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兩航父輩世代楷模(合影)

紅藍白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49年</b><font color="#333333">香港兩航讀書會</font></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央航部分機械員</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49年</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香港啟德機場部分機械員合影</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49年</b>香港九龍紅勘灣的庇利船廠兩航起義部分員工</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50年</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華北革大紀念兩航起義一周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標注姓名</p> <p class="ql-block">八一開航</p> <p class="ql-block">1950年民航局廣州辦事處合影</p> <h1><b><font color="#ff8a00">1950年廣州</font></b></h1> <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民航局第一期政治學習班結束后小組留影(天津鎮(zhèn)南道)</p>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51年</font><font color="#333333">天津鎮(zhèn)南道(現(xiàn)在的睦南道)兩航學習班留影。</font></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51年</b>軍委民航中南辦廣州天河機場留影</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ff8a00">1951年10月</font></b></h1>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51年12月31日</font><font color="#333333">購戰(zhàn)斗機捐 款證明</font></h1> <p class="ql-block">1952年 地點是在廣卅太平南路213號民航華南管理分局廣信大廈天臺</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1950年修復廣州號飛機</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52年民航工會中南區(qū)籌委會區(qū)級委員及基層小組長以上干部在廣卅太平南路213號民航華南管理分局廣信大廈天臺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52年民航華南管理分局財務科全體人員攝於廣州</h3>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修復武漢號、廣州號飛機</p> <p class="ql-block">1952年太原221廠修復海軍魚雷快艇發(fā)動機的兩航人員合影</p> <h1><font color="#ff8a00">1953年國慶節(jié)</font>太原留影</h1>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h1><font color="#ff8a00">1954年</font>太原足球隊</h1> <p class="ql-block">1954年于輝帶隊到南昌320廠學習。</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與民航先進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開辟西昌航線的飛行員兩航人員杜遠禮、吳遠帆等合影</p>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56年</font><font color="#808080">籌建132廠</font></h1>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空軍11廠兩航人員家屬</p> <p class="ql-block">空軍11廠兩航人員及家屬落實政策后合影</p>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59年</font><font color="#333333">兩航起義十周年紀念</font></h1> <h1>姓名標注</h1> <p class="ql-block">1961年吉林兩航前輩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1年9月10日北京民航總局頒發(fā)兩航起義證書大會留影</p> <h1><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1982年2月16日三機部駐川單位兩航起義證書頒發(fā)</span></h1> <h3><br></h3><h3>姓名標注</h3> <p class="ql-block">民航北京頒發(fā)兩航起義證書合影</p> <p class="ql-block">七機部頒發(fā)兩航起義證書合影</p> <p