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追思我的老祖母

阿興

<h1>今天是農(nóng)歷丁酉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吃湯圓,鬧元宵。每逢此時便讓我想起了我們本地人的特大湯圓,更使我想起了慈祥的老祖母。</h1> <h3><br /></h3><h3><br /></h3><h1>我的祖母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去逝,享年八十六歲。這是祖母留下的唯一一張很不錯的照片。</h1><h1>祖母姓姚名六妹,娘家就在離王家弄不遠的談家渡,就是現(xiàn)在武寧路橋西邊的談家渡路上,當年這里的一個奶牛場就是祖母的三個兄弟開的,童年時祖母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ネ?,里面養(yǎng)著很多奶牛,那些養(yǎng)奶牛的員工全是印度人,我們叫他們“紅頭阿三”,估計這些“紅頭阿三”原先是上海租界內(nèi)的巡捕,解放后不知什么原因,留下來成了我舅公的雇工。</h1> <h1>祖母的兄弟姐妹中我只記得開牛奶場的一個大舅公和一個小舅公,當年大舅公去逝,祖母帶了我和二哥去吊唁的,那時我還沒上學,記得當時奶牛場還養(yǎng)了一只大狼狗,嚇的人不敢靠近。小舅公在文革中受到了沖擊,說他是資本家,還被抄了家。文革后平反,補了很多錢。記得平反后來看了我祖母,好像拿了一些錢給祖母。小舅公很有資本家的派頭,出來左手斯迪克,右手板煙斗,身穿許文祥式的長大衣,一幅老派資本家的味道,而且能說會道,很喜歡同年輕人交流。</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關(guān)牛奶房的記載,找到了一段歷史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處原本有東瞿巷村落。其中另有一處叫做牛奶棚,地址屬于東談家渡路25弄。1923年由姚氏在此飼養(yǎng)水牛數(shù)條,用于輾磨小麥。1937年其子通過康平路自由農(nóng)場瞿氏的幫助,成立中國農(nóng)場,飼養(yǎng)奶牛10余條,習稱牛奶棚。1954年此農(nóng)場與其他農(nóng)場合并后它遷,原舍漸成居民點,多為簡屋,仍沿用牛奶棚名。1968年后,改建成磚木結(jié)構(gòu)平房10間,二三層樓房各1幢。占地約166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1985年底原房屋全部拆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這張照片是祖母與我三個姑姑。</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祖母還有一個妹妹,就住在王家弄老屋隔壁,雖是遠親,但是很親熱,同輩們叫她老艾娘,小輩們叫她外頭阿奶。老艾娘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好人??吹秸l都會往屋里拖著坐一下,有點吃的就要拿出來分享一下。由于非常隨和,以致于大人小孩都叫她老艾娘。她也樂在其中。這是一個令人懷念的人。</h1><h3><br /></h3><h1>這是一九七一年春節(jié)在武寧照相館拍的全家福。右邊小妹是我三姑姑的女兒,她那時經(jīng)常住我家里,那天正好趕上。</h1> <h1>在我記憶中祖母一生沒和誰紅過臉,隔壁鄰居都對她尊敬有加,同輩人都叫她六嬸嬸,小輩都隨我們叫阿奶。(在這里讀“娜”滬語)由于父母都是雙職工,且父親所在私營單位解放后與另外兩家私營單位合并組建了上海電機廠,地址在閔行,當時交通不便,父親只能一星期回來一次,母親也在紗廠三班倒,工作勞累。所以我們兄妹五人都是祖母一手拉扯大的。祖母年輕時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也包過小腳,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美,就和現(xiàn)在的女孩在手指甲,腳指甲上美甲一樣,然而這種包小腳的后果就是使她們走路只能小步走,并且有點八字步。