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野戰(zhàn)軍43軍156師簡史</h2><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img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4867817/113e455e8c57e75e53c58713d7832cfc.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NDg2NzgxNy8xMTNlNDU1ZThjNTdlNzVlNTNjNTg3MTNkNzgzMmNmYy5qcGc=/nickname/5a2f5Lyf/userid/NDg2NzgxNw==/sign/6271d95a12f3fba022685e9041f32aa9%7cimageView2/2/w/750/interlace/0/q/80/auto-orient"></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的前身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組建的東北自治軍、東北民主聯(lián)軍發(fā)展壯大的東滿軍區(qū)(后改稱吉林軍區(qū))部隊。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吉東軍分區(qū)獨立第3團(原吉林軍區(qū)延邊軍分區(qū)警備1旅2團,金光俠部)改稱16團,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吉東軍分區(qū)第5團(原吉林軍區(qū)吉東軍分區(qū)警備2旅5團,鄧克明部)改稱17團,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吉南軍分區(qū)71團(原吉林軍區(qū)吉南軍分區(qū)警備24旅71團,王效明部)改稱18團。以吉東軍分區(qū)前指機構(gòu)為基礎,于1948年1月18日,奉命在九臺縣隆重地召開了成立大會,全師一萬二千余人,朝鮮族占40%。師長鄧克明、政委鐘人仿,副師長全宇(朝鮮族)、馬逸飛,副政委祝世鳳,參謀長劉甦,政治部主任江學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56師是一支以老紅軍、老八路、東北抗日民主聯(lián)軍國際88旅、延安派遣東北干部團、359旅、冀魯豫21團、新四軍7師、太行軍區(qū)第2軍分區(qū)抽調(diào)干部、冀熱遼16軍分區(qū)、朝鮮義勇軍五支隊為骨干的漢族、朝鮮族武裝,歷經(jīng)十幾載戰(zhàn)爭考驗,其連以上干部素質(zhì)是獨特的,雖沒經(jīng)過“行伍”科班訓練,但經(jīng)過戰(zhàn)場的磨練,從戰(zhàn)術技能到作戰(zhàn)經(jīng)驗均在敵軍之上,有較強的戰(zhàn)場應變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這支部隊在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吉林軍區(qū)前指統(tǒng)一指揮下,長期戰(zhàn)斗于吉長外圍。經(jīng)過系列戰(zhàn)斗鍛煉,形成了紀律嚴明,能攻善守,敢打敢拚的戰(zhàn)斗作風,戰(zhàn)斗力較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歷經(jīng):延邊地區(qū)三道灣、天橋嶺、和龍、安圖縣二道江,五道陽岔、大甸子,敦化、大蒲柴河,額穆、黑石、大荒屯等剿匪,1946年4月長春爭奪戰(zhàn)役,新站、拉法、烏拉街戰(zhàn)斗,蛟河縣拉法火車站阻擊戰(zhàn),攻占老爺嶺三百七十多個炮臺,柞木臺北山戰(zhàn)斗、煙筒山執(zhí)行炸橋任務、奔襲吉林郊區(qū)萬子河、四間房戰(zhàn)斗、奪取吉林市郊區(qū)龍?zhí)渡街鞣彖F架子山戰(zhàn)斗、二道溝戰(zhàn)斗,太平嶺伏擊戰(zhàn),攻打龍?zhí)渡綉?zhàn)斗、紅石砬子戰(zhàn)斗、波波河子戰(zhàn)斗、圍殲旺起屯戰(zhàn)斗,鴨綠溝、一面坡伏擊戰(zhàn)、朝陽鎮(zhèn)戰(zhàn)斗、吉林郊區(qū)泡子眼村戰(zhàn)斗,煙筒山火車站戰(zhàn)斗、天崗剿匪戰(zhàn)斗,永吉縣樺皮廠阻擊戰(zhàn)、樺樹林子戰(zhàn)斗、襲擊樺甸縣城邊的東集廠子村和煤窯村的敵人據(jù)點戰(zhàn)斗、收復雙陽、伊通縣城。攻克九臺、農(nóng)安、德惠等縣戰(zhàn)斗。吉林市外圍楊大橋伏擊戰(zhàn)、太平村阻擊戰(zhàn),解放吉林,口前戰(zhàn)斗、雙河鎮(zhèn)戰(zhàn)斗、樺甸縣城區(qū)巷戰(zhàn),紅石磖子渡江戰(zhàn)斗、樺甸攻打三家屯、董大嶺子戰(zhàn)斗,碾子山戰(zhàn)斗,伊通保衛(wèi)戰(zhàn)、攻打樺甸三河鎮(zhèn)戰(zhàn)斗、吉林煙筒山防擊戰(zhàn)、小風潮攻擊戰(zhàn),孤店子阻擊、突圍戰(zhàn),攻占高家窩棚、王家子外圍的敵人據(jù)點的戰(zhàn)斗、前五家子戰(zhàn)斗,長春市二道河子戰(zhàn)斗,奇襲五馬屯戰(zhàn)斗、夜襲八里鋪戰(zhàn)斗、襲擊長春楚東站、吉林郊區(qū)江密峰的402高地爭奪戰(zhàn)、拉拉屯等大、小戰(zhàn)斗100多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8年2月16日,冰雪膝腰深,由于偵察情報失誤,獨立6師16團、17團冒著大雪,在吉林市郊區(qū)孤店子、前五家子、高家窩棚等地區(qū)與國民黨吉林市守軍60軍暫編20師,進行了一場惡戰(zhàn),英勇的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等先輩們,與敵激戰(zhàn)近10個小時,傍晚在18團增援下,擊退國民黨軍,迫使其放棄徹底消滅我16團的企圖退回吉林市區(qū)。此戰(zhàn)獨立6師654名英烈長眠于吉林市郊樺皮廠烈士陵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8年5月,獨立6師歸東北野戰(zhàn)軍6縱隊指揮。5月23日,獨立6師參加對防守長春之國軍包圍,切斷空中運輸,進行150多天軍事圍困和經(jīng)濟封鎖,圍困長春過程中,經(jīng)過長春外圍阻擊戰(zhàn)、肖家堡子反擊戰(zhàn)、夜襲水道科,進攻丁家窩棚戰(zhàn)斗、寬平路西北的伏擊戰(zhàn)、孟家屯、七分局、清海分所、小南溝戰(zhàn)斗、攻占東大橋敵據(jù)點等戰(zhàn)斗14次,斃敵官兵437名,傷敵官兵409名,俘敵官兵234名,共計1116名,繳獲長短槍183支,輕機槍18挺,重機槍8挺,沖鋒槍13支,六O炮4門及大批的彈藥。(獨立6師接受投降部隊收獲的武器不在此數(shù)內(nèi))10日21日長春解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獨立6師17團即原東北民主聯(lián)軍警備25旅5團,獨立6師18團即原東北民主聯(lián)軍警備24旅71團,榮幸之均參加歷史上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軍隊,先后兩次解放長春市戰(zhàn)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1日長春市解放當天獨立6師奉命向沈陽方向進軍,參加遼西大會戰(zhàn)。全師以每天180里速度,日夜兼程急行軍六天,趕到沈陽市南豐、集鋪一線。分析敵情,拿下?lián)犴槺饶孟卤鞠獙ι蜿栔當惩{更大。因為沈陽電、煤氣均由撫順供給,打撫順,震懾沈陽,能更有力配合我主力在遼西殲滅廖耀湘兵團。