class="ql-block">民航廣州管理局頒發(fā)兩航起義證書</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頒發(fā)兩航起義證書合影</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4年</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兩航起義三十五周年紀念</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姓名標注</h3> <p class="ql-block">成都民航系統(tǒng)的兩航人員及家屬合影</p> <p class="ql-block">成都航空聯(lián)誼會合影</p> <p class="ql-block">成都民航系統(tǒng)的兩航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成都航空聯(lián)誼會兩航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成都民航系統(tǒng)的兩航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于輝部長與部分兩航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p class="ql-block">于輝部長及夫人與部分兩航人員及家屬合影</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86年6月 太原二二一廠</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87年</b><font color="#333333">十三大座談會</font></h1> <h3>姓名標注</h3> <h1><b><font color="#ff8a00">1988年</font></b>三十九周年紀念</h1> <h3>姓名標注</h3>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89年</b><font color="#333333">四十周年紀念</font></h1> <h1>姓名標注</h1> <h1><br></h1> <h1><b><font color="#ff8a00">1990年</font></b>成飛公司第一屆僑代會</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94年</b><font color="#808080">四十五周年紀念</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1994年10月27日西南航空管理局招待兩航人員及家屬,在波音757飛機前留影。</font></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95年</b><font color="#333333">四十六周年紀念</font></h1> <h1><br></h1>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96年</font><font color="#333333">四十七周年紀念</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1996年</b></font>成飛公司第三屆僑代會</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成都航空聯(lián)誼會1997年4月聚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1998年</font><font color="#333333">四十九周年紀念</font></h1> <h1>姓名標注</h1> <p class="ql-block">人民大會堂召開紀念“兩航”起義五十周年座談會</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99年</b><font color="#333333">五十周年紀念</font></h1> <h1>姓名標注</h1> <p class="ql-block">成都民航紀念“兩航”起義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前面八位都是民航的兩航前輩,左起 厲錦祥,汪修夫,戎世明,都潤蓀,嚴載厚,陸芝平,張友良,宣政法。</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1年</b><font color="#333333">五十一周年紀念</font></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2年</b><font color="#333333">五十三周年紀念</font></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04年</b><font color="#333333">五十五周年紀念</font></h1> <p class="ql-block">姓名標注</p> <h1><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2005年</font><font color="#333333">五十六周年紀念</font></h1> <p class="ql-block">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紀念兩航起義六十周年座談會合影</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成都地區(qū)2009年</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六十周年紀念</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姓名標注</h1> <h1><b><font color="#ff8a00">1959年頒發(fā)</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1981年頒發(fā)</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1989年頒發(fā)</font></b></h1> <h3>兩航起義</h3><h3> 兩航起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一次成功的愛國主義革命斗爭。"