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2017,春節(jié)暢游卡塔爾多哈 納米比亞 (四)埃托沙國家公園

鵬霄1026598

<h3>參觀完豹子莊園,大巴車沿原路回到大路繼續(xù)向北,前往埃托沙國家公園。下午兩點左右,在途中經(jīng)過的一個小城的酒店吃午飯。</h3> <h3>酒店具有濃郁的非洲特色,建筑風(fēng)格和裝飾與周邊環(huán)境完美融合,內(nèi)部設(shè)施齊全。高大的棕櫚樹,翠綠整潔的草坪,漂亮的泳池,亭臺花榭,令人賞心悅目。</h3><h3>這家酒店后院還養(yǎng)著幾只鸚鵡,最大的是一只藍色金剛鸚鵡。</h3> <h3>去往埃托沙途中,路邊的金合歡樹以及高大的白蟻巢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大家的要求下,司機把大巴車停在了路邊。</h3><h3>據(jù)說白蟻巢地上有多高,地下就有多深。停車這片區(qū)域的風(fēng)景很有代表性:圍欄內(nèi)的土地上(說明是私人領(lǐng)地)、藍天白云下,編織鳥在金合歡樹上做巢,樹下有高大的白蟻巢,地面上開滿了金黃的納馬跨蘭花(一種藤蔓類,類似我們見過的蒺藜,開滿黃花的植物)。</h3> <h3>我們的大巴車開進了埃托沙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是保護區(qū)的大門。</h3><h3>導(dǎo)游首先收取了所有人的護照,到保護區(qū)進行掃描登記。出保護區(qū)時再掃描一次。如果發(fā)生盜獵事件,就要對相應(yīng)時間段入園的人員進行排查。</h3><h3>埃托沙國家公園現(xiàn)有面積2.2萬平方公里。1907年成為動物保護區(qū),此后面積不斷變化,1956年時曾達到10萬平方公里,成為世界最大。公園內(nèi)有5000平方公里的巨大低洼鹽堿地“埃托沙盆地”,公園由此得名,意為“白色的干旱之地”。這里常年聚集著300多種動物。</h3><h3>目前非洲最大的國家公園是2000年南非和博茨瓦納為保護羚羊遷徙共同推出的卡拉哈迪跨界公園,面積3.6萬平方公里。</h3> <h3>進入保護區(qū)后,當(dāng)時的時間大概是下午四點多。天黑前趕到營地入住吃飯即可。由于離營地不遠,我們的大巴車開始慢慢在保護區(qū)內(nèi)搜尋動物,按照保護區(qū)內(nèi)通俗叫法,這叫“追動物”。導(dǎo)游宣布了保護區(qū)注意事項:不許下車;不準(zhǔn)喂食動物;不要大聲喧嘩等等。不過補充說可以開窗。</h3><h3>當(dāng)金合歡叢林遠遠的出現(xiàn)羚羊時,大家都異常興奮。隨著進入保護區(qū)腹地,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h3> <h3>忽然間,一頭長頸鹿出現(xiàn)在視野中。這頭長頸鹿在路邊徘徊,有過公路的意圖。兩邊司機都把車停了下來。一方面不驚擾動物,另一方面正好讓大家觀賞。</h3> <h3>目前已知的九種長頸鹿平均身高為4.6米,最高可達5.8米,站立時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七百公斤,最重可達1.3噸。</h3><h3>長頸鹿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高的陸生動物,壽命為27年左右。</h3> <h3>成群的長頸鹿出現(xiàn)在金合歡樹叢。