戰(zhàn)機不可失,10月30日午夜0時,與獨立10師共同對煤都撫順發(fā)起總攻,僅用7個小時解放撫順。解放沈陽戰(zhàn)斗中,全殲國民黨沈陽守敵周福成第八團。 11月2日,東北全境解放,遼沈戰(zhàn)役結(jié)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1月7日上午,東總電令:獨立6師歸六縱建制,改稱東北野戰(zhàn)軍43軍第156獨立師,原獨立6師16團、17團、18團改稱156師466團、467團、468團。這支英雄部隊于1948年11月23日,從遼寧北票縣八道壕出發(fā)、喜峰口入關,12月16日,經(jīng)過23天晝夜行軍,到達指定位置:北平與天津之間安平鎮(zhèn)一線,參加平津戰(zhàn)役,43軍首先切斷了兩地國民黨軍的聯(lián)系,戰(zhàn)略上對北平、天津守敵形成包圍。1月9日,17師奉命參加天津會戰(zhàn),156師接替17師馬頭鎮(zhèn)及東南地區(qū)防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9年1月14日,東北野戰(zhàn)軍參戰(zhàn)部隊在參謀長劉亞樓指揮下,開始強攻天津,至15日,僅用29小時,全殲守城國民黨軍13萬余人,解放天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月21日,傅作義在華北“剿總”機關及軍以上人員會議上,宣布了北平城內(nèi)國民黨守軍接受和平改編。發(fā)出了《關于全部守城部隊開出城外聽候改編的通告》。同時將《協(xié)議》諸點經(jīng)國民黨中央社北平分社向全國發(fā)表。22日,傅作義在《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xié)議書》上簽字,并發(fā)表廣播講話。同時,城內(nèi)國民黨守軍開始移到城外指定地點聽候改編,到31日全部移動完畢,解放軍和平入城,平津戰(zhàn)役結(jié)束。至此,中國共產(chǎn)黨控制了華北主要城市及大片地區(qū)。</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月27日,43軍政委賴傳珠到156師召開營級以上干部會,做時事報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參加了遼沈、平津兩大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中央軍委建議第四野戰(zhàn)軍在休整期間,抽派一部兵力先行南下,進至武漢附近,鉗制白崇禧兵團,以配合第二野戰(zhàn)軍劉、鄧大軍渡江作戰(zhàn)。2月9日,師政委鐘人仿調(diào)任沈陽警備師政委,祝世風接任156師政委,江學彬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師參謀長劉甦調(diào)任南下工作團第3團團長,副師長全宇兼任參謀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月27 日,43軍156師作為第四野戰(zhàn)軍先遣兵團左翼,從北平馬頭鎮(zhèn)、金田屯、香河等地區(qū)出發(fā),沿京漢鐵路急馳南下。穿過華北大平原、通過黃泛區(qū)、翻越大別山,經(jīng)過48天行軍,直抵長江北岸,進駐湖北黃岡縣新洲、淋山河一帶待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49年5月11日,43軍電令:5月14日0時,18師兩個團進襲浠城,54團進襲蘭溪,16師進襲黃岡一線,156師進襲堵城、團風,并在團風建立渡江點,強行渡長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同日召開全師營以上干部會議,宣布我?guī)熞呀?jīng)接受從團風打開渡江突破口的任務及其作戰(zhàn)方針。會議明確指出:團風戰(zhàn)斗的目標是奪取全部船只,占領團風鎮(zhèn),保證大軍渡江。這次會議與其說是戰(zhàn)斗動員會,不如說是一次請戰(zhàn)會。在會上,各團各營紛紛請求擔任先鋒團、主攻營的任務。最后師黨委研究決定:殺雞用牛刀,466團為渡江先鋒團,采取偷襲方法,先搶占碼頭,奪取船只,再攻占團風鎮(zhèn),強行渡過長江,師政委祝世風率468團進襲堵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團風之敵為白崇禧(桂系)集團126軍304師926團3營及黃岡保安團一部,兵力500人左右,守敵以團風鎮(zhèn)西北白色的二層樓,俗稱大白樓改造成的城防工事為核心,依托鋼筋混凝土碉堡群,分東、西、北成品字形構(gòu)成堅固陣地防御,鎮(zhèn)內(nèi)配有地堡、暗堡、街壘等。碼頭由保安團一部守備,每個碉堡群配置約一個連的兵力,其中有敵304師所謂的兩個英雄連隊“鋼八連、鐵七連”,營指揮所設在“大白樓”內(nèi),配有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守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66團主攻3營(朝鮮族)發(fā)起攻擊時間為:5月14日24時,(即43軍各部對100公里敵防線統(tǒng)一發(fā)起攻擊的時間)。1營(營長夏精才,付營長趙明久,教導員趙民生,副教導員陳璞)待3營偷襲成功,奪取船只,再發(fā)起總攻,信號為:三發(fā)綠色信號彈。23點1營、3營各部到達預備攻擊位置,在等待14日0點攻擊時刻的到來。23點24 分意外情況發(fā)生了,團風鎮(zhèn)西1營攻擊方向突然傳出幾聲槍響,實為鎮(zhèn)西三號炮樓守敵夜間火力偵察,1營主攻2連(連長石玉福、指導員彭濟和、副連長王蔭同)距敵300米左右,并未被守敵發(fā)現(xiàn)。因缺乏通信聯(lián)絡工具,3營(營長元誠、朝鮮族,教導員崔明世、朝鮮族),營長元誠判斷1營被敵人發(fā)覺,果斷下令9連( 連長車春模、朝鮮族,指導員樸良浩、朝鮮族)、10連二路突擊,開始攻占碼頭、奪取船只。致使156師攻擊時間比43軍全線統(tǒng)一攻擊時間提前了36分鐘,43軍156師466團3營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渡江戰(zhàn)役第一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經(jīng)過近6個小時激戰(zhàn),共斃、傷、俘敵487 名,繳獲輕重機槍18挺,長短槍430支。這時天已放亮,團風人民從此結(jié)束了國民黨黑暗統(tǒng)治的歷史,獲得了解放。此戰(zhàn)156師466團有115名前輩永遠止步于長江北岸,英烈安葬在團風盤石橋烈士陵園。團風戰(zhàn)斗的勝利,掃除了江北障礙,繳獲大小船只400余艘,其中大型木船48只,這些船只,當作攻擊船、運兵船,一次能載兩個步兵團,為第四野戰(zhàn)軍南渡長江創(chuàng)造了有力條件。</p> <p class="ql-block"> 5月15日,466團團長董崇斌、政委張輝,副團長池炳學(朝鮮族),副政委高永誠,副政委楊根(朝鮮族)兼政治部主任,指揮團風戰(zhàn)斗預備隊2營(朝鮮族),立即以沙袋筑壘加固奪取的船只,當天傍晚,466團乘座幾百條船齊發(fā),經(jīng)葉路洲強渡長江,為大軍橫渡長江,解放江南打開了突破口。</p><p class="ql-block"> 這支英雄部隊打過長江,追擊國民黨南逃軍隊進入江西,5月15日,466團解放大冶,5月18日,468團解放瑞昌縣城。5月21日,156師劃歸江西軍區(qū)指揮,奉命分兵兩路:師長鄧克明率師部、466團、467團向南昌市進軍,師政委祝世風率468團向九江市進軍。5月22日,468團解放德安、修水縣城,5月29日,468團1營在劉四海營長率領下解放武寧縣。