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這是我做的仿古明式坑桌,尺寸為長620,寬380,高200。材質(zhì)為紅檀木,鋸铇加工時檀香味撲鼻。材料來源為17年前在博藝裝飾公司工作時一位臧姓客戶所贈的地板邊角料。</h3><h3> 加工工藝為純傳統(tǒng)工藝手工操作,沒有使用任何電動工具。四個桌腿為解決厚度使用傳統(tǒng)水膠用二層地板料粘結(jié)而成,木鉆鉆孔后用自攻釘加固。桌面鑲心為白色理石,木材為本色,浸蠟處理??v橫交接為斜肩卯隼結(jié)構(gòu)。</h3><h3> 今天我之所以把'它曬出來,是朦朧中感到由于年齡和居住環(huán)境它有可能是我木工技藝的最后一個完整的作品,照下來給自己留下一個記念。</h3> <h3> 下圖是我五十一年前學習木工的第一個作品∽一個面板,現(xiàn)在仍然在使用。面板由兩塊板拼成,深色的為松木,淺色的為椴木,使用的是驢皮水膠。50多年仍沒有開膠。</h3><h3> 半世紀顛沛流離,它一直伴隨我們家,見證了家族的多少悲歡離合,幾次搬迀,多少器俱被舍棄,它仍被保留,我沒有能力收藏文物。對個人年逾古稀的生命中它就是最珍貴的文物!<br></h3> <h3> 這是面板的背面,穿了兩道帶,制作時使用的是拆下來的舊料,原先穿帶的痕跡仍然可辨。布滿蒼桑。這正是它的價值所在。</h3><div> 人和這木材一樣,用上了有它的價值,否則成為柴火,有一時的紅火,變成一縷青煙散去。</div><div> 我懷念我曾經(jīng)的木匠生涯,對我無論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都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后來的工程管理都應(yīng)是它的延讀。</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