夕陽金色的光線,把原野和動物染成了明黃色,充滿了夢幻色彩,令人賞心悅目。</h3> <h3>進入營地Düsternbrook Guest Farm。辦理入住、分配房間。這就是我們的房子。</h3> <h3>這是營地的餐廳,食品種類很是豐富。取食餐臺在大廳的中間,放著面包、甜點、培根、香腸、水果、蔬菜沙拉等;燒烤餐臺在餐廳靠廚房的一側(cè),廚師在內(nèi)側(cè)現(xiàn)場制作各種烤肉、煎蛋等,客人在外側(cè)等候取用。</h3><h3>煎蛋omelette,很好吃,尤其是吃多了西餐想換個口味時更是美味。如果想吃,就告訴廚師:omelette!廚師就會盛一勺打好的蛋液倒進煎鍋,同時用鏟子攤平;客人要自己用餐盤準(zhǔn)備好配菜。配菜有奶酪、香菇丁、西紅柿丁、洋蔥碎等,喜歡啥選啥,可多可少。當(dāng)雞蛋餅成型時,廚師會示意你將配菜倒在雞蛋餅上。廚師用雞蛋餅將配菜包起來,再煎烤幾下,洋蔥的辣味去除時就制作出鍋了。</h3><h3>還有“oryx”烤肉,也就是烤直角羚羊肉!還有彎角羚羊肉,牛肉、魚肉,各種飲料,包括我最喜歡的guawa飲料,也就是番石榴汁。</h3><h3>非洲政府對野生動物是有獵殺配額的,以便草原可以承載并得以休養(yǎng)生息。獵殺野生動物都是選擇老年雄性,不影響種群的繁衍,同時減輕了草場的壓力。雌性和幼崽是嚴(yán)禁獵殺的。動物界也要保護婦女兒童!</h3> <h3>晚餐后,行走在營地內(nèi)部的道路上,藍天、白云、大樹、充滿非洲風(fēng)情的建筑,非常養(yǎng)眼。隨手一拍就舍不得刪掉了!</h3> <h3>第二天凌晨五點半集合。天還沒亮,越野吉普車就出了營地。司機師傅熟悉動物的行動軌跡,用紅布包著的手持探照燈搜索動物,一旦發(fā)現(xiàn)就用英語進行講解。幸虧領(lǐng)隊何娟就在旁邊,全都翻譯給我們。</h3><h3>羚羊群、斑馬群、樹上的大鳥等等,紛紛都被司機找了出來。由于光線不好,照片都是模糊的,沒有上傳。</h3> <h3>天麻麻亮?xí)r,這頭黑犀牛出現(xiàn)了。它非常謹(jǐn)慎,在路右側(cè)的灌木叢中時隱時現(xiàn),繞來繞去,最終還是從我們越野車的前方幾十米處穿過公路,來到路的左側(cè),逐漸消失在灌木叢中。</h3> <h3>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出現(xiàn)了一幅田園詩般美好的場景:在朝陽的照耀下,在美妙的晨光中,一群群羚羊和斑馬出現(xiàn)了。它們始終是在低著頭吃草,哪怕是在移動的過程中。好像它們的任務(wù)就是不斷吃草。偶爾有羚羊之間發(fā)生點小摩擦,抵抵角,小斗一下,感覺也像做游戲一樣,充滿了大家庭的快樂和溫馨。</h3> <h3>這群斑馬行為有點異常,全都沒有低頭吃草,而是警覺的四處張望。</h3> <h3>忽然有人說:獅子!果然,前方草原上出現(xiàn)了一頭獅子。</h3> <h3>過了一會兒,又有人說:后面還有一頭!大家回頭,看到又有一頭獅子從車子后面的草原出現(xiàn),在車前穿過道路和前一頭獅子去會合了。</h3> <h3>有人興奮的說:獅子打起來了!只見前方草原上塵土飛揚,兩頭獅子竄蹦跳躍,用前爪激烈的爭斗。</h3><h3>司機介紹說:兩只獅子是在用打斗吸引動物的注意,放松警惕,以便捕獵。因為它們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了。后來又說,它們這是在宣示主權(quán),在自己的地盤上示威!</h3> <h3>這群斑馬好像是要穿過獅子所在地區(qū)域到公路的另一邊去,獅子守在了它們前進的道路上。