6月8日,468團解放靖安縣。同日,156師進入南昌城,二野、四野部隊勝利會師。南昌10多萬人民夾道歡迎,群眾歡呼雀躍,爆竹聲、口號聲歌聲、掌聲溶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第二野戰(zhàn)軍部隊奉命進軍大西南,南昌防務移交第四野戰(zhàn)軍43軍第156師接替衛(wèi)戍南昌市、九江市的任務,6月9日,在156師師部及466團、467團基礎上,成立南昌警備司令部,陳奇涵兼南昌警備司令,156師師長鄧克明任副司令。根據(jù)《約法八章》規(guī)定,在城市開展收容散兵游勇,收繳槍支的行動。南昌市警備司令部從1949年6月11日至7月30日,50天內(nèi)就收容散兵游勇5000余人,收繳各種槍支1300余支及大量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8月26日,省委、省政府、江西軍區(qū)發(fā)出《關于處理散兵游勇的聯(lián)合指示》,就處理散兵游勇的機構(gòu)組成、任務、對象、處理原則和方法等,進一步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p><p class="ql-block"> 6月16日,成立南昌軍分區(qū),鄧克明任司令員,全宇(兼參謀長)、馬逸飛任副司令員、白棟材任政委,江學彬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6月底部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整訓五師骨干分配到南昌軍分區(qū)工作。6月25日,在468團基礎上成立九江軍分區(qū),156師政委祝世鳳任九江軍分區(qū)司令員兼政委。</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南下工作團到達南昌,部分人員分配到南昌軍分區(qū)。1949年11月1日~5日,江西軍區(qū)南昌軍分區(qū)(156師)首屆群英大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會議總結(jié)了1946年4月至1949年8月,156師共消滅敵人25623人,繳獲各種火炮188門,各種槍支17200支,汽車22輛,電話機245部,電臺6部等戰(zhàn)績。10月23日,王偉調(diào)任南昌軍分區(qū)副參謀長。12月7日,副師長馬逸飛調(diào)云南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白棟材任南昌軍分區(qū)第一政委,江學彬任政委,陳文高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執(zhí)行衛(wèi)戍任務的過程中,156師又被評為擁政愛民模范部隊。</p><p class="ql-block"> 在肅清江西境內(nèi)殘敵剿匪戰(zhàn)斗中功勛卓著。在靖安縣、豐城縣、鄱陽湖、進賢縣梅莊、豐城、安義縣、高安縣,修水、樟樹、吉安、靖江縣、新建縣、都昌縣、余江縣、余干縣、寧都縣、奉新縣、隴南縣、上饒縣、武寧縣、云山剿匪。在贛江兩岸、鄱陽湖上執(zhí)行剿匪和配合土改任務達兩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南昌軍分區(qū)(156師)466團、467團奉命抵達豐城縣,圍剿羅山周文獻的“國防部青年救國團贛西北義勇隊第7支隊30大隊”。8月中旬,活捉匪首周文獻,全殲眾匪。7月6日至8月9日,在奉新、安義、靖安地區(qū)的剿匪,大小戰(zhàn)斗九次??傆嬒麥缤练?09名(斃10,傷11,俘218)。繳獲長短槍518支,輕機槍12挺,高射機槍1挺,(內(nèi)收繳民間長短槍308支,輕機槍6挺,高射機槍1挺),各種彈藥二萬余發(fā)。消滅匪股青救十八支隊殘部參謀長黃志風,青救二十支隊長張立功,青救張國權部,以上匪首均被生俘。 </p><p class="ql-block"> 太陽部,匪首靖安縣大隊長兼八、九兩團長謝明光部,偽靖安保安營梁秀山部。江西突擊縱隊第二大隊鄧強部,活動在安義西北小坑及西山的尹奇動匪部,向我446團投誠。</p><p class="ql-block"> 7月11日,九江軍分區(qū)468團,一部進至九江廬山西南,另一部進至瑞昌以南,先后在云山、梅嶺地區(qū)剿匪,消滅大小股匪240股。</p><p class="ql-block"> 9月上旬,九江軍分區(qū)司令員兼政委祝世鳳親臨都昌縣,指揮468團對潛伏在陽儲山區(qū)的江鏡秋等36名土匪圍剿,在陽儲山西側(cè)馮州山娘娘廟抓獲江鏡秋,繳獲步槍30余支,手槍2支。接著組織都昌四鄰縣對武山實行大包圍,對“青年救國軍贛北游擊隊都昌指揮部”展開了殲滅戰(zhàn),徹底消滅了都湖波彭四縣青年救國軍的反革命武裝在波陽響水灘,活捉了匪首李逢春。</p><p class="ql-block"> 156師成立以來,在歷次執(zhí)行黨與上級給予的戰(zhàn)斗任務中,消滅敵人兩萬多,涌現(xiàn)了三千多名具有革命英雄主義的新型的英雄人物,在東北東部的重山森林里,在壯麗的松花江畔,在長春外圍的戰(zhàn)壕里,在進關里南下遙遙數(shù)千里的長途行軍中,英雄們用自己的血和堅毅不拔的精神,為人民解放事業(yè)寫下了宏偉的史詩和奇跡!</p><p class="ql-block"> 156師是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壯族等優(yōu)秀兒女組成的,1950年朝鮮半島形勢緊張,危及我國邊境安全,2月4日,江西省政府慰問南昌軍分區(qū)朝鮮族同志和醫(yī)院傷病員,下午宴請連以上干部,晚上文藝慰問演出。2月8日,南昌軍分區(qū)召開大會宣布中央軍委命令:156師朝鮮族官兵南昌集結(jié)接受新任務。2月14日,南昌軍分區(qū)舉行歡送全宇副司令員及朝鮮族干部大會,2日16日,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賀慶積與彭嘉慶副政委代表江西軍區(qū)歡送全宇副司令員等朝鮮族干部。2月19日下午,江西省政府、江西軍區(qū)共同舉行歡送會。2月22日晚9點,朝鮮族同志共計4407人乘火車從南昌出發(fā),經(jīng)武漢到達集結(jié)地河南鄭州。3月18日,在河南鄭州,第四野戰(zhàn)軍全部朝鮮族官兵奉命組建獨立第15師,全宇任師長,池炳學任參謀長,楊根任政治部主任,崔風?。ㄔ?67團3營長)任作戰(zhàn)科長。第四野戰(zhàn)軍政治部主任鄧子恢參加成立大會并講話。4月8日,獨立15師從鄭州乘火車開赴東北,4月18日抵達朝鮮元山,編為朝鮮人民軍七師,全宇任師長,池炳學任參謀長,楊根任政治部主任,崔鳳俊任作戰(zhàn)科長。3月,156師番號取消。</p><p class="ql-block"> 10月,中朝邊境局勢惡化,南昌軍分區(qū)、九江軍分區(qū)所屬部隊,每個班抽調(diào)戰(zhàn)斗骨干1人與部分政治、軍事業(yè)務骨干,補充兄弟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 1952年4月,南昌軍分區(qū)機關司、政、供、衛(wèi)(原156師師部)及直屬隊,江西軍區(qū)暫編3團2營(1950年10月,重新組建的466團2營,營長李林夫,教導員傅永魁、付教導員劉寶臣)共計1300余人,奉命開赴廣東湛江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yè)工程第二師,暫編3團2營改編為林業(yè)工程第二師警衛(wèi)營。