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提到柬埔寨,我們的腦海中都會閃出一連串的關鍵詞:貧窮,地雷,西哈努克,吳哥……它們像一面多棱的鏡子,折射著這個國家曾經有過的輝煌和傷痛。</h3> <h3>很多人到吳哥旅行,2,3天就已經有了視覺疲勞,覺得是看了一堆的石頭。那是因為你不愛它。</h3> <h3>如果提前閱讀它,了解它,你會愛上吳哥,它在你眼中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堆石頭…</h3> <h3>都說吳哥的微笑是東方的蒙娜麗莎。但蒙娜麗莎的笑更多的是高貴者的神秘,因此她只能藏在密室里。</h3> <h3>柬埔寨的歷史很神秘,但吳哥的微笑是有歷史的。柬埔寨的微笑從12世紀的吳哥王朝就開始了。</h3><div> 吳哥王朝留下了印度教和佛教合一的輝煌的建筑群。</div> <h3>吳哥的笑卻更多見于平民的坦然,也更多體現萬物自由、眾生平等的意蘊……吳哥的微笑是發(fā)自每個人的內心!</h3> <h3>為什么就你與眾不同?為什么就你神秘若此?</h3> <h3>吳哥笑而不答。</h3> <h3>環(huán)顧四周,云在微笑,風在微笑,就連酷熱的太陽也像在微笑。</h3> <h3>一切都可能消亡,只有吳哥的微笑永存?!?lt;/h3> <h3>吳哥的微笑,一種永恒……</h3> <h3>夜空中或星光燦爛,或黑晝茫茫,東方的天空悄然變亮。在黑暗看不到任何物體的四周,吳哥五塔的輪廓開始出現,天際被紫紅色渲染開來,圣池映出五塔的黑色剪影,與荷花相應相依。終于,太陽升起,天空完全變亮,眾神在古跡叢林中蘇醒。</h3> <h3>吳哥是一段歷史,是一座都城,是世界奇觀,更是一門藝術、一方崇拜。即使沒有收集動植物標本的法國人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在1860年闖入吳哥窟沉睡了400年的秘密花園,我相信也終有一天,因為超然的偉大,吳哥窟仍會在柬埔寨的熱帶叢林中向這個世界發(fā)出信號,從而引來人們關注的目光。</h3> <h3>吳哥寺裝飾浮雕豐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墻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欄桿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見到的是整墻的仙女浮雕,面帶微笑,頭戴花飾,端莊秀麗。浮雕題材主要取自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東墻是“乳海翻騰”的傳說,敘述濕婆的故事,北墻是毗濕奴同天魔作戰(zhàn)的故事,西墻是“神猴哈努曼助戰(zhàn)羅摩”,南墻則是高棉人與入侵者的戰(zhàn)斗情景。 </h3> <h3>從底層的石門進入,便可以攀爬階梯走上五層平臺,這五層分別代表那迦、迦魯達、夜叉、羅剎和神的世界。</h3> <h3>吳哥寺的堂、佛塔及其附屬建筑之間軍郵均有階梯、扶欄、柱廊相連。整個石窟有佛像、蓮花及其他人物1800多件,是東南亞主要的佛教圣地。與中國的長城、印尼的婆羅浮屠、印度的桑吉大塔被稱為東方四大奇跡。</h3> <h3>吳哥窟的臺階陡而滑,只能手腳并用地爬上去,讓信徒在攀爬過程中體會通向天堂之路的艱辛。以前的臺階是沒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國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資在臺階一側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劇重演。從此這一側階梯也被稱作“愛情階梯”。 </h3> <h3>柬埔寨有著輝煌的歷史,古高棉王國是東南亞最強盛的國家,前來進貢的國家遠達今天的緬甸和馬來西亞。人們創(chuàng)造了高度的文明,建設了和埃及金字塔,中國萬里長城齊名的吳哥王城。