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江大記憶---物八三

鄭旭平

<h5>我們組里的年青人。(前右二為本人)</h5><h3><br /></h3><h3> 物八三就像一群沒娘的孩子。<br /></h3><h3> 說一直沒娘也不夠準確。頭尾有過,前面有劉炎老師,后面有徐旭明老師。</h3><h3> </h3><h3> 第一次見輔導員劉炎老師是在五棟門前全班集合時。班長列隊,組長站排頭,于是高矮胖瘦參差不齊。放眼望去,全班八十多人,像我這種一根頭發(fā)都可打斷腰的瘦子并不稀缺,畢竟個個都是剛從獨木橋上擠過來的,不瘦都不太可能!</h3><h3> </h3><h3> 瘦點倒也沒問題,關鍵是缺女生。報數(shù)的時候也就聽到那么幾聲清脆的,數(shù)都不用數(shù)!如此僧多粥少,往后的日子該怎么過?</h3><h3> </h3><h3> 還沒等從憂傷中回過神來,隊伍就解散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掃地,組長帶隊。沒想到我還是組長。當時就不明白這狗屎運怎么就落到我的頭上。也就是說,從此以后我可以管十個人,包括二個南昌女生,這才是亮點。后來我想明白了,一定是檔案里我在中學當過生活委員。中學的生活委員就降級成大學的組長,早知道填表的時候就直接填班長,那至少也能當個團支部書記。經(jīng)驗不足害死人??!</h3> <h5>婷婷玉立。(饒燕林)</h5><h3><br /></h3><h3> 心里正高興著,麻煩就來了:"老實人是要吃虧咯嘞!",組長還沒嘗試開官腔,饒燕林就先發(fā)難了。原來南昌妹子怪我太老實,要責任區(qū)時要了一大片。也對嗬,這又不是責任田收獲還能歸自己么?!<br /></h3><h3> </h3><h3> 初次交鋒就蔫了,鄉(xiāng)下崽里子哪里是省城妹子的對手。</h3><h3><br /></h3><h3> 偷眼瞄了對方一眼,發(fā)現(xiàn)還真是不一樣。畢竟是省城妹子收拾得干凈利落,兩個妹子,一動一靜,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老家的女同學最多也就留個劉海,她們兩個卻都是留長辮子,長辮子時髦嗎?不見得,喜兒與鐵梅才留長辮子,可那是什么年代?解放前!</h3><h3> </h3><h3> 兩位妹子講話的節(jié)奏雖然不一樣,可殺傷力一樣。饒燕林是連珠炮,章雯是穿心劍,防不勝防??磥磉@兩位不省心。</h3> <h5>這是在寫情書吧?(章雯)</h5><h3><br /></h3><h3> 也有省心的,盛國生。</h3><h3> 我進宿舍見到的第一個室友。幫著搬東西,幫著移床鋪。完了還一起來到操場雙杠邊暢想未來。盛國生輕聲細氣,永遠都是一張微笑的臉。第二個見面的室友記不得了,等八大金剛到齊后不約而同的都搶著做一件事,打開水!八個熱水瓶,都搶著一手提三個。當時是萬萬想不到,不到半年,大家就都告別熱水瓶了——爛了。</h3> <h5>除了拖鞋,其它都帥!(盛國生)</h5><h3><br /></h3><h3> 謝天謝地總算給我們寢室分來了一個胖子,叫吳斌。<br /></h3><h3> 胖子在那個年代絕對是稀有品種。萬一寢室之間打個群架什么的肯定用得上。只是直到畢業(yè)這架也沒打起來,確實有點浪費。但吳斌終究沒有令我們失望:在藍球場、足球場上,他勇往直前的威力勢不可當,見神殺神,見鬼殺鬼。吳斌的力氣大,掰手腕好像沒對手。當然他的湯匙也大,而且是園頭的,不是那種常見的橢園型,吃飯時從正面入口,雖然動作看似有些別扭,但速度絕對不慢。<br /></h3><h3> </h3><h3> 吃飯最快的要數(shù)魯小鋼,一起打的飯,出了食堂他就直奔食堂門口的洗碗池。我是沒看到他吃,只看到他洗碗。魯小鋼是高安人,真的好可愛,我說高安有采茶戲"孫成打酒",他就咿咿呀呀地哼起來,不過普通話不準是個硬傷,經(jīng)常把"軍港的夜啊"唱成"軍港的伢"。</h3><h3> </h3><h3> 王長生是我們寢室的姚明,只是骨頭有點細,打藍球時把手給弄折了。