廳里除了有大窗戶的那面墻外,另外三面墻加上天花板則完全用琥珀裝飾,奢華至極!但這都是戰(zhàn)后復建的。早在彼得大帝在位時期的1717年,普魯士國王贈送給彼得大帝一批數(shù)量很大的琥珀原礦。在伊麗莎白女皇修建宮殿時,用這批琥珀建造了琥珀廳。二戰(zhàn)時期,德軍占領了這里,將琥珀廳墻面上的琥珀板全部揭下盜走。從那以后,這批琥珀板便不知下落,成為曠世之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圣彼得堡這座歷史名城,有很多的歷史遺跡,包括我們所游覽過的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伊薩基輔大教堂、滴血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斯莫爾尼宮、彼得夏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以及葉卡捷琳娜宮,于1990年被總體稱作圣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古跡而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宮殿前的葉卡捷琳娜花園</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花園</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葉卡捷琳娜花園</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花園中身著演出服的俄羅斯美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花園里一對新人的熱吻</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含情脈脈</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吻著新娘留個影</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推著萌娃逛花園</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巡洋艦</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毛澤東在他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的一句話,也是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里的一句朗誦詞,至今記憶猶新。而這“一聲炮響”就是阿芙樂爾巡洋艦前甲板主炮打出的,這也正是攻打冬宮的信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阿芙樂爾巡洋艦1900年在圣彼得堡海軍船廠下水,1902年正式服役,排水量6730噸,裝備152毫米艦炮8門,其他口徑艦炮32門,魚雷發(fā)射管2具。阿芙樂爾巡洋艦正是由于參加了十月革命而聞名于世。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羅斯一定會為此舉行慶典,屆時,但愿俄羅斯會向中國轉(zhuǎn)播慶典實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現(xiàn)在,這艘傳奇戰(zhàn)艦作為十月革命的紀念物和中央軍事博物館分館,永遠停泊在涅瓦河上。要想上艦參觀需自費400盧布,我和同行的朋友毫不猶豫地各買了一張票登艦參觀了一番,內(nèi)心感到愉快和滿足。</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阿芙樂爾巡洋艦152毫米口徑</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前甲板主炮</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到此,俄羅斯之旅的全部景點游覽完畢。北京時間8月26日我們乘坐海航HU434航班飛回北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途牛旅游公司把這次俄羅斯之旅冠以“炫彩俄羅斯”之名,的確名副其實,多彩的各民族、多彩的“雙城”和小鎮(zhèn)、多彩的建筑和教堂、多彩的園林和輝煌絢麗的皇家宮殿……</span></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斑斕的色彩令人炫目</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而我卻對“紅色”情有獨鐘</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只因它曾伴我成長</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完】</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