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廟宇,宮殿六百多座,這些神秘的建筑不僅顯示了古代高棉王國的財富和權勢,也反映了其國民精湛的雕刻技術和藝術才能。</h3> <h3>如果你對吳哥歷史、印度教、小乘佛教一無所知,建議提前讀一些資料。比如,你可以先測試一下,是否知道濕婆、林迦、毗濕奴、那迦,并根據雕塑形態(tài)分辨他們是誰?是否聽過幾個《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故事? </h3> <h3>女王宮(Banteay Srei)以紅色砂巖建造,色彩艷麗,是一座供奉濕婆的寺廟?,F存的主體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書樓,所有外墻全部布滿極為精美的雕刻。這里的浮雕刀工流暢細膩,造型繁復圓潤,線條纖巧柔美,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鉆”。據說都是女性藝術家雕刻的。</h3> <h3>殘缺的美,正如它的名字:“崩密列”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但它不僅僅是一座印度教寺廟,更多是它能帶你心靈深處的觸碰。</h3> <h3>一個地方,如果原本就是荒蕪的,那不叫廢墟。一定要曾經輝煌過,曾經繁華過,卻因為種種原因,輝煌不再,繁華逝去,這樣的所在,才能被稱為廢墟。</h3> <h3>崩密列不像當地的其他景區(qū)保存相對完整,這是一座破敗、隱秘、未經修繕的寺廟。正由于它的原始風貌,才有人說這里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去同時也是最難前往的遺跡。</h3> <h3>公元802年,國王嘉亞娃曼(Jayavarman)二世統(tǒng)一了高棉王國,將首都安在洞里薩湖的北岸,定名“吳哥”?!皡歉纭背鲎澡笳Z“Nagara”,意為“首都之城”。</h3> <h3>夕陽用艷紅的色彩裝點藍色天空,吳哥用古樸的佛塔虔誠禮拜……</h3> <h3>在比粒寺看最早的吳哥…</h3> <h3>還是喜歡她曾經的名字“高棉”(Khme)</h3><div>那一年,她安定、富庶。</div><div>那一年,她的首都被譽為“東方巴黎”</div> <h3>巴空寺位于暹粒市區(qū)以東約13公里處,是羅洛士群里規(guī)模最大、最重要的寺廟,也是高棉王國遷都吳哥通王城之前的國寺,用以供奉濕婆和林迦。</h3> <h3>塔布籠寺的吸引力在于,跟其他寺廟不同,他幾乎被叢林所吞噬。影片《古墓麗影》和《花樣年華》就是在此拍攝的,《古墓麗影》里面朱麗追著一個小女孩而進入古墓的入口,陽光依稀照耀下來精美的浮雕,綠色的塔布籠寺又是一棵巨樹,深入地下滴根系足以粉碎堅硬滴石頭,多么完美滴融合</h3> <h3>《古墓麗影》,第一集(那幕巨樹與神廟交纏在一起的震撼畫面令人</h3><div>難以忘記,拍攝地就在塔普倫寺(Te Prohm)中)。 另外還有梁朝偉的《花樣年華》</div><div>結尾部分,梁朝偉把心中的秘密說給吳哥窟旁的樹洞,然后以草封掩。</div> <h3>在班黛哥蒂遇見東方“蒙娜麗莎”…</h3> <h3>寺廟里的低語,神秘的千年微笑;浮雕石刻,英勇戰(zhàn)象;湖面上蕩漾的吊床,來來往往的船只。柬埔寨,一個靜謐的古老國度。</h3><div><br></div> <h3>蔣勛說:“沒有巴肯山的高度,或許我看不到吳哥王朝原來是我靜坐時短短的一個夢。我是落日里發(fā)呆的一頭石獅,看到夜色四合,看到繁華匆匆逝去,不發(fā)一語。”</h3> <h3>“闊步天堂煉獄,活在人神間”-- 卡門</h3><div>這是卡門寫的《五月盛放》封面的一句話,想了很多的詞語,都無法表達我這些天在吳哥的真實感受,惟獨這一句話,與我的內心產生了共鳴!</div><div> --BGM:<Devdas> Maar Daala</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