林二師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雷州半島,北緯17度以南廣大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新中國橡膠墾殖事業(yè),1954年4月,林二師轉(zhuǎn)為華南湛江墾殖局,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 七十多年過去了,當年這支部隊的建制早亦不存在了,但英勇的156師父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編織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心里,載入史冊,激勵后人。</p> <p> 做為43軍156師后代 ,我們于2017年5月13日中午12點之前在武漢集結(jié),5月14日前往團風 ,祭奠革命先烈、緬懷革命前輩 、弘揚革命精神。</p> <p> 全體156師后代向烈士宣誓誓詞如下: </p><p>“我們是156師的后代,我們向156師的先烈莊嚴宣誓:</p><p> 繼承先烈追求真理,不畏艱險,敢打敢拼,勇于犧牲的徹底革命精神。像前輩那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于中國共產(chǎn)黨。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身處何境,始終與黨同心同德,無愧于光榮的156師的榮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p> <p> 1949年5月14日,43軍156師466團做為四野渡江先鋒團,在攻打長江北岸湖北團風鎮(zhèn)戰(zhàn)斗中,犧牲了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官兵115名。此為盤石橋烈士紀念碑。</p> <p>只想輕聲叫一聲爸爸</p><p><br></p><p>正午的太陽</p><p>瀉下初夏的熱情</p><p>濃綠圍著</p><p>遠方的游子</p><p>一朵白云</p><p>飄過漢白玉</p><p>一張張青春</p><p>貼在墻上</p><p><br></p><p>火熱的手撫觸冰涼的碑</p><p>一如太平間凝視冰凍的您</p><p>不敢撲上去</p><p>甚至不敢久留</p><p>只想堆積麻木</p><p>堰塞淚水</p><p><br></p><p>原以為</p><p>樓與摟之間有固定的距離</p><p>今天才知道</p><p>樹與樹之下根脈相連</p><p>有淚</p><p>就讓他流吧</p><p>奔騰</p><p>即使蕩平世界所有的偉岸</p><p><br></p><p>駐足</p><p>只想輕聲地在內(nèi)心叫一聲</p><p>爸爸</p><p><br></p><p>作者:李偉鷹 (父李桂宣,原師宣傳科長)</p> <p> 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前,我們聽到了您怒吼的殺敵聲,英勇頑強,前仆后繼,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勝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威武雄壯的凱歌。</p> <p> 烈士雖己長眠地下,但您們的精神與青山共存,與日月爭輝。</p> <p> 左一:鄭云峰 (父鄭立生,原師教導大隊政治隊隊長)</p><p> 右二:王娜(父王鶴林,原師衛(wèi)生部醫(yī)務助理)</p><p> 左二:趙學斌、右一:趙國斌(父趙明生,原466團一營教導員)</p> <p> 43軍156師部分老前輩及66名后代代表,祭奠團風渡江戰(zhàn)役犧牲的革命烈士。</p><p><br></p> <p> 挽聯(lián):渡江戰(zhàn)役英勇犧牲的156師先烈們永垂不朽!</p><p> 156師前輩及后代:劉勁秋、鄧魯延等66人敬挽</p> <p> 全體肅立,向犧牲的156師烈士們默哀三分鐘。</p> <p>長白崔嵬,浿水蕭蕭 </p><p>井岡星火,吉東燎原 </p><p>中朝將士高舉毛澤東旗幟</p><p>雄關漫道156師越 </p><p>三下江南,四保臨江</p><p>血戰(zhàn)四平,圍敵長春</p><p>揮師南下,解放京津</p><p>渡江先鋒,血染團風 </p><p>我們是虎賁之師156 !</p><p>永載史冊的156 ! </p><p> 作者:李偉鷹 (父李桂宣,原師宣傳科長)</p> <p>《七律》.祭團風英烈</p><p>虎師怒吼震云天,</p><p>夜戰(zhàn)團風掠櫓檣。</p><p>先輩同袍生死義,</p><p>后人共祭涕愴然。</p><p>豐碑赫赫銘三楚,</p><p>鑒此冥冥寄九泉。</p><p>神化丹青垂史冊,</p><p>千秋俎豆永馨香。</p><p> 作者:姜建生。(父姜靜青.原獨立6師、156師宣傳隊)</p> <p> 祭奠43軍156師團風渡江戰(zhàn)役犧牲革命烈士儀式。</p> <p> 我們愛父輩,愛祖國,愛人民軍隊。堅信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傳承父輩的愛國主義情懷。</p> <p> 團風縣政府副縣長郭國勝,在祭奠43軍156師團風渡江戰(zhàn)役犧牲革命烈士儀式上講話。</p> <p> 敬畏先烈與敬畏先祖一樣。都是傳承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精神文化的一部分!</p> <p> 向156師烈士們致敬!您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您們是156師后代的驕傲,您們是中華民族的象征。</p> <p> 團風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武裝部、縣游旅局、縣民政局、縣志辦等領導熱烈歡迎156師子弟到來。</p> <p> 156師在渡江戰(zhàn)役團風戰(zhàn)斗中犧牲的先烈永垂不朽!</p><p> 156師子弟團風行旗手劉建華大哥。(父劉甦.原獨立6師、156師參謀長)</p> <p> 師長鄧克明長子鄧魯延,小女兒鄧星蘆在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父親相片前。</p> <p> 夏黎大哥(其父夏精才,原466團1營長,母趙鶴珍,466團宣傳隊)對面合葬墓悲痛交加,長跪不起。</p><p> 湖北團風盤石橋烈士墓《156師戰(zhàn)斗生活》書中記載,在解放湖北團風戰(zhàn)斗中,他父親率領的466團1營犧牲101名官兵。</p> <p> 是您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p> <p> 師長鄧克明小女兒鄧星蘆與丈夫劉建華。</p><p> 師參謀長劉甦之子劉建華,現(xiàn)任中國籃協(xié)裁委會副主任。</p> <p> 團風縣武裝部長陪同魯延、夏黎哥和張航兄弟參觀渡江戰(zhàn)役紀念碑。</p><p> 夏黎,(其父夏精才,原156師466團1營長)</p><p> 張航,(其父張賀武,原156師衛(wèi)生部休養(yǎng)所司務長)</p> <p> 長眠在團風的前輩,歷史不會忘記您們,共和國不會忘記您們,我們156師后代更不會忘記您們。</p> <p> 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jīng)鮮活的面容?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您們的左右。</p><p> 穆英大姐.(其父穆華,母廖坤玲,原156師宣傳隊)</p> <p> 英勇的156師前進、前進</p><p> 英勇奮斗在白山黑水,血柒了我們的戰(zhàn)旗。乘勇窮追在大江兩岸,團風掩埋了烈士的血跡。千百次的戰(zhàn)斗錘煉了鋼鐵的156師。飲馬贛江、經(jīng)略洪都,又迎來了新的史命。為了祖國、為了和平健兒們踏著堅定腳步,向著祖國的南疆半島雷州前進,前進、前進!</p><p> 作者:張小舟(父張子元.