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當我們回憶到那軍歌嘹亮的軍營,重溫那難忘的歲月,回望軍營朝夕相處的美好時光,苦樂與共的崢嶸歲月,凝結了你我情深義厚的戰(zhàn)友之情,幾十年的悠悠歲月,真摯的同學情、戰(zhàn)友誼,始終把我們緊緊相連,為此我們收集了太鋼中學1968入伍的戰(zhàn)友(校友)們的老照、近照制作一部相冊集錦,以此記念綠色軍營結下的美好情緣!</h3> <h3> 憶往昔,望今朝。當我們老了休暇之余翻看著相冊,回味美好的時光,成為我們腦海中永存的回憶。當年那英俊瀟灑的兄弟,正值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如今已經是兩鬢斑白,滿臉風霜。這段歷史已經成為我們人生中最輝煌、最絢麗的一頁,這一切我們將永遠銘記。</h3> <h3>1968年當年的《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與《應征公民兵役表》。</h3><h3>具有時代背景的最珍貴的歷史記憶,它為我們的人生添彩,是我們人生路上的起點,從此我們踏進軍營從軍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它見證了我們無悔的青春,無悔的人生。</h3> <h3>王林秀在援老抗美戰(zhàn)斗中身體多處受傷,至今體內存在美軍留下的彈片 ,功勛人物。</h3> <h3>張安福是戰(zhàn)友中在軍中任職時間最長、職位最高、軍齡最長的一位同學,他把自己一生獻給祖國的國防事業(yè)。</h3> <h3>李運娥參軍離家時及軍轉離隊時。</h3> <h3>侯寶仙、李運娥(上)當年與男生一起入伍的三位女同學(下)1969年國慶李運娥與侯寶仙于北京(右)</h3> <h3>山西太原籍軍中姐妹今昔照,右數三人分別為侯寶仙(59班)、蔡瑞蓮(65班)、李運娥(56班)同是太鋼中學學生,1968年2月入伍。</h3> <h3>太鋼中學高十班同學歡送王潤喜、閆長山、入伍留念</h3> <h3>高十一班老師同學歡送張安福、趙安明、入伍留念。</h3> <h3>高十二班歡送蔡興武、聶鎖田入伍留念。</h3> <h3>高十三班歡送田向軍、義秉仁光榮入伍。</h3> <h3>太鋼中學紅衛(wèi)兵歡送新兵入伍留念。</h3> <h3>1968年2月,歡送秦文革、李勇參軍留念</h3> <h3>1972年蔡興武探親時與退伍戰(zhàn)友及同學拍照留念</h3> <h3>執(zhí)行毛主席親自簽發(fā)的1968二七命令,參加【援越抗美】,準備入越輪戰(zhàn)的鋼中戰(zhàn)友在廣西寧明合影。</h3> <h3>盛華、桑國勝、劉克敏、李銀喜等戰(zhàn)友在廣西寧明。</h3> <h3>1971年5月14日戰(zhàn)斗后由戰(zhàn)地記者為二等功集體拍照,拍攝于老撾孟夸山頂陣地。 </h3><h3>左一為韓興城。<br /></h3> <h3>前老撾陣地:孫向東、高金虎、義秉仁、張安福在老撾豐沙里會商寧防區(qū)(上圖)</h3><h3>左一為孫向東(下圖)</h3> <h3>高金虎、閆長山、蔡興武(上圖)</h3><h3>1971年張安福、桑國勝、盛華在老撾豐沙里孟夸防區(qū)(下圖)。</h3> <h3> 王林秀、桑國勝在老撾1豐沙里省孟夸防區(qū)。</h3> <h3>桑國勝為空軍十五師編輯【戰(zhàn)地軍魂】;為援老抗美犧牲的山西籍八烈士【魂歸故里】,盡心盡力做了重要貢獻。</h3> <h3>桑國勝等參戰(zhàn)老兵在5.14戰(zhàn)斗遺址(上)。</h3><h3>桑國勝,蔡興武、孫向東在援老抗美烈士紀念園(下)。鋼中戰(zhàn)友們?yōu)榱沂總兓隁w故里涌躍捐款、籌款獻出一份微薄之力。</h3> <h3> 王喜、孫向東在老撾(左、中)張安福 、蔡興武在廣西寧明明江空軍高射炮第四十四團三營指揮排(右)。 </h3> <h3>李勇、聶鎖田(上)高金虎(下)李勇(右)</h3> <h3>李勇、秦文革</h3> <h3>1972年12月鋼中校友、戰(zhàn)友從老撾歸國途中在昆明步校合影</h3> <h3>桑國勝、秦文革、李勇等戰(zhàn)友合影</h3> <h3>桑國勝(中)、張安福(右)在老撾豐沙里孟夸防區(qū)。</h3> <h3><font color="#ed2308">趙錦林在昆明步校的一首詩</font></h3><h3>昔日校園同學習,</h3><h3>今朝寮國共戰(zhàn)斗,<br /></h3><h3><font color="#010101">昆明離別已二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日逢常在夢中游。</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rgb(1,1,1);"> ————趙錦林</span></div><div><font color="#010101"> 1972.11.26</font></div> <h3>張安福、趙安明在老撾豐沙里孟夸防區(qū)</h3> <h3>孫向東于老撾</h3> <h3>1972年夏張安福、王林秀在老撾烏多姆塞省孟賽防區(qū)</h3> <h3>1972年12月鋼中校友、戰(zhàn)友從老撾歸國途中在昆明步校合影。