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抹不去的一些“焦化”往事

曹輝

<h3>【此視頻為1994年焦化春節(jié)團拜會實況錄像】</h3> <h3>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些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念?!边@是普希金詩里說的,我再補充一句:一切都是過往,一切都必將會成為往事。我們生活中何嘗不是呢?在焦化的那些“往事”則時常在我腦子里浮現,仿佛就在眼前,溫馨的往昔都會留存在記憶中?;夭蝗サ臅r光,抹不去的往事,總有些動人情懷讓人留戀與思念,時光如炬,歲月如梭,相信唯有我們的愛和影像以及記憶是永恒的!</h3> <h3><b> 【 “粗中有細”的焦化人】</b></h3><h3> 在一些部門和兄弟分廠、車間員工的眼里,焦化人因工作的原因,似乎與“粗獷”劃等號,其實焦化人很多方面表現都是非常細膩的,比如焦化廠當年有自己的花房,養(yǎng)花、培育都有自己的一套。同時因為有自己的食堂,烹飪水平在全廠更是數得著的,參加全廠青年技術大比武烹飪單項賽從來不落空,亦不乏拿過一些大獎。再比如音樂方面,焦化能獨立組成一個樂隊,以王文慧等為代表的音樂愛好者們經常在一起交流,開展文藝匯演并參與和幫助總廠演出活動,唱歌、主持方面就有我一同參加工作的代士宇、羅明華,分廠基層的劉育紅,煉焦車間蘇樺、劉德云也都能上臺來幾段流行的或京劇片段,孫影至今也是“全民K歌”段位高手。備煤車間王振昌的象棋在全廠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熟悉的焦化工會大黃在全廠圍棋界更是大名鼎鼎,以致被市體委收之名下。不僅如此,曾經在總廠工會負責攝影和形象化宣傳的周曉春、時利文、張淮武、周鋒等全部來自于焦化……</h3> <p class="ql-block"> 【揭秘一下焦化的“雙職工”】</p><p class="ql-block">(注:我在《回眸那“焦化”時光》一文里曾經寫了焦化的“雙職工”,當時考慮多了就對下面一段作了刪剪,現在看來有必要恢復事實的真實性)</p><p class="ql-block"> 離開焦化至今己有20多年時間過去了,打開記憶的閘門,給我留下印象的是當年在焦化起碼有兩百多名員工被貼上了“雙職工”的“標簽”,他們有的是參加工作后成為了“雙職工”,也有之后又調至焦化成為了“雙職工”,甚至還有一家兩代的“雙職工”同在焦化工作,但是也有陸續(xù)調出的。幾十年過來了,其中有個別的“雙職工”據說因各自原因“分”開了。我認識和比較熟悉的焦化“雙職工”如今'“揭秘”一下:(不完全統(tǒng)計)</p> <p class="ql-block">  趙玲 何明、徐扣源 肖霞、韓松 程昕 、章冠中 郭玉英、方慶凱 姜曉萍 、任經禮 柴嫻禮、王獻好 宮長霞 、王基太 馬金榮 、朱振友夫婦 、李明 朱桂蓮、宋憲生 潘景煥 、沈殿池 孫尚英、胡獻民 李煥英 、柴斌 唐國榮、周國培 方曉芹、李軍 王 進 、吳成祥 王鳳珍 、丁沛浩 李 慧、何曉鵬 宮明華、王樹新 張素紅 、葉龍 亞 萍、楊素懷 高 梅 、倪培勇 林賽鳳 、王振安 盛紹云、魏國平 石連娣、葉振邦 陳軍、王鐵群 米萬玲、李健伯 唐 玲、韓偉明 黃慧敏、代多全 沈 萍、劉 群 湯 萍、 顧 龍 姜亞萍、章榕 朱傳蘭、 徐慶 張愛芳、張國春 陶懷珠、 戴智明 甄 麗、蘇傳好 謝桂珍、王衛(wèi)東 劉顯芝、任其躍 郭秀蘭 、許良友 郭繼翠、吳 敏 周琪蘭、陳道文 秦愛麗、王其鳳 班素英、李傳林 劉 燕、丁國兵 張永梅、嚴林 姚 茜、劉黎陽 周東霞、 路傳行 殷 玫 、王家亮 李 蓮、王占山 王道益、丁 