原南昌軍分區(qū)秘書科科長、母張望原獨立6師、156師宣傳隊員)</p> <p>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嚴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了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p> <p>為您獻上一朵白菊花</p><p> </p><p>不要怨我</p><p>姍姍來遲</p><p>我也剛剛</p><p>找到的家</p><p>原來我們相距</p><p>咫尺天涯</p><p>您在這里默默守候</p><p>六十八個春秋冬夏</p><p> </p><p>在那個風雨如磐的歲月里</p><p>您沒有小車香檳沒有沙發(fā)</p><p>您正茂風華</p><p>卻在共和國黎明前悲壯倒下</p><p>115個家庭</p><p>父親痛失愛子</p><p>母親幾乎將眼睛哭瞎……</p><p> </p><p>現(xiàn)在的不肖子孫咋了</p><p>數(shù)典忘祖</p><p>全盤否定華夏</p><p>忘了曾經(jīng)的傷痛 </p><p>忘了曾經(jīng)的瘡疤</p><p>您槍林彈雨 金戈鐵馬</p><p>為我們創(chuàng)造幸福而獻身</p><p>現(xiàn)在有人懷疑</p><p>甚至給予抹殺</p><p> </p><p>息怒吧</p><p>我的親人</p><p>那些泯滅良心的孽障人渣</p><p>只會對著敵人</p><p>搖著乞憐的尾巴</p><p>放心吧</p><p>我的親人</p><p>只要神州青山在</p><p>我們就會永遠懷念你們</p><p>就會捍衛(wèi)我們神圣的家</p><p> </p><p>為您獻上一朵白菊花……</p><p> </p><p> (疾筆于團風祭奠英烈中,作者:余雷.父余傳銀曾任師政委江學斌警衛(wèi)員)</p> <p> 王林光大哥在烈士碑前。(父王偉,原任南昌軍分區(qū)(156師)副參謀長)</p> <p> 劉錫林大哥,(其父劉勝武,原156師446團1營1連連長,母王桂英原466團衛(wèi)生隊)</p><p> 我們自幼就接受軍營的熏陶,嘹亮的軍號伴隨著我們成長。</p><p><br></p> <p> 祝福156師的旗幟高高飄揚。</p> <p> 我們從小就崇尚領章帽徽,骨子里是軍人基因,血管里流淌軍人的血液。</p> <p> 每次望見五星紅旗,就想到您們。</p><p> 115名犧牲在渡江戰(zhàn)役團豐戰(zhàn)斗中的156師的先輩,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您們的鮮血染紅了它!</p> <p> 朱建軍大哥為先輩獻上一束鮮花,那是敬仰之花、崇敬之花,圣潔之花。</p><p>(其父朱國棟,原156師468團政委)</p> <p> 軍人的后代最可貴的一點是,父輩培養(yǎng)、教育了我們的忠誠和獻身精神。我們的父母是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一代人,父輩在毛主席領導下,南征北戰(zhàn),流血犧牲,建立了新中國。我們?yōu)楦篙吀械阶院溃麄冊谖覀冃闹袠淞⒘擞肋h的豐碑。</p> <p><br></p><p>回信(寫給團風2)。 </p><p>您曾寄來 </p><p>朵朵白云。 </p><p>青青子衿。 </p><p>煦煦和風 </p><p>您也曾寄來。 </p><p>金色的沙灘上 </p><p>鋪滿月光的輕紗。 </p><p>少女的歡笑 </p><p>幼男的鐘情。 </p><p>您更曾寄來 </p><p>沉甸甸的理想 </p><p>和太陽一樣不朽的信仰。 </p><p>在疾風暴雨中。 </p><p>不滅的真理火炬。 </p><p>請您原諒。 </p><p>我們少不更事 </p><p>在情懷的信紙上 </p><p>我們只有淚水著墨 </p><p>我知道 </p><p>您在天國 </p><p>惦念著我們 </p><p>我們的祖國。 </p><p>我們的媽媽。 </p><p>今天我們要回信 </p><p>來到陵園的郵局 </p><p>蓋上我們的誓言 </p><p>寄給您們 </p><p>我們的赤心悠悠。 </p><p>正直和善良 </p><p>努力和思考 </p><p>盡管我們的父輩 </p><p>您們的戰(zhàn)友 </p><p>一個一個走到您們的身邊 </p><p>告訴您們分別后的際遇。 </p><p>但是我們依然要回信 </p><p>因為你們就是 </p><p>我們的世界</p><p><br></p><p>作者:李偉鷹(其父李桂宣,原156師宣傳科長)</p><p><br></p><p> 我們祭奠革命先烈,緬懷革命先輩,首先要突出毛澤東思想和紅軍精神。我們生活在習主席領導的實現(xiàn)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期,我們要做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基石,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無愧于我們的父輩。</p><p> 李偉鷹感言</p> <p> 鄭云鋒大哥在團風盤石橋烈士碑前。(其父鄭立生,原南昌軍分區(qū)教導大隊政治隊中隊長)</p><p><br></p> <p> 左.趙學斌大哥,(其父趙明生,原156師466團1營教導員)</p><p> 右.王宇兄弟,(其父王洪才,原156師466團衛(wèi)生隊護士班班長)</p> <p> 湖北團風縣志辦林泉老人,87歲,向我們講述:他當年地方工作隊隊員,參與埋葬115名156師解放團風犧牲的中、朝鮮族官兵過程。</p> <p> 團風縣志辦林泉老人,87歲。送給156師后代一幅字。</p> <p> 致團風(為156子弟團風首聚祭奠先烈而作)</p><p>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四日 </p><p>歷史注定要定格此日 </p><p>一百一十五個青春的身軀 </p><p>在這里 --</p><p>團風。 </p><p>化做了青山之魂。 </p><p>化做了江海之靈。 </p><p>那是共和國即將誕生的前夜啊 我的祖國。 </p><p>您能忘記那一天的陣痛? </p><p>長夜啊 </p><p>你能忘記劃破黑暗的劍光 </p><p>沒有 </p><p>一座座的墓碑 </p><p>銘刻著烈士的英勇。 </p><p>一棵棵青松。 </p><p>展現(xiàn)著壯士們的高潔。 </p><p>一條條江河 </p><p>訴說著英雄的情懷。 </p><p>一座座高山 </p><p>聳立著奉獻的古遠。 </p><p>看吧 </p><p>神龍?zhí)栆丫盘鞌堅? </p><p>蛟龍?zhí)栆盐逖笞谨M。 </p><p>高鐵飛馳 </p><p>巨輪遠航 </p><p>聽吧 </p><p>國歌悲壯,響徹云霄。 </p><p>飛笛長鳴,萬物競天。 </p><p>團風 </p><p>我們來了 </p><p>帶著和你們一樣的理想 </p><p>帶著和你們一樣的信仰。 </p><p>來了 </p><p>六十八年 </p><p>三代人的時光 </p><p>彈指一瞬 </p><p>六十八年 </p><p>在此地和你們合唱。 </p><p>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p><p>共舉同一面旗幟。 </p><p>毛澤東 </p><p>團風。 </p><p>我們來了 </p><p>不是為了用淚水映襯你們的英姿。 更不是為了光榮 </p><p>尋找自我的驕傲 </p><p>而是為了一個信念。 </p><p>像你們一樣 </p><p>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p> 作者:李偉鷹(其父李桂宣.原156師宣傳科長)</p> <p> 于志海大哥從廈門趕來參加祭奠活動,(父于振芝,原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18團、156師468團后勤處)</p> <p> 鄧魯延大哥介紹團風渡江戰(zhàn)役156師前輩們英勇殺敵事跡。