其斷手的時機又沒抓好,在夏天。害得我們幾個大男人整天跟他抹澡,想想都是醉了!王長生的立場不夠堅定,原本書包都背好了要去圖書館,我只要把藍球往他面前一拍,就立馬回頭。蔣勇明相對來說毅志就堅定的多,除非魯小鋼也叛變。蔣勇明是迷途知返比較早的,不像我們一條路走到黑。他的指路明燈是班長孫碧武。</h3><h3> </h3><h3> 其實蔣勇明也不是一開始就懂事的。剛進校的那半年都玩了命地打藍球,八個人分邊,少誰也不行。出發(fā)時一人帶四毛錢,輸了請對方喝汽水,二毛錢的汽水自己也得喝。為了公平起見,分組要么上鋪對下鋪,要么前鋪對后鋪,要么交叉鋪,各種組合都嘗試過。只是每次分組誰都不愿搭方金濤,因為方金濤在打藍球方面七竅通六竅。但即便是如此先天不足,半年下來,方金濤也會三步跨欄了!</h3> <h5>快下來!爬這么高照相,要罰款滴!(魯小剛)</h5><h3><br /></h3><h3> 我們寢室有二個獨行俠:一個主內(nèi),一個主外。主內(nèi)是方金濤,主外是蔡成紅。方金濤一般不出門,除了被逼打藍球。他永遠都是獨自躲在床角邊鼓搗他的收錄機,修了拆,拆了修,哪怕根本就沒有任何專業(yè)工具,你見過用湯匙修收錄機的么,他就是這樣的奇人!那時候收錄機可是個稀罕物,好像花了八九十塊錢,什么概念?近半年的生活費!絕對的土豪。問題來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方金濤的助學金并不少,也就意味著他家根本不富,可方金濤硬是下手了!什么玩物喪志,那叫玩物喪智,理智的智!方金濤話不多,但一出口就意味深長,冷不丁一笑,百媚生輝。因為我倆是老鄉(xiāng),他資溪的,自然親近些。每一回打球缺人就由我來做他的思想工作。一般人,夠嗆!<br /></h3><h3> </h3><h3> 一想到助學金就氣不打一處來,那時候大學發(fā)助學金現(xiàn)在叫獎學金。區(qū)別在:前者幾乎人人有份。最終能得多少就看你家經(jīng)濟狀況。于是,我就如實交待了:爸爸工資多少,媽媽工資多少,心想不會墊底吧?結(jié)果出來了,每月六元錢,在班里屬上中農(nóng),我勒個去!班上好些省城的兄弟騎自行車戴手表助學金比我還多,終于服了那句名言"老實人是要吃虧的嘞!"。</h3><h3> </h3><h3> 蔡成紅主外就是一天到晚不著家。披星星戴月亮?,F(xiàn)在我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他那時都在圖書館。因為,全班的四級英語過關前夜,你知道有多少人在想著他。英語是他的強項,我甚至懷疑,他本來就是外國人,又白又多胡子像個縮小版的馬克思??赡苁橇晳T了主外的原故,蔡成紅后來到國外去了,至今沒聯(lián)系上。</h3><h3> </h3><h3> 除了打藍球,寢室里經(jīng)常開展的有益身心的節(jié)目就是翻書洗碗與打撲克贏包子。江大的包子可是真好吃!但天冷啊,再好吃的包子也起不了床。于是,頭天晚上撲克對決,輸了的用臉盆到食堂統(tǒng)一采購,包去包回,還包出錢。對于男生來說,每餐的洗碗是件麻煩事,簡單,翻書,看頁碼的最后一個單數(shù)1.3.5.7.9。誰大誰贏,先零售后批發(fā),到了最后。輸家就必須用水桶提著一桶碗去洗衣房了。</h3> <h5>想不到蔡成紅對我還是蠻依戀的(前右一蔡成紅)</h5><h3><br /></h3><h3> 說到吃,我們寢室是有過顛峰對決的。八個人比誰一餐吃得最多,食堂的菜隨便點,最后一名買單,第一名白吃。要說激勵機制它也有害死人的時候,一場惡吃下來,第一名1.5斤,魯小鋼不負眾望,最后一名都過八兩。結(jié)果八個男生扶著桌子才能站直了,在操場蹓跶到半夜才勉強消化清楚。</h3><h3> </h3><h3> 我既然是組長,用組織的名義開展活動就名正言順了。中學時分男女界限,憋了十來年的知心話總找不到傾訴對象,終于上大學了,還不得找女生說說話?單獨行動多有不妥,集體活動再好不過。于是我們組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游玩計劃:爭取每周一游,這種順民心的好倡儀連方金濤都舉手贊成。