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威 名 依 舊 震 敵 膽, 世 上 再 無 四 十 軍

軍旅之聲

<p class="ql-block"> 本文是作者送給曾經(jīng)在40集團軍服役過的各位首長和戰(zhàn)友們留作紀念。</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40集團軍番號撤銷,118旅轉(zhuǎn)隸80集團軍,119旅、191旅、工兵團轉(zhuǎn)隸79集團軍,炮兵旅、高炮旅轉(zhuǎn)隸78集團軍。</p><p class="ql-block"> &nbsp;&nbsp;您曾經(jīng)為這支英雄的部隊揮灑過汗水,奉獻過青春,盡到過責任,獲得過榮譽。&nbsp;&nbsp;您的名字已經(jīng)鐫刻在40軍過往輝煌與絢爛的史冊之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親愛的戰(zhàn)友們,不論您在何地,我們永遠是40軍的兵!</p><p class="ql-block"> 編輯:軍旅之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原軍部辦公樓</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威 名 依 舊 震 敵 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世 上 再 無 四 十 軍</b></p><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作者:&nbsp;劉恩普</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7年4月27日,國防部宣布,這次部隊精簡整編,陸軍以原18個集團軍(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集團軍)為基礎,調(diào)整組建13個集團軍。番號分別為:第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集團軍。調(diào)整組建新的集團軍,是對陸軍機動作戰(zhàn)部隊的整體重塑,是建設強大現(xiàn)代化新型陸軍邁岀的關(guān)鍵一步,對于推動我軍由數(shù)量規(guī)模向質(zhì)量效能轉(zhuǎn)變具有重要意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至此,我曾經(jīng)服役、服務40年的戰(zhàn)功卓著、功名顯赫的陸軍第40集團軍番號,與其他17個集團軍番號同時成為歷史,“旋風精神”也鑄為永恒。</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站在歷史新的起點,展望陸軍未來,值得憧憬;回顧40軍光輝歷程,令人感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1><br></h1><p>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 歷 史 厚 重</b></p><p class="ql-block"> 40軍是一支歷史厚重的部隊。她組建雖不是最早,但卻歷史悠久,根基扎實。最早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八路軍山東部隊。基礎是山東解放軍第3師和警備第3旅;另一部分是八路軍冀東部隊?;A是冀、熱、遼第16軍分區(qū)所屬第12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抗戰(zhàn)勝利挺進東北后,山東、冀東這兩支部隊,于1946年1月在遼陽、本溪地區(q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3縱隊;1948年1月改編為東北野戰(zhàn)軍第3縱隊;1948年1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1950年10月赴朝參戰(zhàn)前改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1953年7月回國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40集團軍;1998年10月整編為軍旅營體制集團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軍下轄第118、119、120三個師和軍直屬隊。1983年1月,炮兵第11師(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后改編為炮兵旅)和坦克第五師(后改編為裝甲旅)劃歸40軍指揮,1985年9月轉(zhuǎn)隸40軍;1996年10月,所屬120師轉(zhuǎn)隸武警;1998年8月工程兵第10團(雷鋒生前所在團)轉(zhuǎn)隸40軍;2003年10月,摩步第191旅(原64軍191師改編)轉(zhuǎn)隸40軍。191旅具有紅軍血脈。其基礎是秋收起義和百色起義發(fā)展起來的紅軍總部特務團一部及紅一方面軍第13團一部。191旅的轉(zhuǎn)隸,使40軍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兩股紅軍血脈,也成為40軍歷史的第三組成部分。從而,40軍也成為具有紅軍血統(tǒng)的部隊,其歷史也更加久遠厚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 功 績 顯 赫</b></p><p class="ql-block"> 40軍是一支功績顯赫的部隊。戰(zhàn)爭年代能征善戰(zhàn)??谷諔?zhàn)爭時期,是華北戰(zhàn)場主力之一。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征程兩萬多里,征戰(zhàn)一千多次,殲敵26萬余人。