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重慶渝中區(qū)一字街小學75級(1)班第一屆同學會</h3> <p>看到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笑臉,仿佛又回到小時候上小學的時代,四十七前,我們還是懵懵懂懂的小男生,小女生,背著書包,踏進一字街小學,一年級(1)班的課堂,第一課:*****,第二課:中國共產黨萬歲,從"萬歲"中開始了人生求學的航程。</p> <p>忘不了上學的石板坡正街的石梯步道,(文革時期叫燈塔街),川到拐石板路,那是我們每天上學的必經之路,忘不了學校旁的屠宰殺牛場,有時偷偷去看殺牛的情景,還有學校附近手工生產麻繩的制作,那機器發(fā)出吱吱的聲音,放學手拉著手過南區(qū)馬路情景…</p> <p>感謝孫剛同學把我們的朱老師請來和發(fā)小們一起迎新春。</p> <p>在過去的四十幾年,曾經有多少次夢回小學課堂,同桌的你,是否依然清晰銘記,,我們不會忘記那時的班主任朱老師,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老師,高高的個子,衣著樸素,言行利落,很有親和力。</p> <p>那時老師安排座位時,總是男女搭配,同桌的你都在課桌中間劃一線,不準同桌越界,有時候做作業(yè)不小心越界,同桌的你會毫不客氣地肘擊回擊,現(xiàn)在想來,真是孩子氣。</p> <p>我們的小學時代,正值文革時期,經常要進行"學工,學農,學軍"課程相對不多,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同學們還記得嗎?到江北東方紅公社送渣肥(現(xiàn)觀音橋附近),從學校步行到東方紅公社,還有到南岸朝陽溝公社學農嗎?(現(xiàn)南坪附近)不知那位玩皮的同學把大家的被子偷偷劃破了,回到家被家長痛打一頓,</p> <p>還記得到南岸文峰塔下學軍嗎?學完后,在老師指導下野炊,埋鍋造飯,在地上用石頭壘個灶,上面放一鋁鍋,鍋里加入水,在周圍撿些柴禾,點著火,同學們手忙腳亂地添柴吹火,下了一鍋半生不熟的面條,但同學們拿出飯盒盛上煮的面條,那種感覺現(xiàn)在都回味。</p> <p>今天同學聚會,同學們依然那么青春美麗,大部分同學都來了,四十幾年的風風雨雨,歲月沖走了天真無邪,換來了成熟穩(wěn)重,四十幾年那是人生的二分之一嗎?</p> <p>發(fā)小鵝嶺公園聚會</p> <h3>我們以真情續(xù)友誼,同學肖功學,田渝民是本屆同學會聯(lián)絡工作最辛苦的兩位,是他們在百忙之中,重新搜集與聯(lián)系,我們一度斷線的同窗友誼,并且付出辛勤的汗水,當然其他同學都很辛苦,他們用短短的時間,辛勞延續(xù)了我們純真的友情,換來今天的盛會,謝謝二字難以表達。</h3> <p>發(fā)小們在南川鐵礦鄉(xiāng)大洞河游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