旭 何 芳、 楊淮軍 宮 萍 、黃宏斌 營常娟、程 凱 謝 鳴、夏玉斌 黃麗農、</p> <p class="ql-block">宋宇穆 王靜、武建偉 鄭瑞、潘毅 徐永萍、張家忠 李紅、陳瑞剛 程郁旻、樊傳橋 耿曉梅、樊傳和 周梅、劉家才 劉莉、孔晉 羅詠梅、王忠 胡 鳳、陳廣田 徐玲玲、楊勝懷 王芝英、劉根華 施金蘭、馮祖輝 陳永紅、程晉龍 程自勤、陸其武 朱玲云、李魯安 高志英、胡 明 岳紅、陶新吾 邵 軍、張青躍 胡 霞、陶 勝 姜家紅、李治安 單國玲、顧 斌 崔秀麗、趙祥國 吳春妹、曹曉寶 梅成萍、尤德安 李慧君、王世春 方 玲、易 敏 姚 秀、周慶祝 邵繼紅、許可軍 沈愛玲、吳樂 王 麗、吳化忠 伍 俊、張宏偉 趙貴鳳、束長峰 李 紅、樊玉柱 朱傳英、楊守宣 李紅梅、孫春德 尹良芝、程 斌 韓成萍、趙 斌 徐玉玲、宮德群 沈 玲、陳國龍 朱俊霞、張崇彥 萬銀珍、唐 誼 陳 偉、周仲儒 儲俊華、周 奎 唐 蓉、孟迎霞夫婦、陳國保 唐守芝、張貴成 劉仁芳、王慶勇夫婦、陳俊龍、周玉影、孫訓夫婦等</p> <p class="ql-block"> 【令人欽佩的焦化“集體觀”】 &nbsp;</p><p class="ql-block"> 焦化人的集體觀念和意識是很讓人敬重的,僅舉兩件事例:一是我至今保存的筆記本記錄著1989年10月28日下午,煉焦車間熱調工段劉杭見、劉彩祥在焦爐地下室交換機女工更衣室內發(fā)現兩個小偷正在撬柜子,當他們看到小偷正在行竊時沒有退后,而是勇敢上前進行制止,倆名員工當場擒獲了其中一名竊賊,并立即把他扭送到了廠保衛(wèi)科,劉杭見、劉彩祥受到了車間每人20元的獎勵。</p> <h3>  二是原一回收老師傅朱善炳1991年元月底曾經報給我的(當時我兼任焦化宣傳報道組長)這樣一篇內容經過:當年元月29日凌晨,當天還下著小雨,廠房外一片漆黑,一回收933工段班長孫慶文與工友張宏偉、王振國三位同志正在進行巡檢,在操作室外,他們突然發(fā)現在由西向東的馬路上有5個人打著手電筒正慌慌張張?zhí)е患艹林氐慕饘賯浼诒寂苤?。這些可疑的行動立即引起了他們的高度警覺,他們三人迅速意識到,可能是這伙人在偷運盜竊的備件物資。</h3> <h3>  在如此緊急關頭之際,他們想的就是工廠的財產都是國家的,絕不能讓國家的財產受到損失,他們三人面對竊賊五人毫不懼怕,果斷決定向他們追擊,并邊追邊喊:“抓小偷,把東西放下!”。竊賊見有人追來,也不知有幾個人,趕緊放下偷盜的備件,慌不擇路地翻墻逃跑了。孫慶文等三位工友到現場查看,一捆全新的直徑18毫米的電纜線放在地上,足有50公斤重。于是他們當即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并作了善后處理,避免了工廠財產受到損失,分廠、車間對他們的英勇之舉給予以了表彰和獎勵。</h3> <p class="ql-block"> 【 除夕夜的鏖戰(zhàn) 】</p><p class="ql-block"> 焦化人吃苦精神同樣令人敬佩,我曾經寫過這樣一篇新聞稿《除夕夜的鏖戰(zhàn) 》至今還保存著報紙刊登原件,內容是: &nbsp;</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凌晨12時,淮化第15屆“新春杯”生產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隆冬的夜,白天還沒融化完的雪又被凍住了,此時,剛過完年三十的一輪班焦爐工人們?yōu)榱舜蚝谩靶麓罕边@一仗正在緊張的搗固、裝煤、推焦……</p> <h3>  凌晨3時,焦化廠焦爐4#大車10余噸重的大桿進入#41炭化室在推第5孔焦時,突然遇到“卡殼”,大桿紋絲不動,經查是推焦裝煤電機已經燒壞,形勢十分嚴峻。