八一公園、人民公園、灣里、梅林、西山、連老福山都不放過。我至今想不出老福山有什么風景來得?讓我們蕩起雙槳。。。。。。。有閑就這么任性。</h3><h3> </h3><h3> 估計是動靜鬧大了,其它組也聞風而動。于是,物八三的同學們在女生資源極其稀缺的不利因素面前沒有氣餒,硬是把各項活動項目開展得有聲有色。</h3><h3> </h3><h3> 現(xiàn)在常說,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我們當時就碰到了一陣風,勤工儉學風。各大高校風起云涌搞勤工儉學。我們在孫班長的帶領下成立了一個什么服務公司。公司里各項服務品類齊全,應有盡有:什么放錄像啦,什么賣面條啦,什么洗衣服啦、什么修電視啦。成龍的《蛇形雕手》,劉曉慶的《原野》看了N篇。一部《色字頭上一把刀》聽起來名字怪嚇人,其實沒任何干貨,倒也看得大伙面紅耳赤。</h3> <h5>富二代與屌絲(吳斌與我)&nbsp;</h5><h5><br /></h5><h3> 賣面條是技術活,主要由吳斌掌勺,一個月下來吳斌更胖了。面條部本著"一人胖不算胖,全班胖才是真的胖"的宗旨,硬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nèi)全面改善了全班同學面黃肌瘦的不利局面。</h3><h3> </h3><h3> 其實當時也不只我們班瞎搞,樓上法律系更囂張。法八二開咖啡店,高大上啵,在游泳池邊。我和羅滿平,萬軍、陳志勇都去捧過場。法八三就有點逼格不夠高,幾個人合伙賣豬血,你想豬血能賺幾個錢?賺不賺錢倒是其次,關鍵是丟不起那個人。</h3><h3> </h3><h3> 當時的場面有點像萬眾創(chuàng)業(yè)。我常想:早知十幾年后還要下海,不如當時就直接撲通一下!,如果當初大伙就這么一帆風順走下去,說不定沒今天馬云、馬化騰什么事。</h3><h3> </h3><h3> 大概也就熱火朝天干了二三個月吧,大革命失敗了!期中考試成績單一出來全班大面積不及格。于是,轟轟轟烈烈的勤工儉學之風驟然停息。沒風了,所有的豬都摔個半死。</h3><h3> </h3><h3> 專職生意沒得做,業(yè)余玩票還是要的。終于有一天蔣勇明爸爸來了,他爸是恒豐農(nóng)場的,來給我們大學食堂供應雞蛋。大好幾筐送食堂后,還剩大半筐,于是我們寢室集資全部拿下,幾個人一合計,來到江西師大菜市場。開賣!這一賣不要緊可把隔壁的攤位氣個半死,為了速戰(zhàn)速決,我們一上去就低開,她連反應的機會都沒了,我們大獲全勝。最后剩下還有近百個破碎的只好自行消化了。足足一臉盆蛋黃加蛋清,把大伙撐得半天說不出話。聽說最多的吃了六七個,張開嘴就能見到蛋黃。臥槽!</h3> <h5>舌尖里的物八三。</h5><h3><br /></h3><h3> 剛進大學還沒一個星期,組織上來人了。我還納悶呢?我一基本群眾(組長不夠科級)找我干什么?聽說你會拉手風琴?嗯,拉得怎么樣?不怎么樣?不怎么樣怎么樣?就會拉革命歌。拉來聽聽。于是,我卯足了勁亮出絕活: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不算革命歌???流行歌。你還會拉什么?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行了,跟我走!這就帶走了。我心想,他怎么知道我會拉手風琴呢?還沒想明白就到了階梯型教室。</h3><h3> </h3><h3> 階梯教室值得大書特書,在中學從來沒見過。一排一排往上走,不光階梯沒見過,那種櫈子也沒見過,二合一,又當椅子又當桌。新鮮!抬頭一望,一排男子漢除了二個剛認識,其余都沒見過。那兩個是我們班的,一個是陳志勇,一個是陳冬根,剩下是物理系高年級的歌唱家們。原來系里排節(jié)目——男生小合唱。手風琴早準備好了,一看歌名,也沒見過:一個是森林水車,日本的;一個是喀秋莎,蘇聯(lián)的。都是外國歌曲。大學就是大學,唱的歌都上檔次,我們在中學都是唱國產(chǎn)的歌,哪里聽過外國的。好在我認得譜,不管你什么歌,只要有譜我就能搞定??