在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斗中,打出了“旋風部隊“、“四野一只虎”、”常勝軍“等威名??姑涝瘧?zhàn)爭,全程參加一至五次戰(zhàn)役。志愿軍10次大的戰(zhàn)役行動,以軍為單位成建制參加的,40軍有8次,位列第一。黨中央、毛主席把40軍打勝第一仗的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歷史上,40軍創(chuàng)造了名揚全軍的“七個第一“:爆破攻堅第一法、挺進東北第一團、訴苦教育第一課、攻克錦州第一險、北平入城第一師、解放海南第一船、抗美援朝第一仗。這“七個第一“,得到了軍事科學院的正式認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和平時期業(yè)績突出。在和平建設時期,在圓滿完成訓練、演習等軍事活動的同時,還有著“二三三二的“獨特經(jīng)歷?!皟纱文舷隆埃矗?958年福建沿海防空作戰(zhàn),1987年云南邊境偵察作戰(zhàn);“三次北上“,即:1953年哈爾濱抗洪救災、1987年大興安嶺撲火救災、1998年松嫩抗洪救災;“三次入關(guān)“,即:1963年天津抗洪救災、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一次執(zhí)行特殊任務;“兩次出國“,即:1967年援越抗美、2004年赴利比里亞維和。都出色完成了任務,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贊譽和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是黨和人民的可信之師、可用之師、可勝之師!</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毛澤東主席接見時任四十軍軍長韓先楚</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英 模 輩 出</b></p><p class="ql-block"> 40軍是一個支英模輩出的部隊。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40軍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戰(zhàn)斗英雄和工作模范。其中有:張思德、董存瑞、雷鋒3名全軍掛像英模;戰(zhàn)爭年代,涌現(xiàn)出趙興元、郭俊卿、黃宇、張英旺、徐佩林、喬恒志、全云白、郅順義、楊世南9名全國戰(zhàn)斗英雄??谷諔?zhàn)爭時期,有15人被分區(qū)以上授稱;有55人被縱隊以上授稱??姑涝瘧?zhàn)爭,徐長富、黃慶功、劉維漢、王學鳳、吳志洲、5名同志被評為一級英雄;29名同志被評少二級英雄(模范)。還有節(jié)振國等十幾位在戰(zhàn)爭時期在軍內(nèi)外有較大影響的個人和團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和平建設時期,有6個單位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1963年1月,集團軍工兵團汽車連4班—工程兵第10團運輸連4班被國防部授予“雷鋒班”稱號;1977年4月,120師360團1連被中央軍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災模范連”稱號;1985年11月119師355團3連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救災先鋒連”稱號;1987年6月,118師工兵營道橋連被中央軍委授予“大興安嶺撲火先鋒連”稱號;1989年2月,118師偵察連—14偵察大隊1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偵察連”稱號;1990年2月,118師352團5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衛(wèi)國英雄連”稱號);有4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1980年2月,120師359團2機連指導員陳寶俊被授予“雷鋒式的干部”稱號;1990年2月,118師352團炮兵營營長付勇被授予“共和國衛(wèi)士”稱號;1991年5月,191師炮兵團志愿兵張子祥被授予“學雷鋒模范”稱號;2008年10月,集團軍教導大隊管理處班長胡軍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范”稱號);有17個單位和7名個人被沈陽軍區(qū)授予榮譽稱號;有51個單位和110名個人榮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羅榮恒元帥</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將 :陳賡,譚政,張云逸</font></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將 星 璀 璨</b></p><p class="ql-block"> &nbsp;&nbsp;40軍是一支將星璀璨的部隊。出干部、出人才。在近70年的革命和建設中,培養(yǎng)造就了眾多的高級將領(lǐng)。自軍隊1955年和1988年兩次授銜,共有4OO余名軍官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名:羅榮桓;大將3名:陳 賡、譚 政、張云逸;上將18名:王 平、王建安、黃 # #、韋國清、朱良才、蘇振華、李天佑、張宗遜、張愛萍、趙爾陸、肖 華、韓先楚、郭林祥、劉振華、楊國屏、彭小楓、王國生、王 # # ;中將47名;少將293名。1965年至1988年間未被授銜的副軍(省、部)級以上干部132名。他們政治上忠誠可靠,素質(zhì)上才氣縱橫,工作上岀類拔萃。或運籌帷幄,決勝沙場;或能抓善管,文筆生華,為戰(zhàn)斗勝利,為部隊建設和地方經(jīng)濟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 精 神 豐 碩</b></p><p class="ql-block"> 4O軍是一支精神豐碩的部隊。