焦爐不僅面臨著停產的狀態(tài),同時直接影響到“新春杯”運動會的穩(wěn)產高產。當班的一輪班班長張玉槐立即向車間領導和分廠調度室匯報。時任煉焦車間副主任吳凡和分廠調度室吳志忠等人迅速趕赴生產現場察看,并及時聯系起重工、鉗工投入檢修。起重工房新奇與鉗工倪平、樊宗勝等人發(fā)揚焦化工人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用手拉葫蘆一點一點的移動。</h3> <h3>  分廠時任機動科科長孫志坤也在現場進行指揮,煉焦車間值班人員孫寶慶、馬永祥始終在現場忙里忙外。電儀車間值班電工錢琦、周軍積極投入到電機的修復工作中,大家搶時間、爭速度,拆除的拆除、檢修的檢修;通過連續(xù)幾個小時的戰(zhàn)斗,至清晨5時10分終于把大桿拉出。機械站吊車司機 吳茂淮接到吊裝電機的任務后,凌晨4時多便從生活區(qū)步行來到焦爐現場,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檢修中,機修電瓶車司機吳國亮也積極協助做好檢修電機的拉運工作。</h3> <h3>  早晨7時20分,在全體參戰(zhàn)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推焦裝煤電機全部處理完畢,9時5分,焦爐全面恢復生產。鏖戰(zhàn)在除夕夜里的焦化工人們譜寫了新年新的篇章,受到了總廠“新春杯”運動會裁判團領導的高度贊揚。<br></h3><div> (該篇新聞曾刊登在1996年3月1日《淮南化工報》一版)</div> <h3>&nbsp; 【工作中的“老黃牛”】</h3><div> 我雖然在焦化工作的時間只有將近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宣傳部門,但我依然關注著焦化廠的動態(tài)。長期以來,焦化廠涌現出了許多“老黃?!币粯拥母刹颗c員工,他們對工作競競業(yè)業(yè)。我印象深刻地就有劉永言、關大端、張震國、鄭華、程自芳、宋美群、王家海等。我20多年前寫過幾篇焦化人物報道,其中就有張震國、盧純華等,其中我與家慶曾經采訪撰寫的一篇通訊報道《設備“神醫(yī)”盧純華》的報紙原件至今我仍保存著。老盧現在也己70多歲了,他的一生中的黃金歲月里都在跟設備打交道。幾十年來經他安裝調試和檢修過的各種設備起碼有上千臺,使許多設備重新起死回生。我很欽佩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他與病魔抗爭多年后又喜歡上了書畫藝術,并多年筆耕不輟,寫了兩大本長篇自傳體書籍己出版。</div><div> 下面是那篇通訊報道的原文:</div> <p class="ql-block"> 設備“神醫(yī)”盧純華</p><p class="ql-block"> 在淮南化工總廠焦化廠生產現場,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位50歲左右的同志圍著那些大大小小的設備細心查看,凝神傾聽,用手比劃著什么,他就是淮南化工總廠焦化廠副廠長、工程師盧純華。</p><p class="ql-block"> 30多年來,老盧先后對廠里的一些重大設備動過大手術,使不少設備起死回生。因此,職工們都稱他是設備“神醫(yī)”。在老盧的眼里,每一臺設備都是有生命的。聳立在焦化廠備煤車間貯煤場上的兩臺大型聯合卸煤機,由于設計安裝時存在的問題,投產初期一直不能正常使用,不僅影響了生產,而且有時因延誤卸煤時間而被鐵路部門罰款。當時身為車間主任的他,看到國家?guī)资f元的設備不能發(fā)揮效益時,心里焦急萬分。經過苦苦思索,他把搬遷改造聯合卸煤機的方案呈報到總廠廠長手里。一些人對此議論紛紛:一個基層的車間能承擔這樣大的工程嗎?