它們沒有心思吃草,一邊密切關(guān)注獅子的動向,一邊向著遠方快速移動。</h3> <h3>車子繼續(xù)前行,路邊出現(xiàn)了直角羚羊。導(dǎo)游介紹說,直角羚羊是納米比亞國徽上的動物,而且國徽上有兩只。直角羚羊很警覺,離越野車越走越遠。</h3> <h3>司機又發(fā)現(xiàn)了遠處樹林中的獅群。我們用肉眼根本看不清,用相機的長焦拉過來才勉強看清。樹下除了能勉強看清的三頭獅子,還有左側(cè)第二棵樹下的獵物_一頭被吃了一半的斑馬。</h3> <h3>忽然,一頭獅子起身把獵物向獅群的方向拖,從左側(cè)第二棵樹下拖到了自己身邊。原來是一頭黑背胡狼出現(xiàn)了,獅子不想給它偷食的機會。</h3><h3>黑背胡狼急促的叫了幾聲,在第二棵樹旁_也就是原來放斑馬尸體的地方轉(zhuǎn)了一圈,最后向右邊樹林中跑走了。沒看清它是否在那里找到了被獅子撕下的斑馬肉殘渣。</h3> <h3>樹叢下的情景。幾頭獅子在樹蔭下休息,旁邊是吃剩下的斑馬尸體。此文第一次發(fā)到群里后,團友王女士熱情的把她保存的照片發(fā)給了我。她和丈夫林先生在另一輛車上,他們和司機溝通好后,車子開到了獅群的跟前。</h3> <h3>繼續(xù)前行,我們的車停在了一片稀疏的灌木叢旁。有兩三只貓鼬出現(xiàn)了。</h3><h3>貓鼬也叫狐獴,頭尾長40-60公分,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他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群居在可達40只的群落里,擅長挖洞,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和小型哺乳動物。</h3> <h3>路邊稀疏的灌木叢中,出現(xiàn)了不少的瞪羚。還有剛剛出生七天的小瞪羚,毛茸茸、萌萌的,好可愛!</h3><h3>世界上的羚羊有72種,都生活在非洲大陸,最重的重達半噸,是最小羚羊鼠羚的1000倍。</h3><h3>我分不清瞪羚、跳羚、黑斑羚!</h3><h3>從網(wǎng)上找資料,跳羚眼睛和瞪羚相似,常被誤認(rèn)為是瞪羚,但體型較大,體長1.2-1.5米,肩高68-90厘米,體重可達40公斤。</h3> <h3>瞪羚線條流暢,體態(tài)優(yōu)雅,行走在草地上,真是精靈一般可愛,讓人發(fā)自心底的喜歡。</h3> <h3>這只大羚羊比較警惕。因為邊上還有很多出生才七天的小羚羊,估計它是負(fù)責(zé)警戒的!</h3> <h3>大羚羊帶著小羚羊離開了路邊。</h3> <h3>忽然,路邊出現(xiàn)了一大片翠綠的草場,這在干旱枯黃的非洲草原是非常罕見的。一大群一大群的斑馬,一邊移動,一邊在那里吃草。</h3> <h3>幾輛參觀的車輛和游人,讓它們感到了一絲不安。它們加快腳步,離開了游覽車所在的肥美草場。</h3> <h3>車的左側(cè),出現(xiàn)了一大群的羚羊。最為出彩的是里面的小羚羊,它們腳上就像裝了彈簧,輕盈而迅捷。</h3><h3>它們嬉戲、追逐、靈活的空中轉(zhuǎn)向,蹦得很高,跳得很遠,感覺就像孩子在調(diào)皮,在炫耀,在得瑟!又像高超的舞蹈演員,輕盈、高雅,充滿了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h3><h3>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我也莫名的跟著興奮起來,那一刻的畫面,在我腦海中始終記憶猶新。