廣大官兵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探索總結(jié)了一系列經(jīng)驗、做法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有的在軍內(nèi)外聞名。如,“爆破“和“訴苦教育“的經(jīng)驗做法被毛主席親自批轉(zhuǎn)全軍。集團軍忠誠于黨的政治本色,威震敵膽的血性霸氣,敢做敢為的開創(chuàng)意識,樸實扎實的工作作風的傳統(tǒng)作風享譽全軍。被沈陽軍區(qū)或全軍認定的“精神“主要有:炮兵旅的舍身為國,奉獻人民的“董存瑞精神“,工兵團的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雷鋒精神,“集團軍的忠誠、迅猛、擔當?shù)摹靶L精神“以及118旅的“暴風雨精神“,118師352團的“鐵拳精神“,118旅8連黨支部的“堡壘精神“,119旅2營4連的“硬四連精神“,119師355團“不吃一個蘋果精神”,120師360團1連的“唐山抗震救災精神”,191旅1營3連的“紅三連精神“。這些理論性的歸納總結(jié),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足以彪炳史冊,昭示來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威 名 永 恒</b></p><p class="ql-block"> 寫不完的40軍,說不盡的心里話,道不了的離別情。番號逐漸遠去,軍魂永刻心中!</p><p class="ql-block"> 40軍永在。她永在于曾經(jīng)服役過這支部隊的千千萬萬個將士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nbsp;&nbsp;40軍永存。她永存于曾經(jīng)征戰(zhàn)過的白山黑水至天涯海角,及三千里江山的大地上;</p><p class="ql-block"> &nbsp;&nbsp;40軍永遠。她不朽的精神將化作星辰,永遠閃爍在歷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nbsp;她向人民宣示:</p><p class="ql-block"> &nbsp;我曾存在,且如此絢爛輝煌!</p><p class="ql-block"> 最后敬禮!</p><p class="ql-block"> 英雄的陸軍第四十集團軍!</p><p class="ql-block"> 2O17年4月30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1日修改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沈陽匯寶國際花園</p>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歷任軍長</b></h1><p class="ql-block"><br></p> <h3>第一任</h3> <h3>第二任</h3> <h3>第三任</h3> <h3>第四任</h3> <h3>第五任</h3> <h3>第六任</h3> <h3>第七任</h3> <h3>第八任</h3> <h3>第九任</h3> <h3>第十任</h3> <h3>第十一任</h3> <h3>第十二任</h3> <h3>第十三任</h3> <h3>第十四任</h3> <h3>第十五任</h3> <h3>第十六任</h3> <h3>第十七任</h3> <h3>第十八任</h3> <h3>第十九任</h3> <h3>第二十任</h3> <h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歷任政治委員</h1> <h3>第一任</h3> <h3>第二任</h3> <h3>第三任</h3> <h3>第四任</h3> <h3>第五任</h3> <h3>第六任</h3> <h3>第七任</h3> <h3>第八任</h3> <h3>第九任</h3> <h3>第十任</h3> <h3>第十一任</h3> <h3>第十二任</h3> <h3>第十三任</h3> <h3>第十四任</h3> <h3>第十五任</h3> <h3>第十六任</h3> <h3>第十七任</h3> <h3>第十八任</h3> <h3>第十九任</h3> <h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部分歷任副軍長(史料不全請戰(zhàn)友們諒解)</h1> <h3>  徐源先(1941.02-)</h3><h3>1990.4---1993.12四十軍副軍長</h3><div>吉林省長春市人。第39集團軍116師師長,1985年8月任第39集團軍參謀長,第40集團軍副軍長,1993年12月—2001年12月任沈陽軍區(qū)副參謀長,1994年7月—1997年4月兼沈陽軍區(qū)紀委副書記。1988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div> <h3>孫福林</h3><h3>2002.12</h3><h3>四十集團軍副軍長</h3> <h3>盛斌,2007年7月第40集團軍副軍長。2009年1月第39集團軍副軍長。2012年4月黑龍江省軍區(qū)司令員。2014年12月沈陽軍區(qū)副司令員。2007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h3> <h3>姜道洪</h3><h3>2009.6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沈陽軍區(qū)副參謀長。2017年1月,沈陽軍區(qū)善后辦領(lǐng)導。</h3> <h3>李雷,2008.12,四十集團軍副軍長</h3><div>2015.02,黑龍江省軍區(qū)司令員</div><div>2016.01,黑龍江省委常委、省軍區(qū)司令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