老盧信心十足,他帶領一班人馬,苦戰(zhàn)了4個月,便把重達55噸的卸煤機拆除了下來,通過改造和安裝,使卸煤機的卸煤速度由原來的90分鐘卸一車煤減少到8分鐘。</p> <h3>  老盧每當看到設備發(fā)生故障、損壞時,心里總不是滋味。焦化廠二期焦爐消火車軌道投產2年來,經常發(fā)生斷軌,燒壞車上電機等事故,大修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老盧看在眼里,急在心頭?,F場的煙熏火燎他不顧,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檢測、試驗,終于找到了出故障的原因,他大膽地推翻原設計方案,提出采用鑲嵌法固定道軌的方案。在施工中,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在確保焦爐正常生產的同時,通過6個月的緊張施工,200多米長的消火軌道改造工程勝利完工,各項技術指標均超過原設計要求。</h3> <h3>  老盧心系設備,從未因自己年齡的增大和職務的變化而放棄自己的初衷,凡是有設備的地方無不留下他的足跡。焦爐的推焦裝煤大車是焦爐生產的核心設備,重達1250噸,生產中經常出現故障,開開停停,直接威脅著焦爐的生產。老盧不嫌麻煩,來回反復地爬上爬下穿梭于設備之中,很快查出了大車的“病癥”,老盧會同有關技術人員反復研究,以確定“手術”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萬無一失。去年8月份大修開始,老盧天天奔忙于檢修現場,通過近一個星期連天加夜的安裝、調試,“手術”成功了。職工們看到老盧一項又一項技改項目的成功,深有感觸地說:盧工搞技改,不為名,不為利,不怕擔風險,解決了許多生產上的老大難問題,我們的企業(yè)需要這樣的設備“神醫(yī)”。</h3><div> (刊登于1993年1月11日《淮南日報》二版)</div> <h3>《永不凝結的追求》是我20多年前寫的焦化廠副廠長張震國通訊報道,原文如下:</h3><div> 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焦化廠副廠長張震國同志是一位60年代畢業(yè)的大學生,在進廠的25年中,他把自己的青春默默地奉獻給了焦化事業(yè),為焦化的生產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曾與他共事多年的同志告訴我,張震國同志在工作中所表現的作風,幾乎凝聚著焦化人全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思想精華,他的模范事跡在工人們中間至今被傳為佳話。</div><div> 張震國是1968年底從大學分配來廠的,那時焦爐正在建設之中,風華正茂的他進廠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深入一線與職工們朝夕相處,相敬如賓,從不擺大學生架子。1970年11月25日對淮化人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全國獨一無二的單煤側裝搗固式現代化大型焦爐在焦化誕生了。此時的張震國激動不己,他看到龐大的爐體橫亙東西,焦爐周圍廠房縱橫,塔罐林立,高大巍峨的煙囪飄出縷縷輕煙,他暗自發(fā)誓要干出一番成績來,當時的領導看他年輕能干,讓他擔任了焦爐調火班副班長,成為了一線生產骨干。</div> <h3>  張震國同志對工作認真負責,并且有永不凝結的追求,他每天總是早來遲歸,尤其當時正處在“動亂年代”,他敢于排除干擾,堅持不懈抓生產,主動深入生產一線,最艱苦的地方帶頭上。