磥恚酉氯サ乃哪?,我也就離不開手風琴了。</h3><h3> </h3><h3> 二陳是我們班的歌唱家,陳冬根音域高些,陳志勇音域?qū)捫j惗枵J真,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陳冬根最講認真。他這一認真不要緊,不到一年就由合唱隊員升級成獨唱演員。一曲《烏蘇里船歌》響徹江大校園。每一次都是我給他伴奏,不過有一次還是出了點事故。歌詠比賽輪到陳冬根出場,我擺好架式一拉過門,只聽的陳冬根一聲慘叫——調(diào)起高了,上不去。都怪我一緊張把G調(diào)變成了C 調(diào),這歌這一句就是高聲,還讓人活啵?</h3><h3><br /></h3><h3> 自從寢室里有了手風琴,進來竄門的就多了起來。大多數(shù)都覺得這東西挺好玩,也都想試試,有的背倒了,上下調(diào)頭;有的背反了,左右不分。但幾乎沒人能堅持半小時的,除了戴艇。拉手風琴畢竟是體力活,光有興趣還不行。戴艇不僅有興趣還有力氣。剛開始像拉風箱,一個勁地扯,我真擔心他把琴給扯爛了。后來漸漸有了感覺,終于成曲了。</h3><h3> </h3><h3> 班上音樂愛好者不止戴艇。有吹笛子的曾如生,有吹口琴的何智銘,還有拉二胡的鄒早才,他是我中學的同班同學,但在中學從沒見他拉二胡,應該算是進大學后無師自通型。有一次我進了他們寢室,沒見一個人,只聽得二胡聲,那叫一個慘啊——《二泉映月》。當時感覺全世界拉二胡的都只會拉這一曲。曲是好曲就是聽起來太慘,聲音是從一張床上傳出來的,蚊帳遮住也不見人影,輕輕撩開,只見鄒早才緊閉雙眼坐在床上開拉。看得出十分動情,連我撩開了蚊帳都沒發(fā)覺。我知趣地將蚊帳關上,就像關幕布似的悄聲離開。后來鄒早才的二胡是越拉越好,但音響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于是我勸他到廁所里拉,因為它跟洗衣房相連,共鳴效果非常好,一到冬天,里面像殺豬似地傳來一陣陣叫聲,還不是因為洗冷水澡凍得。</h3> <h5>光輝歲月</h5><h3> &nbsp;</h3><h3> 別以為就我們寢室活躍分子多,物八三人才濟濟,有很多人像上了發(fā)條,一起動就沒得消停。對面寢室就有兩位:盧曉東、徐文龍。兩人的共同特點就是身手好,動作快,在上鋪都能翻跟頭。他們都是班上、系里足球隊的絕對主力,盧曉東打后衛(wèi),徐文龍守門。魚躍沖頂,倒勾射門之類說來就來。想當初物八三的足球隊打遍天下無敵手,經(jīng)常下戰(zhàn)書擺擂臺,勝多負少。<br /></h3><h3> </h3><h3> 足球隊這幫同志們運動量大,自然飯量也大,不僅飯量大,而且比較容易餓。每天江大食堂只要一開門,首先出場的必定是物八三部分足球隊隊員以及部分拉拉隊隊員。比較著名的有:主力中鋒羅滿平、前鋒高敏、后衛(wèi)吳斌、邊鋒曾清明;拉拉隊長陳志勇、萬軍以及來自物八四的友好鄰邦帥國建。物八三足球隊的魅力擋都擋不住,以至于后來帥國建這樣的鐵粉就基本移民到物八三了。寬敞明亮的大食堂就這么幾位先行者,一人一碗紫菜蛋花湯下肚,愜意非凡。紫菜湯不要錢,但洪湖水浪打浪,基本沒什么內(nèi)容。飯菜品質(zhì)的好壞大家倒不太在意,在意的就是那種逃課后的瀟灑與豪邁。</h3><h3> </h3><h3> 羅滿平是這支隊伍的精神領袖,長得帥不說,球也踢得好,關鍵還出奇地幽默。有一次系里突襲麻壇,所有干將全部落網(wǎng),于是在階梯教室開大會,讓大家上臺做個檢查,本想趁機教育教育大家。輪到羅上臺,痛不欲生的表情,一字一句,上綱上線,往死里挖思想根源,臺下的同黨趁機配合,站起來高呼:打倒羅滿平!于是大家哄堂大笑,搞得系領導哭笑不得。羅滿平也叫羅師傅,誰起的綽號無從考證。有一回跟他去過他家里,記得他外公原來是南昌很有名的廚師,羅師傅最愛吃西紅柿炒蛋,高考三天就吃了三天,終于考取了江大??磥斫笳鎽摳兄x西紅柿炒蛋,不然就錯過了這么一個奇才。</h3><h3> </h3><h3> 這支隊伍還有一個大哥大——高敏。論年齡班上最大,但那也不過二十出頭,竟被尊稱為"老骨頭"。"老骨頭"是真的不老,一百米跑速度最快,踢前鋒,左沖右突,腳法了得。