兩航"系原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空公司"或"中航")與中央航空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央航空公司"或"央航")的簡稱。兩航起義歸來的大批技術業(yè)務人員,成為新中國民航事業(yè)建設中一支主要技術業(yè)務骨干力量,在1950年8月1日的八一開航,1956年5月試航拉薩成功,盲降設備試制,改建天津張貴莊機場、武漢南湖機場,興建首都機場中,無不體現(xiàn)兩航起義人員鉆研技術和勤奮工作的優(yōu)良品質。</h3><h3> 2015年11月9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紀念兩航起義66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座談會由北京兩航人員聯(lián)誼會主辦。北京市文聯(lián)原黨組書記呂浩材在座談會上表示,"兩航人員是新中國民航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我們要堅持求真務實、敬業(yè)奉獻,傳承好他們的愛國情懷。"[1]</h3><h3><br></h3><h3>中文名<br></h3><h3>兩航起義</h3><h3>時間</h3><h3>1949年11月9日</h3><h3>領袖</h3><h3>中國共產(chǎn)黨</h3><h3>屬性</h3><h3>愛國主義革命斗爭</h3><h3>起義背景</h3><h3><br></h3><h3>中航</h3><h3> 中國航空公司,1930年8月1日正式成立。由國民政府交通部與美商中國飛運公司訂約合營,總資本為國幣1000萬元,中方股份占55%,美方占 45%。1933年4月,飛運公司將股權轉讓美國泛美航空公司。1945年7月中、美雙方合約期滿,12月續(xù)簽新約5年,中方股份增至80%,美方減為 20%。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為董事會。1947年5月起,劉敬宜任第11任總經(jīng)理。中航在其成立、存在的20年間,始終得到國民政府的支持和所給予它的優(yōu)惠條件。在技術設施和業(yè)務經(jīng)營方面都領先于其它航空公司。</h3><h3><br></h3><h3>央航</h3><h3> 中央航空公司前身為歐亞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31年2月正式成立。由國民政府交通部與德國漢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辦,總資本為國幣300萬元,分 3000股,中方認購2000股,德方1000股。1933年8月資本增加到510萬元,中方持3400股,德方持1700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 1941年7月,中德兩國中斷外交關系,同年8月,國民政府交通部接管了"歐亞"的德方股份,并改為國營。1943年2月,國民政府交通部與航空委員會合作改組"歐亞"為中央航空公司。同年3月,中央航空公司正式成立,陳卓林為總經(jīng)理。</h3><h3><br></h3><h3>兩航困局</h3><h3> 經(jīng)過抗日戰(zhàn)爭后期的"駝峰空運"和抗戰(zhàn)結束之后的"復員運輸",到1948年,兩航的運輸業(yè)務已有很大發(fā)展。這一年年底,兩航共擁有C-46、C- 47、DC-3、DC-4和CV-240型飛機近百架.空地勤人員6780人.成為國民黨政權的重要空中交通工具。因此,當時兩航的動向對國民黨軍事運輸乃至整個國共雙方的戰(zhàn)場形勢起著至關緊要的影響。</h3><h3>1949年春天,國共雙方的軍事政治實力發(fā)生了實質性變化。三大戰(zhàn)役結束,中國共產(chǎn)黨七屆二中全會后,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南京、上海解放,我共產(chǎn)黨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國土。國民黨政權退踞重慶、成都,蔣介石召集軍事會議.集結力量,妄圖依托西南,伺機反撲。曾經(jīng)在幫助國民黨軍事運輸中發(fā)揮作用的兩航也陷入了困境。原以上海為基地的兩航,于1948年年底起陸續(xù)遷離。中航總公司一部分遷往臺南,總經(jīng)理率主要部門機航組等則遷到香港。央航總公司遷往廣州,發(fā)動機檢修股遷往香港,1949年8月,總公司又遷到香港。此時,兩航的航線急劇萎縮,運輸業(yè)務比 1948年下降了60%。</h3><h3> 兩航遷到香港后,同英資航空運輸企業(yè)之間業(yè)務利益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1949年6月10日,港英民航處通知中航,須于一個月內將中航飛機大修廠與發(fā)動機修理廠遷出啟德機場。7月29日和8月11日,港英當局又先后下令征用中航兩處廠房,并限于8月15日移交港英當局。