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勝州,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它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創(chuàng)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h3><h3>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h3><h3></h3> <h3>哲蚌寺之大雖然聽說過,但還是沒有想到從哲蚌寺大門售票處進來之后,離寺廟還有很遠的一段山路,遠到從進門這里并看不到寺廟的蹤跡??戳艘幌?,有的人正在步行上山,但大部分人是坐車進去的,可是一時間很難找到車,問了好幾輛進來的車子,都說已經(jīng)預定好客人 了。正在很泄氣的時候,有一個車子主動說可以把我們帶上山去,車里是兩個藏族大人和三個小孩子,看著車已經(jīng)滿了,我有些猶豫。司機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來,趕忙說沒關(guān)系的,可以擠一擠。</h3><h3></h3> <h3>大概車子開了有二十分鐘左右,就停在一處停車場附近。司機熱情耐心地向我們講,車只能開到這里了,我要付給司機車錢,但是被這一家人反復拒絕了。</h3><h3></h3> <h3>下車后沿著山路一直向上爬,沿途就是哲蚌寺的寺廟建筑了。這個藏族小姑娘一直緊緊拉著我的手向上走,讓我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溫暖,于是就有了我們的合影。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無法忘懷。</h3><h3></h3> <h3>整個寺院規(guī)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洲”,它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h3><h3></h3> <h3></h3> <h3>寺院里有很多狗,這些狗不是在曬太陽,就是在睡覺,總之是趴在那里一動不動,即使走近它們,它們也依然悠閑自得的做著自己的事情。</h3><h3></h3> <h3></h3> <h3>在通往佛殿的沿路,有一些佛龕和轉(zhuǎn)經(jīng)筒,想來是隨時都要禮佛的意思吧。</h3><h3></h3> <h3>沿著轉(zhuǎn)經(jīng)筒繼續(xù)前行。</h3> <h3>哲蚌寺的扎倉實在是太多了。扎倉既是格魯派的學經(jīng)單位也是措欽大殿以下的一級管理機構(gòu),其建筑也僅次于措欽大殿。扎倉的建筑基本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該扎倉僧人聚集的大經(jīng)堂,一是各佛殿。扎倉下面是康村,如果說舊西藏的寺院是一所綜合大學,那么扎倉相當于系,康村相當于班級,米村就相當于小組。哲蚌寺的洛塞林扎倉有26個康村,每個康村都有自己獨立的經(jīng)堂和僧舍,每個康村又有若干米村。哲蚌寺建成初期有七個扎倉,分別由絳央曲結(jié)的七大弟子主持,后來各地來寺的僧人不斷增多,根據(jù)僧人學經(jīng)內(nèi)容和籍貫合并成眼下的羅賽林、郭芒、德陽和阿巴四大扎倉。后一個為密宗扎倉。</h3> <h3></h3> <h3>從哲蚌寺的圍墻向外望去,遠處有繪在山石上的佛像。</h3><h3></h3> <h3>這里就是雪頓節(jié)時曬佛臺,每年雪頓節(jié)哲蚌寺都會舉行曬佛儀式,在山坡上展示一幅巨型佛像唐卡,引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來祈福,場面壯觀。</h3><h3></h3> <h3>雪頓節(jié)是哲蚌寺的最大的宗教節(jié)日,現(xiàn)已成為拉薩地區(qū)的最大節(jié)日之一。</h3><h3></h3> <h3>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措欽大殿位于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積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石鋪廣場,面積200平方米,登上17級寬廣的石階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的經(jīng)堂規(guī)模宏大,有房221間,有柱183根,面積約1800平方米。中心升起一層約一百多平方米的高敞天窗。經(jīng)堂雕梁畫棟,依柱是懸幢,幃幔交織,五光十色,加上后面醒目的鎏金銅像,盞盞長明油燈,顯得十分富麗堂皇。堂內(nèi)供奉的佛像造型精美生動,特別是正中的廣殊菩薩及大白傘蓋佛母,高大而精致,佛像的背光、周圍的邊飾和雕獸造型生動,罕見精美。</h3><h3></h3> <h3>措欽大殿的一角,呈現(xiàn)在湛藍色的天空中格外肅穆莊嚴。</h3><h3></h3> <h3>門前八根大紅色的柱子,氣派非凡。</h3><h3></h3> <h3>廊前全部是精美的佛教壁畫。</h3><h3></h3> <h3>從這扇門都可以想見確實哲蚌寺在格魯派寺院中是地位最高的。</h3> <h3>大殿和主要經(jīng)堂均覆以金頂,加有法輪、寶幢等裝飾,多姿多彩的裝飾與高聳林立的殿堂樓宇交相輝映,巧妙地形成藏傳佛教寺院奇特莊嚴且富麗堂皇的景象。</h3><h3></h3> <h3></h3> <h3>佛光照在大殿的金頂之上,一派祥和安寧之氣。</h3><h3></h3> <h3>哲蚌寺的殿堂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從宗教意義上講最著名的是“強巴通真”殿,從政治意義上講最重要的是“甘丹頗章”殿?!皬姲屯ㄕ妗保◤浝找姷媒饷摚┑钗挥诖霘J大殿三樓西北側(cè),規(guī)模不大卻因主供彌勒八歲等身像而著稱。前來膜拜的信徒絡(luò)繹不絕。</h3> <h3>哲蚌寺的規(guī)模之大令我震驚,各個扎倉之間大多是這么狹窄而陡的山路,而且沒有規(guī)律的相連,有好幾次,都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了,只好隨著拜佛的藏族同胞才找到出去的路。</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甘丹頗章為極樂宮,建于公元1530年,由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時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都在這里居住過并歷任該寺赤巴。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建立了強有力的地方政權(quán),因政務(wù)在該頗章(頗章意為宮殿)處理,故名甘丹頗章政權(quán),甘丹頗章遂一度成為西藏地區(qū)政治權(quán)力中心,后來五世達賴遷往布達拉宮處理政務(wù)。</h3><h3></h3> <h3>此刻站在大殿頂上,放飛自己的思緒。</h3> <h3>眼前白色的桑煙,耳邊傳來喇嘛們的辯經(jīng)聲。</h3><h3></h3> <h3>巨大的金幢和經(jīng)幡在天界下巍峨矗立。</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