</h3> <h3>上午10點多鐘,我們回到了營地。</h3><h3>在營地的邊緣,有一道長長的隔離墻和鐵絲網(wǎng),將營地和外界隔絕開來。營地外大概50米遠,就是一個橢圓形的巨大水塘;水塘邊有一棵高大的金合歡樹,樹冠好像撐起的巨傘,又像是一桿聳立在非洲草原的大旗。非洲的原野,詩情畫意般呈現(xiàn)在眼前!無數(shù)的斑馬,羚羊,以及各種鳥兒,都在池塘邊吃草、飲水、鳴叫。</h3><h3>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圍墻邊的長椅上,用望遠鏡、用相機、用雙眼,靜靜的看著水塘邊的動物。在這里,心很靜,就像非洲的天空般空明澄凈;水塘邊的世界,生動、鮮活、原始!</h3> <h3>營地圍墻邊的一棵枯樹上,鳥兒在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據(jù)說,原來這里有一個巨大的編織鳥巢,直徑有好幾米。后來樹枝被壓斷了,大鳥巢不復(fù)存在。鳥兒們正在重建鳥巢。</h3> <h3>樹枝上,圍墻邊,水塘里,天空中,到處都是鳥兒的蹤跡。</h3> <h3>田園詩般的水塘和原野,這才是世界本來該有的樣子??!</h3> <h3>午飯時間,我們從食堂出來后,發(fā)現(xiàn)了這只闖進營地的大象,它也是來吃午飯的嗎?</h3> <h3>下午,天氣漸漸變得燥熱起來,水塘邊的畫面,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兩只羚羊,一邊警惕地四處張望,一邊向水溏靠近。</h3> <h3>斑馬也渴了,逐漸來到了水塘邊。三匹、六匹、九匹,在水塘邊一溜兒排開,越來越美的畫面出現(xiàn)了。</h3> <h3>忽然,斑馬群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情況,向后方急促地四散奔逃。</h3> <h3>過了一會兒,也許發(fā)現(xiàn)暫時還是安全的,又都回到了池塘邊飲水。即便是這樣,也總有一匹馬沒有飲水,而是背對著池塘,四處觀察,負(fù)責(zé)警戒。</h3> <h3>飲完水,斑馬漸漸的離開了,有兩只羚羊趕了過來。</h3> <h3>忽然,斑馬和羚羊都快速離開了。我正在疑惑,順著斑馬的視線向左一看,原來是一頭大象出現(xiàn)了!</h3> <h3>大象哥很聰明。他先不下水,以免把水?dāng)嚋?,而是站在岸邊,用大鼻子先吸口水喝了,又吸了一口水噴到鼻子上潤潤鼻子,然后再繼續(xù)喝水。</h3> <h3>這畫面看起來真美?。?lt;/h3> <h3>等把水喝足了,大象就下到池塘里,開始玩起水來了。</h3> <h3>喝飽了,玩好了,又想吃點啥了,就離開池塘向岸邊走了過來。離我越來越近了。</h3> <h3>一直來到隔離墻邊,鐵絲網(wǎng)影響了大象的行動。它小心翼翼的把碩大的蹄子塞進了鐵絲網(wǎng)中間部位,踏了下去。原來是墻根的一些草,吸引了它的注意。鐵絲網(wǎng)里面,其他動物都無法靠近,也只有大象可以依靠超大的體型和長鼻子來完成這個任務(wù)了。</h3> <h3>看我們的美女領(lǐng)隊何娟多么興奮??!如此近距離,和大象僅僅是一墻之隔。</h3><h3>成年非洲象,高約3.5米,最高可達4.1米,體重約為4-5噸,最高記錄有10噸。分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六個亞種。</h3> <h3>機會難得,我也合張影吧!</h3> <h3>我們的美女領(lǐng)隊何娟和帥小伙導(dǎo)游李琬,興奮的在那里玩自拍,邊擺姿勢邊念叨,幸福的像小孩子!