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描摹中歐歷史風(fēng)光畫冊之旅 (一)------奧地利匈牙利篇

崔東基

<h1>  在上世紀(jì)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小學(xué)的時候,姑姑訂了本《蘇聯(lián)婦女》雜志,每一冊我都仔仔細(xì)細(xì)地閱讀,在那上面看到了多瑙河和布達(dá)佩斯,知道了當(dāng)時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汽車和機械工業(yè)的發(fā)達(dá),二戰(zhàn)后在蘇聯(lián)幫助下建設(shè)波蘭的“華沙速度”。上中學(xué)的時候,在同學(xué)家聽到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唱片,同學(xué)告訴我:這是施特勞斯的《藍(lán)色多瑙河》……。我曾被那里城市美麗的畫面所吸引,又為那優(yōu)美的旋律所陶醉,竟也想入非非:“什么時候能到那里去看看?”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在那不久就開始的瘋狂又荒唐的年月,這幼稚的心愿,哪里是夢想,簡直就是癡心妄想!</h1><h1> 后來,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知道了那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環(huán)境優(yōu)美,恰如一本歷史與風(fēng)光的畫冊……。</h1><h1> 快一個甲子了,政治上的陰霾早已散去,忙于工作、撫養(yǎng)子女的日子也已遠(yuǎn)去,終于有機會、有條件去實現(xiàn)小時候的夢想了。今年5月7日至23日懷著圓夢的期待和頗為激動的心情踏上了赴中歐五國的旅途。因那里正是盛春時節(jié),此行不妨就叫作“春之旅”。</h1><h1> 好!朋友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合著《春之聲》的旋律,隨著鏡頭一起去看看吧!</h1> <h1>  空客380客機。這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機,上下兩層能坐500多人,我們將乘它先取道德國的法蘭克福,然后再轉(zhuǎn)機到達(dá)目的地。拍攝于上海浦東機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薩爾茨堡</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薩爾茨堡是奧地利中部邊境城市,薩爾茨堡州首府,南枕阿爾卑斯山,西接德國的巴伐利亞州,人口15萬。該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老城仍完整地保留著中世紀(jì)以及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各式建筑,1996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到這里旅游令人陶醉,流連忘返。</h1> <h1>  弗斯克爾小鎮(zhèn)月亮湖畔景色。夕陽下,眼前的青山、綠水、人家都被涂上了溫暖的金黃色,顯得愈發(fā)的溫馨又安寧。弗斯克爾是薩爾茨堡郊區(qū)的一座小鎮(zhèn)。</h1> <h1>  金龜西墜,樹影婆娑。拍攝于月亮湖畔。</h1> <h1>  弗斯克爾的建筑一。</h1> <h1>  弗斯克爾的建筑二。</h1> <h1>  米拉貝爾花園一。這是1606年當(dāng)時薩爾茨堡大主教馮.萊特瑙為情人莎樂美.阿爾特所建宮殿的花園,原名取兩個人名字的一部分,稱作“阿爾特瑙花園”。這位大主教能耐大,是規(guī)劃設(shè)計現(xiàn)在的薩爾茨堡的奠基人之一,按說對薩爾茨堡后來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貢獻(xiàn)很大。但此人膽大妄為,私生活放蕩,本應(yīng)清心寡欲的大主教卻私交了許多情人,還包養(yǎng)了城內(nèi)最美麗的女人阿爾特,并修了這座奢華無比的宮殿金屋藏嬌。短短幾年實施了瘋狂的“造人工程”,讓情人們?yōu)樗B(yǎng)了15個孩子。