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火熱的7月,高考,好像是最后一次七月高考。<div> 我從當年的沅江六中參加高考,記得那是我第一次到縣城,考點設在瓊湖中學??记暗哪且煌?,老師很經驗地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緊張,為了防止因緊張而出現失眠,老師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片安眠藥,囑咐我們早早地服藥后睡覺。沒曾想,本來就沒有想到過緊張的我,第二天起床后頭昏昏沉沉,上午的語文考試雖然沒有出現大的失誤,不過卻著實讓我緊張了一把,此后,便再也不敢服那安眠藥了。</div><div> 高考結束后,我意外地以515分的總分考上了南京大學……</div><div><br></div><div> 感謝大學四年輔導員朱怡中老師,在我們大學畢業(yè)時,把這份寶貴的試卷從學生檔案袋里抽出來,發(fā)放給了我們。</div> <div>語文試卷</div><div><br></div> 上大學時我根本不會講普通話,連同為湖南老鄉(xiāng)的師兄都聽不懂我說的是什么。記得與班上同學老海的第一次交流是通過筆談完成的。不過,高考語文試卷的第一題拼音,我居然得了滿分!<div> 最有趣的是,作文閱卷的是我中學另一個班級的語文老師孫炳華,復查的文利云老師在孫老師的基礎上給我加了兩分(本美篇發(fā)布以后方知,文老師就是我參加工作后所在部門老領導的夫人)。此段趣事,也是考生與閱卷老師間的一段佳話吧。</div> <br> 數學試卷<div><br></div><div> 數學本就是我高中的強項,記得考前最后一晚的復習中,坐我后排的女同學向我請教一道題,我?guī)退J真地演習了一遍。未曾想,高考第一天的數學試卷里,最后一題竟然就是這一道題,而且一個數字都未改。拿到試卷后,我欣喜地先搶到了這17分。不記得那位女同學是否也如愿搶得這寶貴的17分了。</div> 歷史試卷<div><br></div><div> 歷史課是我高中最喜愛的課程,在高二時,我就已經通讀并手抄了《史記》全文。記得高一的物理課基本上就是我抄寫《史記》的時間,有一回,物理老師點名要我回答問題,我站起來后茫然不知問的是什么東西,只好乖乖地罰站了一節(jié)課。不過,我語文的文言文,以及對歷史的興趣,大概是離不開手抄《史記》的。</div> 地理試卷<div><br></div><div> 地理課本不應成為我弱項的,但任課老師的講課確實讓我感到索然無味,于是,地理課意外地拖了我的后腿。</div> 政治試卷<div><br></div><div> 那年高考的預考中,我意外地考了個全縣第二,而政治課成績居然只有20多分。預考后,后來調到武漢大學任教的蔡老師熱心地專門為我開小灶,高考時,居然還考得不差。</div> 英語試卷<div><br></div><div> 英語課一直是我的短板,記得高二進入高三時,我的英語成績只有19分,而當時的歷史成績差不多是滿分。于是在高三那一年,我徹底停止了歷史課的復習,專心補我的英語短板。感謝當年的英語老師孫國文,盡管后來我的英語又全部還給了他。</div><div> 記得高考時英語是最后一門考試,我僅花了半個多小時便做完了試卷。為了在走出考場時不挨老師罵,我在考場認真地為自己的英語考試打分,英語統(tǒng)分后,看時間還早,就在那里回憶前面所有考試的情況,并給自己估算著各科分數。最后在開考才45分鐘我終于忍不住交了卷,一直候在考場外的孫老師笑問我,這么早交卷,英語能打好多分,我果斷地預言,92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