除了足球,高敏還是羽毛球高手,他與唐小平是一對黃金搭檔,經(jīng)常在物理樓前捉對撕殺。只是后來高敏又迷上了高大上的網(wǎng)球與法律系的汪明才成雙成對了。唐小平的羽毛球打得好,有些專業(yè)風范。專不專業(yè)聽球與球拍接觸時發(fā)出來的聲音就知道。唐小平人緣不錯,為人熱情有擔當,什么場合都少不了他。</h3><h3> </h3> <h5>寢室對面的哥們。</h5><h3><br /></h3><h3> 其實仔細一想,物八三也不全是二逼青年。又紅又專的總還是會有。比如班里的領導孫碧武、何智銘、朱筱明等。我就納悶了,都還沒進學校老師怎么就那么獨具慧眼呢?到底是因為優(yōu)秀被相中還是因為相中才優(yōu)秀?我是百思不得其解。<br /></h3><h3> </h3><h3> 孫碧武的優(yōu)秀自不必說,都優(yōu)秀到外國去了。印象中當年他好象語重心長找我談過話,意思是憑他的直覺,我的智商好像也不算太低,還沒到朽木那個級別,糟蹋了可惜。</h3><h3> </h3><h3> 可惜的是我當時真沒聽懂,因而一直沒有懸崖勒馬。四年下來就一直這么蹉跎著,臥薪嘗膽方面一直不見起色。孫班長在物八三算是年齡相對大的,經(jīng)歷曲折:上過中專,參加過工作,最后又金榜題名來到江大。成熟肯定是成熟,但問題是他那時年齡再大也不過是二十二三歲。我怎么感覺成熟跟年齡其實沒多大關系。因為直到今天,我都知天命了也沒見成熟起來。真是三歲看老了??!</h3><h3><br /></h3><h3> 何智銘是團支部書記,高大威猛,但笑臉常開。與其它幾個班干部相比,按現(xiàn)在的說法,比較接地氣。他們寢室我常去,老鄉(xiāng)鄒早才、汪建國、徒弟戴艇都在這個寢室。再加上班上系里隔三差五要搞個活動什么的,自然少不了我,于是與何智銘打交道自然多些。朱筱明印象中一樣的成熟(可見成熟是領導的標配),謹言慎行,不怒自威。感覺他是那種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對二逼青年們的歪風邪氣歷來嗤之以鼻。</h3><h3> </h3><h3> 班上愛學習的其實不少,只是與我們交集不多。你想啊,人家在教室你在食堂;人家在圖書館你在小賣鋪。追尾都難!</h3> <h5>武工隊出發(fā)了,不知哪個小販又要遭殃了。</h5><h5><br /></h5><h3> 還記得電影《小兵張嘎》中羅叔叔有句臺詞:別看現(xiàn)在鬧得歡,就怕將來拉清單。確實,一到考試,二逼青年們就都二了。我屬于那種垂死掙扎型。眼看要考試了,就不要命地沖刺看書,一天到晚、昏天黑地。書是新書,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翻,看到頭暈目眩,看到七竅生煙。唯一有點小驕傲的是:自始自終,完全自學成才。好在那時每門功課是分時段考試,如果幾門功課要同時考試那就必死無疑!</h3><h3> </h3><h3> 還有一種視死如歸型。如羅滿平、萬軍等。他們幾乎不怎么看書,即便死到臨頭依然大義凜然。當然,說他們一點書都不看有點過了。但凡考試即將來臨之際,在內(nèi)心煎熬良心譴責驅(qū)使下,也會上那么幾次圖書館,但潛意識里卻希望停電——不怪我,老天不讓我看,況且這下誰都看不成了。呵呵。。。。。</h3><h3> </h3><h3> 書可以不看,但考試這關總得過。于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F(xiàn)在想來,總有一些瞬間的定格讓人淚流滿面:一小撮二逼青年緊緊團結(jié)在學霸周圍,眼急手快,生死與共。這些學霸中比較著名的就有王俊生,是我老鄉(xiāng)。不僅書讀得好,為人也義氣慷慨,每到考試又是當仁不讓的"及時雨"。物理系的課程真的太難了,什么量子力學,數(shù)學物理方法等把大伙折磨得幾近崩潰——壓力太大!記得有一年考試一結(jié)束,外面大雨傾盆,物八三有十來個男女竟然冒雨狂奔追逐在藍球場上,發(fā)泄!瘋狂地發(fā)泄!說真的,至少在我看來,與大學的考試壓力相比,當年的高考只能算是小菜一碟。