而且祖母一直盤頭發(fā),就是很長的頭發(fā)梳成辮子,然后盤在后腦勺上。這辮子我估摸著從小到大沒剪過。到了近文化大革命了,祖母才把頭發(fā)剪成短發(fā)。這種盤發(fā)現(xiàn)在可能是另一種時尚了。</h1><h3><br /></h3><h1>這是我大姑媽的年輕時的照片,大姑媽一生未嫁,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務事全是祖母操勞,我也沒見過大姑媽弄過一頓飯。大姑媽經(jīng)常把太倉肉松買回來裝在大口瓶里,我趁無人時偷吃兩口,然后把壓緊的肉松抖松了,看上去體積還那么多,沒人發(fā)現(xiàn)。哈!這是調(diào)皮的我。大姑媽患有股骨頭壞死的病,退休后去動了手術(shù),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手術(shù)后也沒減少痛苦,一直在家不能出門,很是悲哀。</h1> <h1>至今我們姊妹五人在一起時就會說起祖母,幾十年如一日,從沒聽到過有一句怨言。任勞任怨,每天早上天沒亮就去買菜,在那個物資匱泛的年代,買菜是一件很大的事,買幾個菜要排幾個隊,一個藍子,一塊手帕,甚至于一塊磚頭都能用于排隊。當然,那個時代的人都很誠實,大家都認可這種排隊方式。大哥六九年四月一日下放江西崇仁插對落戶,(當晚黨的九大開幕,記得很清楚。)我七零年四月十八日去江西農(nóng)場,每次回來,都要忙壞了祖母。有時有同學來吃飯,祖母二話沒說,拿著菜籃子就出門,買,汏,燒,收,真正一條龍服務。那時家里沒自來水,要到三四百米外的給水站去洗,為了節(jié)約水,把淘米水再接著洗菜,然后回來還要帶一桶水回來。很繁瑣的家務。既時這樣,也沒聽到她有一句埋怨的話。</h1><h3><br /></h3><h1>這是父親年輕時的照片,怎么樣?是不是也很帥!</h1> <h1>這是大哥當年插隊江西崇仁時的照片。</h1> <h1>憂傷中的大哥!</h1> <h1>這是七零年四月十八日二哥送我去江西上火車前的合影。獨此一張。</h1> <h1>祖母的兩句精典名言一直以來為我們五姊妹牢記在心,三只落蘇紅彤彤,啊里只落蘇好祖宗。(落蘇,滬語既茄子)意思是你三兄弟那一個能光宗耀祖,傳種接代。另一句是吃虧當便宜。既吃了虧,就當是賺了便宜??梢娮婺甘嵌嗝瓷屏?。這兩句話一直伴隨我們長大,一直在腦海里定格,很通俗的兩句話,包含著祖母對兒孫們的期望,也說明了中國儒家文化,孔子思想在老百姓中間的根深蒂固。也展示了一個中國女子既平凡而又偉大的精神。</h1><h3><br /></h3><h1>這是父親的工作照。父親初小文化,但他有個工人工程師的職稱,據(jù)說是六十年代由他們廠設(shè)計生產(chǎn)了萬噸水壓機,在當時很先進的,由此毛澤東大筆一揮,可以在工人中培養(yǎng)自己的工程師嘛。父親由此成了一名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師。這是全國唯一的一批,現(xiàn)在還健在的可能就父親一個了。</h1><h1>經(jīng)網(wǎng)上查證,實際相等于高級技師。</h1> <h1>這是母親年輕時照片,母親的脾氣有點急,小時候的我對父母有點敬畏,一方面因為我三歲前一直寄養(yǎng)在太倉瀏河。另一方面兒時的我很頑皮,經(jīng)常在外惹事生非,外面來告狀的總是告我的狀,回來免不了一頓臭罵。記得有一次逃出去不回家,是國華的母親紹興阿姨找到我?guī)Щ氐募摇H缃窀改敢惨牙狭?,但愿她們無憂無慮的安度晚年。不留下任何遺憾。</h1> <h1>父母八十歲生日!</h1> <h1>今年丁酉年夜飯。</h1> <h1>丁酉年父母和孫輩們!</h1> <h1>而今我們也已經(jīng)黃土埋脖。時隔這么久來寫這些東西,總想在有生之年留下一點對祖母的思念之情,實在是祖母在我們記憶中無法抹去,祖母對我們恩情無法忘記。愿祖母在天堂不要像生前那樣勞碌!愿祖母在天堂快樂!愿祖母在天堂收到我姊妹五人的祝福!感恩祖母!祖母恩典永世難忘!</h1><h3><br /></h3><h1>我們五姊妹奉上!</h1>