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古老的漢字,漢字之美,源遠流長。傳統(tǒng)書法之美,當然是白紙黑字。于是,就有了"墨處見筆力,白處見功夫"的說法,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布白是一特殊本領。對那些傳世之作,人們把它刻于石碑上,再拓下來訂成拓本,讓遠在天邊的人也有學習的機會。這種拓本是黑底白字的,在仔細欣賞各種碑帖時,我發(fā)現(xiàn)碑刻拓本那種黑底白字,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在黑色的背景中,我們更容易集中精力去欣賞書法作品。以前的拓本都是在碑刻中拓出來的,非常不容易?,F(xiàn)在有電腦軟件,把書法作品制作成黑底白字的拓本書法已非常容易。今天試將近一段時間的習作制作成黑底白字,居然覺得比原稿耐看多了。</h3> <h3>第一次臨王義之的《蘭亭集序》,難度還是很大。網上下載了幾個印章,增加點氣氛吧。</h3> <h3>《蘭亭集序》臨了幾遍,好像感覺好一些了。每一次臨的都作資料保存吧。</h3> <h3>第一次臨米芾的《蜀素貼》,非常喜歡。上海著名女書法家周慧珺就是從中獲得真?zhèn)?,?chuàng)造了獨特的周慧珺書法。但那是人家一輩子的追求結果。那種手上出神入化的功夫,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h3> <h3>特別喜歡趙孟頫的書法,試臨他寫的《洛神賦》。</h3> <h3>今天臨趙孟覜寫杜甫的詩秋興八首。從他的書法中可以看到很多前人的影子,驗證了這句話:"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h3> <h3>這是臨啟功大師的作品,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喜歡是一回事,要寫出人家那味道是另一回事。一個字:難。</h3> <h3>這首詩不知多少人寫過,要寫出自己的特色,真難。</h3> <h3>這是底稿,作資料保存吧。</h3> <h3>用鋼筆臨蘭亭集序。今天上午用一支普通的簽字筆試臨蘭亭集序,可惜只能寫下局部。做舊處理了一下,印章全部是在網上下載的,增加一點氣氛而已。造成這幅作品已被好幾個藏家收藏過的假相,博君呵呵一笑!</h3> <h3>用鋼筆臨帖可以幫助背帖,而且硬筆書法有特殊的味道。</h3> <h3>文字:戴奇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