那時,焦爐因設計的指導思想問題,加上片面地強調節(jié)約,因陋就簡地建立了一期焦爐和簡易的回收裝置,許多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得不到正常發(fā)揮,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施工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焦爐投產后,再加上管理不善,致使1972年焦爐的生產能力只達到設計能力的一半。</h3><h3> 身為一名搞化工的大學生,張震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盡管焦爐面臨著種種困難,他積極地和大家奮力拼搏,在擔任調火班副班長期間,從鍬挖、釬撬、筐背、肩扛等創(chuàng)業(yè)中的各項艱難困苦中,無不傾注了張震國同志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張震國不僅帶領班組人員積極搞好焦爐生產,同時他還踴躍參加設備挖潛革新改造工作。他在一期焦爐投產后的幾年中,與廠里技術人員一起同甘共苦,密切協作,先后完成了焦爐荒煤氣回收及焦爐多項技術的改造項目,為一期焦爐的安全生產和化產回收工作提供了保證作用。</h3> <h3>  張震國素以能吃苦著稱,記得聞名全廠的一期焦爐“三次大會戰(zhàn)”中,(74年、76年、86年)為了抑制一期焦爐爐體狀況的惡化,從而延長焦爐使用壽命,在那個階段他廢寢忘食,幾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會戰(zhàn)”中。那時他的身體狀況不是太好,可他始終與工人師傅們一起奮戰(zhàn)在艱苦的焦爐現場,不論酷暑嚴冬,他總是沒日沒夜地干,雖然焦爐現場煙薰火燎,機側和地下室溫度高60攝氏度,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張震國經常是第一個沖在前面,有幾次在工作中他因勞累過度出現中暑現象,大家勸他休息幾天,他硬是不肯。有一次,他在醫(yī)院里正吊著鹽水,這邊剛吊完還沒等護士來,他就迅速撥掉針頭,又立即來到了廠里,他愛人看到后流著眼淚傷心地向他說:“你這么傻干,圖個啥?”他說:“廠里生產搞不好,我看到難過呀!”就這樣,張震國像“老黃?!币粯泳ぞI(yè)業(yè),任勞任怨地埋頭工作。人們?yōu)樗恰俺钥嗄蛣?,以廠為家”的精神深受感動,無不伸出大姆指欽佩他是一個能吃苦的實干家。</h3> <h3>  讓鏡頭對到1987年6月12日,這天在淮化基本建設史冊上,是一排用金字鐫刻的大字,淮化二期焦爐順利推出第一孔合格焦碳,這天下午六時,雖然天空驟然降雨,但聚集在焦爐工地上數百名員工群情激昂,當煉焦工人熟練的操縱著嶄新的機車將一爐爐通紅的焦炭呈現在人們面前時,整個工地掌聲雷動,但此時為二期焦爐付出心血的張震國沒有滿足,他考慮著環(huán)保工作的任重道遠。</h3><h3> 投產后經??梢钥吹剿郎吓老?,并經常在爐頂上琢磨,不斷了解情況與相關技術人員商討消煙凈化車改造方案,通過辛勤耕耘,消煙凈化車改造方案不僅初見成效,而且得到了大連生產廠家的青睞,并專門派人來焦化取經。對此市電臺也予以報道。二期焦爐全面投產后,小精苯工程亦擺上了議事日程,張震國又常常出現在小精苯的現場工地上,他每天在那里,一泡就是好幾個小時,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h3> <h3>  特別是在大修中,他既要負責分管的生產,又要負責大修方案,現場中總能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對大修開、停車及重點檢修項目,他都親歷親為逐一檢查校對。