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曾經(jīng)有一次去一家Estate Sales淘寶,一般來說家庭舉辦Estate Sale的原因是房主年老搬去了公寓或者不在了,有些笨重多余或者意義不大的東西就此貼個標簽廉價賣出去。這次Estate Sales的原因是前者,我到的時候已經(jīng)開賣了一陣子了,有一本裝訂精美的書冊被遺棄在地下室書架的一角,引起了我的注意。</h1><div><br></div><h1></h1><div><h1>這本16開大的書冊看起來是特制的,十分精美。全是由雙面透明的塑料薄夾組成,這樣一來紙被夾在當中固定,兩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書冊頁數(shù)也極多,厚得如同一本百科全書一樣,里面全是各種各樣的信紙和照片。</h1><h1><br>上午的陽光,斜斜地從地下室窗口照了下來,我轉過半個身子,避開后面來來往往的人群,慢慢地一頁頁翻著這本我不知道該怎么命名的書冊。</h1><h1><br>這本書冊,似乎承載了他的一生。</h1><h1><br>從最早他還是個幼童開始,發(fā)黃模糊的相片下面同樣襯著發(fā)黃發(fā)脆的信紙,應該是一封叔叔的來信,流利的花式字體看起來賞心悅目,好像是在祝賀幼童拿了個什么獎,而落款日期,還是二戰(zhàn)時候。</h1><h1><br>接下來的幾頁信紙,形狀大小都不一樣,寄信人有他的家人,還有他的朋友。從便箋的三言兩語到長信的洋洋灑灑。筆跡或端莊或華麗或簡拙,內容從問候到敘事五花八門;信紙也是各種各樣,有不知道從哪本筆記本上扯下來因地制宜的也有抬頭燙金正正規(guī)規(guī)的,后者是一封高中學校通知書----兒童已經(jīng)成長成了翩翩少年。時間的跨度,也因此進入了五十年代。</h1><h1><br>在清晨的陽光下,我時而快速地翻頁,時而注目于某段文字,看著他慢慢地在信紙中成長----高中畢業(yè)他參了軍,有家人寄到軍隊的信;退伍后他進了大學,在大學里他交了個有著一頭金發(fā)的女朋友,有著來往呢喃的信,但那段時間的信不多,可能是另外有本情書合集,也可能就此散了;畢業(yè)后去了歐洲旅游因此有很多寄回來的明信片;是一個啥啥樂隊的粉,樂隊主唱給他回了信;結婚時遠方朋友發(fā)來了賀信;工作年末公司的信函。。。。。等等等等。他的稱謂,從兒子侄兒到先生經(jīng)理到父親爺爺;信紙的顏色,漸漸從蒼黃變得潔白;信末的落款日期,也正一步步向現(xiàn)在靠近。</h1><h1><br>很快到了八十年代末,他從公司退休了,在一份公司例行公事/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后,有著他一家去亞洲游玩的明信片,有著他一生的摯交好友的往來信件,有著后輩親朋逢年過節(jié)的來信。。。。慢慢慢慢,信越來越少,不知道是人慢慢老了,還是人慢慢少了。</h1><div><br></div><h1>應該是他的時光,慢慢慢了。</h1><div><br></div><h1>這厚厚一本,忘了有多少封的信件,也記不清有多少頁的書冊,記載著他生命中的種種似水過往,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再到獨自一個人,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再到獨自一個家,從這邊到那邊,從這里到那里,從這頭到那頭。</h1><h1><br>書冊沒有名字,也許對他來說,并不需要起名字,那里面有他一輩子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輩子的閃耀和沉積,一輩子的親情友情,還有愛情。</h1><h1><br>其實這本書冊不應該在這里的,除了信件主人或者社會學者,沒有人會對它感興趣。我猜測著為何它被遺棄在這里?是老人忘了或者不珍惜?還是老人不愿也不敢再次翻開他的人生,所以留在了這里?</h1><h1><br>我寧愿它是后一種------對于風燭殘年的老人,或許有時候回憶是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它不僅僅都是歡笑,也有著傷痛。就算是回憶里的歡笑,也在時刻提醒著你時光的遠去。生命的殘酷,也許就體現(xiàn)在回憶里,就像夫子臨川的喟嘆:逝水如斯夫!</h1><h1><br>是的,有時候,回憶是一種刻意去遺忘的過往,你以為忘卻了其實并沒有。它就躲在重重時光背后,當信紙上熟悉的字像月光照入窗口一樣映入你眼簾,那被假裝不經(jīng)意忘卻的過往,一瞬間宛如凜冽槍鋒,穿過由時光疊起來的歲月迷陣,呼嘯而來長驅直入地刺入你心房。</h1><h1><br>所以瞑色莫上高樓,樓上使人愁。</h1><h1><br>太上忘情,不是因為無情,是因為深情,才要相忘?</h1><h1><br>是因為信箋里的舊時光太重?重得難以承受?所以老人會選擇把他的回憶留下?留給某個想追溯舊時光的旅人?如果真是這樣,那依然在紅塵里掙扎的你我,臨到頭來,會不會有老人的那份灑脫?愿意把過往的甜蜜或者苦澀,留在它們起初的時光? </h1><h1><br>我合上書冊,在陽光里閉了會眼,把它插回角落的書架。</h1><h1><br>回顧一生,所謂風動旗動,都不過是當年心動。</h1><h1><br>如此而已。</h1><div><br></div><h1>寫到這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腦子里突然想到半闕已經(jīng)記不起來歷的詞句,用來做為文章的結尾正好:</h1><h1><br>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h1><h1><br></h1><h1><br>是以記。</h1><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