這是嚴(yán)重違反教規(guī)的,終被免職囚禁,25歲死于獄中。來特瑙自是咎由自取,但卻給后人們留下了這份寶貴的遺產(chǎn)?,F(xiàn)在米拉貝爾宮(見后)成了薩爾茨堡市政廳,一些廳堂也成了年輕人舉行婚禮的地方。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曾在這里取景拍攝。</h1> <h1>  米拉貝爾花園二。從這里可以看見薩爾茨堡的要塞------霍恩薩爾茨古堡。</h1> <h1>  米拉貝爾宮。</h1> <h1>  霍恩薩爾茨古堡。此城堡1077年開始建造,建成于1861年,停停建建了近700年。</h1> <h1>  流經(jīng)薩爾茨堡市的薩爾察赫河兩岸風(fēng)光。</h1> <h1>  薩爾茨堡大教堂。</h1> <h1>  主教宮廣場景色。</h1> <h1>  薩爾茨堡歷史底蘊深厚,名人輩出,這里是音樂家莫扎特和指揮家卡拉揚的故鄉(xiāng)。圖為莫扎特故居糧食胡同9號。</h1> <h1>  矗立在莫扎特廣場中心的莫扎特青銅雕像。我看到雕像下擺放著一架三角鋼琴,任由人們上前彈上一曲。</h1> <h1>  薩爾察赫河上的人行橋(馬克橋)。因掛滿了新人們的“連心鎖”而成了“連心橋”。</h1> <h1>  薩爾茨堡大學(xué)老校區(qū)大門??吹竭@簡陋的大門口不禁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闭茄矍斑@不起眼的大學(xué),幾百年來培養(yǎng)了多少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藝術(shù)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登湖</h1><h1>  博登湖位于奧地利西部與德國、瑞士交界處,景色尚可。但那天來的時間太晚了又是陰天,光線很差,沒拍到一張好照片。這是湖上的一組塑像,我是看不懂,大家也猜猜是什么意思?</h1><h1> 失望歸失望,不過也有收獲。因為德國高速公路路況好,從薩爾茨堡出來走的是巴伐利亞,路過了慕尼黑,德國的鄉(xiāng)間景色盡收眼底,非常漂亮。想想也挺有意思:從空中和陸上都到了德國,腳卻沒有沾德國的一寸土地。返回時,從博登湖到因斯布魯克因隧道維修不能通行,則在阿爾卑斯山山路上盤旋,與大名鼎鼎的阿爾卑斯做了親密接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斯布魯克</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因斯布魯克市位于奧地利西部、阿爾卑斯山北麓,是蒂羅爾州的首府,只有18萬人口。城市古樸,其核心區(qū)還完整地保持著中世紀(jì)的原貌。不過就是這樣一座不大的城市卻舉辦過兩屆冬奧會。</h1> <h1>  因斯布魯克市政廳,它的背后不遠(yuǎn)處就是阿爾卑斯山的雪峰。</h1> <h1>  因斯布魯克市容。</h1> <h1>  黃金屋頂??纯催@座不起眼的建筑也是大名鼎鼎,它曾是因斯布魯克的標(biāo)志,始建于1500年,是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1459~1519年)第二次訂婚專門建造的。</h1> <h1>  街頭行為藝術(shù)者。</h1> <h1>  街頭行為藝術(shù)者……“沒長腦袋的人”。當(dāng)投下一枚硬幣,他會向你彎腰致謝,樣子怪怪的,讓人忍俊不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爾施塔特</h1><h1> 哈爾施塔特按當(dāng)?shù)卣Z言是“鹽”的意思,古時以盛產(chǎn)食鹽著稱,是上奧地利州的一座小鎮(zhèn)。它依山傍水,青山疊翠,碧水生煙,景色秀麗。97年就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h1> <h1>  哈爾施塔特湖邊景色一。</h1> <h1>  哈爾施塔特湖邊景色二。</h1> <h1>  哈爾施塔特湖邊景色三。</h1> <h1>  哈爾施塔特湖邊景色四。</h1> <h1>  哈爾施塔特小鎮(zhèn)中心廣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沃夫?qū)?lt;/h1><h1> 圣沃夫?qū)挥谏蠆W地利薩爾茨卡默地區(qū),阿爾卑斯山余脈上。