趁他倆玩得爽,我給他倆和大象來張合影。</h3><h3>李琬高舉的手機左側(cè)空中,一只鳥兒在飛翔。</h3> <h3>看這姿勢,好像是有導(dǎo)演在指導(dǎo)一樣!</h3><h3>大象根本無動于衷:我的眼里只有草。你拍你的,我吃我的!</h3> <h3>和野生大象合影,這恐怕是最近距離了!</h3> <h3>人們追隨在大象周圍,自拍、合影、觀賞,忙得不亦樂乎,大象卻根本熟視無睹,只顧有條不紊的攫取圍墻邊肥美的青草。從圍墻的一邊掃蕩到另一邊,所有它能夠著的長草,全都被它掃蕩完了。</h3> <h3>沒吃的啦,走了!大象一邊耀武揚威的向前走,一邊卷起地上的土向身上噴,那叫一個趾高氣昂!</h3> <h3>我跟著大象來到營地的南側(cè)(我的理解肯定不對,因為那是南半球)。這里有很多的斑馬和羚羊。</h3> <h3>由于當(dāng)時是下午三點多鐘,艷陽高照,天氣燥熱,很多羚羊在樹蔭下休息。</h3> <h3>樹蔭下的精靈,夢幻般的美景。</h3> <h3>大象走了,池塘邊又恢復(fù)了寧靜,其它動物又來喝水了。</h3> <h3>在這個觀察點,人們欣賞著眼前的美景,不遠處,羚羊群在吃草。</h3> <h3>我來到離羊群最近的圍墻跟前,近距離觀察羚羊群。羚羊就在距我5--10米的地方。</h3> <h3>下午四點,我們的大巴車又出發(fā)了,到保護區(qū)繼續(xù)追動物。</h3><h3>這種大鳥叫藍蓑羽鶴,南非國鳥。</h3><h3>大巴車帶我們?nèi)チ藘蓚€有名的池塘,希望能看到大群動物共同飲水的場景,結(jié)果大失所望。池塘邊只有零星的鳥類、數(shù)的清的斑馬和羚羊。所以說,到非洲看動物,最好是旱季。旱季和雨季差別極大!雨季很多低洼地方會存水,形成臨時水源,動物不會舍近求遠冒著生命危險到固定水塘去了。</h3><h3>如果是旱季,只有幾個固定的水塘有水。所有動物每天最少要去水塘邊飲一次水,那里就會成為動物的集散地和獵食動物的狩獵場。動物世界里的很多驚心動魄的場景都是在旱季水塘邊拍攝的。</h3> <h3>這頭羚羊就在離車不到五米遠的地方,安然若素。</h3> <h3>鳳頭鴇,也稱灰頸鶴。</h3> <h3>非洲大鴇,也有的翻譯成灰頸鶴鴇。</h3> <h3>路邊有大群的牛羚、小牛犢和瞪羚。多數(shù)比較遠,照片不理想。</h3> <h3>忽然,在離路邊四五十米遠的灌木叢中,發(fā)現(xiàn)了直角羚羊和鴕鳥的混合群。</h3> <h3>這只蛇鷲出現(xiàn)在車的右側(cè)。據(jù)導(dǎo)游講,蛇鷲是很難見到的猛禽,以蛇為食。</h3><h3>曾經(jīng)在電視節(jié)目中見過這樣的片段:一條響尾蛇在咬傷一只田鼠后循著氣味追蹤,準(zhǔn)備就餐,沒想到途中遇到了蛇鷲,捕食者瞬間變成了獵物。蛇鷲抬起一條腿,用爪子迅猛準(zhǔn)確的幾下踩踏就要了響尾蛇的命,很快響尾蛇就成了它的腹中餐。</h3> <h3>在路邊很近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這一大群斑馬。保護區(qū)內(nèi)到處都是成群的斑馬,只是這么近距離方便拍照的不多,機會難得!</h3><h3>由于有灌木叢的遮擋,斑馬群都在慢悠悠吃草,沒有急著逃離我們的大巴車。</h3> <h3>眼中動人的美景表現(xiàn)在照片上遜色很多。</h3> <h3>風(fēng)景畫般的景色。</h3> <h3>車又停了,原來從路中間水坑里爬出來一頭陸龜。</h3> <h3>終于發(fā)現(xiàn)了近距離的一群牛羚,多拍幾張。