此時,兩航尤其是中航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h3><h3><br></h3><h3>策動起義</h3><h3> 上海解放后,上海軍管會空軍部接管兩航留守人員和機構時,發(fā)現(xiàn)劉、陳總經(jīng)理尚在猶豫不定,處于十字路口,粟裕司令員指出,我黨必須采取正確的政策,以爭取他們。為此,中共華東局便向中央軍委寫了《爭取兩航公司的工作報告》,提出策動兩航起義的建議。1949年6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根據(jù)國內時局的變化和兩航的向背作用,作出策動兩航起義的決策,并指定由李克農(nóng)負責,羅青長(時任周副主席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辦理。同時,電告我香港有關部門設法策動兩航飛機、工廠遷返祖國。從此,周恩來副主席經(jīng)常檢查進展情況,及時作出指示,指導工作。1949年7月,中央軍委為盡快發(fā)動兩航起義,決定派遣呂明同志偕留在大陸的央航副總經(jīng)理查夷平前往香港進行策動工作。行前,周恩來副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呂明、查夷平,親自向他們交待任務,并要他們代表黨中央和他本人歡迎劉、陳總經(jīng)理回來共商國家大事,參加新中國民航事業(yè)的建設。</h3><h3> 1949年8月24日,呂明、查夷平到達香港后,與港澳工委和香港地下黨的有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9月初,呂明和查夷平、朱漢明、何鳳元、陸元斌、陳耀寰組成起義工作核心小組。呂向他們傳達了周恩來和中央軍委對策動兩航起義的指示。核心小組進行了分工,呂明、查夷平負責爭取兩航總經(jīng)理和飛行員的工作;何鳳元負責爭取劉敬宜、中航總公司的中層干部和中航香港辦事處人員的工作;陸元斌負責爭取飛行人員和中航機航組人員的工作;陳耀寰負責爭取央航中層人員和兩航基層及港九民航工會的工作;朱漢明負責與北京的通訊聯(lián)絡工作。對兩航公司的上、中、基層人員同時開展策動工作。</h3><h3> 起義工作核心小組在中航對總經(jīng)理劉敬宜做爭取工作的同時,開展做中層人員的工作,通過中層骨干所掌握的業(yè)務部門和系統(tǒng),以行政渠道的合法形式推動執(zhí)行,為面上的工作開展提供了隱蔽性。這些中層骨干,有黨的工作基礎,愛國、事業(yè)心強,具有專業(yè)技術特長,深受上層信賴,與基層關系密切,形成策動起義的中堅力量,配合核心小組,以下促上,爭取劉敬宜總經(jīng)理,促使劉敬宜終于下定決心參加起義,率眾北飛。</h3><h3> 央航的情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推動中層,形成合力,控制全局的。對央航的策動工作,開始主要是對上層和基層做工作。呂明、查夷平到港后當天就會見了央航總經(jīng)理陳卓林,并轉達了周恩來副主席歡迎陳回國參加祖國建設之意。在廣州解放前后的有利形勢下,陳卓林謹慎地向本公司上中層人員布置準備起義的工作。但出乎陳的意料,在上中層及飛行人員中遇到不少阻力。央航召開基層骨干會,研究依靠基層,團結中層,爭取上層的策略。在陳卓林總經(jīng)理的直接授意下,央航成立了遷建委員會(后更名為"非常委員會"),逐步把上、中、下三層力量凝聚一起,成為統(tǒng)一行動的領導組織,有力地推動了起義的思想發(fā)動和組織工作。</h3><h3><br></h3><h3>發(fā)動起義</h3><h3> 在起義的發(fā)動工作中,在黨的領導下,核心小組通過港九民航工會的配合做工作。糾正某些單純福利主義傾向,把工會工作納入兩航起義行動,使工會的執(zhí)、監(jiān)委員和積極分子成為起義工作的骨干,形成一支重要的力量。</h3><h3> 起義領導核心小組除反復研討行動方案,確定方法步驟和實施措施外,還深入兩航人員中召開骨干會,指導技術行動部署,協(xié)調各部門的行動配合,排除各種困難,順利完成北飛前的諸項準備工作。</h3><h3> 兩航員工在香港加緊準備北飛,北京時刻在關注。周恩來總理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兩航起義問題,最后一次是10月底,周總理向聶榮臻、粟裕、李克農(nóng)、劉亞樓、蔣天然等傳達了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決定,批準兩航起義飛機降落地點、起義時間;具體飛行計劃、機場選用的安排;劉、陳總經(jīng)理的接待工作;劉、陳總經(jīng)理到北京后由新華社發(fā)布兩航起義消息;以及對兩航公司的政策,總公司、分公司設置,機場使用和經(jīng)營方式等等。</h3><h3><br></h3><h3>起義時間表</h3><h3>11月5日,呂明、查夷平搬進九龍半島酒店,成立起義指揮部。</h3><h3>11月7日,中航中層主要部門負責人、業(yè)務骨干、飛行員等42人,在《中國航空公司全體員工起義宣言》上鄭重簽名,表達起義的堅定決心。當日晚,何鳳元、吳景巖帶著這份42人簽名的起義宣言找到劉敬宜,再次進行說服工作,懇切希望劉總經(jīng)理果斷決策,堅決領導,迅速行動,立即宣布起義。</h3><h3>11月8日晚9時,陳達禮主持召開中航北飛人員預備會議,傳達了北飛日期、時間、航線安排等事項。</h3><h3>1949年11月9日,4時半,中航陸維森、華祝、央航樓閱秉、徐文良等到機場擔任現(xiàn)場指揮送飛機,并妥善地避開局外人,使機組和隨行人員順利辦完起飛前的各種手續(xù),登上飛機。6時,12架飛機陸續(xù)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中國航空公司10架,中央航空公司2架。劉敬宜、陳卓林、呂明、查夷平等人乘央航潘國定駕駛的CV-240型(空中行宮)XT-610號飛機,于當日12時15分到達北京。到北京西郊機場歡迎的有空軍司令劉亞樓、外交部副部長李克農(nóng)、空軍參謀長王秉璋、周總理辦公室副主任羅青長以及任泊生等有關人員。