</p> <p> 社會對于干部子弟、軍二代、大院孩子的爭議早已有之。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也沒有能力去統(tǒng)一社會上各種不同的觀點。只能客觀的說,經(jīng)過大院文化熏陶和幾十年社會實踐歷練,今天的大院孩子少了浮躁和嬌氣,多了沉穩(wěn)和堅定,對黨、國家、軍隊的熱愛已融入了血脈。幾十個春秋轉(zhuǎn)瞬間已飄然遠去,留給我們的是已不年輕的身影,和那開始有些蹣跚的足跡,但我們始終堅持走父輩的道路,堅守正直和善良。</p> <p> 一個156師后代的敬禮也表達不完我們對您們的敬仰。</p> <p> 一束束鮮花也表達不盡我們后代對您們的思念。</p> <p>《如果來世有緣》</p><p>----謹獻給156師在天國的前輩,來世還做您的兒女!</p><p><br></p><p>如果來世有緣</p><p>我愿化作三春北去的大雁</p><p>從南國直沖遙遠的期盼</p><p><br></p><p>如果來世有緣</p><p>我愿化作夏日渡口的小船</p><p>靜靜等候您的回轉(zhuǎn)</p><p><br></p><p>如果來世有緣</p><p>我愿化作秋日里的紅葉</p><p>為將思念您的路鋪滿</p><p><br></p><p>如果來世有緣</p><p>我愿化作飄灑的雪花</p><p>落入您的手心期待您的溫暖</p><p><br></p><p> (作者:余雷,草作于杭州至寧波高鐵上)</p><p> 下圖:彭巖大姐,(父親彭濟合,原東北民主聯(lián)軍延邊軍分區(qū)獨立3團、吉東軍分區(qū)警備1旅獨立2團、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16團、156師466團1營2連副指導員)</p> <p> 安息吧!156師的前輩們,我們會踏著您們的足跡,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不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前進!</p> <p> 任萬財伯伯,去年十月三曰,父親孟慶福專程派我來團風看您,我知道墓碑上沒有您老的名子,也聽父親講到您當年左臂負傷不下火線,后不幸被槍榴彈擊中腹部,腸子都被打出來犧牲在了父親的懷里。</p> <p> 任萬財伯伯,您沒有兒女,我和姐姐孟玥今生今世永遠做您的兒女,我們會常來看您,為您燒柱香,帶來株鮮花,一瓶酒,一包煙,聽您講述與父親的生死戰(zhàn)友情,向您匯報我們生活和工作,聆聽您的教悔。任萬財伯伯,我們永遠愛您!</p> <p> 任萬財,男,四十歲左右,遼寧建平縣葉柏壽人,礦工出身,未婚,無子女。父親孟慶福1948年5月到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16團1營2連4班任班長時,他是副班長,是4班的老大哥,參加了圍困長春、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1949年5月14晚,在解放團風戰(zhàn)役中,與父親并肩殺敵,戰(zhàn)斗中左臂負傷堅持不下火線,后不幸被敵人槍榴彈擊中腹部,腸子都被打出來,犧牲在了父親的懷里。臨犧牲前跟父親說:“班長,我不行了,我沒能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這句樸實的言語,影響了我父親一生,每次提到都潸然淚下。</p><p> 任萬財爸爸,孟慶福的兒女就是您的兒女,我們永遠愛您!永遠不會忘記您!</p> <p> 156師467團前身是東北自治軍、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25旅5團,原25旅、吉敦軍分區(qū)(警備2旅)政委袁克服之女,袁萍大姐夫婦專程從西安趕來參加祭奠英烈活動。</p> <p> 左.劉錫林大哥,(其父劉勝武,原156師446團1營1連連長,母王桂英原466團衛(wèi)生隊)</p><p> 右.趙冀杰大哥,(其父趙作合)</p> <p> 董鐵軍大哥代表團風行會務組致歡迎詞。(其父董崇彬,原東北抗聯(lián)國際88旅老戰(zhàn)士,后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吉林軍區(qū)延邊軍分區(qū)獨立3團、吉東軍分區(qū)(警備1旅2團)、吉東軍分區(qū)獨立3團、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16團副團長、團長、43軍156師466團團長)</p> <p> 趙國斌大哥,代表156師子弟,在武漢首次聚會上講話。(其父趙明生,原156師466團1營教導員)</p> <p> 魯延大哥代表156師子弟熱烈歡迎劉秋勁阿姨等老前輩。</p> <p> 原466團1營2連老戰(zhàn)士馬云福,不顧年邁體弱從九江趕來看望他的老戰(zhàn)友,重回68年前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向烈士們訴說離別思念之情。</p> <p> 賦詩正義能量足,昔日愴景浮眼前。革命前輩為先驅(qū),烈士足跡磨不滅。后人緬懷虎狼師,新的長征動力足。</p><p> 作者:姜曉虹,(父姜靜青.原獨立6師、156師宣傳隊.林二師軍人俱樂部主任)</p><p><br></p> <p> 左:李革大哥,父親李建發(fā),老紅軍,原468團、九江軍分區(qū)招待所所長。</p> <p> 左.祝捷大哥,(其父祝世鳳,原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副政委,43軍156師政委,九江軍分區(qū)司令員兼政委、江西省軍區(qū)副政委)</p><p> 右.張苓大姐,(其父張立法,原156師466團3營教導員)</p> <p> 156師后代祝捷發(fā)言:</p><p> 今天,我們156師的后代,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聚集到這里——團風——渡江戰(zhàn)役紀念碑前,共同緬懷英烈,追思前輩,回顧那段光輝的歷程。 同時,也代表我們的父輩,看望他們的戰(zhàn)友、兄弟。此時此刻,終于實現(xiàn)了兩代人多少年來的夙愿。在那硝煙彌漫的東北大地、在那城堅敵眾的平津城下、在那千里征途的南下路上,前輩們激情似火、一路征戰(zhàn)、舍身忘死、所向披靡。圍殲團風守敵、奪取碼頭船只、頂風破浪強渡、追殲逃竄之敵,前輩們奮勇當先、忘我犧牲、前赴后繼、無堅不摧。 靜臥在這里的革命先烈們,在“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令下,英勇作戰(zhàn),奮勇殺敵,為建立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至死不渝。先烈們浩氣長存,先烈們精神永駐,激勵著我輩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懈努力,我們的父輩,掩埋好戰(zhàn)友的遺體、擦干身上的血跡、彈去衣冠上的征塵,承接過戰(zhàn)友未完的事業(y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zhàn)線上忘我奉獻,開啟了新的征程。 </p><p> 我們,156師的后代們,牢記先烈和父輩的革命信念,繼承他們的革命事業(yè),發(fā)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始終與我們的黨保持一致,為黨旗爭輝,為國旗添彩,為早日實現(xiàn)強國夢,全力奉獻,終生不悔。 團風——156師官兵的勝利之地, 團風——156師后代的情愫之地 ,團風——我們將你銘記在心,永世不忘!</p><p> 祝捷,(父祝世風.