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母親的遺囑》(真情三部曲之一) 沙中金原創(chuàng)。

沙中金

<h3>  煙雨凄迷,萬里紅花溢血淚;</h3><h3> 音容寂寞,千條流水放悲聲!</h3><h3> 母親“走了”,“走了”已經(jīng)整整十年,“走的”那么悲涼,那么讓人心痛!這十年中,我的心底一直無法擺脫這刻骨銘心的懷念。</h3> <h3>  我的母親叫高王氏,是祖籍山東省榮城縣(現(xiàn)改為市)的一名農(nóng)村婦女。她因為家境貧寒,十六歲嫁給了大她八歲的我的父親。</h3><h3> 母親一生共生育了九個孩子,因為貧困和疾病的原因,活下來的僅有六個,在我們兄弟姐妹排行中,我是最小的。</h3><h3>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父親為了多掙些錢養(yǎng)家糊口,和幾位同鄉(xiāng)兄弟——受騙——報名來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為日本鬼子修建飛機場。不久,我母親因得不到我父親的音訊而放心不下,便拖著一雙小小的“民狀腳”,領(lǐng)著我大哥(當(dāng)時父母僅有的孩子)歷盡千辛追尋到了佳木斯。父親是勞工中活下來的幸運者之一。</h3> <h3>  一九五四年我出生后不久,父親因積勞成疾而得了“癆病”。母親把我父親挑筐賣菜掙來的錢都花在了治病上,仍沒有回天之力,在我三歲時,父親睜著不放心的眼睛離開了我們。當(dāng)時我三哥五歲,二哥七歲,二姐十一歲,大姐十三歲。大哥二十四歲卻遠(yuǎn)離家門,在當(dāng)時歸屬黑龍江省管轄的喜桂圖旗(現(xiàn)改為牙克石市)工作。</h3> <h3>  也記不起那是我父親病故后的第幾天,鄰居譚大嬸兒來到我們家,以沒有兒子為由,向我母親請求領(lǐng)養(yǎng)我。母親開始不依 ,譚大嬸兒竟跪下祈求:“他大娘,我都四十來歲了,不想再生了,你就成全俺吧!這樣也能給你減少些累贅啊”!</h3><h3> “他大嬸兒,你別這樣!母親急忙把譚大嬸兒拉起來后又繼續(xù)道:“你讓俺考慮考慮,明天,你再來一趟吧”!</h3><h3> 譚大嬸兒走后,母親坐臥不寧。晚上睡覺前,把我摟在懷里,讓我吸允著她那已無奶汁的乳頭,一陣流淚,一陣苦笑:因為血緣骨肉,難舍難離;因為我可能到譚家享福,母親而苦笑。母親一夜未眠,我卻安然地熟睡了一夜。</h3><h3> 次日清晨,母親給我換了一套干凈的衣服,往我的手腕上戴了一副銅手鐲,苦笑著對我說:“剛子,娘有事要出門,你到譚大嬸家和小姐姐(譚嬸女兒)玩幾天”。母親眼里含著淚水。</h3><h3> 后來我從大姐那得知:譚大嬸兒抱走我以后母女三人哭成一團,母親還無奈地情不自禁地抽打自己的嘴巴。</h3> <h3>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我大哥的奔喪而來,我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從而繼續(xù)享受著難以忘懷的母愛和親情,也能親眼見證著母親的艱辛和至高無上的恩德。</h3><h3> 一九五六年底,我們母子七人告別了我的故鄉(xiāng)佳木斯,來到了布特哈旗所在地,一九六零年初,又隨著已經(jīng)結(jié)婚的哥嫂工作調(diào)轉(zhuǎn),遷移到博克圖鎮(zhèn)。</h3> <h3>  因為有了自強、勤勞的母親,我們艱難地熬過了“三年自然災(zāi)害”,怕我們餓死 ,母親早上四點鐘就起床勞務(wù)。春天,摘嫩榆樹葉、挖野菜、開荒種地,夏天除草、秋天收獲勞動果實;每天三頓飯六做——我大哥有胃病,每頓都得開小灶。由于我兩個姐姐讀書在外,我們小哥仨處于年幼,哥嫂工作繁忙,洗衣、做衣服、挑水、拾柴、劈柴、撿煤核等家務(wù)活幾乎全由母親承擔(dān)。不知有多少次母親跌倒在井房處的“冰山”上,冷水浸濕了衣褲;也不知有多少次母親累倒在荒山野嶺仰天長嘆。她天天盼望著我們長大,她為我們操碎了心!</h3><h3> 由于常年累月地辛勞,母親患上了腎炎、慢性胃腸炎、“老寒腿”、神經(jīng)衰弱等多種疾病,卻舍不得花錢就醫(yī),直到病重時才被大哥大嫂強迫服藥、打針。