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是我和單縣獨立三團的兵團戰(zhàn)友們終生難忘的一天,就在那一天,我們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偉大號召,離開家鄉(xiāng),奔赴山東生產建設兵團獨立三團,踏上了祖國建設的漫漫征程。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戰(zhàn)友們從四面八方回到家鄉(xiāng)單縣,回到我們人生奮斗之旅啟程的地方,參加兵團五連四十五周年的聚會慶典。四十五年時光荏苒,滄海桑田,故鄉(xiā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而我們這些當年風華正茂的大姑娘小伙子,如今都變成了兩鬢染霜、已過花甲之年的老頭、老太太,想來不禁令人感慨萬千!</h3> <h3> 雖然已經過去了四十五年,但離別時的場景依稀猶如發(fā)生在昨天,歷歷在目,清晰可見。記得那天天不亮,我?guī)е约旱娜啃醒b—一個柳條箱,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縣賓館前集合。賓館前人頭攢動,到處是送行的人群,千叮萬囑的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離別的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當我們乘“站”的敞篷大卡車緩緩啟動的瞬間,車上車下頓時哭聲一片。</h3><h3> 離別的場景總是會令人傷感,但對我們來說,更多的卻是對即將到來新生活的向往憧憬,和成為兵團戰(zhàn)士的自豪感,心中充滿了戰(zhàn)士出征前的激動、不安!生長在毛澤東時代,自幼受到的教育,使我們對毛主席有著無比深厚的階級情感,對祖國有著最虔誠的熱愛!內心向往著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我愿做高山暴雨之松,不愿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艱苦的斗爭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雷鋒同志的這段話,曾被當做座右銘工工整整地抄寫在自己日記本的扉頁。就這樣,帶著親人的囑托,懷著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豪情壯志,大卡車載著我們,離開單城,向萊蕪方向駛去。不知是誰起了個頭,大家開始扯著嗓子唱起革命歌曲,《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一首接一首,不停地 唱啊唱,一路上歡歌笑語,路邊的行人,田野里勞作的老鄉(xiāng),都驚奇地看著我們這幾車瘋狂的年輕人。下午,終于來到了目的地—萊蕪縣一個叫接駕埠的村子,這里是團部駐地,而我們五連,則在離接駕埠三公里左右的地方。由于宿舍還沒建好,當晚我們就暫時住在村子的民房里。</h3> <h3> 雖然環(huán)境惡劣,條件艱苦,但幸運的是:我們五連是一個團結友愛的戰(zhàn)斗集體!我們遇到了最最值得尊敬和信任的首長,為我們保駕護航!尤其是老連長韓有昇,一身正氣,大公無私,嚴于律已,寬以待人,處處以身作則,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就是我們身邊的雷鋒,像老大哥一樣關心著每一個戰(zhàn)士的成長,使我們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看到了一個真正軍人的光輝形象!在那艱苦的歲月里,戰(zhàn)友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生病時,端到床前的病號飯—一碗熱氣騰騰的蔥花雞蛋面,是我們吃過的世界上最好的美味;遇到困難危險時戰(zhàn)友的一句“快閃開,我來干”,是我們聽到的最美的語言……。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團結協(xié)作,戰(zhàn)勝困難,共同走過那段艱難的蹉跎歲月!</h3> <h3> 盡管已經有思想準備,知道兵團環(huán)境艱苦,但真正身臨其境時,艱苦的程度還是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來到五連駐地,放眼望去,遠處是連綿不斷的大山,我們連就在山腳下這片空曠的麥子地里,麥田中還有一大片墓地,給人一種滄涼陰森的感覺,我們的宿舍,就建在離墓地幾十米遠的地方。所謂“宿舍”,就是把簡易的軍用房架用鐵絲捆綁固定支起的棚子,棚子四周用葦萡圍起來,葦萡上糊上些泥巴,隔一段葦萡上剪出個幾十公分見方的洞,上面橫七豎八地纏上些鐵絲,就算是“窗戶”了,冬天為了保暖,在外面蒙上一層塑料布。其實對于大山里嚴寒的冬天,一層塑料布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我們女排的八十多位戰(zhàn)友都住在同一個棚子里,棚子東西方向很長,中間有一米多寬的過道,兩邊是用工字鋼支起的架子,上面鋪上木板,就算是床了!睡覺時大家頭朝向過道,一個挨一個排在過道兩側,每個人只有幾十公分寬的地方,如果要寫點東西,只能趴在床上或被子上寫了。剛去的時候是夏天,趕上雨季,每逢刮風下雨,棚子被大風吹得搖搖晃晃,夜里根本不敢睡覺。連長指導員更是不放心,帶領值班人員打著手電筒不停的在宿舍周圍巡邏,不時去緊固一下固定房架的鐵絲。暴雨沖刷掉了葦萡上的泥巴,雨水灌進宿舍,箱子被泡在水里,臉盆、鞋子等物品也漂在水面上,大家趕緊手忙腳亂地用臉盆往外面刮水,等到天晴了,就在葦墻上再糊一層泥巴;沒有自來水,炊事班的姐妹們拉著架子車,去遠處的水井里打來水做飯,洗臉刷牙的生活用水,是我們輪流用扁擔去大沙河里挑來的;沒有澡堂,沒有廁所,我們在連長指導員的帶領下,用葦萡圍起來,建起了露天的澡堂廁所。但是到了冬天,天氣太冷,澡堂就沒法用了。整個冬天,我們只洗過一次澡,是以行軍拉練的形式,頂著刺骨的北風,冒著零星漂落的雪花,急行軍幾十里路,到萊蕪電池廠的小職工澡堂洗的,現(xiàn)在想起來真覺得不可思議!