小鎮(zhèn)景區(qū)湖光山色,風(fēng)景壯闊而秀美,電影《音樂之聲》修女瑪利亞帶著孩子們野游的場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h1> <h1>  圣沃夫?qū)吧弧?lt;/h1> <h1>  圣沃夫?qū)吧?lt;/h1> <h1>  圣沃夫?qū)吧?lt;/h1> <h1>  圣沃夫?qū)吧摹?lt;/h1> <h1>  圣沃夫?qū)吧濉?lt;/h1> <h1>  圣沃夫?qū)挠^光小火車。這是一種適應(yīng)山地爬坡的齒輪小火車,還保持著一百多年前(1893年初駛)的樣子,靠蒸汽驅(qū)動。那天我們就是乘著它爬上了夏夫山海拔1522米的觀景點,想“一覽眾山小”,不料山頂起了大霧什么也沒看見。</h1> <h1>  圣沃夫?qū)℃?zhèn),建筑色彩鮮艷,街道異常寧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格拉茨</h1><h1> 格拉茨位于奧地利東南部,施泰爾馬克州首府,是奧地利第二大城市,人口24萬。這里歷史悠久,14世紀(jì)時就是統(tǒng)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皇室所在地。說起哈布斯堡家族,那可不得了,自1282年魯?shù)婪蛞皇缞Z得現(xiàn)在的奧地利和周邊地區(qū),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到20世紀(jì)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奧匈帝國解體,統(tǒng)治了奧地利長達(dá)600多年。</h1> <h1>  城堡山上的大鐘塔。此塔建于1561年,已有400多年歷史了。</h1> <h1>  格拉茨市俯瞰一。</h1> <h1>  格拉茨市俯瞰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維也納</h1><h1> 維也納奧地利首都,位于阿爾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人口160萬。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dá)、藝術(shù)氛圍濃厚,素有“音樂之都”之美譽。又因整座城市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怡人且建筑規(guī)模宏大、古色古香又燦爛多彩,被譽為“多瑙河女神”。個人感覺:如果到中歐旅行,維也納當(dāng)為首選。</h1> <h1>  金色大廳。全稱應(yīng)為:維也納音樂協(xié)會金色大廳。名氣大,但所處的地方卻十分逼仄,前面的馬路不過10米多寬,以至無法在對面的路邊給它拍一張正面的標(biāo)準(zhǔn)像。</h1> <h1>  歌劇院(局部)。在維也納它的名氣可比金色大廳更大。</h1> <h1>  斯蒂芬大教堂。它是奧地利天主教大主教工作與居住的地方,也是維也納的地標(biāo),奧地利許多重大活動常在這里安排。大教堂始建于1147年,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建筑是13世紀(jì)后建的。在維也納我買了一本介紹該城市的書,在一張繪于1474年“祭壇圖”的圖片上看到,當(dāng)時的斯蒂芬大教堂就幾乎是現(xiàn)在的樣子了。</h1> <h1>  霍夫堡宮。該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經(jīng)1275至1913年600多年的修建、重建、擴建而成。懂建筑的人會看出,各建筑群因建造年代不同,建筑樣式與風(fēng)格迥異?;舴虮m規(guī)模宏大,是世界上著名的皇家宮殿之一。</h1> <h1>  霍夫堡宮皇家珍藏之一……鎮(zhèn)宮之寶:2000多年前耶穌曾使用過的“瑪瑙臉盆”。</h1> <h1>  霍夫堡宮皇家珍藏之二……鎮(zhèn)宮之寶:耶穌受難時釘其右手的鐵釘。還有兩件鎮(zhèn)宮之寶:耶穌受難時流血染過的泥土;最后的晚餐餐桌的木板我沒拍下來,惋惜得什么是的。</h1> <h1>  霍夫堡宮皇家珍藏之三……由1641年出土的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綠”制成的器皿。</h1> <h1>  霍夫堡宮的大門樓……米夏艾拉樓,建成于19世紀(jì)70年代。</h1> <h1>  美泉宮。巴洛克式建筑,被認(rèn)為是維也納最賦盛譽的古跡。