原任156師政委,九冮軍分區(qū)司令員兼政委)</p> <p> 張艦大哥自費創(chuàng)作歌曲: 《共和國不會忘記》獻給解放軍156師前輩們。</p><p> (一)</p><p>白山黑水把你孕育,</p><p>槍林彈雨為你洗禮。</p><p>你輝煌的歲月,己深深植入人民記憶。</p><p>曾記得</p><p>定延吉、打四平,</p><p>以弱勝強軍心齊,</p><p>圍長春、戰(zhàn)平津,</p><p>渡江戰(zhàn)役寫傳奇,</p><p>啊,156師</p><p>你是解放軍的代表,你是永恒的軍魂,</p><p>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更不會忘記。 </p><p> (二)</p><p>江濤海浪似你軍威,</p><p>炮火硝煙燃燒戰(zhàn)旗。</p><p>你燦爛的足跡,</p><p>踏遍了祖國南北大地。</p><p>曾記得</p><p>赴朝鮮,奔江西,</p><p>安內(nèi)援外破強敵,</p><p>駐湛江,扎海南,開辟膠林解軍急,啊,156師,你是解放軍的代表,你是歷史的印記,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更不會忘記。</p><p> 作者:張艦 (父張賀武.原師休養(yǎng)所司務長)</p> <p> 永遠的你們~團風行有感</p><p> 離開我們的時候,你的腳步很輕</p><p> 你們把所有力量,都留在了團風</p><p> 解放全中國的路上,一夜夜</p><p> 你們守候著黎明</p><p> 破曉的晨光,從遠方</p><p> 一次次投遞給我你們的剪影</p><p> 一個個背影,越前進,越遙遠</p><p> 我,愛上你們了</p><p> 你們聽不到我的祝禱</p><p> 灌滿江風的耳朵</p><p> 捕捉罪惡的槍林彈雨</p><p> 我拽不住你們的步履</p><p> 新中國的建立</p><p> 永遠是你們無悔的方向</p><p> 我只好來這里看你們</p><p> 有很多瞬間,我認為幸福</p><p> 分享了你們許多無上的光芒</p><p> 你們把一切帶走的時候,徒留下一陣風</p><p> 這回,我在離你們很近的地方駐足</p><p> 你們用生命保護了這個世界</p><p> 現(xiàn)在,該我來保護你們了</p><p> 我確信不會再等</p><p> 是的。我要替你們好好活著</p><p> 替你們看那些花開,聞那些香氣</p><p> 待到來年重逢時,用心語</p><p> 細致地一篇一篇,講與你們</p><p> 作者:陳效民(其父陳璞,原466團1營副教導員)</p> <p> 鄧魯延大哥致歡迎詞,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156師子弟68年首次相聚武漢。</p> <p> 156師老前輩劉秋勁阿姨飽含深情的講話,懷念戰(zhàn)友,懷念親愛的兄弟。</p> <p> 金正芝前輩,朝鮮族,今年84歲,帶著兒子梁志偉、姑娘等人,專程從四川趕來,參加老部隊解放湖北團風戰(zhàn)斗中犧牲的烈士祭奠活動。金阿姨原任東北野戰(zhàn)軍獨立6師16團衛(wèi)生隊隊員。</p><p> 現(xiàn)場唱了首朝鮮族語歌曲,雖然內(nèi)容我聽不懂,但真切感受到老人聲情并茂,是在用心歌唱。</p> <p> 左一.彭巖大姐,(其父彭濟和,原156師466團1營副教導員,母李雪芹,466團衛(wèi)生隊護士)。</p><p> 左二.劉錫林大哥,右一.劉錫斌大哥。(其父劉勝武,原466團1營1連連長,母王桂英466團衛(wèi)生隊護士)</p><p> 右二.王速波大哥,(其父王紹臣,原466團3營教導員)</p> <p> 左一:金正芝前輩,朝鮮族,原466團衛(wèi)生隊。</p><p> 右一:李洋(父李林夫,原466團警衛(wèi)連連長、466團2營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yè)工程第二師警衛(wèi)營營長。母路平,獨立6師、156師宣傳隊隊員)</p> <p> 左.楚予育大姐,(其父楚成林,原468團政治處干事)</p><p> 中.鄧星蘆大姐,(其父鄧克明,原156師師長)</p><p> 右.竇靈大姐,(其父竇光前,原467團偵通連連長)</p> <p>云之贊</p><p>寫給156的母親們</p><p>融化</p><p>再現(xiàn)</p><p>融不去的是柔美</p><p>再現(xiàn)的是上一朵的潔白</p><p>輕依于湛藍</p><p>微風一襲詠嘆</p><p>絲絲的牽掛</p><p>散作海燕的呢喃</p><p><br></p><p>走向朝陽的匯合</p><p>是霞光里的期盼</p><p>變幻彩虹的升起</p><p>是光的釋懷</p><p>由由的漫步</p><p>流出荷花的典雅</p><p>疾風里的零亂</p><p>浸入梅花的傲嬌</p><p>相擁而泣的淚</p><p>是小溪</p><p>婉綿煦煦</p><p>更是海</p><p>深沉厚重</p><p><br></p><p>請不要</p><p>凝視平靜的湖面</p><p>只是因為那里有云的倒影</p><p>仰視</p><p>才能找到云的家</p><p>在云的世界里</p><p>有愛</p><p>只有愛</p><p> 作者:李偉鷹,(父李桂宣原任南昌軍分區(qū)(156師)宣傳科長)</p><p> 上首挫作是為表達武漢之行的謝意,感謝156經(jīng)歷過風云的母親和作了母親的奉獻。詩意本身是傳達一種凄美。水是萬物之母,而水源于云。所以筆者認為此詩可以擴展空間很大。 </p> <p> 魯延大哥代表156師前輩及子弟與團風縣人大領導向烈士敬獻花藍。</p> <p> 在莊嚴肅穆的156師團風盤石橋蘋命烈士紀念塔下,大家肅立默衰,舉行了祭英烈儀式。</p> <p> 156師老戰(zhàn)士遺孀向烈士致敬。</p><p> 左:姜靜青老伴,(姜靜青,原156師宣傳隊隊員)</p><p> 中:武清云老伴,(武清云,原156師466團1營機炮連副指導員)</p><p> 右:陳璞老伴,(陳璞,原156師466團1營教導員)</p> <p> 156師子弟肅立默哀。</p> <p> 李洋大姐代表父、母向烈士獻花。(父李林夫,原156師466團警衛(wèi)連連長,母路平,原獨立6師、156師宣傳隊)</p> <p> 中:張艦(其父張賀武,原156師衛(wèi)生部休養(yǎng)所司務長),向團風縣領導介紹父輩們當年解放團風戰(zhàn)斗經(jīng)過。</p> <p> 不忘歷史,珍惜今曰,在悲傷中堅強,在懷念中前行。</p> <p> 團風渡江戰(zhàn)役紀念碑前我們莊嚴宣誓。</p> <p> 劉錫林大哥代表父、母向前輩致以崇高的敬禮?。ㄆ涓竸傥洌?56師466團1營1連長,母王桂芝466團衛(wèi)生隊)</p> <p> 我們應該在懷念中堅定理想信念,傳承愛祖國,愛中國共產(chǎn)黨,激勵斗志,團結(jié)一心,以飽滿的熱情和矯健的步伐在這寬廣大道上追逐中國夢,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p> <p> 許建平大哥,帶著母親的囑托來看望父母的老戰(zhàn)友、老同事。(其父許杰.原156師副政委、南昌軍分區(qū)政委江學彬秘書,母于桂芝,156原師宣傳隊)</p> <p> 劉錫斌大哥,不顧個人身體重病,冒著生命危險,堅決報名參加湖北團風祭奠156師英烈活動,要向老爸1949年5月14日晚,率領的466團1營1連在解放團風戰(zhàn)斗中犧牲的前輩們行最后的軍禮。(其父劉勝武,原466團1營1連長。母王桂芝,原466團衛(wèi)生隊護士)</p> <p> 陰兵鴿大姐,父親陰見敏(原南昌軍分區(qū)秘密科)剛?cè)ナ挪痪?,帶著父親生前的遺愿來到團風。</p> <p> 懷念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傳承才是對英烈最好的懷念。無數(shù)英雄前輩為我們鋪就了今天寬廣大道,這大道來之不易,我們必須且行且珍惜,</p> <h3>156師子弟武漢68年首次聚會大團圓留念。