他經常叮囑身邊的管理人員抓進度不可忽視安全和質量,一次凌晨2點了,張震國大修己勞累一天到家剛休息不久,便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總調來電:450#泵房出水時發(fā)現水中夾帶有異味,請焦化協同查找原因……張震國人在家,心卻系著廠里,他想如果原因不查出來,不僅直接影響白天水系統(tǒng)停車檢修,而且還將影響全廠大修進度,他放下電話不容遲疑地立即騎車直奔廠里,馬不停蹄迅速組織人員對所有水系統(tǒng)管線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最后把檢查結果及時上報給總調后,東方己泛魚肚白。張震國顧不上吃一口早飯,簡單搽了一下臉上的汗水,又投入到了檢修現場。<br></h3> <h3>  為了加快小精苯工程的開車,盡快增加效益,他不顧“苯、萘、焦油”等氣味的長時間刺激,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那段期間因工作過度勞累,他又一次被送進了醫(yī)院。在大腦處在時而昏迷、時而清醒的狀態(tài)下,他嘴角不停念叨著廠里的生產,并仍關心著小精苯的改造工作。</h3><h3> 由于工作需要,近幾年來張震國先后擔任了車間副主任、主任、焦化廠副廠長領導崗位,職務的變化,年齡的增長沒有改變他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張震國就是這樣一位不知疲倦、埋頭忘我的“工作狂”,他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在職工中間處處發(fā)揮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幾年來,他多次被總廠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生產者,同時多次在總廠年度大修中立功和受到嘉獎,1991年他還獲得了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h3> <h3> 【 糖糕里包“明礬”】</h3><h3> 記得自己最初在焦化工作上遇到的可笑事情就是“ 糖糕里包明礬”:</h3><h3> 每個人一生中都離不開吃,很感謝有幸參加工作時在食堂鍛煉了兩年多,使我這個當初不會做飯的毛頭小子切起土豆絲來,己達到比火柴棒還要細的水平,呵呵,如果考級取得“三級廚師”職稱應該沒有問題,并使我烹飪技藝受益終生。這也使我想起了有趣的往事。那是1985年的一個夏日里,我當時還在焦化食堂工作,凡是值夜班的人員在負責夜餐供應的同時,還要負責第二天早餐的準備。那天我忙了一晚上,等到沒有人來就餐的時候已經是凌晨1點多了,忙了一身汗再洗個澡就兩點多了。洗好澡一時半會還睡不著,后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迷糊著了。</h3> <h3>  等到早晨醒來再看看表就慌了神,趕緊準備早餐糖糕面的制作,燒好開水然后進行燙面,再慌里慌張準備白糖,包好、過油、起鍋。等到第一位工人來就餐時,壓根就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好在那位買糖糕的職工比較熟悉,他說你這糖糕怎么不對味,我一嘗才意識到:糖糕里竟然被誤參了明礬,可見當時有多“暈”。沒辦法只能多賣饃饃和油炸獅子頭應對前來就餐的員工,凡要購買糖糕的,我只好說賣完了,以致于最后我自己買菜票進行“賠付”。