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瓦小66(3)班的同學(xué),此時都是爺爺奶奶輩了,但是少年同學(xué)的情誼卻一直留存在心中。現(xiàn)在都已退休了,大家又可相聚了,于是就有了這次出國,并且是幾千公里外的德國、北歐四國,外加愛沙尼亞和俄羅斯的結(jié)伴旅游。</h3><h3>由于國家較多,行程較長,我所攝的只能分段制作美篇。這里的第(一)篇是德國和丹麥。</h3> <h3>經(jīng)過十個小時左右的“紅眼飛行”,我們一行同學(xué)及家屬終于到達(dá)這次旅行的第一站~德國法蘭克福。</h3> <h3>一夜的“紅眼飛行”,人很疲勞了,但文秀仍然神采奕奕。</h3> <h3>這是參觀法蘭克福的老歌劇院。莫扎特第一次登臺演出的地方。當(dāng)然,那是跑龍?zhí)住?lt;/h3> <h3>這是七朵金花的第一次合影。</h3> <h3>別人都以歌劇院為背景留影,但唯一的男家屬老閻卻別出心裁的在歌劇院對面的人行道上照。他在我們小集體中起“政委”作用。</h3> <h3>從第一個景點開始就要掛在肩上了,小西已做好了準(zhǔn)備,不信你看他滿臉的燦爛笑容。</h3> <h3>這景點是徐果自己找的,拍后看看效果還不錯。</h3> <h3>漫步在法蘭克福的街頭。</h3> <h3>這是在法蘭克福的股票交易市場前留影。</h3> <h3>歐洲的城市建筑確實與國內(nèi)不同。</h3> <h3>這位德國大爺能與來自中國的外賓合影,異常興奮,感到非常榮幸。</h3> <h3>這是圣凱瑟琳教堂,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歐洲教堂。</h3> <h3>我老伴與國平老伴還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工友,感嘆在異國他鄉(xiāng)相遇,天地如此之大而又如此之小。</h3> <h3>這是在“羅馬人”廣場,面積比溫州的“新世紀(jì)”廣場還要小,但卻古色古香。</h3> <h3>后面是圣保羅私人小教堂。</h3> <h3>后面是法蘭克福的市政廳,已沿用了一千多年。當(dāng)年神圣羅馬帝國選舉皇帝就是在此舉行的。</h3> <h3>這張是引用別人照的片,版權(quán)不屬于我。??</h3> <h3>第一次看到歐洲的噴泉,也是第一次看到裸體塑像。接下來的日子,裸體雕塑、油畫是見怪不怪了。歐洲人的文化里沒有一丁點儒家思想。</h3> <h3>加民自然是不放過這一美景。以后的日子里,也有別的男士與其合影……就我不敢,有心沒膽,不然回國后要挖根源、清思想,麻煩。</h3> <h3>法蘭克福是歐洲的金融中心,也是歐元區(qū)總部所在地,所有的歐元印刷都在此進(jìn)行。但是……歐元全都在小紅的掌控之中。</h3> <h3>這是我們第一次“全體”合影,但……還是少了個海琴,找不到她!回國后總結(jié)必須要強(qiáng)調(diào)組織紀(jì)律性。</h3> <h3>這是我們第一次住宿的鄉(xiāng)間旅館。</h3> <h3>在旅館的樓梯上留影。</h3> <h3>第二天驅(qū)車前往漢堡。</h3><h3>這是在漢堡的阿爾斯特湖前留影,男士們照得還可以吧!</h3> <h3>這是在漢堡市政廳前留影。</h3> <h3>第二次“合影”……還是少一個。</h3> <h3>渡過珀羅海峽來到丹麥的哥本哈根。</h3> <h3>世界聞名的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塑像。</h3> <h3>在丹麥女王塑像前留影。</h3> <h3>這是司春女神雕塑群。</h3> <h3>這是二戰(zhàn)勝利紀(jì)念牌。雖然丹麥二戰(zhàn)中僅放了幾槍,但也是戰(zhàn)勝國。</h3> <h3>游覽丹麥王宮。</h3> <h3>游覽哥本哈根“新港”,運(yùn)河兩邊的彩色房子別有異國風(fēng)味。這座紅房子安徒生曾住過。</h3> <h3>游覽哥本哈根市政廳,典型的北歐建筑風(fēng)格。</h3> <h3>游覽“腓特烈城堡”。這里曾是丹麥王宮,現(xiàn)為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h3> <h3>在丹麥的赫爾辛格觀望“哈姆雷特城堡”。</h3> <h3>加民也學(xué)小紅的照姿,這是按我要求扭的。這樣可以看不出大肚子。</h3> <h3>這是我第一次露相。這里的景色太美了。</h3> <h3>從這里渡過厄勒海峽前往瑞典的赫爾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