</h3><h3><br></h3><h3><br></h3><h3>請朋友幫忙轉(zhuǎn)發(fā)一下,我們正在找失散的156師前輩和子弟,謝謝大家。孟偉,微信號mengwei0418</h3><h3><br></h3><h3>回 家</h3><div> ——每位加入156師子弟苑的兄弟姐妹,幾乎都說同樣一句話——找到家了。</div><div> </div><div>不同的地域</div><div>不同的職業(yè)</div><div>不同的姓氏</div><div>我們卻曾擁有一個叫做“156”共同的家</div><div>歷史使命將我們?nèi)雎湓谧鎳暮=翘煅?lt;/div><div>今天 </div><div>“156”再次吹響集結(jié)的號角</div><div>我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雀躍著——回家</div><div>你來自長城的腳下</div><div>我掬著南海的浪花</div><div>他帶來黑土地的泥沙</div><div>回家——因為父輩在這里播下革命的春芽</div><div>回家——沿著父輩留下的足跡</div><div>回家——踏著勇往直前的步伐</div><div>摸一摸紀念碑的碑石</div><div>就像擁抱先烈長眠的身軀</div><div>聽一聽耳旁的風聲</div><div>仿佛聆聽先輩囑咐的說話</div><div>聽 滾滾的濤聲里還回蕩著鏗鏘的聲音</div><div>打過長江去 解放全中國</div><div>看 烈士陵園矗立的英雄紀念碑上</div><div>鐫刻著先烈們激情燃燒的歲月</div><div>“156” 您的兒孫回家歡聚了</div><div>帶著先輩英靈永恒的希冀</div><div>帶著先烈生命換來的果實</div><div>帶著如今國泰民安的祥和</div><div>我們自豪地告慰先輩崇高的信念</div><div>而今的中華 </div><div>已屹立在世界之巔</div><div>向著“156”的旗幟</div><div>我們莊嚴宣誓</div><div>接過先輩傳遞的火把</div><div>讓革命火種永不熄滅</div><div>向著祖國更美好的明天進發(fā)</div><h3> 作者:余雷</h3> <p>編者留言:</p><p>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生活雖然不能說怎么富裕,但從小到大過得也算無憂無慮,踏著父輩的足跡,讀書、參軍、退伍、就業(yè)。過的順風順水,偶有挫折,也沒怎樣打擊到我。2016年9月16號一個偶然的機會,第一次聽老爺子講述親歷的戰(zhàn)斗故事非常震撼。由此萌生我想了解父親他們那一代人成長的心路歷程念頭。作為軍人的后代,我認為:我有責任和信心,開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一切關系,著手尋找有關神秘的43軍156師所有事宜。</p><p> 156師的前輩伯伯,叔叔,阿姨及后代,我是孟慶福的兒子孟偉。父親孟慶福,漢族。吉林延吉東盛涌人,1947年5月參軍延吉獨立三團(303部隊)(后改稱東北民主聯(lián)軍獨立六師16團,156師466團)一營二連戰(zhàn)士,給石玉福當時的連長,連指導員陳璞當通信員。南昌解放調(diào)任師教導大隊軍訓隊軍事教員,1986年5月原河南省軍區(qū)副參謀長離休,健在。</p><p> 從2016年9月16日開始關注.挖掘.收集.整理父親老部隊156師相關資料,并于10月2日起,先后走訪湖北省團風縣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團風縣博物館,盤石橋烈士陵園(466團打團風鎮(zhèn)犧牲烈士合葬墓,犧牲115人),費盡周折尋找到了當年參與埋葬烈士的地方工作隊3人,目前唯一健在的林泉老人(88歲),到四野林彪總司令員故里參觀。</p><p> 兩年多來,沿著父輩們紅色的足跡,曾經(jīng)戰(zhàn)斗、生活過的地方進行實地尋找、走訪健在前輩聯(lián)系后代,核地考察核實相關信息,先后到北京、沈陽、南京、廣東湛江、深圳、廣州,武漢、長沙、江蘇省徐州豐縣、湖北沙洋縣、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宜春市、贛州市、吉安市、撫州市、上饒市、景德鎮(zhèn)市、武寧、修水、高安、豐城、靖安、新建、進賢、樟樹、萬安、遂川、于都、會昌、瑞金、寧都、鄱陽縣等地,自費尋找 156師的前輩伯伯,叔叔,阿姨及后代,聆聽父輩們口述歷史,記錄親歷者烽火路上的歷史細節(jié),并建立了156師子弟苑微信群,在此期間得到了前輩及后代的厚愛,熱心,真誠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也感受到了父輩們當年的艱辛,從中體會到了信仰的力量所產(chǎn)生的巨大動力。在健在前輩和后代的支持下,完成了大量的156師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謝。</p><p> 在那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歲月里,多少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然而歷史的長河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70多年,塵封了156師前輩許多鮮為人知,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靜心回望,每每想起依然是熱血沸騰難以忘懷。雖然前輩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故去,但子女后代還在、前輩們留下的回憶文章、影相資料等待深度挖掘。我們有責任繼續(xù)去尋找,搜集、整理,尋覓用鮮血和生命交織出的故事。</p><p> 挖掘收集時間短,對曾經(jīng)擁有“虎狼之師”稱號,從長白之巔打到贛江之邊的156師認知還非常膚淺,加之我自身水平.能力有限。前輩們分散在全國各地,許多已故。受客觀條件所限,還有許多健在前輩及后代沒有聯(lián)系上,已經(jīng)聯(lián)系上還沒有走訪,收集的資料還未能及時整理。如果老人身體還許可,請盡快聯(lián)系我。己故前輩的后代及親朋好友,如果家里保存有先輩們的回憶錄,文字,影相等資料能否提供出來。我們攜手共同將父輩們昨天的故事,成長經(jīng)歷,匯結(jié)成章。將他(她)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繼承發(fā)揚光大。在此衷心感謝您的合作。</p><p> 已挖掘收集整理156師人物錄簡歷1000余人,內(nèi)容還存在很多遺漏不足,真誠歡迎前輩和后代進一步提供名單,擴大尋找線索。并且糾正,補充,完善和提供更多詳實史料彌補。對存在不實,錯誤,需要完善的地方請及時提出糾錯。謝謝您的理解和支持。追尋革命先烈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在還原156師前輩故事的路上,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堅信:在前輩,后代,親朋好友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參與下,堅持努力尋找,挖掘,收集信息,夢想一定會實現(xiàn)。我將沿著前輩們紅色的足跡繼續(xù)尋覓,讓紅色基因永葆活力、彰顯威力,不忘初心,勵勵前行!</p><p> </p><p>編者孟偉 </p><p>QQ:951318015 </p><p>微信:mengwei0418</p><p>風雨中人的博客</p><p>http://blog.sina.com.cn/fy6304</p><p>2019年4月18日于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