1730年初步建成,后又進行了改、擴建成了今天的樣子。它曾是皇帝的夏宮,收藏著許多珍奇異寶,是游客來維也納旅游最熱衷的地方。我們有幸到里面參觀了20幾個廳室,其中就包括弗蘭茨皇帝與茜茜公主居住的房間,也算飽了眼福。遺憾的是,由于導(dǎo)游沒有提示,沒有見到美泉宮后面還有臨水而建的美景宮。后來從維也納買的書上看到美景宮也很漂亮。“窩火不?嗨!說人家什么好呢?”</h1> <h1>  美泉宮西側(cè)照。</h1> <h1>  美泉宮后花園景色一……花廊。</h1> <h1>  美泉宮后花園景色二。</h1> <h1>  維也納市立公園內(nèi)的小施特勞斯(1825~1899年)金色雕像。</h1> <h1>  坐落在城市公園一隅的庫爾沙龍。這是一座建于1865至1867年間的建筑,從那時起就是維也納市民休閑娛樂的地方,如今是舉辦舞會、婚禮和其他慶典的場所。</h1> <h1>  維也納市政廳。哥特式建筑,建成于1883年,已有100多年歷史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維也納市政廳。<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維也納市政廳(局部)。</h1> <h1> 維也納自然博物館。它是世界十大自然史博物館之一。在它門前的廣場上豎立著瑪利亞.特蕾西亞的青銅雕像(見圖片右下角)。這位類似中國唐朝武則天式的人物,是18世紀(jì)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后,實際掌權(quán)40余年,執(zhí)政期間靠著高超的政治手腕縱橫捭闔,對消除哈布斯堡家族政治危機,鞏固在神圣羅馬帝國的地位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奧地利人紀(jì)念她就不奇怪了。特蕾西亞一輩子風(fēng)光無限,但她的小女兒瑪麗·安托瓦奈特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奉她的旨意嫁給了當(dāng)時還是王儲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期間陪著那個“倒霉蛋兒”丈夫(其實罪有應(yīng)得)上了斷頭臺,時年38歲。</h1> <h1>  鼠疫柱。它坐落在維也納最繁華的格拉本街中段,為一尊金色冠頂?shù)募o(jì)念塑像。1679年鼠疫(當(dāng)時人們叫它黑死?。┧僚皻W洲,幾乎奪走了三分之二維也納人的性命。面對鼠疫,就連當(dāng)時的奧地利皇帝利奧波特一世也束手無策,此后為了紀(jì)念這些死難者,國王下令建造了這根鼠疫柱。此次旅行中,在布拉格、布拉迪斯拉發(fā)、捷克的布爾諾市,我都看到了類似的“鼠疫柱”,這表明了當(dāng)時鼠疫蔓延之烈,給歐洲大地帶來了多么深重的災(zāi)難,人們恐懼萬分,祈求著上帝的護佑。</h1> <h1>  彼得教堂。它位于與格拉本街一步之遙的一條小街上,始建于1703年。</h1> <h1>  在市政廳廣場上的一對青年男女。</h1> <h1>  “讓時光倒轉(zhuǎn)者”。這是在維也納拍到的塑像,不解其意又查不到相關(guān)資料,哪位高人能指點一下?這個意思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瞎猜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布達(dá)佩斯</h1><h1> 布達(dá)佩斯匈牙利的首都,歐洲著名歷史古城。它位于多瑙河中游平原上,人口180多萬,在歐洲就是大城市了。多瑙河自北向南穿城而過,河西為布達(dá),河?xùn)|為佩斯,原為兩個城市,隨著幾百年來城市的不斷擴張,1873年開始合二而一。布達(dá)佩斯歷史上遭受戰(zhàn)爭破壞較少(最嚴(yán)重的一次是16世紀(jì)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這逗比土耳其,歷史上他們的老祖宗就沒干過一件好事。),因此城市建筑保存相對完好,古跡眾多,景觀漂亮,故有著“東方巴黎”和“多瑙河明珠”之美譽。</h1> <h1>  布達(dá)佩斯景色。中間流淌的是多瑙河,左為布達(dá),右為佩斯。</h1> <h1>  賽切尼橋,俗稱“鏈子橋”。它是多瑙河上連接布達(dá)與佩斯的最早的一座鋼架橋,始建于1849年,最為著名。老橋二戰(zhàn)時被德軍炸毀,看到的這座橋是戰(zhàn)后重建的,于1949年建成通車,以慶賀賽切尼橋100周年華誕。