</h3> <h3>(上)張安福、蔡興武。(中)張安福、劉克敏、桑國勝(下)王林秀(左)、張安福(右)</h3> <h3>【聶鎖田與田向軍】</h3><h3>為懷念高炮十五師戰(zhàn)友聶鎖田賦詩一首</h3><h3>援越抗美上前線 ,</h3><h3>戰(zhàn)友情深肩并肩,</h3><h3>南國戰(zhàn)火已遠去,</h3><h3>懷念故人夢中見。</h3><h3> 戰(zhàn)友田向軍</h3><h3> 于2017年2月23日</h3> <h3>1979年4月,張安福參加對越作戰(zhàn)歸建途經貴州六枝與政治部戰(zhàn)友合影。</h3><h3> 1971年5月5日,時任排長的張安福率空軍高射炮兵第四十四團三營指揮排全體官兵與中央慰問團團長蔣潤寬(1955年我軍首批少將軍銜)一行及隨行的師團首長在老撾班佛峰防區(qū)合影。</h3> <h3>1989年3月8日,張安福與成都軍區(qū)空軍司令員侯書軍中將、空軍原高炮十五師政委劉振起合影(上)。</h3> <h3>我們雖在四面八方,情誼永存日月同享。</h3><div>劉克敏</div> <h3>義秉仁、孫向東、高金虎、張安福</h3> <h3>2015年4月11曰盛華、王林秀、閆長山、張安福在老撾烏多姆塞孟賽中國烈土陵園,為5.14犧性烈土們掃墓緬懷英烈。</h3> <h3>桑國勝、孫向東、高金虎、王潤喜、王林秀。</h3> <h3>李銀喜(右)</h3> <h3>王林秀、孫向東</h3> <h3>孫向東、義秉仁于太原</h3> <h3>張安福、劉克敏湖南張家界邂逅。</h3> <h3>2016年1月王林秀、張安福在重慶高炮第四十四團機關駐地。</h3> <h3> 張安福、王林秀在湖南韶山毛澤東故居</h3> <h3>2015年4月11日盛華、王林秀、閆長山、張安福為參加援老抗美戰(zhàn)斗中犧牲的戰(zhàn)友掃墓。</h3> <h3>盛華、閆長山、張安福、王林秀。</h3> <h3>韓興城一行在朱德總司令曾就讀學習軍事的云南講武堂。</h3> <h3>2015年4月,王林秀、張安福、閆長山、盛華在昆明。</h3> <h3>戰(zhàn)友一世的兄弟-張安福、趙安明</h3> <h3>王潤喜、閆長山</h3> <h3>2016年9月,王林秀(前右一)與張安福(后右一)與戰(zhàn)友重訪曾經駐守過的連隊陣地。</h3> <h3>2014年8月12日太鋼中學暨戰(zhàn)友在太原。</h3> <h3>2017年八一前夕田向軍,高金虎,蔡興武,孫向東,桑國勝。</h3> <h3>2014年8月12日太鋼中學暨戰(zhàn)友在太原。</h3> <h3>蔡興武、張安福、趙安明在太原。</h3> <h3>2012年7月3日張安福、韓興城、曲德順在哈爾濱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遺址。</h3> <h3>孫向東、張安福于北京。</h3> <h3>2010年9月12日韓興城、張安福在成都。</h3> <h3>蔡興武回老部隊留影</h3> <h3>蔡興武重返老部隊</h3> <h3>蔡興武重訪老部隊</h3> <h3>2016年9月12日三位女同學第一次參加1968年入伍的太鋼中學戰(zhàn)友聚會合影留念。</h3> <h3>盛華與桑國勝</h3> <h3>李運娥、蔡興武、侯寶仙聚會時合影。</h3> <h3>高秀敏、李運娥、侯寶仙同年入伍,同在一個部隊醫(yī)院工作。</h3> <h3>2016年9月12日太鋼中學1968年一起入伍的同學組織了這次【遲到的聚會】,四十多年后男同學們才知道當年竟然有三位女同學,與他們一起從軍。</h3> <h3>愛英、桑國勝夫妻、與侯寶仙在一起。</h3> <h3>愿戰(zhàn)友,常相聚,常來往,</h3><h3>長相思,長相望。</h3> <h3>附:桑國勝感言</h3><h3>李運娥戰(zhàn)友作的美篇《1968年入伍的太鋼中學同學——戰(zhàn)友集錦》有感:</h3><div>當我們回憶到那軍歌嘹亮的軍營,重溫那難忘的歲月,回望軍營朝夕相處的美好時光,苦樂與共的崢嶸歲月,凝結了你我情深義厚的戰(zhàn)友之情,幾十年的悠悠歲月,真摯的友情,始終把我們緊緊相連。</div><div>當年那英俊瀟灑的兄弟,正值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如今已經是兩鬢斑白,滿臉風霜。這段歷史已經成為我們人生中最輝煌、最絢麗的一頁,這一切我們將永遠銘記。</div><div>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div><div>綠色軍營里結下的美好情緣,沒有隨風而去,已經沉淀為淳淳的美酒,每每想起,總是回味無窮。</div><div>親愛的戰(zhàn)友們,如果說當兵的生活是一首詩,那么今天的聚會,就是一幅畫,一首難忘的歌。讓我們彼此祝福,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讓我們一起攜手并進,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