還有可笑的是一次烘面包過程中,因為自己粗心忘記烘烤爐內還有一盤沒有拿,等到發(fā)現時再拿出來時己成炭化狀……如今回想起來,30年前共事的那些老師傅、老同事宛如眼前:申樹成、邱志明、潘志安、梁全安、盛紹云、李恒樹、李和昌、陸云鵬、葛東方、鄭孝光、徐素華、林賽鳳、李翠萍、李守欽、劉家保、孫本玉、張山躍、陳廣田、潘景奎、劉明金、許良友、孫玉華、姚海英、張開華……</h3> <h3> 【特色鮮明的“黑板報”】</h3><h3> 焦化廠黑板報特色鮮明,分廠辦公樓下那”一排溜”幾大塊非常顯眼,每周幾乎更新一期,我參與的1986年、1987年記錄在案的有近50期,這還不包括基層各車間的黑板報。陸續(xù)參與人員:柴斌、王獻好、黃志強、邵正君、李建伯、曹輝、顧幼翔、蔡兆華、江楠、王至臻、吳敏、劉黎陽等,那時候總廠還經常舉辦黑板報比賽,有記錄的1986年5月焦化廠在總廠主辦的30多個單位參加的黑板報競賽中榮獲第一名。黑板報內容由于貼近基層,受到了廣大員工的歡迎。</h3> <h3>【1987年舉辦的首屆焦化郵展時我設計的紀念封】</h3> <h3> 黑板報內容涉及面廣泛生產經營、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等均有涉獵,如1985年“關于病假與工資的新規(guī)定宣傳”、“食堂舉辦拼盤比賽活動”、“歡送王海舟參軍”、“創(chuàng)文明休息室動態(tài)”等;1986年“煉焦車間再次突破日產煤氣每小時5400立方的開門紅最新記錄”、“分廠月評十佳表彰”、“宣傳單身宿舍調整方案”分廠月評十佳表彰”、“宣傳單身宿舍調整方案”分廠月評十佳表彰”、“宣傳單身宿舍調整方案”、“介紹黃山旅游知識”、“介紹黃山風景”、“黃山旅游首批人員返廠”、“八名老工人光榮退休,分廠組織歡送”、“對87名新學員進行考試”、“分廠舉辦攝影書畫展”;1987年“食堂舉辦第二期烹飪知識講座”、“焦化廠周東霞、劉波、劉清海參加總廠電視安全知識競賽榮獲團體第一名”、“焦化廠團總支關于青年職工享受戀愛假的規(guī)定(暫行)”、“市委書記來焦化為二期焦爐烘爐點火”、“焦化機關團支部與總廠五支部舉辦青年舞會”、“職工住宅分配方法及有關規(guī)定”等內容尤其吸引職工駐足觀看。</h3> <h3> 【 擺一擺焦化的“多工種”】</h3><h3> 焦化的工種涉及面廣泛,除單位性質的不同和差異,一些化工、檢修等工種幾乎涵蓋總廠各方面。分廠技術方面有總工程師、工程師、技術員、調度員、安全員,甚至有專職繪圖員、統(tǒng)計員、材料員、采購員、銷售員、保衛(wèi)員、保管員、打字員以及專職女工委員等;分廠和車間設置有專職設備員、安全員、工藝員、辦事員(部分工段有專職辦事員)、材料員、庫管員;工人技術職稱設置有工人技師,化工操作有主操、副操,各車間工種牽涉更加廣泛。</h3> <h3>  如煉焦就有爐頂工、搗固機工、爐門工、交換機工、煤氣工、消火車、攔焦車司機、推焦裝煤大車、消煙凈化車司機(兼)、熱調工、保爐維修工等;回收車間就有鼓風機、脫酚、硫銨、純苯、粗苯、小精苯、黃血鹽、硫回收、生化處理以及分析工、包裝工等之分,備煤就有皮帶機工、卸煤機工、橋吊與鏟車司機、中控等;檢修和電儀更有鉗工、起重工、電工、電氣焊工、鉚工、車床工、銑床工、刨床工、管工、儀表工等;分廠曾經還有專門的木工、園林綠化、清潔工、浴池工、小車和電瓶車司機、炊事員以及檔案管理員等。由于各工種交叉作業(yè),許多人員經常是身兼多職,尤其在大修中一些單位與個人打破工種界限,工作不分內外演繹出了許多精彩動人的故事……</h3> <h3>【文/圖 曹輝】</h3><div><br></div><div>《回眸那“焦化”時光》</div><div>www.h-ceramic.com.cn/bnhlai1?v=4.1.1</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