</h1> <h1>  多瑙河與匈牙利國會大廈之一。</h1> <h1>  多瑙河與匈牙利國會大廈之二。</h1> <h1>  賽切尼橋與皇宮。這座皇宮叫作布達(dá)宮,建于1247年,也曾是作為奧匈帝國皇后的茜茜公主長期居住的地方。按咱們已養(yǎng)成的思維方式,對這么能賺錢的地方不收門票感到不可思議。</h1> <h1>  從賽切尼橋上拍攝的布達(dá)一側(cè)的市容。</h1> <h1>  漁人堡(外側(cè))景觀。它因建在中世紀(jì)的漁村與魚市上而得名,這組建筑群建于1895至1902年期間,二戰(zhàn)時毀于戰(zhàn)火,1947年重建。</h1> <h1>  漁人堡(內(nèi)側(cè))景觀。</h1> <h1>  馬加什教堂。它與漁人堡比鄰,是布達(dá)佩斯標(biāo)志性建筑,在歷史上也是歷盡坎坷。其初建于1255至1269年間,后又?jǐn)U建,是歷代匈牙利王加冕之地。16世紀(jì)奧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教堂遭到嚴(yán)重破壞并被改作清真寺。19世紀(jì)重新修復(fù),弗蘭茨皇帝和茜茜公主曾在這里加冕為匈牙利國王與王后。</h1> <h1>  馬加什教堂內(nèi)飾一。</h1> <h1>  馬加什教堂內(nèi)飾二。</h1> <h1>  英雄廣場。1896年為紀(jì)念馬扎爾人即現(xiàn)在的匈牙利人由歐亞交界的烏拉爾地區(qū)遷居到這里1000周年而建,也叫作“千禧廣場”。對于匈牙利人的來歷,我們的一些國人頗為好奇,有一種說法認(rèn)為,他們是被漢武帝打敗而西遷的北匈奴人的后代。我看了一些歐洲史,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記載,網(wǎng)上看資料也是越看越糊涂!起碼現(xiàn)在匈牙利官方是不認(rèn)可這種說法的。前不久匈牙利國會還否決了一些人承認(rèn)其為匈奴族的訴求,理由是:無歷史依據(jù)!因此,我們也別幫著人家認(rèn)祖宗了。匈牙利人在紀(jì)念碑頂端豎起“加百利”天使的形象也說明,馬扎爾人來到多瑙河平原不久就皈依了基督教,成了地地道道的農(nóng)耕民族,而依匈奴人的性格,如不在軍事上遭到重大的失敗,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是很難改變其習(xí)性的。</h1> <h1>  兩位可愛的匈牙利姑娘??纯此齻?,說什么也無法與歷史上劫掠成性、嗜血如命的匈奴人聯(lián)系在一起。</h1> <h1>  國會大廈南側(cè)大門。</h1> <h1>  布達(dá)佩斯多瑙河夜色一——國會大廈。</h1> <h1>  布達(dá)佩斯多瑙河夜色二——漁人堡與馬加什教堂。</h1> <h1>  布達(dá)佩斯多瑙河夜色三——皇宮與賽切尼橋。</h1> <h1>  布達(dá)佩斯多瑙河夜色四。</h1> <h1>  布達(dá)佩斯火車站。這個車站已有100多年歷史了。</h1> <h1>  “多瑙河之膝”……匈牙利維謝格拉德云堡小鎮(zhèn)。小鎮(zhèn)位于布達(dá)佩斯以北大約60公里處,在這里原東西走向的多瑙河轉(zhuǎn)了一個90度的大彎向南奔來,象一條彎曲的腿,故得此名。建在山頭上的城堡其石材在陽光照射下閃爍出五顏六色的光彩,因此取名“云堡”。 16~17世紀(jì)土耳其人入侵,古城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沒有再修復(fù),如今只留下了斷壁殘垣。</h1> <h1>  多瑙河在這拐了個彎。</h1> <h1>  埃斯泰爾戈姆大教堂。這座教堂在中歐地區(qū)非常著名,坐落在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的邊境上,兩國隔多瑙河相望。在歷史上這里曾是匈牙利的首都和教會中心,但整座城市在土耳其人入侵時遭到破壞,教堂也被毀,這座教堂是19世紀(jì)中葉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h1><h1> 我們從位于大教堂旁邊的鐵橋上跨過多瑙河,來到了斯洛伐克。</h1> <h1>  未完待續(xù)。感興趣的朋友請稍后看下一篇: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篇。謝謝您的瀏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