</h3><h3>牛羚也稱角馬,是東非動物大遷徙的主力。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草原參與遷徙的角馬有200多萬頭。</h3> <h3>原來是牛羚和斑馬的混合群。</h3> <h3>這頭大鳥不知道名字了。</h3> <h3>車又停了,一條巨大的爬蟲緩慢的穿過公路。</h3><h3>它的俗名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學(xué)名馬陸,身圍直徑4厘米,體長可達38厘米。</h3> <h3>回到營地,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多了。夕陽灑滿金色的陽光。這是我們家住的房子,距離營地的圍墻不足20米,有兩個標(biāo)間,設(shè)施齊全。住在這里異常方便,出門就可以看動物,累了就可以回屋休息。</h3><h3>在夕陽的映照下,在金合歡樹的環(huán)抱中,草灰色的尖頂,白色的圍墻,門前露臺的實木沙發(fā)后,實木裝飾墻變成了橘紅色,美麗而夢幻。很多人都在房前拍照留念。</h3> <h3>這棵枯樹上有無數(shù)只鳥!因為除了能看到的兩只大鳥外,鳥巢中嘰嘰喳喳還有無數(shù)只:有的在巢內(nèi),有的在巢外,有點在地上,還有的在空中!</h3> <h3>晚霞極美,自拍留念。你們在夕陽下拍風(fēng)景,拍風(fēng)景的我把你們拍成風(fēng)景!</h3> <h3>晚霞中的非洲稀樹草原。</h3><h3>如果不想坐車到保護區(qū)追動物,在營地池塘邊守株待兔也是很好的選擇。這里夜間有探照燈輔助照明,可以晝夜觀賞動物。和我們完全相同行程的重慶團友在前一天晚上就在這里看到了犀牛和長頸鹿。</h3><h3>動物都需要飲水,池塘是它們無法拒絕的選擇。很多西方人在圍墻邊的長凳上全天候守候,旁邊架著高倍望遠鏡和大個頭的照相機。</h3><h3>如果是在旱季,每年6-10月份,守在池塘邊,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斑馬、羚羊、牛羚和長頸鹿在水塘邊飲水,可以看到獅子和犀牛,甚至可以看到獵食動物和食草動物共同飲水的場景。</h3> <h3>還是那句話:實景非常美,美得難以描述!照片根本無法表現(xiàn)出來!</h3> <h3>第二天一早,我就來到營地圍墻邊。晨曦中的鳥兒嘰嘰喳喳。</h3> <h3>營地內(nèi)部。這是去餐廳的路上。</h3> <h3>很快就要離開營地、離開埃托沙保護區(qū)了,再看看水塘邊晨光中的稀樹草原。在高大的金合歡樹旁,湖水蕩漾著波浪;不遠的草地上,斑馬在靜靜的吃草,鳥兒在歡快的歌唱。</h3> <h3>換個角度,看到更加廣闊的草原,和那數(shù)不盡的斑馬和羚羊。</h3> <h3>一群珍珠雞到池塘邊飲水。由于距離遠,我的相機長焦到頭(300*1.5=450)也只能這樣了。</h3><h3>大小不一的礫石、紅色的土地和草原,配上水邊的倒影,畫面太美了!</h3> <h3>我看到樹梢上有三只大鳥,其實還應(yīng)該有不少小鳥,鳥鳴聲此起彼伏就像交響樂。當(dāng)我舉起相機時,一只大鳥飛走了。</h3> <h3>羚羊在草原上吃草。</h3> <h3>營地的大門。</h3> <h3>就在我們的大巴車快要駛出埃托沙國家公園前,路的右側(cè)出現(xiàn)了一群長頸鹿。難道舍不得我們走,特意來送行!?</h3> <h3>再見長頸鹿,再見,埃托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