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寸金蓮</h3> <h3>中華大地上流傳千年的女子纏足之風俗已漸漸離我們遠去,大多成為故事在社會上口語相傳,依稀記得小時候看到祖母的小腳覺得好奇,祖母說從5、6歲就開始緾足了,我的祖母叫張金俤,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手工極好的,學校放假時祖母叫我去田邊抱回一梱麥桿來,竟能編織出好幾把精美的扇子,一邊編一邊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還能用整個魚頭的骨頭拼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小鳥,用絲線串著給我當玩具,多年后我曾多次嘗試過,但怎么也拼 不成功,我相信,如今這技藝已失傳了,現(xiàn)在那一輩的人都已經(jīng)老去,但是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最東邊的苔菉鎮(zhèn)卻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小腳女人村。那里八、九十歲的老奶奶幾乎都是"三寸金蓮",這些小腳女人仍在演繹著自己獨特的悲喜人生。隨著時間的流逝,現(xiàn)在健在者僅剰十三人。這堪稱是中國最后的小腳女人!</h3><h3> 當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民國臨時政府禁止女子纏足,可是在農(nóng)村邊遠地區(qū),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延續(xù)了千年的劣習才被禁止。</h3><h3><br /></h3><h3> 清朝初年 剛開始纏足的小女孩</h3> <h3>清朝初年的年輕女孩子</h3> <h3>清朝初期的小腳女人</h3> <h3>淸朝初期的小腳女人</h3> <h3>淸朝中期的小腳女人</h3> <h3>清朝中期的小腳女人</h3> <h3>淸朝中期的小腳女人</h3> <h3>淸朝末年的年輕女孩子</h3> <h3>民國時期的小腳女人</h3> <h3>扭曲變形的小腳</h3> <h3>關(guān)于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于隋朝,有說始于唐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jù)考證,中國女子纏足始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到南宋時期,女子纏足已多見,"小腳"已成為女子的通稱。</h3><h3> 為什么中國會流行纏足呢?一是統(tǒng)治者的愛好對百姓的影響,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嬪妃用布把腳纏成月型,在黃金做的蓮花上跳舞,李后主認為這樣是至美的,于是后官中就開始纏足,后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么,民間就一定流行什么,就和現(xiàn)代人們跟風崇拜明星一樣。 再就是文人對社會風俗的影響,文人墨客對女人的小腳一直推薦有加,"金蓮""香鉤""三寸金蓮"等,都是文人賦于小腳的贊美之詞!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就是從此而來。古代男子對女子的評價,小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之一。蘇東坡詩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女子的小腳應放在手掌上把玩,由此可見一斑。</h3> <h3>三寸金蓮</h3> <h3>以下是福州苔菉鎮(zhèn)最后的小腳女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h3> <h3>和孫女在一起</h3> <h3>織魚網(wǎng)</h3> <h3>其樂融融</h3> <h3>自己制作的小鞋</h3> <h3>邁進了現(xiàn)代</h3> <h3>第四代了吧!</h3> <h3>打牌娛樂</h3> <h3>用上現(xiàn)代的電話通訊</h3> <h3>愛美是女人的天性</h3> <h3>自得其樂</h3> <h3>勤勞的老太太</h3> <h3>讓本篇記錄下這些珍貴的歷史鏡頭,也許再過幾年或者更長些時間,將永遠成為記憶,這是一段不該忘卻的歷史,畢竟這風俗在中華大地上曾經(jīng)存在過千年之久,追溯到我們的祖輩,或許也有小腳女人的背影??。</h3><h3> 僅以此文紀念祖母張金俤老太太</h3><h3><br /></h3><h3> 本篇大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