其他11架飛機,由陳達禮領隊,飛抵天津。同日,香港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 2000多名員工通電起義。</h3><h3>11月9日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北京飯店宴請劉敬宜、陳卓林一行。</h3><h3>11月12日,毛澤東主席電賀劉敬宜、陳卓林和兩航員工,贊揚其"毅然脫離國民黨反動殘余,投入人民祖國懷抱,這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愛國舉動",希望他們團結一致,為建設人民航空事業(yè),并為保衛(wèi)留在香港的祖國財產(chǎn)而奮斗。同日,周總理致函兩航員工,宣布兩公司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轄,任命劉敬宜、陳卓林分別任兩公司總經(jīng)理。新華社、《人民日報》發(fā)表了《歡迎兩航空公司起義》的社論,"對于將在兩公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人民航空事業(yè),表示無限的信心。"周總理、李克農(nóng)副外長特電嘉勉參與策動兩航起義的何鳳元、陸元斌、陳耀寰、朱漢明等同志。11月15日,周總理在北京飯店會見并宴請兩航起義北飛全體人員,他說:"我們歡迎兩公司的起義,因為這是具有無限前途的中國人民民航事業(yè)的起點。"他號召"兩公司的全體人員努力克服前進途中的困難,堅持自力更生,而不要對帝國主義者存任何幻想"。</h3><h3><br></h3><h3>起義北飛成功</h3><h3> 兩航公司在起義北飛成功后,立即通電國內外各辦事處、航站,電令保護好財產(chǎn),號召尚待解放地區(qū)和海外員工策應來歸。中航澳門電訊課、工廠、材料庫員工積極響應,莊重簽名加入起義行列。央航曼谷辦事處員工致函,絕對擁護起義。中航、央航昆明辦事處員工,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秘密響應起義,進行護產(chǎn)斗爭,迎接解放。臺灣、??诘牟糠謨珊絾T工聞訊后,沖破國民黨的阻撓,趕赴香港報到參加起義行列。中航曼谷、仰光、海防、加爾各答、舊金山等辦事處和航站員工,紛紛響應起義,相繼策應歸附人民祖國。</h3><h3> 起義后,中央人民政府民航局即著手兩航留港、澳人員復員事宜。從1950年1月16日起,央航復員廣州,中航復員天津、上海。到1950年底,累計香港兩航公司復員廣州、上海、天津的員工共1725人,直系親屬2474人,總計4199人。</h3><h3> 兩航起義后,國民黨政府對起義瘋狂反撲,在港英當局縱容下,百般利誘、分化破壞起義,進而蔣美勾結,后又蔣美英合謀,進行各種威脅破壞和劫奪活動,在形勢險惡的情況下,我黨領導廣大起義員工配合我國政府展開了捍衛(wèi)起義成果的護產(chǎn)斗爭。留港員工在軍委民航局、民航廣州辦事處的直接領導下,以及同中共港澳工委和有關部門通力合作、艱苦努力,排除各種阻礙,完成了護產(chǎn)搶運任務,截至1952年底,共運回器材約15000箱(件)、汽油3600桶和其他物資設備等。</h3><h3><br></h3><h3>重大意義</h3><h3> 兩航起義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導下的愛國壯舉,是震驚中外的一件大事。</h3><h3>兩航起義對國民黨在政治上、軍事上是一個重大打擊,切斷了國民黨政權的西南空中運輸線,為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創(chuàng)造了條件,加速了解放全國大陸的進程。</h3><h3> 兩航起義的成功,轟動了港九各階層,震撼了蔣幫,引起國際注視。兩航愛國員工首先高舉義旗,直接影響了港九的資源委員會、招商局和中國銀行等27個國民黨在港機構相繼起義,起了示范和帶頭作用,加速了蔣幫的分崩離析。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給予國民黨政權以有力打擊。</h3><h3><br></h3><h3><br></h3> <h3>  在發(fā)展運輸生產(chǎn)、保證飛行安全、改善基礎設施、加快人才培養(yǎng)、發(fā)展科學技術和增進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他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遍布全國各個崗位的起義員工,在國防、航空、航天、電子、機械工業(yè)、科研、文教等部門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都做出了積極的奉獻。充分體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當年關于"爭取人是最主要的"指示的重大和深遠意義。<br></h3><h3> 兩航起義是一次愛國行動。毛澤東主席稱之為"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愛國舉動"。周恩來總理稱它是"具有無限前途的中國人民民航事業(yè)的起點"。兩航起義是中國民航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我黨領導兩航起義的偉大壯舉,是廣大兩航員工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大潮中,遵循黨所指引的方向,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投向人民祖國懷抱的正義行動,它將永載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的史冊。</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