</h3><h3> </h3><h3> 當然要仔細分析起來,還是大學沒有中學用功所致。中學大多聞雞起舞,大學里就懶多了。以至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遲到早退現(xiàn)象。無奈,老師只得點名了。這一點名,"幫到"一族應運而生,"羅滿平""到"、"吳斌""到"。兄弟情誼感天動地,但太熱情也會出問題,有時老師這邊連名字都沒叫完,從教室的不同位置,竟然同時響起幾個"到"聲——穿幫了!</h3> <h5>一人釣魚全組陪?</h5><h3><br /></h3><h3> 江大正對門有個五層的文科教學樓,當時在江大算是頂級豪宅。記得剛進校時我們班有幸集體光顧過一次一一打掃衛(wèi)生?;貓笫敲赓M看一場投影錄像:NBA集錦。人生第一次看外國人打籃球,當時的感受就四個字---目瞪口呆!從此小心肝就受到了強烈的刺激,以至于大學四年名義上是在讀物理系,實際上更像是在讀體育系。</h3><h3> 從那以后,江大的籃球場上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越來越瘦卻愈瘦彌堅的身影——畢竟營養(yǎng)跟不上啊!這種對籃球事業(yè)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的優(yōu)良作風,我硬是將其保持到了四十多歲,直到有一天,醫(yī)生對我說:膝蓋退行,從今往后,你基本上也就告別籃球場了!沮喪是必然的,傷心也是難免的。<br /></h3><h3><br /></h3><h3> 還是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h3><h3> 就說這文科樓五樓,自從我們進校第一次認識了它,它就注定成為了二逼青年們的傷心之地。每年春暖花開或是荷葉飄香的開學季節(jié),文科五樓就開張了----統(tǒng)一補考!要知道,大學再難,補考也不可能大面積普及,于是校領導一合計:無論文科理科,不管什么科目,補考的統(tǒng)統(tǒng)上五樓!這樣一來,各系各班的阿混們就都在五樓會師了。進了考場,放眼望去,數(shù)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占了差不多大半個考場,屬集團軍方陣,其余十多個文科系補考則散兵游勇,頂多湊個加強排。更要命的是:全是熟人,都是些天天在足球場上捉對撕殺的友好鄰邦——數(shù)學系、化學系的難兄難弟。此時此刻,心如刀絞,這是造的哪門子孽啊?!居然選擇了讀理科!!</h3> <h5>物八三全家福</h5><h5><br></h5><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是從哪天起,物八三的男生們突然間就有了危機感。起初是集體活動越來越少了,接著就是自由活動越來越多了。不出幾個月,一群群逐漸變成了一對對,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本來嗎,全班的人員結(jié)構明顯就先天不足:80多位男生就只有13名女生,這不明擺著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嗎?當初看不清形勢的,如果不是缺膽量就只剩缺心眼了。就這13棍僧(與電影少林寺和尚數(shù)目相同)還包括對外開放的,提前預定的,最后留給班級內(nèi)部的指標就可想而知了。物八三的男生就是不一樣,一旦形勢判斷準了,下手就迅雷不及掩耳。理科男的作風倒是有些生猛硬朗,短短一二個月就摧枯拉朽風卷殘云了。</p><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間三十年過去了,當初的義無反顧如今絕大多數(shù)都已修成正果,并正在沿著《牽手》的路數(shù)漫步前行,直到有一天,坐在搖椅上慢慢變老。</p><p class="ql-block"> 挺好!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