</h3> <h3>  母親教育子女非常嚴(yán)厲:她的要求就是圣旨,不執(zhí)行就要受到懲罰,我們小哥仨自然挨打是最多的——搟面杖、爐鉤子、火鏟子、棒子在我們身上留下了應(yīng)有的痕跡;不尊敬哥嫂、在外打架、和母親犟嘴則會受到“重刑”,我們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在外偷東西呀!要是耍流氓,那就等死吧!——直到我長大后母親才泄露天機,原來我父親于臨終前給我母親留過話:“老王??!我對不起你,給你留下這么一大幫孩子,可夠你嗆?。∥宜酪院?,哪個不聽話,你就往死里打”!——與其說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莫不如說母親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沒有理由記恨她老人家。</h3> <h3>  一九六六年夏季的一天,我三哥上房掏家雀兒,不慎被滑落的梯子砸斷了右腿,母親也被大哥(醫(yī)生)確診為腸癌。哥嫂、姐姐忙于“文化大革命”,母親一直護理我三哥出院才跟隨我大哥到齊齊哈爾做了手術(shù)。或許死神還沒有降臨,或許是母親的心還沒有操完,或許是母親的精神感動了上蒼,母親術(shù)后病情沒有復(fù)發(fā)。</h3> <h3>  光陰如梭,母親漸漸步入晚年,坐到了太奶、太姥的交椅上,四世同堂,子孫孝順。</h3><h3> 母親竟有操不完的心:我大姐多病在身,二姐婚后不幸福,二哥棄官經(jīng)商負(fù)債累累,三哥家庭破裂。母親和再婚的三哥于海拉爾一起生活。</h3><h3> 我們祈盼著母親長命百歲,然而事與愿違:母親在八十四歲那年得了糖尿病,八十七歲又患上可惡的胰頭癌,而且確診時已是“晚期”。病危期間,我們輪流守護著她老人家。</h3> <h3>  母親病危期間的一天夜晚,我與二姐、二哥守候在母親身旁。夜是異常的寂靜,偏偏能聽到蛐蛐兒發(fā)出鬧心的嘶鳴聲;萬里晴空,半個月亮掛在天空,似乎預(yù)示著人生的不圓滿;云朵慢慢地游動,群星眨著眼睛俯視人間,一顆流星無奈地滑落,預(yù)示著噩耗的來臨。</h3><h3> 母親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艱難地伸出顫抖的右手,摸著我二姐的一只手,開始了臨終前的遺囑:“芝兒,娘也活到這把年齡了,也夠本兒了,該去見你爹去了。你姐姐身體不好,你以后要多照顧她??!”</h3><h3> “娘,我會照顧好我姐姐的,您就放心吧!”</h3><h3> “你從小就心軟,送媽走的時候,哭幾聲就行了,哭壞了身子,誰來照顧你姐姐呀?”</h3><div> “娘!”二姐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淚如泉涌。</div><div> 母親移開手,又伸向我二哥,二哥急忙向前探了探上身,并將雙手快速地握住母親的手,聆聽母親的囑托“老二兒呀!欠人家的錢,慢慢掙,慢慢還,車到山前必有路,別累壞了身子”。</div><div> “娘!您不必惦記,欠的錢不多,用不了幾年我就會還清的,您的孩子不會逃債的”。二哥眼里溢著淚水,強忍著沒讓它流下來。</div><div> 母親此時體力已經(jīng)極其虛弱,但還是想把不放心的話都囑咐到,臨終前還這么累。母親休息了片刻,突然又抬起左手,顫顫地向我伸來,我火速把頭探過去,將臉貼在了母親的手上,敬聽著娘的囑咐:“剛子”——娘還是習(xí)慣地這樣稱呼我——“你的腰不好,干活時千萬注點兒意,少抽煙,少喝酒,娘這幾年可沒少花你錢”。我用雙手扣住母親的手,情不自禁地泣不成聲,只能勉強地向母親點著頭。母親的淚水也浸透了枕巾。二哥用毛巾擦去了母親的眼淚,并制止了我和姐姐哭聲。</div><div> 由于止痛藥過勁的原因,母親突然皺起了眉頭,并發(fā)出了唉——唉——地呻吟。二姐急忙到寫字臺上取來針劑給母親注射。</div><div> 可能是精神作用,也可能是母親的心愿還沒有表達完,母親閉目休息了一會兒,又下意識地睜開了眼睛繼續(xù)道:“你大哥、大嫂對咱們有嗯??!