如果說給年輕人聽,估計他們不會相信吧?去到兵團不久,全團召開了大打礦山之戰(zhàn)的誓師動員大會,在會上,呂副團長做了慷慨激昂的動員報告:我們要一面軍訓,一面開始搞建設,一至四連負責挖礦,我們五連是鐵廠,主要工作是建設高爐和配套設施。呂副團長的講話很有感染力,他說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里挖出鐵礦,把這片荒野建成一個鐵水奔流、鋼花四濺的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國慶節(jié)高爐就要流出鐵水!我們聽得熱血沸騰!美好的前景激勵著我們,想到能夠親手在這里建起高爐廠房,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家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一切困難都能克服!我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訓練中:磨耐火磚、建高爐、修路、挖蓄水池、蓋房子、抬大筐、掄大錘、打眼放炮、推礦車……,無論干什么,無論男女,每個人都是竭盡全力。身體弱點的戰(zhàn)友,有時候一下班放松下來,就癱在床上不想動了,連吃飯都懶得去,只能讓別人帶點吃的回來。54斤的礦山糧食定量,已是當時最高的糧食供應標準,即使這樣,由于勞動強度太大,沒有油水,又處在長身體的時候,大家還是吃不飽,尤其是男戰(zhàn)友,有的實在是太餓了,夜里爬窗戶進廚房“偷”饅頭吃,并為此受到批評處理。除了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我們還有軍訓的任務,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炎炎夏日里烈日下的隊列訓練,數(shù)九寒冬天,伏冰臥雪搞訓練!尤其是練習射擊瞄準時,不能戴手套、口罩,帽耳朵不能放下來,連續(xù)幾個小時趴在冰冷的野地里,直到把身下的堅冰融化……。記得有一次,舅舅和他的同事去萊蕪出差順道去看我,當時我外出執(zhí)行任務不在連隊,戰(zhàn)友們非常熱情地接待他們,到了吃飯的時間,爭先恐后地打來了好多份飯菜??淳司怂麄冞t遲不吃,戰(zhàn)友們說:舅舅你們吃飯??!別客氣,耀華不在,我們在是一樣的。過后舅舅對我說:你們這些小戰(zhàn)友真好!可我們哪里是客氣呢,白水煮白菜,連點開水都沒有,怎么能吃得下去!你每次寫信都說在這里很好,真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太艱苦了!因為那時沒有開水爐,每個班發(fā)一個小爐子,燒水加取暖,下班后回到宿舍才能點爐子燒水,吃飯的時間又有限,一個班十幾個人,所以等不到水燒開,剛有點熱乎就喝光了。</h3> <h3> 生活的艱苦,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我們不怕,為祖國建設流血流汗我們無怨無悔!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實使我們越來越多的感到困惑、苦悶和彷徨。國慶節(jié)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又一年過去了!“鐵水奔流、鋼花四濺”的大型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在哪里呢?雖然高爐已經建起,但它也只是靜靜的立在那里,那個大大的礦坑還在那里,礦石又在哪里呢?一切還是老樣子!我們仍然每天去挖那個大坑,看不到一點點希望!激情在一點點退去。難道我們的青春就埋葬在這個大坑里了嗎?我們工作的價值是什么?我們在問蒼天、問大地、問戰(zhàn)友,問自己!陸續(xù)聽到些傳聞:這個礦是五八年大練鋼鐵時匆忙上馬的,由于后來發(fā)現(xiàn)是“積窩礦”,沒有開采價值而下馬。我們團在此組建是緣于一位兵團的高層領導認為山東兵團當時已經有農業(yè)、林業(yè)、機械、化肥等很多行業(yè),怎能沒有鋼鐵呢!是在一次酒后坐著小車來這里考察后做出如此決策的!傳聞是真是假不知道,直到今天我們也不清楚真相是什么?但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錯誤的!付出那么多,沒有給國家?guī)砣魏涡б?,千辛萬苦建起的高爐被炸掉,成為一堆廢鐵;占用的大片農田至今仍是一片荒蕪;而我們一千多名熱血青年,在這里付出了青春和激情、血淚和汗水,甚至是生命!</h3> <h3> 回望兵團歲月,雖然短暫,卻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人生經歷,留給我們的雖然有傷痛,但更多的是生活對我們的礪練!這是我們最大的精神財富!使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索、更加堅強樂觀,有兵團經歷這碗酒墊底,我們可以笑對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艱難!我們不敢說青春無悔,但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無愧!無愧于祖國,無愧于毛澤東時代!我們曾無悔地付出、奮斗,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今天,我們已經退休,過了花甲之年!戰(zhàn)友相聚,倍感親切,即使有的已經幾十年未見,但說出名字,談起往事,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一個個擁抱,一聲聲問候,傳達著我們的友誼和思念。共同的經歷,是我們相互理解的基點。此時此刻更加懷念已經離開我們、英年早逝的戰(zhàn)友,愿他們在天堂里安息!衷心的祝愿我們的老連長健康長壽!祝愿親愛的戰(zhàn)友和兄弟姐妹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開心快樂每一天,夕陽更加光輝燦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