我走了以后,你們要像大蒜瓣兒一樣圍著你哥嫂別分開,千萬別讓你哥嫂傷心,不能讓別人笑話咱們,你們一定要記住娘的話??!”</div><div> “娘,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感恩哥嫂的,更不會做出讓他們傷心的事來。”二姐急忙代表二哥和我表了態(tài)。</div><div><br></div> <h3>  母親實在是太累了,累得長達十二天昏迷不醒;母親走了,走的是那么凄然!十里長街回蕩著兒孫的哀鳴,火化現(xiàn)場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場景,鄰里鄉(xiāng)親痛然悲淚,一路哀樂,一路哀聲!</h3> <h3>  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母親,為了警示我的一奶同胞不辜負(fù)母親的遺愿,為了啟迪世間做兒女的心靈,我于二零零七年末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曲《母親的遺囑》——</h3><h3> 月亮靜靜地聽,</h3><h3> 云兒慢慢地走。</h3><h3> 母親拉著二姐的手,</h3><h3> 語重心長把話留:</h3><h3> 好好照顧你姐姐,</h3><h3> 她的身體太弱瘦。</h3><h3> 二姐握著母親的手,</h3><h3> 淚水一個勁兒地流。</h3><h3><br></h3><h3> 月亮靜靜地聽,</h3><h3> 云兒慢慢地走。</h3><h3> 母親拉著二哥的手,</h3><h3> 語重心長把話留:</h3><h3> 車到山前必有路,</h3><h3> 好好吃飯別發(fā)愁。</h3><h3> 二哥握著母親的手,</h3><h3> 淚水一個勁兒地流。</h3><h3><br></h3><h3> 月亮靜靜地聽,</h3><h3> 云兒慢慢地走。</h3><h3> 母親摸著我的臉,</h3><h3> 語重心長把話留:</h3><h3> 煙要少抽,少喝酒,</h3><h3> 病要早治,勁兒要留。</h3><h3> 我緊扣著母親的手,</h3><h3> 淚水一個勁兒地流。</h3><h3><br></h3><h3> 流星漸漸地落,</h3><h3> 燈花顫顫地抖。</h3><h3> 我們握著母親的手,</h3><h3> 敬聽母親把話留:</h3><h3> 圍著大哥不分瓣兒,</h3><h3> 苔柱子倒了依然有,</h3><h3> 哥哥恩情重如山,</h3><h3> 大嫂更優(yōu)秀。</h3><h3> 娘啊!——</h3><h3> 您養(yǎng)的孩子您莫擔(dān)憂!</h3><h3> 這就是母親臨終前立下的遺囑,她可能沒有一分錢的物質(zhì)價值,然而,卻是留給子女的無價之寶!對于獲得這份寶貴遺產(chǎn)的任何一個子孫來說,權(quán)利是均等的;誰不辜負(fù)老人家的遺愿,誰就可以永久地“富有”;也許世間會有更多的兒女得到分享,洗滌心靈,感恩永久、永久……</h3> <h3>  作者簡介:實名高鳳剛,筆名沙中金,中學(xué)教師,現(xiàn)年64歲。愛好攝影和寫作。曾任《中學(xué)時事政治報》、《中學(xué)政治》通訊員;2010年鐵路學(xué)校移交地方之前,作者曾任哈爾濱鐵路局作家協(xié)會會員,哈爾濱鐵路局《周易》研究會會員,在國內(nèi)發(fā)表過許多文學(xué)作品和攝影作品。代表作為《真情三部曲》(《母親的遺囑》、《無父從兄》、《老嫂比母》)曾在呼倫貝爾市超短小說研討會上進行交流,受到好評。小說《無父從兄》曾發(fā)表在國家級刊物《收穫》中。論文《問渠哪得渾如許》、《現(xiàn)代詩歌之管見》曾發(fā)表于《吉林教育》和《呼倫貝爾日報》。因工作繁忙,一度“斷筆”,退休以后,重續(xù)舊趣,文章及攝影作品常在網(wǎng)絡(luò)媒體問世。</h3><h3> 此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說明。</h3>

母親

二姐

二哥

哥嫂

大嬸兒

大哥

我們

父親

姐姐

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